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語試題的題型改革

2020-12-15 包天仁教授

各位教研員代表大家好!本屆全國中考英語命題高級研修班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有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20餘位教研員代表參加,實際上我們是在這麼緊張的時間內進行一場頭腦風暴。

關於中考、高考英語研究的會議、研修班,我們召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參會代表有3000人。我們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到現在每年都召開此類會議,至今已經連續十五六年了,而本屆命題研修班是第二次,我們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把考試問題搞清楚,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我主要講兩個問題,一個是中考英語試題題型問題,一個是應試複習教學方法問題。這兩個問題都很複雜,但大家要記住一點,無論外界現在有多少關於英語教學改革和英語中考、高考考試改革的雜音,最終都是我們在掌握命運,是我們這些教研員、教師和學生在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中考英語試題結構

三十多年來,我國英語教學雖然非常熱,但是卻沒有讓學生學好英語,說明我們的教學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主要問題在哪裡?在考試上。那麼考試出了什麼問題呢?主要是理念出問題了。理念出現問題導致方法也出了問題。這個過程看似很複雜,但實際上卻是很簡單。在我們的努力推動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試題進行了空前重大改革,原來有80%的選擇題,現在只剩下45%;取消選擇型完形填空;聽力題變為以聽寫為主;翻譯題量增加了6倍。今年「兩會」期間,就沒有人再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提出異議了。最近,教育部考試中心決定,全國統一命題的16個省、市的高考英語試題中的單選題,或者叫做選擇題,已經全部取消。六七年前,廣東省高考英語試題就率先取消了選擇題,上海市高考英語試題選擇題也很少,教育部考試中心所命制的三套高考英語試題也全面取消這種題型。以上試題變化會影響到我們的中考英語試題的命制,同樣也會影響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考英語試題的命制。由於考試中心會出臺新高考英語考試大綱,所以現行的英語考試也會隨之變化,影響中考英語考試試題的命制改革。我們這次中考英語命題高級研修班的意義重大,對中考、高考英語試題的命制和平時英語測試命題改革的影響也會十分巨大。

我非常贊同在座專家的大部分報告意見,其實他們講得很好,但是我有不同的見解。例如北京外國語大學韓寶成教授講到的GCSE,是英國本族語的考試,是學業考試或成績考試,或學習成績考試,這種考試是英國中學9—10年級學生參加的,往往對高中升學很有用,可作為大學入學參考。當然,學校還有自己組織的其他考試。另外,與GCSE並行的還有IGCSE考試,I代表international,這種考試是面向國際學生的。英國的A-Level考試也是學習成績考試,針對的是中學11—12年級的學生,並非是高考。但GCSE和A-Level這兩種成績考試的成績是高中和大學入學的主要依據,英國沒有中國這種形式的中考、高考統一考試。美國高考是SAT和ACT,前者屬學術型,難一些;後者屬技術型,容易些。兩個考試系統現在已經平分天下,近幾年參加ACT人數已超過SAT,ACT大約有180萬人參加,而SAT大約有150萬人參加,但並不是高考。但是英美國家無論哪種類型的語言考試,都不像我們中考、高考考試這樣設置大量的選擇題。目前,我國每年各省、市命制的130餘套中考英語考試題中的選擇題甚至佔到總題量的80%,是令人驚嘆的。我們這次研修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分析2013年各地中考英語試題,指出選擇題的危害,促進各地在中考英語試題的題型上大量削減選擇題。

