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裝臺》開播:小人物摸爬滾打的生活,他們在煙火氣裡笑著講

2020-12-05 騰訊網

▲精心改編的劇本、實力派演員,以及在煙火氣裡笑著講出的小人物生活,共同締造了《裝臺》跨越地域的收視魅力。(均為電視劇海報)

小小三輪車麻溜地穿行在曲裡八拐的街巷,胡辣湯、鍋盔、褲帶面、臘牛肉夾饃「撲面襲來」。熱騰騰的氣息隔著屏幕傳來,彈幕湧起一片「餓了」。

電視劇《裝臺》在央視和芒果TV開播,更新至第七集,口碑領跑同期國產劇。陝西的觀眾固然是第一波擁躉,享受著「陝普」臺詞的原汁原味,沉浸於熟悉的陝西市井,無論雁塔、鐘樓、古城牆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標誌性建築,抑或穿插劇中的秦腔,甚至僅僅是陝西話演唱的片頭曲,都讓劇集的「老鄉們」欲罷不能。可數據顯示,網上的「自來水」裡,國內其他地方的觀眾也沒缺席。這部陝西人寫、陝西人演的陝西故事,在網絡平臺上超過八成的用戶來自北京、廣東和蘇浙滬地區。

若說陝西觀眾認可的,是劇中與自身周遭嚴絲合縫的風土人情,那麼能跨越地域的收視魅力又是什麼?茅盾文學獎得主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劇本肯定是關鍵,張嘉益、閆妮等實力派演員坐鎮也是要點,另一個重要答案或許就由那看似一地雞毛的劇情道破。

主人公順子(刁大順)在工友們的幫襯下,張羅了一場婚宴,酒足回家,他借著酒勁兒才把自己曾經的兩段婚史、兩個女兒隱晦告知妻子蔡素芬。這做法很是「雞賊」,可真相釋出,前兩段婚姻恰好是小人物的不起眼卻仗義、窩囊又有擔當的一個註腳。觀眾也跟隨新妻子的立場,剛要惱,卻緊接著被哭笑不得繼而心軟心疼接管了情緒。生活不易,《裝臺》最吸引人的,恐怕便是小人物摸爬滾打的生活,他們在煙火氣裡笑著講。

沒有「光環」的群像,織就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打工人生」

這可能是近來電視劇裡的少數派:所有角色不帶「光環」,幾乎是怎麼磕碰怎麼來。

男一號張嘉益飾演的刁大順47歲了,主業裝臺,就是替劇團搭建舞臺裝置和布景。故事裡的他自忖是城裡人,可甘願帶著一幫城中村的農民工工友幹裝臺。本地秦腔劇團是他們最大的衣食父母,偶爾,外來的演出也會找他們裝臺。在裝臺人心底,他們覺得自己是藝術工作的參與者,但在旁人眼裡,順子及其工友們幹的充其量就是蹭了點舞臺的邊,實質是體力活。兩種不對等的理念磕磕碰碰,煩心事就來了。好不容易接了個看起來洋氣的俄羅斯劇團演出,可臺裝完又拆完,演出一結束,對方老闆就跑路了,也沒個說法。工錢沒要到,工友們堵了劇場的門,鬧哄哄一場,最後集體去了派出所。

順子的身後,大雀兒、猴子、轉轉、麻刀、墩墩……都是一同裝臺的農民工兄弟。他們不怕苦,「裝臺」兩個字,卻包含了軟景、硬景、燈光等一系列舞臺裝置,摸高爬低扛重物,都不在話下。一邊是吃苦耐勞不分晝夜地搭臺、拆臺,另一邊則是多少帶著市井氣。比如彩排現場,他們看俄羅斯姑娘跳舞,一個個兩眼放光。又比如為了討要工錢,他們分頭去盯俄羅斯劇團一眾演員,可舉著望遠鏡欣賞姑娘們在公寓陽臺上的風光,怎麼看都不坦蕩。從某個維度來講,他們甚至可以說是粗鄙的,但站在人物刻畫的角度,其實無比真實。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在大是大非上不含糊,在各就各位的「打工人生」裡不偷懶,卻難免帶點「小毛小病」。

