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經是一種修行,使得精、氣、神全與自己本心相應,可以淨化心靈

2021-01-12 悟緣明道

人們常說,抄寫經書意義在哪?抄寫經書又有哪些功德呢?

抄經就是寫經,也就是書寫經文。抄經就是用虔誠心、恭敬心把大道妙音、琅書瓊文,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下來。抄經的重要功能之一,即是藉著抄寫經書來淨化心靈,所以抄經也是一種修行,抄經亦能與人結緣,如果將抄經的功德「回向」給眾生,也是最好的布施。那麼,抄寫道教經典有哪些功德呢?

抄經時將整個身心都投入其中,此時,精、氣、神全與自己本心相應,即是「持戒」的境界。無論是抄寫何種經典,儘可能整卷一氣呵成,避免半途而廢。即使是像《開經玄蘊咒》這樣短的經文,都要用毛筆抄錄得工工整整,都需要有相當的耐力才能完成,所以也是修持正心、靜心的訓練。

抄經有十大功德

1、從前所作種種罪過,輕者立即消滅,重者也得轉輕。

2、常得吉神擁護,一切瘟疫、水火、盜賊、刀兵、牢獄之災,悉皆不受。

3、夙世怨對,鹹蒙法益,而得解脫,永免尋仇報復之苦。

4、夜叉惡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為害。

5、心得安慰,日無險事,夜無惡夢,顏色光澤,身力充盛,所做吉利。

6、至心奉法,雖無希求,自然衣食豐足,家庭和睦,福祿綿長。

7、所言所行,人天歡喜。任到何方,常為大眾愛戴,恭敬禮拜。

8、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困者轉亨。

9、永離惡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資超越,福祿殊勝。

10、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以眾生心,作大福田,得大功德,即到身感道交,自然名列南宮,煉化天堂。

小編為大家推送《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老君西遊龜臺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後經仙人轉傳,為葛玄所得,筆錄而傳之於世。即葛玄曰:「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因而《清靜經》被認為是三國時葛玄依託之作。

《清靜經》僅四百零一字。篇幅雖短,內容卻很豐富,是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極為重要道家的經典,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

它首先闡釋無形、無情、無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濁、動、靜,「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因此,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接著說明,人神要常清靜,必須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貪 求、妄想與煩惱,實現「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的常寂真靜境界。最後指出,「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所以《清靜經》,是教人遣欲入靜的修煉要領,是道門日常諷誦修持的重要功課之一。道教徒認為:「常清靜設教,導俗輔正,扶宗務化,民以歸根, 使含真而抱一,體洽玄元,煉神合道,羽化飛仙,不為乖謬……乃至千真萬聖鹹不出於此矣。」《清靜經》有杜光庭、王道淵、侯善淵、王元暉、白玉蟾、無名氏、李道純 以及默然子等多種注本,均收入《正統道藏》。

有意願學習領悟「易經道德功法修身養性」知識,探討易經手機號碼的粉友們可以私信於我,我們將在線下開展免費授課活動,記住,只渡有緣人。

易經文化是各個門派風水大師經驗之談匯總,原創文章,實屬不易!切勿抄襲!歡迎大家關注分享,積極發表評論,共同探討!個人見解,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精心整理,也屬不易,切勿惡語相加!易經文化本身玄之又玄,不信者,勿擾。感謝恩師指點!積善行德!易經易經易經易經易經易經