考試的結構和題型是用來承載考試內容的,題型不合理就會出很大的問題。大家總認為選擇題就是客觀考試,客觀考試中的選擇題就多,這是個很大的認識誤區。我們的選擇題用得太多了,必須大大削減,但是我的意思並不是要「消滅」它,選擇題其實是有理論基礎和長期歷史的,美國擁有100年歷史的託福考試就大量使用選擇題,雖說現在的託福考試模仿英式考試進行了改革,但是還是以選擇為主,又增加了一些技能型題型,如聽力和寫作,但都是機考。由於作弊、抄襲現象嚴重,託福考試的效度、信度受到了嚴重挑戰,在中國已到「寒冬」期。就目前為止,通過研究國外各類教育、語言考試,選擇題的份量很低。教育考試現在經歷了幾代,選擇題是最古老的考試題型。美國1911年開始有標準化考試,1919年開始有選擇題,如三選一、四選一形式,到現在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了。這類題型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飽受爭議,英國ETS考試從商業化運作的考量才大量採用這種基於計算機技術和心理測量理論的考試題型。而英國從100年前就與美國唱反調,如英國劍橋大學考試中心開發的雅思等考試系統一直沒有採用選擇題,而且這些英語考試的考試類型也各不相同。與我們的中考、高考英語考試不同,託福和雅思是針對外國人的英語考試,而GCSE、A-Level和SAT、ACT是本族英語考試,與我國中考、高考英語考試的類型、內容不同。最近英國的GCSE和A-Level考試試題也要增加難度,大量削減選擇題。選擇題這種最古老的、最舊的,而且國外早就已經淘汰的考試題型,是封閉型(closed-ended)考試題型中的一種,我們現在卻大量採用,令人難以理解。參加中考的學生年齡較小,英語學習時間短,詞彙量小,但是卻要做這種有2個或3個錯誤選項的似是而非的選擇題。這樣考試怎麼讓學生們學好外語。讓孩子做選擇題就是在改錯,總在錯誤中掙扎。清華大學一個教授講,選擇題就是外國人打入中國的「特洛伊木馬」,雖然學生得分高,但是知識卻沒有學會,更沒有技能或能力。其實這是工業化考試(industrial tests),是商業化的(commercial),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考試。1961年前的美國語言考試,比託福考試要難,是選擇題加上一些技能的測試,如聽、讀、寫的考查,還有翻譯題型。但是從1961年起,託福考試開始流行,到1995年有了較大的變化。雖然最近也有了一些改革,但是美國式的英語考試還沒有離開大量採用選擇題這個怪圈。需要指出的是,託福等美式英語考試採用大量的選擇題,題量很大,考查的知識點很全面,屬於速度考試。

中考、高考英語考試是外語考試,中考實際是成績考試,我認為孔德惠教授講的還是比較貼切的。因為處在初級教育階段,初中生幾乎都會上高中,不會有太多的選拔成分在裡面。大學招生的高考也如此,93%的高中生都可以上大學。考試實在太重要了,它是指揮棒,選拔功能很大。現在我們的中考考試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一直以來,中考都在效仿高考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並沒有構建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全國有130多套中考英語試題,但是考試的檢測效果很不理想,高中英語教師怨聲載道,意見很大,認為中考英語成績「水分」太大。我們國家外研中心一直在跟蹤研究,從今年開始,針對中考,高考每年要各出版一本藍皮書專門研究中、高考。最近幾年我們要側重的是題型改革,然後逐漸轉到內容,也就是效度改革上,涉及語言本身的問題。另外,還要提高命題教師的英語語言水平,因為我們發現有些省、市的中考英語試題中的選擇題幾乎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八十都是有問題的。情景、選項都是憑空創設的,命題者的命題技術和理論水平有待提高。中考是初級水平的測試,是英語初學者的考試,不能過分強調應用能力。中考英語試題命題首先要確定考試類型、考試目標,考試目標決定考試類型。現在全國各地的中考名稱五花八門,用的最多的是「學業水平考試」,但「學業水平考試」的表述是錯誤的,「學業考試」和「水平考試」是兩種不同的考試類型,不能混淆,要麼學業,要麼水平,不能把學業和水平放到一起。兩種考試的考試目的、內容不一樣,這是常識。中考和高考主要有兩個功能,一個是為上一級學校選拔學生,還有一個就是強調對教學的反撥作用。在考試類型和考試目的的基礎上,就要確定好試題的結構、題型和內容,中考考試往往是閉卷測試聽力和筆試。少數地區也搞口試,分值相對會少一些,大約佔15%—20%。個別省市會做一些機考口試試驗,例如廣東、江蘇等。但是口試的可操作性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的難題。所以我國的中考和高考基本上都屬於紙筆考試,客觀題加上主觀題,客觀題採用機器閱卷,主觀題通常是人工閱卷。但是客觀題都是選擇性客觀題居多,這是最大的問題。中考、高考英語考試都是間接考試,有人可能會問:聽力考試不是聽錄音嗎?也屬於間接考試嗎?因為形式不是面對面的語言交流,所以中考、高考英語聽力測試也是間接考試。

