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後疫情時代,第32個全國愛牙日來臨!

2020-12-14 騰訊網

央廣網上海9月17日消息(記者楊靜)2020年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今年宣傳活動的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均衡飲食限糖減酸?潔白牙齒燦爛微笑」.......近幾個月,上海仁愛醫院口腔科迎來小高峰,各個年齡階段的牙病患者擠滿了牙科診室,受疫情影響,口腔門診暫停數月,患者的治療周期被迫延長。蛀牙拔牙、口腔正畸、牙齒種植,平日裡看似細小的口腔問題開始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

上海仁愛口腔科主任王穎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大部分患者的口腔治療都受到了影響。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狀態,口腔科門診也開始「熱鬧」起來。牙齦疼痛、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齒鬆動.....每個年齡段都有各自的困擾。那麼,該如何預防或者延緩牙齒問題?多長時間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如何選擇正確的時間進行牙齒矯正?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王穎主任給我們一一作答。

後疫情時代,醫院口腔科迎來就診高峰

「與去年同期相比,口腔科門診量多了50%。」,王穎主任指出,疫情期間,大家天天待在家裡,相比之前生活作息不太規律,每天的進食次數增多,食物類別也隨之增多。另一方面,大家對於口腔衛生的關注也會比較懈怠,可能不像之前早晚有規律地清潔口腔,現在疫情趨於穩定,在各項防控措施做好的前提下,牙齒疾病患者要根據自身牙齒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免耽誤了牙齒的最佳治療時期。

「過了一個春節,把牙齒吃壞了。牙齒從兩三月份的時候就一直隱隱作痛,冷的熱的都不敢吃,一直靠止痛藥和消炎藥續命,沒想到牙齒越來越嚴重,不見好轉,疫情期間,口腔門診都關著...........,現在疫情穩定了很多,就趕緊來到醫院看牙」,患者王女士表示,這場疫情, 讓她久久不敢來院就醫,對牙齒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來到仁愛口腔科,發現大家都帶著口罩,患者與患者之間相隔一米,大家分區候診,雖然來看牙的人很多,但就醫秩序井井有條,疫情期間,我們這些患者很放心」,患者告訴記者,之前一直擔心來口腔科就診很不安全,看到醫院這麼嚴格的防疫,自己很後悔沒有早點來就診。

現在隨著疫情的防控進入常態化,各地醫院的口腔科還有一些口腔診都在逐步的有序的恢復接診同時,對於疫情防控的工作也是毫不鬆懈。「預約就診」、「測體溫」、「出示健康碼」、「詢問並登記可疑接觸史」、「手部消毒」、「分區候診」、「一米安全距離」.........面對各大醫院口腔科就診患者增多的現象,牙科醫生表示,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這些防控措施依然一步不能少。

預防是關鍵:中秋節吃月餅、吃牛腩、吃螃蟹……你的牙齒準備好嚼嚼嚼了嗎?

「疼,牙齒疼,頭疼,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在口腔科診室裡面,李爺爺捂著半邊臉在向醫生講述這幾天的經歷。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對於牙齒不好的患者來說,吃螃蟹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李爺爺已經退休了好幾年了,平日閒下來最大的愛好就是吃了,前幾天約著朋友一起吃螃蟹,沒想到一不小心把牙齒給吃壞了,還流了很多血。

牙齒一直都很好,怎麼吃個螃蟹會把牙齒吃壞呢?醫生詢問後得知,李爺爺一直有把牙齒當工具的習慣,咬核桃,開啤酒,吃螃蟹.......時間長了之後,就會造成牙齒隱裂的狀況。檢查之後發現,李爺爺牙齒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裂紋,有些需要修補,有些還需要裝牙冠。

上海仁愛口腔科主任王穎提醒,老年人由於生理增齡的變化,身體各部分組織漸趨老化,器官功能日趨低下。口腔也不例外,老年人的口腔常會發生各種口腔疾病。特別是牙齒,由於幾十年的咀嚼,牙面的釉質被大量磨耗,生理的牙尖磨平,牙齦退縮,更易引起各種牙病。

「口腔健康,預防是關鍵。特別是疫情期間,要注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控制糖的攝入、定期檢查牙齒健康等」,王主任再三叮囑李爺爺一定要重視牙齒疾病的預防。

專家支招

如何選擇矯正牙齒的最佳時間?8020標準:關於種牙你了解多少?

隨著疫情趨於穩定,各個年齡階段的牙齒疾病患者湧入口腔科「扎堆」看牙。「種牙」、「牙齒矯正」等成為很多家長普遍關注的事情,那麼如何選擇矯正牙齒的最佳時間?關於種牙你了解多少?來聽聽上海仁愛醫院口腔科主任王穎怎麼說。

如何選擇矯正牙齒的最佳時間?

