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男子牙周病嚴重,卻想掉完牙再治療 口腔關乎全身健康 任何問題...

2020-12-21 騰訊網

每日商報訊 都說人老了會「老掉牙」,60多歲的老王(化名)也是這麼想的。所以當他出現第一顆牙齒鬆動時,毫不為意,甚至想著再熬幾年,等牙掉得差不多了再換全口假牙。

但他的主治醫生、浙江醫院口腔科副主任張建興不贊同:「已經明確有牙周病、存在牙齒鬆動,這不但會影響咀嚼功能,不利於消化吸收,限制營養攝入,而且會對全身健康造成重大隱患。等牙周病到了晚期,牙齒自動脫落,牙槽骨嚴重吸收後,即使想做種植牙,效果也會遠遠低於預期。」

牙周病是導致成年人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齲齒以及牙齒缺失是張建興在門診中碰到最多的口腔健康問題。

牙周病是發生在牙周組織的疾病,主要分為牙齦炎和牙周炎。牙周病的根本病因是牙菌斑,侵犯牙齒支持組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牙齦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和移位,是導致成年人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

「上述病例老王就是典型的牙周病,當時就診時口腔很糟糕,多顆牙齒鬆動、出血,但病人非常不以為然,總覺得自己可以等到牙齒掉得差不多了再來換全口種植牙。」他表示,在老王「等待牙齒掉光」的時候,他的牙槽骨逐漸在萎縮,這就導致種植牙沒有一個穩定的打樁地基,種植牙成功與否、使用效果好差都會很難預料。

他進一步提醒,牙周病早期治療相對容易,一旦拖延到嚴重的牙周病,特別是破壞了牙槽骨和牙周韌帶時,治療可就非常麻煩,甚至需要手術治療。因此,一旦查出牙周病,應及時給予認真徹底的治療,並且它的治療需要患者長期的配合,根據醫生指導做好定期複查。

牙齒矯治不能等乳恆牙替換完成才開始

牙周病帶來的不良後果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錯牙合畸形,簡單理解就是牙齒排列不齊。導致錯牙合畸形的因素還有很多,包括外傷、替牙障礙、習慣吮吸大拇指等後天原因,也有部分是由於遺傳因素或先天原因導致的。

錯牙合畸形的表現程度不一。有的人只是個別牙齒的位置歪斜,有的人是牙齒之間的縫隙比較大,吃東西容易卡牙縫,有的人表現為下頜反過來包住了上頜,也就是俗稱的「地包天」現象,還有人出現一側的頜骨歪斜。

「錯牙合畸形不僅會影響面部的美觀,還可能會導致一些全身疾病的發生,如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腸疾病等。因此,一旦發現錯牙合頜畸形,應儘早進行相關的檢查和治療。」張建興說,

一般來說,牙齒矯正沒有年齡的限制,可根據牙列畸形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時機。需要強調的是,矯治並不全部需要等到乳恆牙替換完成才開始,某些可能影響頜骨發育的錯牙合畸形需要儘早介入,及時阻斷畸形的進一步發展。不要等到孩子的頜面骨骼都發育完成(通常為18歲)再來考慮,此時往往難度高效果差,甚至醫生也無能為力。

不推薦過多使用漱口水

特別是含抗菌成分的

雖然社會大眾近年來對口腔健康的關注比過去提高不少,但張建興發現門診中持有錯誤觀點的患者也不少。

「比如乳牙遲早要換掉,出現齲齒也不用管,這是錯誤的想法;再比如洗牙會傷牙,實際上,洗牙指的是』齦上潔治術』,是指用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結石、菌斑、色素沉著等,這些是我們日常刷牙做不到的事情。建議若無禁忌證(如心臟起搏器患者等),可每半年到一年一次洗牙。」

另外,他也想提醒大家,目前市面上流行護牙產品,比如電動牙刷、水牙線、漱口水等,均應理性看待。

「如果你是健康的牙齒,那麼建議每天刷兩次牙,並使用牙線;如果牙齒排列已有縫隙,要增加縫隙刷;如果是老年人、牙齒情況不佳,可在醫生指導下增加衝牙器。」他表示,電動牙刷和水牙線都可列入日常護牙方法中,但不建議過多使用漱口水。