因為中考不屬於全國性考試,中考英語由各省、市分散命題。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要抓高考,近幾年高考也下放到各省自主命題,對中考英語試題的命制和改革沒有具體的思路和指導意見,各省、市「各自為戰」。最近教育部用英語考試改革推動考試改革,倒逼其他各項教育改革。前不久,教育部有關領導表示,高考英語的分數以120分為宜,可見英語不是退出高考、中考,英語是一門重要學科,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英語考試社會化不成熟,還需要走很長的路才可能實施,至於高考英語退出,實行一年多考,那僅僅是個想法,或者說是個假說,根本沒有論證和實驗。各地在搞實驗,現在還是維持現狀,到2020年也難說有定論。英語在中考、高考分值具體多少還有待商量,可能會下調,但是不可能降得太多。英語成績降分勢必不利於英語水平的提高。相反,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各行各業亟需英語水平較高的複合型人才,這就要求英語測試在試題結構、題型、題量、試題長度設置、難易比例上都有科學的設計。這就包括每道題的長度,如韓寶成老師所說,閱讀題沒有長度,閱讀文本的內容太少,反而像小短文,在選擇題上動腦筋來為難學生,就稱不上是「閱讀」了。現在中考、高考試卷看起來題量很大但題型很少,有很多「無用的信息」,閱讀理解題的選擇題詞數比文章內容還要多。

二、中考英語題型

中考英語試卷的題型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固定,要相對穩定,穩中有變,否則容易造成考生抄襲。從全國角度看,各地有100多份中考英語試題,題型應該多種多樣,因為每個題型的測試功能不一樣。考試題型主要就是三大類。第一類是封閉式(closed-ended),包括正誤判斷;排序,包括句子排序、段落排序;匹配;選擇;判斷等。封閉式題型有多種方式,不只有選擇題,所以我們應該儘量嘗試這樣的客觀性題型。

第二類題型是限制反應式(restricted-response)。這種題型答題受上下文語境和結構的限制和約束,也是一種客觀題型。例如:Shanghai is the largest city in China. 那麼Beijing is the(second)largest city in China.這就是一種限制性反應,此處就只能填second這個詞,如果說The capital of China is_____. 則只能填Beijing。它也分為很多種形式:填空(Gap-filling)是把一篇文章或者對話補充完整,與完形填空題(Cloze)的考查方式一樣。這種方式比選擇題要優越得多。完形填空也有很多種,是第二代語言考試的主要題型,現在還很流行,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效度、信度很高的題型,可是近幾年異化了,我國在中考、高考中把完形填空改成四選一式的選擇題。今年高考英語試題推出了考查根據語境填詞的語法點的題型,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自由填空,另一種是給詞填空。可以說,我們現在的高考已經有一半以上的試題放棄了單項選擇題的考查方式,這是一種進步。此外,還有給出單詞的首字母,或者前幾個字母,要求學生補充完整,這也是完形填空題的一種。這樣的試題難度相對較大,我們在競賽中會設置這樣的題型。完形填空考查的是學生在語境下對英語知識的運用和語言分析能力。還有一種「句型轉換」,在低年級的考試中很常見。有人說完形填空題不好,翻譯題不好,其實不是這樣的。翻譯題型的信度和效度都是最高的。上海高考英語試題中一直有翻譯,我們的競賽題也設置一定數量的翻譯題。翻譯是通過給出關鍵詞和基本結構的模式考查學生的語言能力,或者給出一篇文章,翻譯其中的幾句話,有英譯漢,也有漢譯英。還有改錯,包含識別錯誤(Error identification)和短文改錯(Proof-reading)兩種。此外,還有Word formation,考構詞法、單詞和語音。有的考試會單獨考語音。其實這兩種考查方式有十多種類型。類似託福考試的美式考試中有所涉及,因為都會用到語境。但低年級考試可以沒有語境,因為我們的教學基本上是沒有語境的。像韓寶成老師提到的,有人講「創設真實的語境」的說法本身就是矛盾的,不成立的。創造的語境怎麼會是真實的呢?在日常教學的時候都沒有語境,在考試卻做這樣的要求,這是錯誤的,是在難為學生。平常還需記憶單詞、語法,這是培養能力的基礎。聽寫(Dictation)方式有很多種,可以縮寫,寫摘要,填表格,填表, 直接記錄。聽寫被忽視很多年,現在全世界都很重視,因為它既考查聽,也考查寫。轉述是寫作中的指導性寫作,也是限制性題型,是比較客觀的題型。

