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人CLUB》的專訪,本期嘉賓:付小念
念哥目前是在一家國企工作,負責對外的項目管理工作,有多年的實戰經驗,對於管理和學習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相信對於職場中的我們肯定有所啟發,讓我們跟著念哥的視角往下讀。
付小念個人簡介
學習經歷:
2007期成都Prince2班
1812期成都PMP班
1903期成都ACP班
工作經歷:
擁有七年海外工程項目管理、三年海外市場開發、兩年境外基礎設施投融資經驗。熟悉貿易流程,精通國際結算、融資和保險,擁有跟單信用證專家資格、國際貿易金融專家資格證以及保函與備用證專家資格,現就職於省內某交通投資企業。
01.工作和敏捷
Q:念哥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敏捷人CLUB》的專訪,我們知道您是清暉的老學員了,也是一個非常熱愛學習的人,再加上本身有很多年的管理經驗,相信您會有不少的學習以及管理經驗分享給大家,相信您的分享會讓大家有所收穫,期待您的分享。
付小念:主持人好、清暉的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邀請我接受清暉《敏捷人CLUB》的專訪,我在此會把一些學習經歷、及工作中的感悟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Q:念哥,先給我們做個自我介紹吧,關於您這邊的職業經歷或者是怎麼接觸到敏捷的?
付小念:我有多年的工程類項目管理經驗,而目前主要從事境外投資類項目管理工作。在清暉學習了PMP過後,了解到敏捷的概念,認為比較符合當下工作的要求,所以當時決定報考ACP。
Q:當前有應用到嗎?
付小念:目前我們的項目還是以傳統項目為主,暫時還沒有機會全面採用敏捷項目管理,但我們也儘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嘗試敏捷,比如前期論證階段等。由於很多跟我們合作的外方已經採用了敏捷項目管理,因此我也在找機會在以後的項目中實踐敏捷。
Q:了解,現在的情況是自身是理解敏捷的,也見到了一些敏捷的應用,但當前企業是沒有用到的。
付小念:作為基建類企業,我們大多數項目還是按照傳統瀑布式的項目管理方式進行管理。但最近幾年,「降本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目標被提出後,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明顯提高了。對於一些創新型項目,比如智慧交通這一類,我們也嘗試採用不同的項目管理方式。特別是對風險較高的海外業務,極具不確定性,如果採用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會導致項目成本過高。
Q:如果說讓你基於現在的情況來給我們舉例您認為的敏捷怎麼應用?
付小念:比如我們目前有一個涉及海外股權投資類的項目,項目投資較大,因此需要對這個項目進行詳細論證。但同時我們對目標市場的環境不是很清楚,因此採用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極有可能導致項目無法通過內部評審。我們通過跟第三方機構合作,配合他們採用類似于敏捷的方式很好地解決了目前的問題,現在項目進展的很順利。
02.敏捷與管理
Q:目前念哥是在公司擔任什麼職位呢?
付小念:目前負責部門對外業務拓展,工作主要包括投資分析,負責對潛在的項目進行分析和審核 ,嚴格意義上講已不屬於項目管理範疇。
Q:那念哥您對於管理怎麼看?您認為管理最重要的點是什麼?
付小念:不同的行業和企業,有不同的答案。我個人覺得企業是否擁有標準的項目管理體系最重要,另外項目經理的個人能力也非常重要。比如,早年在執行海外項目時,由於我們企業缺乏有效的項目管理體系,導致我們跟外方在項目管理理念上的衝突。
因此,早年的海外業務實際上是通過不斷試錯和摸索學習(特別是向客戶學習),以及大量的溝通逐漸發展起來的,當然,這種成本是極高的。企業不具有符合國際標準的項目管理,導致項目遭受索賠甚至惡意索賠的概率很大,我前公司曾在敘利亞和印度項目上遭受過較大損失,買夠了教訓。
Q:聽下來肯定會有很過溝通的環節,關於溝通,念哥可不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些建議或者方法?
付小念:早年執行海外項目時,國內各部門和國外項目現場的溝通是不暢的,有時差的原因,也有現場條件通信條件差的原因。作為項目經理,我經常被夾在中間,受到兩邊的質疑。
後來我採用了類似PRINCE2中檢查點和階段竣工報告,或者說類似於Scrum小組報告的方式(在那個時候還沒接觸過項目管理的知識,知識憑經驗覺得應該這麼做)定期向客戶和國內匯報現場情況。
由於主要採用了圖片和視頻,另外倡導各組採用「一頁項目管理」,因此能夠將現場的真實情況及時客觀地反映給各干係人,很好的解決了溝通問題。到清暉參加學習後,接觸到PMP和ACP,才發現以前有些合理的做法跟理論是契合的,也意識到自己理論知識的嚴重滯後。因此從那以後,我始終保持學習,並加強跟同行的交流和溝通。
Q:這個案例中大部分是和上級或者說公司內部的一些溝通,我想知道就是念哥這邊對團隊成員的管理方面有沒有什麼建議?
