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畫七分裱」,中國獨門絕技,能讓破損字畫起死回生!

2020-12-09 中國藝術金融網

點擊藍字

默默關注

我國歷史悠遠,產生了許多優秀的工藝技藝。

古代稱裝裱為「裱背」,亦稱裝潢,又稱「裝池」。書畫裝裱既是我國傳統工藝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書畫藝術獨有的表現方式。精美的書畫作品是書畫本身加上優良工藝裝裱結合的產物,其缺一不可。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精美的裝裱會使畫作更加具有藝術觀賞價值。關於裝裱工藝在行業內一直保持著三個原則:裝飾性、保護性、實用性。

圖 ① 冊頁

圖 ② 扇面

書畫的裝裱大約有冊頁、扇面、手卷、橫幅、立軸等形式。之所以要分這麼多種形式,是為了滿足不同的使用場景,獲得不同的審美趣味。

從最小的冊頁開始說。冊頁就像一本手帳,可以放在案頭,展於手中供人把玩翻看,也方便出行時攜帶。而扇面,有的如字面意義般地裝成摺扇或者團扇了,有的會把扇子形狀的畫心單獨裝裱,做成鬥方掛在牆上。

在此之後,更大幅的作品就不能由可以在手頭把玩的載體來承載了。比如手卷,是橫向展開的長條,左右盡頭各有一個畫軸,平常捲起來,看的時候可以平攤在桌子上。把它變成上下展開,就是立軸,可以掛在屋裡。這類結構對畫心的保護相當到位。捲起來之後,這些看似冗餘的材料會把畫心包得嚴嚴實實的。

圖 ③ 手卷

圖 ④ 手卷

古代,宣紙或者絹是我國書畫的主要載體,由於它們具有柔軟易碎、質地薄的特點,不利於長久性觀賞,古人便開始研究如何提高其保存時長。

最初基本是用布帛、麻紙等材料加固書畫背面,這個過程稱為「裱背」。裱褙通常是一層到多層。後來為了追求美觀,人們除了在書畫背面裱紙或者布帛以外還會對其進行裝飾,如用綾、絹做成用於鑲嵌書畫的邊框,這樣既能讓畫更舒展、美觀,又能提高牢固性和觀賞性,讓書畫以懸掛的方式供人欣賞。

可見,書畫傳統藝術是促使裝裱工藝誕生和發展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裝裱工藝又能提高書畫作品的價值,讓其能夠長久保存,得以發展。因此,裝裱工藝和書畫藝術的發展是彼此聯繫的,宛如鳥之雙翼,相輔相成。

圖 ⑤ 裱背

現存可以了解的最早相關史料,是唐代書畫理論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所記載的「晉代以前裝裱不佳,宋時範曄,始能裝裱」。

在南北朝時期書畫裝裱的技藝有著很大的發展。南北朝時期帝王對書畫的作品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派人四處搜求畫作大量收藏。這對書畫裝裱藝術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這一時期出現了以曹不興、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 楊子華、曹仲達等為代表的著名畫家,這個時期畫家的代表作品有《洛神賦圖》、《北齊校書圖等》等。但是這些經典作品流傳到現在,已經很難找到原作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裝裱技術不完善

圖 ⑥ 洛神賦圖

圖 ⑦ 洛神賦圖

隋唐時期經濟繁榮,國家統一,中國美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無論是皇宮貴族,還是民間世俗對書畫的收藏興趣都有增無減。

唐朝的字畫裝裱藝術在形式上,繼「捲軸」式以後又發生了「掛軸」式和「書頁」式兩種裝裱形式。裝裱技術在這一時期已經程式化,唐朝裝裱藝術的發展標誌著中國書畫裝裱藝術進入初步成熟階段。

圖 ⑧立軸

宋王朝建立之初,繼承了南唐後蜀的舊有制度,設立了「翰林書畫院」,並且將繪畫納入科舉考試之中。隨著皇室對繪畫的重視,書畫作品隨之增加,與此同時書畫裝裱也隨之興旺起來。捲軸式是宋代常用的裝裱形式。