第三類屬於開放式題型(open-ended)。這裡我只說一下寫作和對話。中考英語全國100多套中考英語試題中,有不到二十套試題中含有兩篇作文,北京市有兩個作文,分數提升比較早。最多設25分,這是值得表揚的。現在母語考試也開始設置兩篇作文了,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再就是翻譯,全國大約30%的中考英語考試試題設有翻譯題,不到三分之一,但這是發展趨勢。在外語教學中代碼轉換(code-switching)是避免不了的,母語和外語的交替和對照是必須的,所以外語考試必須考查翻譯。翻譯是最好的考查方式,我們學外語主要是為了實現交流,把自己的東西介紹出去,把別人的東西引進來,可以在基礎教育階段考查簡單的翻譯,實現信息轉換(information transfer),是理所應當的。下面我講一下具體題型的命制。

第一,聽力題的命制。聽力一般都比較簡單,題型有很多,如單項選擇、圖片聽辨、完成表格、答語匹配、寫答語、句子展現、完成句子、句子排序、完成短文、判斷正誤等。命制聽力題有一個問題:到底是用英式英語,還是美式英語?原則上是用英式英語,而且基礎教育階段最好還是用英式英語。有的學校說我們的教材是新加坡英語,甚至韓國英語怎麼辦?在中考英語試題的聽力測試中用這些非標準英語是不可以的。不要認為這是在用國際英語,這樣不規範,無論學什麼教材,考試時還是要選擇標準英語。一般聽力考試沒有聽寫,都採用間接考查,其實是可以考查直接聽寫的,這樣把聽和寫結合起來。

第二,語言知識的命制。主要考語音、語法、詞彙——語言的三大要素。中考就是考查學生的英語基礎是否牢固,中考不考基礎知識是個悖論。有人說中考不要考知識,要考能力,考查綜合運用能力,這是沒道理的。有的學生就學1000個單詞,知識量有限,所以應該先考查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看他們懂不懂,有沒有記住,否則對大多數學生是不公平的。事實上,中考英語試題是知識加技能再加上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核。現在各地中考英語試題中語言知識的考查選擇題太多,完形填空也是選擇題,應該大幅度減少。個別省、市中考英語試題還有短文改錯,這也沒什麼不好。關於連詞成句和句式轉換,特別建議初一年級使用,中考英語也可以有一些這類題型,讓學生知道句子的基本結構和詞彙在句子中的順序、修辭、詞性等知識,基本句子分析能力的考查很必要。中考英語可以說是以能力為導向的、能力立意的考試,但是該考的知識點(知識能力,即K-ability)必須考查,否則對教學的反撥作用(washback effect)太差。

第三,口語技能題型的考查。我們進行很多年的NEAT測試就必須考查口語,只有幾分鐘的口試就可以改變教學形式,課堂就「活」起來了,這對我們的教學反撥作用非常好。現在有些地方在做機考,但是都不是很成功。因為語言畢竟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是互動型的,機考形式就不太適宜。在聽力、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作文裡,命題者也可以設計情景交際類的題型。很遺憾,中考、高考英語中交際題型的命制一直都不成功。無論怎麼設計,最後還是變相考查語法和詞彙,而不是考查真正的口頭交流能力。閱讀理解題佔的分值太大,並且多以選擇題為主,這就應該改革,因為試卷上的選擇題佔據空間太大,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多數是無用信息。出現這樣的問題,命題者可以用判斷或簡答的題型來代替選擇題。「任務型閱讀」這個說法有些奇怪,這樣的題型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早就有了,搞這種標新立異的噱頭沒什麼用,是不太值得被推崇的。我們可以採用如廣告、表格之類的實用型閱讀形式。

