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猝死事件頻發,建議各級教育機構應加強心肺復甦等方面教育
2020年01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報 分享:來自北京市政協婦女聯合會界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全科醫療科主任王以新委員建議,各級教育機構應加強心肺復甦等方面的教育,此外,應加強各存放AED的機構的指示標識。
「2019年,我們看到了很多突發事件,尤其中壯年(人群)的心臟驟停現象。因此我建議加強小學、中學直到大學的教育,讓大家都知道怎麼做心肺復甦、怎麼急救。當一個人面臨一個病人時,不退縮,做到多人共同合作搶救一個病人。」王以新說。
此外,王以新建議加強各存放AED的機構的指示標識,「路標應該更清楚一些,可能搶救就差一個除顫儀,而附近也有,如果標識清楚了就更好找了,這就增加了一線生存希望。」
王以新還指出,北京市目前公共場所配置的AED還相對較少,應該加強。
王以新表示,其今年帶來的另一個提案與「院前急救」有關。她表示,之所以今年格外關注院前急救,主要是因為目前院前急救的現狀相對薄弱。她指出,院前搶救應該規範起來。「一方面我們應該做到『急救不難了』;另外一方面,應該分清什麼是『急』什麼是『緩』。此外,到了醫院,如何形成一個綠色通道?這些問題都要考慮。」
王以新建議,在急診通道設立一個紅色區域,形成一個很好的調度方案,以保證病情嚴重的患者在黃金時間得到救助。
王以新表示,針對2020年北京市醫療領域的發展,「期待我們的緊密型醫聯體更好地落地,讓老百姓真的到社區把病看上,做好雙向轉診、分級診療。」「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獲得安全感、幸福感。」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姚遠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