被拖欠工資的裝臺人不容易,被他們奉為「衣食父母」的秦腔劇團也為難。雖說帶著「非遺」等名號,劇團日漸凋敝卻不可否認。也正因此,婚禮上被一眾工友請上主位的劇團瞿團長,換個場合,也是求演出商「看看秦腔」的打工人。

「打工人生」裡會有多少難題,以順子為核心,這群舞臺邊際的人太有發言權了。

對於命運砸過來的重錘,電視劇的改編舉重若輕覆上一層暖光

已故評論家雷達曾說過,陳彥的小說《裝臺》樸樸素素卻又沉甸甸的,作家用自己發酵過的生活經驗,講透了命運裡沉浮的中年小人物。

誠然,原著小說的確沉重深刻,農民工被欠薪的問題、普通人面對突如其來的苦難、秦腔等戲曲藝術的落寞,讀來都讓人掩卷時一聲嘆息。

但影視化轉碼過程中,編劇馬曉勇、導演李少飛都對劇作進行了柔化處理。對於命運砸過來的重錘,電視劇用幽默而鮮活的人物刻畫,舉重若輕地呈現。

以一場上門討薪的戲份為例,順子這頭穩住工友們的情緒,轉頭抱著鋪蓋捲兒住進了劇團鐵主任家。分明是替工友出頭,卻口口聲聲衝著鐵主任的老婆喊「我手底下都是哈人」,「哈人」在陝西方言裡帶著「壞人」的意思。它跟 「弄啥勒」一樣,真情流露時的方言臺詞,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戲劇主題的沉重。

再看城中村裡的配角。麻將館老闆人稱「八叔」,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成天抱著一隻小白狗守著前妻的超市。某天,自家小狗發情和流浪狗交配,漢子為了「女兒」追出幾條街,粗壯身形和委屈神情間的反差製造了喜感。老天弄人,那流浪狗實為刁家女兒收養的小黑狗,「八叔」誓要以牙還牙,不想被大姑娘打出門來,為了這事兒,不得不去城中村診所縫針。還有鐵主任家的老婆,入戲太深,常以丹麥人自居,工友們為了拉踩她,特地喊順子的妻子叫作「白嫂子」,那意思比丹麥人更白。此外,小資而擅長擺譜的燈光設計師也在劇裡被調侃了一把,他居然在劇團破落的門口撐一把傘、擺出吃西餐喝洋酒的架勢。

無關痛癢的喜興設計如同彩蛋,散落劇中各處,似乎塗抹掉了生活帶來的壓抑,讓整個觀劇過程輕鬆而愉快。在真正的大戲開鑼之前,恰是電視劇用這筆獨特的生活幽默,讓故事增加了溫暖明媚的色彩,這種改動也獲得了觀眾的認同——有網友說:「因為何其真實的酸甜苦辣,我樂於去關注社會邊緣人的起伏人生。」