這是因為漱口水可能有一定殺菌作用,但不能代替刷牙來清除牙齒上的殘餘細菌或汙垢。倘若漱口水中含有抗菌成分,長期使用會破壞口腔菌群平衡,反而不利口腔健康。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湯楚華:牙周病和全身健康息息相關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周組織的疾病,包括僅累及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的牙周炎兩大類。牙周疾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今天,我們邀請解放軍第306醫院口腔科主任湯楚華跟大家聊聊牙周病的事。
  • 【口腔健康】牙齒鬆動了,牙縫增大了,牙齦出血了怎麼辦?這些健康...
    牙周病,這個「殺手」有點可怕 日常生活中牙周健康問題常常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大家忽視。而根據全國流行病學調查,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牙周病發病率要高出很多。中老年人群中約有90%患程度不同的牙周病,且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病情也更加嚴重,不僅是口腔健康的「隱形殺手」,還會導致其他疾病威脅健康。
  • 30歲打工人因一些口腔小問題導致全口牙齒鬆動
    除了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細菌隨著牙周出血會進入血液,並隨血液的流動進入全身,從而引發或加重十多種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肺阻病等。出現牙周病應先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即通過潔治、刮治來去除破壞牙周組織的牙石、牙菌斑等。必要時可進行牙周手術來保存患牙,除了局部治療外還要給以全身抗生素的治療。
  • 多數牙齒問題通過自我口腔保健都可預防
    檢查結果讓醫生大吃一驚,20多歲的她幾乎沒有一顆完整健康的牙齒,全口牙基本都嚴重齲壞。醫生細問得知,小童特別喜歡喝碳酸飲料,且不重視口腔清潔。最後,小童拔除了沒有保留價值的殘根、殘冠,剩餘牙齒都做了齲病充填治療或根管治療,後續又通過烤瓷牙的方式對缺失牙齒進行了修復治療。
  • 華西口腔醫院這個實驗室,研究怎麼讓「掉了的牙再長出來」
    1歲到6歲,20顆細碎的乳牙如雨後春筍,6歲以後32顆恆牙伺機而動,一個一個頂替掉乳牙的位置。然後隨著衰老和疾病,再一顆顆永遠失去。現在,人們似乎能夠觸摸到「長出」第三副牙齒的希望。找到「種子」「土壤」 「種」出動物牙齒「無論男女,不分老幼,牙齒的問題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田衛東說,牙髓病、牙周病和牙缺失,是人類發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
  • 醫生:幾點學會,或能牙齒不掉,口腔健康!
    牙齒是我們身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有了牙齒我們才能正常的咀嚼,一旦牙齒不健康會帶來很多麻煩,比如以前吃的很多食物我們就再也沒有辦法吃了。除此之外,牙齒掉了以後影響外貌,還會影響說話發音,可以說沒有了牙齒以後,自己想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沒有辦法更清晰地表達出來。
  • 孩子一覺醒來滿口爛牙變白牙,全麻口腔治療安全高效
    孩子一覺醒來滿口爛牙變白牙,全麻下兒童口腔治療讓孩子看牙安全高效很多人都體會過牙疼的痛苦,嚴重的時候這是一種連成人都無法承受的疼痛,而現在有很多三到五歲的小孩子已經超前體會到這種痛苦了。隨著家長對孩子口腔健康的關注度的提高,帶著孩子前來諮詢全麻下口腔治療的家長越來越多。
  •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後疫情時代,第32個全國愛牙日來臨!
    央廣網上海9月17日消息(記者楊靜)2020年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均衡飲食限糖減酸?潔白牙齒燦爛微笑」.......近幾個月,上海仁愛醫院口腔科迎來小高峰,各個年齡階段的牙病患者擠滿了牙科診室,受疫情影響,口腔門診暫停數月,患者的治療周期被迫延長。
  • 你關心的牙齒健康問題一次性幫你...
    (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我們在網絡上提前票選出了「你最關心的口腔問題」,分別為牙痛、牙齦出血、口腔異味、牙齒鬆動、牙齦紅腫。我們將詳解五大症狀背後隱藏的疾病,同時糾正我們口腔護理的誤區,如何正確護理你的口腔。都說牙痛不是病,這牙痛到底是什麼引起的?
  • 30歲小夥全口牙鬆動 竟需拔掉7顆牙
    起初,小陳在刷牙時發現牙齦流血,有較重的口腔異味,認為是自己作息不規律上火引起的,沒太在意。沒想到,近日他發現牙齒竟開始鬆動,牙齦腫痛無法咀嚼,米飯都嚼不動,這才害怕地趕忙到醫院看牙。醫生診斷是重度牙周炎,全口牙齒有不同程度鬆動,嚴重到需要拔除的牙齒有7顆。「我才30歲,這牙怎麼就要掉了?!」小陳驚訝又無奈。