暑假期間,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到各大醫院口腔門診諮詢牙齒矯正。如何選擇矯正牙齒的最佳時間?成為很多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

醫生表示,確定牙齒矯治的最佳時間不是絕對的,最好選擇在兒童快速生長期之前或期間,女孩10歲至12歲,男孩11歲至13歲,正畸醫生把這段年齡稱為「黃金時期」。但是,對於患有骨骼畸形的孩子尤其是患有「地包天」或上頜前突的孩子,應該及早治療。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兒童應每半年到有關醫院進行諮詢、檢查。

同時專家提醒:牙齒矯正既要抓住最佳時間,但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治療,一定要到專業的口腔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治療。

8020標準:關於種牙你了解多少?

「讓80歲的老人擁有20顆功能牙」是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8020標準」。但實際上,根據丁香醫生上的數據顯示,65~74 歲的老年人平均缺失 9.86 顆牙齒。60 歲以上的老人中,有 12.63% 的人全口無牙,如果把年齡放大到 80 歲,近三分之一的老人嘴裡沒有一顆牙齒。不僅是老年人有牙齒缺失的困擾,在我國,很多年輕人也開始加入了「缺牙」大軍。據調查顯示:25-44歲中青年人群中,缺牙率在23%-25%左右,而修復率只有30%左右。

什麼是種植牙?種植牙齒能用多久?張女士滿心疑惑的走進了口腔科。今年25歲的張小姐已經缺失了兩顆牙了。「牙齒缺失給我帶來了很多困擾,吃飯不方便,說話有時候會漏風,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為缺牙問題,張小姐的性格一度陷入自卑,生怕讓別人看到自己漏風的牙齒。在口腔門診,醫生告訴張小姐,種植牙就是通過手術將與人體骨質兼容性高的純鈦人工牙根植入缺牙區的牙槽骨內,經過3-6個月人工牙根與牙槽骨形成骨結合,再在人工牙根上製作烤瓷或全瓷牙冠的一種修複方法,在使用得當的情況下,種植牙能使用20年、40年,甚至更久。

王穎主任提醒大家,種植牙的使用時間,由牙醫和患者共同決定,醫生的技術,種植體品牌、患者的身體狀況,對牙齒的維護、生活飲食習慣等都會影響種植牙的壽命。因此牙科醫生建議患者要「定期複查,及時維護」。