作者:王彥

編輯:施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小人物摸爬滾打的生活,他們在煙火氣裡笑著講
    電視劇《裝臺》在央視和芒果TV開播,口碑領跑同期國產劇。陝西的觀眾固然是第一波擁躉,享受著「陝普」臺詞的原汁原味,沉浸於熟悉的陝西市井,無論雁塔、鐘樓、古城牆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標誌性建築,抑或穿插劇中的秦腔,甚至僅僅是陝西話演唱的片頭曲,都讓劇集的「老鄉們」欲罷不能。可數據顯示,網上的「自來水」裡,國內其他地方的觀眾也沒缺席。
  • 《裝臺》央視開播,原作你看了嗎?
    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近日在央視一套開播。區別於市場常見的「流量 IP」的類型組合,《裝臺》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為國產劇市場注入一股細膩真實的西北風。故事鏡頭對準以刁順子為首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從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央視大熱劇《裝臺》,小人物的光亮也能照亮世間萬千
    截止發稿前,《裝臺》的豆瓣評分維持在8.4分,追劇的網友們看完後有感而發"這是央視黃金時段電視劇該有的品質",全劇不"精緻",平凡真實接地氣的生活氣息讓觀眾融入到陝西的風土人情中去。《裝臺》是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李少飛執導,馬曉勇編劇,張嘉益、閆妮、秦海璐等老戲骨出演。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裝臺》以秦腔劇團裝臺的農民工們為主角,講述一系列接地氣小人物的人生百態,講真,這種題材,這樣的人設,並不符合一個爆劇的調性,它太不網紅了。但是,熱播初始,網友即拋出「白鹿原後陝西的另一張文化名片」這樣的熱評,各種元素的集合之下,《裝臺》整部劇,在當下追流量和熱點的大環境中,走出了特立獨行的姿態。
  • 《裝臺》編劇馬曉勇:講最真實的小人物故事 深度展現家鄉民俗風情
    《裝臺》編劇馬曉勇接受記者採訪。馬曉勇擅長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曾完成《重案六組》等多部家喻戶曉的作品,文字風格鮮活有趣,擅長以小人物的視角刻畫大時代背景,人物真實、接地氣。馬曉勇說,作家陳彥所創作的小說《裝臺》,是用冷峻的現實主義筆觸描寫小人物生活,也讓自己有了「上手」的衝動。「原著我只看了一遍,可能每個編劇理解不同,方式不同,我的理念是看得越多,越不知道怎麼改。」
  • 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談創作始末 描繪小人物的卑微與堅強
    最近,電視劇《裝臺》火了。截至目前,它在豆瓣收穫了8.4分的評分,不少網友為之打出5星,認為它是國產劇中的一股清流。  這部電視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男主角刁順子帶領一群人從事舞臺演出裝臺工作,十分辛苦,但始終盡心盡責,最終大獲成功。  有評價稱,《裝臺》的故事很接地氣,在瑣碎的生活中寫盡了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 《裝臺》編劇原來是他!講最真實的小人物故事 深度展現家鄉民俗風情
    正在央視熱播的陝劇《裝臺》中,熟悉的景點、繁華的街道、誘人的美食、親切的陝普,集中呈現著十三朝古都西安的魅力和變遷,很多觀眾感嘆,這簡直就是一部西安的宣傳片。近日,記者採訪該劇編劇馬曉勇時,他坦言自己是西安人,這份親切感是不由自主的。《裝臺》編劇馬曉勇接受記者採訪。
  • 陳彥小說同名電視劇《裝臺》丨張嘉譯&閆妮飾演小人物的喜樂哀愁
    電視劇《裝臺》於2020年11月29日在央視一套播出,播出之後就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8.4。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熱播劇根據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這部劇集大腕雲集還都是實力演技派。
  • 裝出了大世界裡的小人物 《人民日報》點讚《裝臺》 「歪滴很」!
    《裝臺》裝出了大世界裡的小人物 電視劇是寫人的藝術,體現了創作者的思想與藝術立場。在某種程度上,我願意將《裝臺》視為新時代的《平凡的世界》,都在為歷史中的不可見個體加冕。
  • 大熱劇《裝臺》,用堅韌的脊梁在熱鬧擁擠的世界裡生活
    "陝味兒"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首播以來持續走紅,開播六天收視率破2,熱度搶佔各大榜單,豆瓣評分高達8.4。故事圍繞刁順子的家事和能養家餬口的舞臺工作展開,在細碎綿密的生活瑣事中書寫了大時代下浪潮的小人物奮鬥史。劇中展現出的是原汁原味的陝西生活文化和風土人情,張嘉益、閆妮兩位陝西籍的演員可以說是本色出演,越發強化了真實感,增強了可信度。尤為貼心的是,剪輯組特意將方言的釋義打在字幕上,既保留了方言的原汁原味,又便於大家理解。
  • 文產曲江|陳彥談《裝臺》:為那些城市生活中的小人物而歌
    近日,隨著電視劇《裝臺》在央視熱播,古城西安濃烈酣暢的市井煙火展現在全國觀眾眼前,以刁大順為代表的一群城市小人物形象,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關於「裝臺」的話題也屢屢登上熱搜。
  • 大劇看總臺!電視劇《裝臺》登陸CCTV-1黃金檔