第四,寫作題的命制。寫作也就是書面表達,屬於主觀性試題,但也可以有一定的指導和限制。最好讓考生寫兩個作文,一個是小作文,是指導性的、限制性的;一個是大作文,是開放式的,可以放開寫,有批判性、有思辨。現在有人反對短文改錯這種題型,這是交際教學思想在作怪,總反對糾錯,但我認為初三學生可以用這個題型。至於作文,可以和閱讀結合起來考查。2013年全國中考英語有14套題考了兩個作文。但是目前各地中考英語試題作文題對字數的要求太少,有的專家提倡學生寫簡單句,但我認為應該逐步增加詞數要求,簡單句和複合句結合起來,這樣作文才寫得精彩。總之,中考英語試題應該多用非選擇性的題型,適當採用其他客觀封閉性題型,特別是多採用限制反應題型和開放性題型。摒棄部分選擇題,這是以後中考英語試題命題改革的必然趨勢和方向。

三、關於考試的誤區和思考

引用上海雷新勇老師的話,就是「從認知特徵,實體和考試的特徵以及考試的經濟性來看,每種題型都有其優勢,也有其缺點,任何一種題型都不能獨立完成所有的教育測量目標,因此考試中應採用多種題型,發揮各種題型的優勢」。較早提出標準化考試的桂詩春老師曾說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有些人常把試題的標準化處理與客觀性試題題型,特別是與選擇題混為一談,認為選擇題就是標準化考試題型,選擇題多,就是考試標準化」。桂詩春老師還提過考試大綱確實在標準化考試中起作用,但是有些人不是仔細研究大綱規定的內容,而是一味盯著考試題型,搞「獨家內部消息」作為指導學生複習的依據。我非常同意雷新勇老師和桂詩春老師的說法。教和考一定要有聯繫,只要學會學好英語,無論什麼樣的題型都可以應對,都可以考查出好成績。我特別反對為了考試搞題海戰術,參加輔導班這種形式。考試不能錯用,也不能濫用。考試分兩種,一種叫內部考試或校內考試(internal test,school test),另一種是外部考試(external test), 如社會上的水平考試。我們總是用校外考試作為校內考試,把校內的課堂學業進展考試當成水平選拔考試。其實選拔考試也是外部考試。英國的GCSE和A-Level,以及美國的ACT和SAT都是校外考試,並不是高考、中考,只不過有的大學拿這些成績錄取學生罷了。平時我們校內的考試是過程性(形成性)評價,是進展考試,考查學生現在學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得怎麼樣,考查方式可以用口頭的、筆頭的,可以組織活動或者表演。期中、期末考試應該是成績測試,韓國也像我們一樣開展NEAT考試,只不過他們是機考為主,要代替現有的高考。水平考試是特殊或特定目的考試,是用來招聘的。另外我建議中考的命題權可以交給個別省市,因為很多省市沒有命題能力和條件。中國懂英語考試的人很少,國內中考、高考命題試題的時間緊、技術差和命題費用也太低,而且沒有豐富的命題內容資源。我們的英語競賽有很高的知名度,那是因為有很多專家參與編寫與審核。作為國內考試的風向標和試驗田,競賽題每年都有創新和變化,題型上大約有10%左右的變化。另外,所謂交際性考試,是三代四代的語言考試,英國有巨大的考試產業,美國也一樣,不斷增加新元素,現在的考試是知識和技能的考試。知識也是一種技能或能力,所以不能把知識和技能分開。我們必須注重知識,不要把重點放在語境上,因為我們是外語考試。

四、選擇題的優點與缺點

選擇題有很多優點尤其是便於閱卷,同時選擇題有幾十種缺點或弱點,下面我簡列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選擇題的優點

1. 如命製得好,可有效地測量事實性知識;

2. 題量大,內容覆蓋面廣,考試內容樣本代表性較好;

3. 客觀,信度高,試題越嚴謹,誤差較小;

4. 不必自己建構答案;

5. 可以多用在速度考試(speed tests)上;

6. 適合大規模考試;

7. 可機器閱卷,省時省力省錢。

(二)選擇題的缺點

1. 僅考查識別能力,考查不了語言運用能力,更考查不了真實交際;

2. 間接提供語言信息;

3. 考查語言點的(discrete / separate points)的取樣主觀性強;

4. 題目製作困難;試題量大,命題時間長,好的幹擾性難找;

5. 幹擾項有副作用,錯誤的輸入(實際上是改錯,以open-ended tests當中發現的錯誤作為幹擾項)對初學者十分不利;