相關焦點

  • 美唄「920愛牙節」火力全開 0元享口腔全面檢查
    2020年9月20日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為宣傳主題的第32個「全國愛牙日」,牙齒雖小,但卻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器官,牙齒承擔著咀嚼作用、幫助發音更支撐著我們的臉部輪廓,儘管牙齒有那麼多作用,可粗心大意的人卻總是不太重視。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60%~90%的學齡兒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齲齒。
  • 【愛牙日】愛牙護牙,從「齒」幸福。
    【愛牙日】愛牙護牙,從「齒」幸福。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9月20日是第
  • 全國愛牙日之際 專家支招:想要潔白牙齒,你需要做到這幾條
    &nbsp&nbsp&nbsp&nbsp浙江在線9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薛昊悅)今年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均衡飲食限糖減酸 潔白牙齒燦爛微笑」。
  •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關注牙齒健康!這些研究成果值得一讀!
    2020年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幾年愛牙日的宣傳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牙齒健康,分享給大家!雖然許多研究都在探索電子菸對我們的肺、心臟和整體健康的影響,但一個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問題是,它們對我們的微生物群有什麼影響。但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電子菸改變了我們口腔中的細菌。如果不加以控制,這些細菌的變化會導致疾病。我們的微生物群是由保持我們健康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組成的生活群落。我們經常聽說我們的腸道微生物群,但口腔微生物群可能對我們的整體健康同樣重要。
  • 區衛健委發布健康微電影《齊小白牙齒奇遇記》
    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閔衛新星健康微劇第三集《齊小白牙齒奇遇記》微電影發布暨第32個「全國愛牙日」宣傳活動在閔行區文來實驗學校舉行。巫嶺副部長在致辭中對市口腔病防治院、區衛健委、區教育局對《愛「救」在身邊》微電影拍攝的支持,對微電影的參演者、拍攝組以及「閔衛新星」健康講師團的參與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
  • 六小:愛牙日|別捂嘴,你笑起來真好看
    六小:愛牙日|別捂嘴,你笑起來真好看
  • 六旬男子牙周病嚴重,卻想掉完牙再治療 口腔關乎全身健康 任何問題...
    所以當他出現第一顆牙齒鬆動時,毫不為意,甚至想著再熬幾年,等牙掉得差不多了再換全口假牙。 但他的主治醫生、浙江醫院口腔科副主任張建興不贊同:「已經明確有牙周病、存在牙齒鬆動,這不但會影響咀嚼功能,不利於消化吸收,限制營養攝入,而且會對全身健康造成重大隱患。等牙周病到了晚期,牙齒自動脫落,牙槽骨嚴重吸收後,即使想做種植牙,效果也會遠遠低於預期。」
  • 你掉的第一顆牙扔到哪了?拋到屋頂還是藏在床下?60後至00後他們...
    這些童趣的背後,是小朋友們對擁有漂亮牙齒的美好期盼,大家都希望長大後擁有一口好牙。那麼,你是怎麼做的呢?怎樣才能擁有一口好牙?關於牙齒健康的小知識你又知道多少? 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世衛組織把牙齒和牙周組織健康列為衡量人體健康的十大標準之一。
  • 愛護牙齒從娃娃抓起 武義縣口腔醫院開展「全國愛牙日」活動
    「歡迎大家來到武義縣口腔醫院參加愛牙日系列宣傳活動。愛護牙齒,從娃娃抓起。希望小朋友們能在這學到一些愛牙護牙新知識,也祝福大家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9月19日下午,縣口腔醫院院長雷昇美熱情地向前來參加活動的家長和小朋友們打著招呼。
  • 薇美姿旗下舒客攜新浪發布《2020美齒經濟白皮書》揭秘愛...
    早在1989年,「關愛口腔健康」的倡議就已提出並廣為人所知,而這正是9月20日全國愛牙日設定的初衷。在今年第32個全國愛牙日,契合2020大健康背景,在「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的主題下,又新增了一個副主題:「均衡飲食限糖減酸 潔白牙齒燦爛微笑」。關愛你的牙,不僅是為了身心健康,更是為了「笑出你的美」。
  • 愛牙月專訪|任光輝:口腔美學修復,讓患者重新綻放自信笑容
    患者送來錦旗表達感謝膠東在線9月14日訊(通訊員 王茜瑋) 今年的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宣傳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均衡飲食限糖減酸潔白牙齒燦爛微笑」。在愛牙日來臨之際,我們走進煙臺市口腔醫院,開展系列專訪報導,給市民朋友帶來口腔健康科普知識及口腔發展新資訊。
  • 九成人的口腔都不健康!想要口腔健康,得吃對!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 口腔問題已成為全世界最普遍的健康問題之一,據《第三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全民口腔疾病患病率高達97.6%,成年人牙齒不健康比例更高,完全能達到口腔健康標準的僅有0.22%!
  • 世界愛牙日,美寶之家關愛寶寶牙齒健康
    上海2012年9月3日電 /美通社/ -- 為了迎接9月20日世界愛牙日,美寶之家攜手上海瑞爾齒科關愛0~6歲孩子的牙齒健康,特意為美籍回國寶寶制定0~6歲寶寶口腔健康成長計劃。美寶之家提醒美籍會員寶寶:真正的口腔護理從寶寶出生就開始了!
  • 爛牙根不拔 當心口腔腫瘤找上門
    &nbsp&nbsp&nbsp&nbsp□通訊員 吳倪娜&nbsp&nbsp&nbsp&nbsp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春霞&nbsp&nbsp&nbsp&nbsp9月20日是第32個「全國愛牙日」,口腔疾病與許多慢性病存在共同危險因素
  • 湯楚華:牙周病和全身健康息息相關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周組織的疾病,包括僅累及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的牙周炎兩大類。牙周疾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類牙齒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今天,我們邀請解放軍第306醫院口腔科主任湯楚華跟大家聊聊牙周病的事。
  • 【口腔健康】牙齒鬆動了,牙縫增大了,牙齦出血了怎麼辦?這些健康...
    牙周病,這個「殺手」有點可怕 日常生活中牙周健康問題常常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大家忽視。而根據全國流行病學調查,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牙周病發病率要高出很多。中老年人群中約有90%患程度不同的牙周病,且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病情也更加嚴重,不僅是口腔健康的「隱形殺手」,還會導致其他疾病威脅健康。
  • 「舒州口腔杯」首屆愛牙繪畫創意大賽揭曉
    由安慶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安慶廣播電視報社共同主辦,安慶舒州口腔醫院全程冠名的「舒州口腔杯」首屆愛牙繪畫創意大賽日前揭曉。據了解,此次「舒州口腔杯」首屆愛牙繪畫創意大賽由安慶舒州口腔醫院全程冠名。該院是一所集口腔治療、口腔疾病預防、口腔保健為一體的二級專科口腔醫院,是安慶地區規模較大的口腔專科醫院之一,現有顯微根管治療中心、牙周治療中心、口腔修復科、智齒專科、口腔種植科、兒童診療中心及口腔正畸科等獨立科室。
  • 身體健康從「齒」開始
    被訪者供圖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今年愛牙日的宣傳主題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題是「均衡飲食限糖減酸 潔白牙齒燦爛微笑」,如何提高群眾口腔健康素養水平?日前,記者就此採訪了我市口腔科醫生。限糖減酸  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第四次全國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居民的患齲率與十年前相比並沒有降低,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和12歲兒童恆牙患齲率還比十年前分別高了5.8和7.8個百分比。
  • 【世界兒童日】專訪北大兒童口腔專家葛立宏:保護牙齒要從娃娃做起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劉映)「兒童齲齒,十之七八!」在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來臨之際,新華網專訪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葛立宏教授,詳解我國兒童口腔健康高發問題及防護之道。葛立宏表示,「病從口入」,關注兒童健康,口腔健康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