在後來的北宋宣和年間,又出現了「宣和裝」這一裝裱技法,又稱「宋式裱」。宋代的書畫裝裱理論著作《紹興御府書畫式》,這是一部關於宋代宮廷裝裱藝術的理論著作。據宋代的《畫繼》記載:「秘府之藏,充牣填溢,百倍先朝。」由此可見宋朝的書畫作品收藏的富有。書畫作品的富有極大的促進了書畫裝裱藝術的發展

圖 ⑨宣和裝

圖 ⑩宣和裝

元代繪畫成就突出地反映在文人志士的作品當中。元代著名黃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圖》,雖因 「焚畫殉葬」而被分成兩段,但是這兩段都仍然完好無損的保留在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當中。能保存到現在的元代書畫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於,這一時期宮廷設置專門機構來管理裝裱書畫

圖 富春山居圖

明清裝裱藝術在中國書畫裝裱的歷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聞名全國的「吳裝」。「吳裝」的優點是布料輕柔,而且裱料配色純淨。吳裝和書畫裝裱專著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書畫裝裱藝術的發展已經非常完備。

圖 立軸

中國的書畫裝裱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工藝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各個時代各個地區都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裝裱工藝,近百年來,我國的裝裱藝術也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藝術流派。在裝裱流派中除了京派以外,蘇派、滬派、揚派外均產生於長江中下遊地區。

圖 立軸

蘇派的裝裱藝術風格清新淡雅,畫件平軟。揚派的出現要晚於蘇派,其製作工藝上更善於仿古、整理舊畫作。滬派的風格則介於蘇派和揚派之間,他吸收了蘇派和揚派的特點並融合發展成為自己的流派特色。京派作為北方的裝裱藝術流派有其獨特的風格,繼承了宣和裱的藝術格調。

除了以上所述的四大流派以外,在書畫裝裱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其他流派,如:湖南裝、廣州裝、徽裝等眾多書畫裝裱工藝流派。

圖 立軸

於裝裱師而言,一個沒有書畫知識的裝裱工作者,是談不上書畫裝裱,更成不了裝裱師的,裝裱工作者要集書、畫、鑑、理論於一身。

只有具備相應的書畫藝術素養,裝裱師才能解讀作品的內容,並基於傳統知識理論,藉助不同的藝術手法對書畫進行完善和延伸,讓裝裱形式與書畫內容能更好地融合、統一,提高作品的價值、美感以及藝術性。