付小念:談不上什麼建議,說一點心得吧,我比較傾向做ACP倡導的服務型領導。一線的項目管理就是要將組織結構倒轉過來,金字塔頂端的是客戶,底層的是管理者。項目經理就是要向團隊提供幫助,掃除他們面臨的各種障礙,給予他們需要的工具和資源,排除各種幹擾。
我們的項目成員來自集團各個部門,職位、專業特長以及利益訴求都不同,我無法採用垂直型領導的方式管理他們。其實也不是沒試過,剛開始只攤牌任務和設置目標,結果項目問題不斷,各方矛盾無法調和。因此我開始反思,如何在「微權力」下開展工作,最後逐漸過渡到服務型管理,在現場要解決與團隊相關的各種問題,大到跨團隊的協作(與外方),小到團隊成員衣食住行甚至心理狀況。
Q:對於有些人說敏捷只適合軟體行業,您怎麼看?
付小念:剛開始我也有這麼認為。但深入學習後,我發現如果裁剪得當,敏捷在其他行業也能得到很好的運用。比如我常用敏捷的三種優先級技術(MoSCoW、Kano和相對量級),隨時關注和確保項目的優先級,再比如看板和價值流程圖我也經常用到。再跟其他行業的同行交流中也了解到,他們或多或少也採用了一些敏捷的方式方法,因此可以大膽預言,以後的項目管理將側重敏捷。
Q:能給我們分享一下,您理解的敏捷是什麼樣的嗎?
付小念:我想用兩句敏捷宣言來回答這個問題:「個體和互動高於流程和工具」以及「響應變化高於遵循計劃」。
Q:如果說要您用一句話來表達敏捷,您感覺怎麼表達會比較合適?
付小念:擁抱變化,持續改進。在VUCA時代,敏捷概念對項目很重要,對我們職業發展也至關重要。現在無論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會面對職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和複雜的工作環境,要滿足「π型「人才的要求,順應行業趨勢,始終關注優先級,並利用好各種資源,只做正確的事,而不僅僅正確地做事。
03.關於學習
Q:你現在日常會去學一些內容嗎?
付小念:會的,始終保持對學習的敬畏。目前關注項目管理和會計兩個領域的學習,另外語言類學習也沒有中斷過,最近剛剛完成了劍橋商務英語高級的考試。另外,清暉現在舉辦的很多講座我也參加過,向有經驗的同行學習,不斷的借鑑並融合到自己的實踐中去。
Q:當時是什麼契機想到來補充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的呢?
付小念:以前自己只有實踐經驗,升職到了新的崗位後,理論知識的匱乏讓我面對新形勢下的項目管理有些吃力,因此亟需系統地學習項目管理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另外,從職業規劃的角度考慮,我也需要參與學習並取得認證,獲得客戶和公司對我的認可。
Q:因為您這邊是實踐過後,後續再學習的,您感覺學習過之後,對您的改變大嗎?
付小念: 最大收穫來自客戶和團隊的認可。正如我的一位客戶告訴我的:跟專業的人一起做專業的事,再困難的項目都會是愉快的。
Q:我們現在會發現一種現象,就是目前學習ACP還是項目經理崗位的人比較多,您也經常給團隊培訓,您認為上級或者說團隊成員有必要再去學ACP嗎?
付小念:如果預算允許,則很有必要。只有管理層明白敏捷的原理是不夠的,還需要與團隊形成共識,共同實踐並裁剪,從而建立敏捷的企業文化。
Q:OK,了解,講到學習方面,剛才也有聽到您這邊平常工作也挺忙的,您平常學習的時間是怎麼調配的呢?
付小念:主要利用上下班通勤兩小時、中午休息的兩小時以及下班後在家的一個小時,分階段進行語言、項目管理和會計的學習。
Q:其實還是需要抽出整塊時間去學習的。
付小念:對,不抽整塊時間學習,無法學透徹。結果就是學習對工作實踐沒有指導作用,因此要持續學習並改進,否則就是在浪費時間。
比如最近由於業務需要,我不得不重新學習語言,經過一年的堅持和不斷總結,自己在商務談判、會議主持、項目展示等方面有很多心得,感受最深的就是要結合工作和生活,選擇這門知識中的某些方面,保持持續精進,結果一定會受益匪淺。
04.給到敏捷人的建議
Q:針對實行敏捷的人,您能給到一些建議嗎?
付小念:企業來講要首先爭取高層對敏捷的支持,逐步實踐敏捷並持續改善,尊重團隊成員的反饋,包容而不是畏懼變化。對個人來講,關注自己職業目標,不斷調整優先級,持續學習和精進,不要單打獨鬥。
最後,我常聽朋友說「上岸「這個詞,其實現在的央企國企,也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裁員降薪的事也不是新聞,以後也許就是常態,所以也許這世界跟本沒有」岸「,要選擇以抗爭的姿態度過這一生,有時候姿態真的很重要。
結語:這個時候我覺得有句話特別合適,「成功不是屬於70、80、90、00後,而是屬於努力後」。謝謝念哥,相對比較,我覺得我還是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優秀的人還那麼努力,我要趕緊跟一下,不能落後的太遠。那今天的採訪就到此結束了,再次感謝念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