6. 測試效度低;

7. 便於抄襲,作弊現象嚴重;

8. 猜測(guessing games;guesswork;gambling)概率大;

9. 造成平時教學和複習教學的題海戰術;增加師生負擔;

10. 答案有很多是似而非,有許多可替代選項;

11. 可以用排除法答題;

12. 出題範圍(scale)小;

13. 語境設計不真實,經常造成誤解和誤導;

14. 考詞彙設計語境與不設計語境區別不大;

15. 學生一知半解,只需掌握部分信息和知識就可答對,獲得高分;

16. 選項中提供大量無用信息,對文本理解不利;

17. 技術(機器)過多的應用在考試上是誤導;

18. 心理測量技術不靠譜;

19. 大量題幹和幹擾項或選項是主觀、無信度、不公平的;

20. 試題內容的選材主觀,隨意,效度、信度差;

21. 只能考查短句、單獨的詞義和語法的粗略辨認;

22. 常重複使用舊題;

23. 閱讀和聽力測試中不看文章或沒聽懂就可答對題;

24. 成績失真,只對好學生和學差生有利;

25. 只能用在低年級和非高利害考試上;

26. 只考查被動知識;

27. 不能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8. 大部分客觀考試考查不了口語和聽力技能;

29. 難易度控制得不好;

30. 閱讀理解中用選擇題(判斷對錯,多項選擇)誤導教學。

關於反對分離式考試,引用最頻繁的觀點是:Language proficiency is more than just the sum of discrete elements; it is impossible to compile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from all the elements of a language; it is impossible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to the whole; there is no sense in isolating elements from their context. (Theo van Els et, al., 1984)

五、全國中考英語試題命題改革的建議

1. 大幅度消減「三(四)選一」選擇題,試卷中的選擇題型應不超過30%為宜;

2. 開發和使用建構性題型(非「四選一、三選一」封閉式客觀題型),多使用限制反應性題型和主觀題型;

3. 提高單項選擇題中的語境設計水平,考查口語交流能力而非詞彙和語法;口語交流試題佔試卷的10%—15%為宜,不應缺少,但也不宜太多;

4. 增加翻譯題(英譯漢、漢譯英或英文譯句);

5. 完形填空可以採用自由填空,首字母填空,或給詞填空等多種形式;

6. 增加寫作分量,採用兩篇作文(一大一小),分值適當提高;

7. 閱讀理解減少或逐步取消選擇題;

8. 採用真正的原汁原味的語言材料,增加區分度和科學設計難易度;

9. 圖文並茂,增加插圖和表格;

10. 提高試題的專業化水平,組建高水平的命題隊伍。

關於考試還有一些「悖論」,比如在TTT(Test-Teach-Test)的考試複習教學中很多學校和教師「抓兩頭,帶中間」,搞分層教學,學生按考試成績編班,過早結束課程,提前進行模擬訓練;平時練習及考試也使用中考題型:多講多練,精講多練。這些都是錯誤的應試教學方法。「抓兩頭,帶中間」尤其是不對的。英語「四位一體」中考、高考總複習教學方法的教學策略是「抓中間,帶兩頭」。現在搞實驗的很多學校都是迫不得已才用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但是採用之後,成績提升很快,而且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大家可以好好了解和使用這個教法。

關於中考英語總複習教學方法和策略,因為時間關係,不能展開細講。複習和教學分為好多種,平時教學的教學、訓練、考試和複習,期末的考試和複習,還有中考、高考的總複習,但是所有的複習都是歸納總結的過程,都是知識的系統化,把知識變成技能、能力。但是我們在進行中考總複習時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國外有TTT考試教學模式,可以研究、借鑑。不要太早進行模擬考試,這樣學生就會太熟悉考試題型,在後來的考試中失去敏感性。有外國的測試專家認為進行模擬考試的時間最好是在考前一個星期左右為宜,我認為提前一個月就可以。中考可以提前半個月。據我個人的教學經驗,確實是這樣,過早的和過多的模擬、綜合性考試對考試的效果非常不好。

因為時間有限,我把時間多留給其他專家,我們可以在明天的答疑討論時間再做進一步探討。

(本文系2014年3月14日—16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全國中考英語命題高級研修班上的專家報告。轉載自《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4年第8期)