    來源:CCTV電視劇微信公眾號這是人生的「裝臺」,也是「裝臺」的人生!電視劇《裝臺》今晚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張嘉益 飾 刁順子無論他人怎麼看待,順子和他的夥伴們始終認為裝臺是一份和藝術有關的工作。明知前路充滿風浪,也要奮力前行!「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面對生活的種種際遇,他們依然保留一顆充滿善意的心。
  • 電視劇《裝臺》熱播,張嘉益:劇中小人物折射的是每個普通人的人生
    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電視劇《裝臺》正在熱播,劇中交織著或喧鬧或悲涼或美好或無奈的市井氣息,觀眾也在劇中人物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態裡,體悟自己的人生。近日,該劇主演張嘉益接受了記者採訪,他坦言,「這些小人物的命運和生活,折射的就是現實生活中每一個普通人的人生。
  • 電視劇《裝臺》劇情介紹 《裝臺》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內容
    由閆妮、張嘉益主演的《裝臺》在央視播出了,這是一部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劇,刁大順和蔡素芬半路婚姻坎坷多,最後在平淡中找到幸福。那麼《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裝臺》原著小說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電視劇《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  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是一個裝臺人,他結過三次婚,現在帶領著一幫兄弟靠搭建舞臺養活一大幫子人。
  • 觀眾為《裝臺》叫好,「不裝」的電視劇咋那麼少?
    >目前豆瓣評分仍穩定在8.3分這部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同名小說,聚焦一群被大多數人忽略的勞動者——舞臺演出的裝臺工人,在搭臺、架燈、裝箱的忙碌生活中,他們的故事充滿苦辣酸甜,卻也鮮活熱鬧。「好久沒有在電視劇裡看到尋常老百姓的真實日子!」「終於有拍小人物生活的電視劇了」……在網友的評價中,真實、充滿煙火氣是該劇吸引他們觀看的關鍵詞。劇中的刁家村,是古都西安的城中村,看起來有些擁擠,紅紅綠綠的燈箱和小店招牌以及熱氣騰騰的街邊美食讓人感到親切。
  • 《裝臺》改編成電視劇 劇情充滿煙火氣息
    隨著電視劇《裝臺》在央視黃金檔的熱映,同名小說《裝臺》的熱度也持續升溫。12月19日下午,著名作家陳彥攜作品《裝臺》亮相曲江書城讀者見面會,與眾多現場書迷互動。
  • 從《裝臺》熱度走高,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選劇思路轉型升級
    《裝臺》的創作導向以人民為中心在人間煙火氣中展現真善美2020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的電視劇,都十分強調劇情體現生活的煙火氣,並在煙火氣中展現人間的真善美。《裝臺》開場便十分有生活的塵俗質感。現階段,《裝臺》播出雖已接近尾聲,但關注度和討論度卻仍持續增長,並保持著一貫昂揚的態勢。截至12月17日13:00,劇集雙微博主話題閱讀量達6.9億。#裝臺#、#裝臺不跟生活認慫#、#裝臺看餓了#、#裝臺開播#、#以為裝臺是中央臺的縮寫#、#裝臺掰饃#等微博相關話題超過50個,登上微博熱搜話題6次,微博熱搜最高時排名第三位。
  • 西部影視再發力 「陝味兒」電視劇《裝臺》精彩亮相央視一套
    11月29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西安兆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貳零壹陸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陝西星光盛世影業網絡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精彩亮相。
  • 電視劇《裝臺》劇情介紹 《裝臺》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內容-新華網...
    由閆妮、張嘉益主演的《裝臺》在央視播出了,這是一部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劇,刁大順和蔡素芬半路婚姻坎坷多,最後在平淡中找到幸福。那麼《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裝臺》原著小說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電視劇《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  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是一個裝臺人,他結過三次婚,現在帶領著一幫兄弟靠搭建舞臺養活一大幫子人。
  • 生活不只有「鮮衣怒馬」——電視劇《裝臺》熱播的啟示
    新華社西安12月22日電題:生活不只有「鮮衣怒馬」——電視劇《裝臺》熱播的啟示   新華社記者李一博   幾經輾轉的鑽戒終於回到了女主人的指間,在順子和蔡素芬笑中含淚的對視中,電視劇《裝臺》迎來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