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師在我國是個新興的職業
專業的服裝設計師在我國出現的時間並不長,也就二十來年的歷史。之前只有裁縫的概念。儘管人人都有一套縫製西服、旗袍的絕活兒,再普通的布料都能在他們的巧手下變成精美絕倫的服裝,但是還是擺脫不了工匠的定位。 國外不同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也實現了從被人忽視的工匠到令人崇拜的藝術家的飛躍。
東西方服裝體系有根本的區別。東方服裝在形狀上保持了高度的穩定。維持了平面展開的基本面貌,樣式更多體現在面料紡織方式、圖案和色彩變化上。因此穿什麼衣服早已被限定,而設計師並非有隨心所欲的樂趣。
西方而是立體的,對形狀的變化興趣相對更濃。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服裝是由各個時期不同形狀的服裝組成的歷史。
對於今天的服裝設計師而言,東西方製衣的工作重點都具有寶貴的集成價值。
服裝製造工業化程度與消費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工業化後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刺激了大眾的消費。於是人們開始享受換裝的樂趣,新的漂亮款式層次不窮,刺激人們不斷花錢購買新衣服,淘汰還沒有穿壞的舊衣。也因此服裝設計師這個職業從那以後真正在我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