相關焦點

  • 權威專家評析2020年貴陽中考試卷之英語、生物、地理
    由此可見,中考試題靈活度有上升趨勢,並有機體現初高中銜接。任務型閱讀板塊更加凸顯對學生語篇綜合理解能力的考查。以學生為本,強調能力培養,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英語課程改革的方向。在文章體裁方面,A篇為實驗報告,要求學生具有在文章中檢索和定位關鍵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選項的設置需要學生具有一點推理能力;B篇為記敘文,題型設置更加多元化,對學生的英語功底要求較高;另外一篇為人物傳記,試題設置有一定的挑戰性,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語篇,難度中等偏上,文中有一些專業性詞彙,對於中考學生而言,雖存在理解困難,但在可控範圍。
  • 2024中考英語考口語了?不知道這一點中考或要丟40分
    最近初一學生陸續收到通知,中考可能要有口語測試了!這是空穴來風?還是早就有了改革的跡象?關注中考改革的家長,相信已經發現了,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已經陸續發文,落實了中考英語的改革方向。濟南已經推行的改革關注濟南中考的家長不難發現,近幾年中考英語分值在發生改變。由總分120變為現在的150中考英語四大變化1.
  • 2019 年廣東省中考英語試卷分析
    縱觀 2019 年廣東省中考英語試題,基礎知識點仍是重中之重,無論語言的包裝如何變化,考點的指向依舊不變。無論是單項填空還是讀寫綜合,都突出語境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強化交際功能,引導學生重視交際情境中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語用意識和創造性思維,整卷體現初高知識銜接並注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下面由我為您詳細揭秘 2019 年廣東省中考英語試題中的考點吧!
  • 名師點評中考卷|英語單詞「跑」去歷史卷,提升綜合素養是王道
    今年的廣東中考試卷有哪些新特點?考查重點內容是什麼?對明後年參加中考的學生們有哪些指導作用?對此,南方+珠海大課堂特別開設「名師點評中考卷」欄目,考試科目結束後,邀請名師對當堂科目試卷進行點評。今年是中考改革的第一年。
  • 2020年北京市朝陽區中考一模英語試題
    2020年北京市朝陽區中考一模英語試題   2020北京朝陽初三一模   英語   一、單項選擇(共6 分,每小題 0.5分)   從下面各題所給的A、B、C、D 四個選項中,選擇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1. Mike has a little sister. ______ name is Lily.
  • 考研英語新題型衝刺備考-如何巧做該題型
    距離2021考研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不知道大家的英語科目準備的怎麼樣了呢?相信很大一部分同學對於大分值題型,比如說傳統閱讀、翻譯和寫作這幾個板塊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但是可能對於新題型,也就是閱讀理解的part B,有的同學感覺做起來比較順手,而還有一部分同學感覺百思不得其解。這是為什麼呢?
  • 中考英語聽說機考「餘額」不足兩周,備考錦囊快快收下!
    對細節考查類試題,考生要抓住對話或獨白中的人物、地點、時間、數字、事件等關鍵信息。 對主題考查類試題,考生要有綜合歸納能力,根據關鍵信息,釐清脈絡,掌握核心。
  • 大智教育研習社:精準突破2021年高考英語聽力
    新高考改革下,英語考試發生了重大變化。2021年高考英語聽力考試將於01月08日正式開考,聽力備考刻不容緩!要想在短時間內獲得突破,就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備考,有方向有策略,才會事半功倍,取得大突破!大智英語研究院院長劉勤章為我們詳細解析《聽力話題心詞彙》,幫助同學們精準突破高考英語聽力。 問題一:《聽力話題心詞彙》研發依據?
  • 2019無錫中考英語試題(word版)
    新東方中考網小編會在2019江蘇無錫中考考試結束後,第一時間將2019江蘇無錫中考試卷更新在本頁面。敬請關注!如需查看全國其它省市2019中考真題解析,請點擊2019全國各省市中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專題以及2019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目及精彩範文專題。   也歡迎廣大師生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方便屆時查看。
  • 2020大學英語四級多少分算過?英語四級總分各題型分值詳細
    2020年7月大學英語四級的成績多少分算過關?  1、大學英語四級多少分算過?  四級「及格線」425分  全國英語四級改革之後,報導成績滿分為710分,凡考試成績在220分以上的考生,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發給成績單,不設及格線。
