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上學的時候,有些孩子可能會覺得作文很難寫,感覺自己沒有什麼話可以連成一篇文章;可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寫作文是一個自然表露情感的機會,每寫一篇就是在講一個故事。
所以,很多語文老師也說,通過看學生的作文就能看到很多真情實感的故事,其中有開心的也有難過的,比如以「孤獨」為題的時候,很多孩子就寫出了自己最孤獨的一面。
01小學生以「孤獨」為題的作文,透露著真情實感,網友:看哭了
在這篇小作文裡,孩子寫到父母幾年前已經離婚了,現在爸爸又和別的女人結婚了,還生下了一個弟弟。
過年的時候,小作者以為全家人要一起去玩,高興地連續幾晚都沒睡好覺,自己乖乖地準備好了行李。可沒想到,那天要出門了才知道爸爸根本就沒想帶著他,而是只帶上了後媽和弟弟。
作文寫到這裡就結束了,但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到小作者的心情:自己明明也是爸爸的孩子,結果到最後卻仿佛成了一個多餘的人。
有人說,真正孤獨的人是不會直接說自己很孤獨的,其實這篇作文的小作者就是這樣。
整篇作文很簡短,全程沒有提到「孤獨」二字,但細讀起來就能發現,其字裡行間滿是悲傷,透露著孩子內心的真情實感,孤獨難過之情不言而喻。
看完作文後,老師給孩子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勾,直接打了100分,還在後面留言鼓勵孩子,並且告訴孩子只要他願意,他年年都可以和老師一起過年。而網友們看到這篇作文後也紛紛評論「看哭了,太心疼了,希望爸爸能夠好好關愛孩子,孩子能好好長大」。
02從這篇名為《孤獨》的作文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從孩子的短短敘述中,我們就能知道他的孤獨和難過是來自於爸爸對自己的忽視,本來離異家庭就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很多時候孩子都不知道以後該怎麼和爸爸媽媽相處。
而在這位小作者身上,爸爸離婚後又結婚了,這原本是爸爸個人的自由,重建家庭也沒有錯,但爸爸卻把心思和愛都放在了新家庭上,忽視了自己原來的孩子,進一步拉大了孩子心裡對家的陌生感和距離感,對孩子來說的確是一種很大的傷害,所以這個問題離異父母不能不考慮到。
03離異家庭通常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
01容易自卑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離婚是件正常事,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對於孩子來說,他的閱歷和心智都有可能讓他理解不了爸媽為什麼要分開,所以很多孩子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一些類似於「我的家庭破碎了」「我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我不會有幸福了」的想法,久而久之就容易自卑。
02容易逆反
離異家庭的孩子也很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覺得父母分開了就不會再管自己或者管不了自己了,再加上親情的隔閡及其他原因,不少孩子會對很多事情自然地產生厭惡感,甚至一改以前的性情脾氣,變得十分逆反。
03容易缺乏安全感
離異家庭的孩子往往更具有獨立性,因為相對來說,他們受到父母照顧和包容的時間已經大大減少了,很多事情都只能自己承擔,這在一定程度來說是鍛鍊了孩子的獨立生存能力,但同時也容易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經常出現若有若無的心理。
當然,因為家庭的特殊性,很多情況是無法一概而論的,但孩子往往是無辜的,因此離異家庭到底要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孩子的傷害,是父母們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這篇《孤獨》有什麼看法?你認為孩子的成長發展與父母的婚姻狀態是否有著必然聯繫?你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會自卑嗎?歡迎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