了解歷史,可以照當下,了解藝術,可以知美醜。

微信號:藝金國際影視傳媒

本文/圖片 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和裝裱泰鬥劉金濤的忘年交 他為齊白石徐悲鴻畫做裱
    李可染為劉金濤題字「仁者壽」是當年劉金濤過六十歲生日,董壽平為他寫下;任率英為他畫了幅《獻壽》;李可染題贈「金濤多壽」;黃永玉特為他畫像並盛讚:「金濤裱帥味藝壇無名英雄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 金濤佔夠天下七分而世人不知也」。
  • 齊白石書畫社社長-少白湯發周先生趣談:蘇裱的精與神是什麼?
    這個風格特徵也影響著裝裱行業,甚至可以說蘇裱是唐後期才逐漸形成的,它的風格特徵是歷史的產物。宋(傳) 馬遠 竹鶴圖 裝裱前後蘇裱的精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用料講究。蘇裱的面料以綾絹為主,錦為次,綢緞輔之,基本沒有棉料。
  • 書畫裝裱既有立軸、條屏、手卷、冊頁,又有一色裱、二色裱……
    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好的裝裱,不僅能給作品帶來保護作用,而且還能增加視覺上的美感效果,古人也有「三分畫七分裱」、「裝潢者,書畫之司命也」等相關的言論。鏡片,亦稱鏡心,是託裱後的畫心,適用於夾放在鏡框內,故稱鏡心,其形式橫豎皆可,是一種簡化了的立軸裝裱形式,可裝在鏡框裡懸掛欣賞,中國的鏡框設計講求簡練,不重雕飾。冊頁,將繪畫裝裱成書的形式,攜帶、欣賞和保藏均較方便。有的冊頁是頁頁相連的,有的則是活頁,因畫幅不大,亦稱「小品」。
  • 書畫裝裱:給字畫做衣為藝術添壽,教你怎樣開好一家字畫裝裱店?
    二、完善配套服務及周邊設施 裝裱的工序比較複雜,材料也是品種繁多,包括裱畫工具、軸軒、畫盒、宣紙、畫鉤等等以裝裱為主業,如能同時經營相關材料,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開闢更廣闊的市場。作為輔助,還可以展賣一些禮品畫,提高店面藝術氛圍,或者根據現有資源,經營一些紙張藝術品、紙扇等。
  • 盤點NBA那些獨門絕技和失傳的絕學
    盤點NBA那些獨門絕技和失傳的絕學 2020-09-03 00:01  MyTreasure1212
  • 字畫裝裱:書畫裝裱款式大全,8種款式要了解
    懸掛在廳堂正中的大副字畫還稱「中堂」。 立軸的幾種裝裱樣式如下: 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之重要。書畫作成一經裝裱、便覺神採墨妙而成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賞心悅月。其方法是先用紙託裱在書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綾、絹、紙鑲邊,及至扶活,然後安裝,軸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為卷、軸、冊頁和片。經裝裱後的書畫,碑帖便於收藏和布置觀賞。
  • 工筆畫怎麼裱紙 及成畫的裝裱
    2、怎麼把紙裱好 裱紙對於畫工筆畫來講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如不注意會造成漏礬,給以後的工作帶來不便。生宣紙或生絹不存在這個問題,水在生紙上很快就會滲化, 漲、縮不明顯,所以畫寫意畫不需要把紙裱起來。熟紙熟絹上過膠礬水,水在紙面上不滲化,當畫面上某個部分開始渲染有水時,有水的地方紙面變松高低不平,染 的地方越多,紙面就會越不平整,染上去的顏色會隨著紙面凸凹出現水漬,顏色是上不勻淨的。所以在作畫以前,先把紙噴溼,讓紙或絹漲開,然後趁溼把紙的四邊 塗上膠水或漿糊裱在畫板上。
  • 「中國辣王」李永志國慶現身鄭州街頭,表演獨門絕技「三辣同食」
    10月4日下午5點30許,忙裡偷閒的「中國辣王」李永志一行四人應邀來到了鄭州小鋪北路與宏達路交叉口的恆豐源燴麵館,辣椒王的到來,讓恆豐源燴麵館老闆陳峰非常高興,廚房裡一片忙碌,大廚們井然有序烹製美食準備招待赫赫有名的「中國辣王」。
  • 包首:字畫的「高大上」裝裱,這才是好馬配好鞍,兩個字「完美」
    裱褙,古代又稱作「裝池」,是中國用來美化和保護書畫的一項專門技藝。早在隋唐時期1000多年前,《歷代名畫記》就有關裝裱適宜的相關記載,北宋晚期,宮廷設置專司裱褙的機構,並訂定書畫裝裱規格,並形成了北宋的「宣和裝」和南宋的「紹興裝」,影響所及非常的深遠。
  • 中國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湯發周分享:書畫宣紙常見尺寸及裱後尺寸表