  • 明年佛山小升初、新中考政策將有哪些新變化?
    對此,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是改革方向,2020年作為改革試行期,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完善跨區招生、單列直招、小升初直升等招生政策,調整小學對口幼兒園直招等臨時過渡政策,改進招生錄取平臺和電腦隨機搖號軟體等。「全面推行公辦和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等新政,這是我國義務教育改革的大趨勢,這一方向不會改變。」
  • 【乾貨又來啦】中考英語詞彙速記,你也會說 so easy啦
    詞彙是英語學習中的基本要求,儘管中考英語試題中純詞彙題目平均只佔到15%左右,但是你會發現,不論在閱讀題還是單選題,甚至在寫作中,詞彙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攻克了詞彙關,那麼英語考試的整體成績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 英語四、六級將改革?你還在等著臨時發揮,看看相關人士怎麼說
    英語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陪伴著我們,度過了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對於不喜歡學英語的學生來說,大學就是他們的好時機。不選英語專業,但是沒想到的是,還有英語四、六級考試。英語四、六級成績是大多數學校畢業的參考物。就是你要達到及格分才能夠順利畢業。所以這給很多不喜歡英語的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 江西中考改革方案出爐,有人直言:最該降低分數的是英語
    江西中考改革方案出爐,有人直言:最該降低分數的是英語!俄羅斯「高考」時外語將不再是必考學科,網友:別人家的高考!近年來,各種教育改革措施相繼出爐,各說各的理,而對學生們影響最大仍是高考和中考的改革。雖說現在也在大力提素質教育,但考試成績仍是升學的硬實力。
  • 複習寶典,七年級上英語期末想要題型和考點都在這,建議收藏
    考點5.單詞填空【考查能力介紹】:單詞填空題在歷年各地中考都有考查,此題考點涉及面廣,從詞彙到語法,從固定搭配到對篇章的整體把握對學生都有較高的要求.該題型旨在考查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常見的題型有以下幾種:①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這一題型主要考查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詞形變化
  • 中國小學英語教學與考試
    從1997年中國正式決定開展素質教育至今,英語教育的改革一直是首當其衝。在此背景下,中國國家教育部於1997年在英語輔導報社設立「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下簡稱「國家外研中心」),並發展設立《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要求項目研究「集中在中小學外語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測試、評估手段的改革上面」。
  • 英語「四位一體」高考總複習教學方法的原理與操作
    今天開幕式之後有三個報告,孔德惠老師作為測試專家,結合高考英語試題,從理論上闡述了精講精練的重要性。第二位作報告的重慶教師就重慶當地的高考英語試題,結合當地的高考改革情況,談了自己的看法。我現在就英語「四位一體」高考總複習教學方法談一談我的想法。這三個報告都是有關聯的,我非常贊同以上兩位報告人的觀點,我講的就比較具體一點,就是高考總複習應該怎麼做。
  • 「乾貨又來啦」中考英語詞彙速記,你也會說 so easy啦
    詞彙是英語學習中的基本要求,儘管中考英語試題中純詞彙題目平均只佔到15%左右,但是你會發現,不論在閱讀題還是單選題,甚至在寫作中,詞彙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攻克了詞彙關,那麼英語考試的整體成績就會有很大的提高。目前的中考英語大綱所要求的基本詞彙有1060個左右,加上部分考試中出現的超綱詞彙合計1100以內;另外還有400多個常考的固定搭配和詞組。
  • 江西中考改革方案引爭議,物理分值被降低,網友直言最該降低英語
    ,前不久,江西「中考改革方案」出爐,引來了社會各界的爭議。 江西「中考改革方案」出爐 為了適應並加快新高考的推進,各地相推出了「中考改革方案」,前不久,江西省的教育廳也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通知,也就是中考的改革方案。
  • 四級分值明細 2020英語四級題型及分數分配詳情 四級選詞填空多少分
    2020年12月英語四六級就要開考了,四級準考證列印在近日已經開通了,考試也將在12月12日進行。還有些同學可能還不清楚四級試卷的題型和分值明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級試題題型及分值,希望能幫到各位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