  • 九成人的口腔都不健康!想要口腔健康,得吃對!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 口腔問題已成為全世界最普遍的健康問題之一,據《第三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全民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7.6%,成年人牙齒不健康比例更高,完全能達到口腔健康標準的僅有0.22%!
  • 你多久接受一次口腔檢查?
    不少人仍覺得「牙病不算病」 《新周刊》與口腔醫院的調查結果顯示: 36.2%的受訪者認為對牙齒健康的管理「很不重要,做好日常護理就好」或「不太當回事,沒覺得有什麼口腔問題」。
  • 昆明柏德口腔種植牙揭秘:72歲老人全口種牙5年後真實使用情況
    僅僅2小時,就重新擁有了一口新牙。掉一兩顆沒管10年掉光求醫難陳伯之所以在67歲時就全口無牙,與其之前口腔保健理念有很大關係。在很多像陳伯這樣的老人家看來,人老了自然會掉牙,掉一兩顆沒關係,還有其他牙可以用,實在不行戴個「假牙套」補上就好。但他沒想到的是,第一顆牙掉了後,他沒管,結果旁邊的牙齒很快就鬆動了,一咬牙就移動還疼,不久也掉了。
  • 5歲、15歲和50歲,抓住每天3分鐘的健康小竅門
    人的一生各個階段,都需要面臨各類口腔健康問題。它們不僅關乎著我們的牙齒,還會涉及身體其他部位的疾病!今天《X診所》請來了魏兵專家為我們講解「人生四期」分別會有哪些口腔問題?專家有話說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乳牙早晚會掉,所以不必重視,保護好恆牙就行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乳牙不僅能促進孩子的頜骨發育,還會引導恆牙的萌出。因此它關係著孩子的長相問題與消化吸收,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刷牙習慣,防止蛀牙的生長。
  • 柏德口腔做種植牙怎麼樣?案例:70歲老伯當天種牙當天用
    多年拖延牙周病 全口牙掉光求醫難 陳伯之所以全口無牙,與拖延了將近10年的牙周病脫不了干係。第一顆牙光榮犧牲後,很快陳伯旁邊的牙齒也鬆動了,一咬牙就移動還疼,不久也掉了。隨後是第三顆,第五顆···直到牙齒脫落得所剩無幾時前往醫院做活動假牙時,陳伯才知道自己患有嚴重的牙周炎症。但因為牙周病問題和骨吸收嚴重,加上快70歲的高齡,很多醫院都覺得風險太大,不敢給陳伯進行種植手術。
  • 30歲年紀因為一些不注意的小問題導致全口牙齒鬆動,侵襲性牙周炎...
    現代年輕人由於工作繁忙,生活極不規律,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問題,29歲的李先生最近就經常牙齦出血、口腔異味,一開始自己並沒有在意,直到最後出現了牙齒鬆動,才到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侵襲性牙周炎,多顆牙齒都不能保留了。 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叫做牙周病,是成年人牙齒缺失的主要口腔疾病。
  • 【愛牙日】愛牙護牙,從「齒」幸福。
    」,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均衡飲食限糖減酸 潔白牙齒燦爛微笑」。過量攝入高糖、高脂肪、高鹽、低纖維的食物,不僅與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肥胖有關,也和齲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密切相關。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可以同時預防全身疾病和口腔疾病。 02少喝碳酸飲料,避免牙齒損傷 碳酸飲料可對牙齒表面造成直接腐蝕、破壞,而引起酸蝕症,也可導致牙釉質中的礦物質溶解,引發齲病。
  • 大連齒醫生口腔科普 太難了!90後的牙,平均一年掉4顆?
    為什麼年輕人的牙 越來越差了? 熬夜=加速掉牙? 熬夜會導致很多問題,但你大概完全沒有想到過,它也是導致牙齒出問題的一大原因。因為在晚上,人們的唾液分泌會減少,對口腔的衝刷作用就會減弱,細菌會大量繁殖。
  • 掉了的牙有望再長出來!這個實驗室已經取得初步成功!
    1歲到6歲,20顆細碎的乳牙如雨後春筍,6歲以後32顆恆牙伺機而動,一個一個頂替掉乳牙的位置。然後隨著衰老和疾病,再一顆顆永遠失去。現在,人們似乎能夠觸摸到「長出」第三副牙齒的希望。找到「種子」「土壤」 「種」出動物牙齒「無論男女,不分老幼,牙齒的問題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田衛東說,牙髓病、牙周病和牙缺失,是人類發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
  • 人體最堅硬的部位,發黃髮黑都不行…|人體|堅硬|牙齒|口腔|齲病|瓷...
    檢查結果讓醫生大吃一驚,20多歲的她幾乎沒有一顆完整健康的牙齒,全口牙基本都嚴重齲壞。醫生細問得知,小童特別喜歡喝碳酸飲料,且不重視口腔清潔。最後,小童拔除了沒有保留價值的殘根、殘冠,剩餘牙齒都做了齲病充填治療或根管治療,後續又通過烤瓷牙的方式對缺失牙齒進行了修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