    字畫尺寸是指字畫畫芯(未裱前的實際尺寸,包括空白邊沿)的尺寸。下面一一為您列舉國畫宣紙的常規尺寸及計算方法,閱讀此文章後,您就成為一位業內人士了。 宣紙一般分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丈六等數種,現在還有特殊制式。書畫計算中的尺與現在計量的尺有區別,它是指我國木匠鼻祖魯班發明的俗稱的魯班尺。
  • 《全職高手》稱霸過賽場的獨門絕技,葉修的反而更容易學
    《全職高手》動漫裡,許多職業選手都靠一項獨門絕技稱霸賽場,一時風頭無量。其中最著名的三個獨門絕技,分別是葉修的「龍抬頭」、孫哲平和張佳樂共創的「繁花血景」,以及王傑希的「魔術師打法」。其中「龍抬頭」和「魔術師打法」,在賽場上盛行了九年,「繁花血景」則比較短命,只盛行了一個賽季。
  • 21世紀足壇獨門絕技,小羅「牛尾巴過人」力壓「馬賽迴旋」排第一
    新世紀的世界足壇出現過不少獨門絕技,圓月彎刀和凌波微步等動作,都增加了當今足壇的觀賞性,讓足球比賽更有看頭。法國時間5月23日中午,隊報就評選出了21世紀足壇獨門絕技排名,小羅的「牛尾巴過人」力壓齊達內的「馬賽迴旋」排第一,齊祖的標誌性動作緊隨其後,伊布拉希莫維奇的「蠍子擺尾」排在第三位。
  • 藍曦臣的獨門絕技,魏無羨:我也想學
    《魔道祖師》魏無羨消失了13年,藍忘機也等待了13年,13年前在其身陷囫圇時沒能站在他身邊,遺憾後悔了13年,13年後老天又給了自己一次機會,藍忘機終於不再錯過,不顧別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站在魏無羨的身前
  • 韓信獨門絕技誕生,韓小鑫獨創光速雙連跳,網友:這招上限高
    《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已經成為了全民級別的手遊,在這其中湧現出了許多高手主播,他們每一位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有的甚至可以自創英雄獨門絕技。比如KS大神韓小鑫就是這樣一位自創英雄獨門絕技的主播,有了解過他的朋友們都知道韓小鑫本命英雄是韓信,他的韓信有多恐怖呢?
  • 歷經20餘天,7大部又30多道小工序,字畫裝裱絕對是千錘百鍊
    字畫裝裱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造紙術的發明,書法和繪畫又上升了一個更高更廣泛的層次,當然也就有了字畫裝裱更廣泛的需求。起初,古人只是將書畫簡單的加厚、加固,即在書畫作品的背面用麻紙布帛等粗料粘託裱褙。
  • 馬勝利花鳥畫作品的筆墨分析「分、合,分合,分分合合」
    而筆墨有三個境界,一是,筆是筆,墨是墨;二是,筆墨合二為一;三是,我既是筆墨,筆墨既是我。而能稱之為畫家的境界,唯有達到「我既是筆墨,筆墨既是我」者方可。毫無疑問,馬勝利老師的藝術造詣是建立在「我既是筆墨,筆墨既是我」前提之下的。 馬勝利作品 馬勝利老師善花鳥畫,其花鳥畫作品的筆墨關係渾然天成,其作品最典型的就是文人氣息。
  • 盤點《鬼吹燈》中四大門派分別擁有的獨門法器!
    按裝備來說有通用的,也有各門派的獨門絕技的。這裡就講一下專屬裝備:1,魁星踢鬥,對,這不是工具,但卻是搬山道人的獨門絕技!雖然在傳說中是主宰文章興衰的神,但是在《鬼吹燈》中,這是搬山道人的絕技之一,一腳就能卸去脊椎骨,這一絕技也是搬山道人專門用來對付殭屍的。
  • 揚企獲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看看有啥「獨門絕技」
    剛剛舉行的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近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共同發布了《關於表彰2020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獎勵項目的決定》,其中,由江蘇豐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的「大型智能化水產飼料關鍵技術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據悉,該項目能夠大幅提升水產飼料產量,打破了歐美技術壟斷,這也是水產飼料加工行業首次以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該獎項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