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曹中銘
日前,證監會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意見」)動員部署會,對證監會系統紮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進行深入動員、全面部署。個人以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紮實的基礎工作更重要。
此次會議上,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問題,證監會明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包括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把好「入口關」、暢通「出口關」、查處資金佔用與違規擔保、降低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以及嚴打違法違規行為等。
這六個方面的工作可謂面面俱到,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比如把好「入口關」的問題, 主要是把好企業上市關。A股市場存在眾多質地平平的上市公司,以及存在欺詐發行等現象,其實都與沒有把好「入口關」密切相關。當業績與成長性均一般的企業能夠混進資本市場,也意味著上市公司質量不可能從整體上得到提高。而且,質地平平的上市公司,既沒有任何的投資價值,也無法回報其投資者,不會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只會成為市場的一大累贅。
再如暢通「出口關」,需要做到嚴格退市監管,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然而,目前資本市場上存在眾多的股市「不死鳥」,這類上市公司或長期業績虧損,或財務狀況嚴重不良,或屬於「殭屍」企業,其存在於資本市場已沒有任何的意義。但是,由於現行退市機制本身存在的短板,又無法讓這類公司退市。股市「不死鳥」的存在,猶如資本市場的「老鼠屎」。不將這些「老鼠屎」早日出清,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對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事實上已被提了多年。不過,從資本市場的現實看,整體而言,上市公司質量還有大幅提高的必要。證監會明確了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但如何採取措施,該採取哪些方面的措施,其實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被喊了多年,但上市公司質量並沒有出現根本上的提高,措施不當,基礎工作不紮實難辭其咎。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從基礎工作上做起。
比如證監會提到要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但市場上的眾多案例說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是值得商榷的。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治理水平低下,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三會」運作,會波及到投資者的利益,也會將上市公司本身置於巨大的風險之中。許多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與其公司治理紊亂是分不開的。
做好紮實的基礎工作,需要把好每一道關口。以此次提出的把好「入口關」為例。隨著註冊制在創業板試點啟動,在不久的將來,註冊制將會在整個市場全面鋪開。而從科創板與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結果看,由於註冊制更注重發行人信息披露工作,因此,科創板與創業板均實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基於此,註冊制全面鋪開後,今後滬市主板與深市中小板實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將是非常可能的。
那麼問題亦隨之產生。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實際上是降低了企業上市的門檻,上市門檻的降低,那麼就不可避免地會有大量質量平平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而質地平平的企業大量湧入,顯然又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相矛盾的。那麼,如何把好「入口關」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此次證監會明確六個方面重點工作,個人以為顯然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才能提高整個市場的投資價值,才能提高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也才能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牽一髮而動全身。
特別提示:請關注曹中銘微信公眾號 caozhongming999,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