相關焦點

  • 今天是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也稱為浴佛節——推薦抄經
    推薦在線抄經抄寫經文是一種傳統修行方法,而在線抄經則是一種在如今高度信息化時代演化出的一種極為便捷的現代修行方便。「智慧抄人」在線抄經特別推薦:金剛經……【佛經】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佛經/妙法蓮華經選要】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佛經】華嚴經·淨行品……【佛經】
  • 道教修練與精、氣、神
    道教修練與精、氣、神 內丹學的人體系統工程實際上是對人體精、氣、神三大要素的修煉,它追求一種人生的最高藝術境界。這種人體系統工程,是一種參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的開發人體潛能的工程,它追求天人合一,後天與先天合一,人與道的一體化的境界。這種境界就是仙人境界,因之內丹學也稱道教。
  • 抄經之王《僧伽吒經》簡介,感應錄、功德利益!
    《僧伽吒經》的梵文是一個術語,意思「連結」或「連繫」。《僧伽吒經》屬於一種特殊的經類,其功能是轉化那些以特殊方式聽聞或念誦這些經典的人。其中一項殊勝的利益是,凡是聽聞《僧伽吒經》者,臨命終時,諸佛會現身來安慰他們。還有,如經中所述,凡是《僧伽吒經》所安立之處,諸佛恆在。因此,讀誦此經能夠加持誦經之處。【又】風災劫時所起之風名。
  • 修行讓我的「運氣」變好了!
    修行讓我的「運氣」變好了!文中的師兄在2年前開始接觸佛法,開始結緣描寫版經書抄寫,師兄每天都會抽出時間抄經、描畫佛像。佛法的甘露潤澤了師兄的身心,以前的種種困惑猶如陰霾被陽光一掃而盡。師兄在一筆一划的描畫之中,內心逐漸和佛法相應,重新審視、轉變了自己以往的「心念」、「行為」、「言語」。時光一轉眼又快一年了,師兄身邊的朋友,都說師兄的變化非常大。師兄為了鼓舞初學者的信心,附上了自己學佛前後的照片作為對比,希望大家都能精進修學,吉祥如意,同增福慧,速證菩提!
  • 在這繁複的世間,我們需要修行
    可修行了大半生,甚至一生,卻是習性不改、煩惱依舊、心情難以平靜。性格照樣固執,欲壑總是難填,靈魂依然不純。因此,這不是真正的修行,是在作秀,是在無謂的荒蕪光陰。修行,那是來自心靈深處的真正淨化、參悟。修行,不僅只是局限於寺廟、山裡、洞中。在工作中,環境就是修行的道場;在生活中,苦磨就是修行的壇城。
  • 誠心抄經,兩次救命,大難逃生!
    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一切疾病、工作不順、婚姻家庭等所有問題,都是自己所造的惡業所致,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如是因,如是果,因果真實不虛,不要怨天尤人,自己所造的惡業必須由自己真心懺悔,發願改過,如此增長福德智慧,方可改變命運!
  • 小詩丨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
    在庭院清幽的家中修行,同樣可以進入禪關,而不必花費萬金去買山尋求清靜。只要心性澄明,智慧之光綻放如滿月,即使在家被俗世纏身,但是內心卻可以比出家人還要清閒。提起修行,有些人總以為隱遁於深山老林、廟宇道觀,一心只求脫塵離俗、看透紅塵,追求佛音道語、修身養性就能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舒服。
  • 夢中就可消業除障的不可思議經典:《僧伽吒經》,抄一字有大福德
    02「僧伽吒」法門《僧伽吒經》在佛門中是一種特殊的經類,其功能是轉化那些以特殊方式聽聞或念誦此經的人,全經都在講述「僧伽吒」這個法門。《僧伽吒經》也有這樣一種「大夢報」的福德作用,把累世的業障罪報,以做大惡夢的形式讓你在夢中去感受,在夢中消除無始以來的痛苦業障。其實,這也是佛法的一種感應道交,在夢中提醒你過去世中所做過的錯事,不要再犯此錯。佛法認為,生死輪迴如夢如幻,乃至學佛本身也可以說是在做「水月鏡花的佛事」。
  • 原神全食材採集點一覽 原神全食材位置分布
    原神手遊中我們可以自己來做飯料理,不同的食材可以組成不同的菜,而這些食物也有很不錯的屬性,因此一些食物的食材收集就很重要了。遊戲裡的食材分布也是比較廣的,很多的玩家都不知道食材分布位置在哪,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原神全食材分布位置一覽。
  • 心經:什麼時候可以念心經
    任何時候都可以念誦心經,只要我們用心和虔誠態度的念誦心經就能在任意的時間念誦,而且念誦心經也可以使我們的內心得到清淨,讓我們對世事有更多的理解和解答,還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安寧。佛法修行成就道業,需從修身做起。
  • 閆憲:讀出一種心靈的情愫
    近些年來書報,網絡,朋友出書(自費居多)滿天飛,花錢找虛名(其實是自找麻煩),自己寫作,再自費出書(也是一種對文化的奉獻),所以有些書不可讀,質量保證不了,浪漫了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也浪費了讀書人的時間(也是浪費別人生命)。何況現在寫書的人比讀書的人多。
  • 中國「淨化心靈」的寺廟,有免費的齋飯,唯獨一種人被拒之門外!
    中國「淨化心靈」的寺廟,有免費的齋飯,唯獨一種人被拒之門外!佛教在中國數千年的長期發展,歷史上也為了我們的很多留下深厚的文化傳統的寺院建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寺院也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去了,玩的時候相遇,同樣是真心,誠心的本質。
  • 修行之人需要遵守的基本準則
    這裡的三皈指的是皈依道、經、師三寶。《道教義樞》有雲∶「一者道寶,二者太上經寶,三者大法師寶」。信道一定要皈依三寶,學道一定要受持五戒,這是成為一名道教弟子的最根本的儀規。其中,「道」是道教的核心信仰,《道德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楞嚴經素解》卷八:十地菩薩,如何一地地修行?
    佛又說道:「(十回向之後,有四種加行,修行菩薩方契入十地,由此可見十地的殊勝,此講歡喜地)阿難。此善男子,此修行的菩薩,求無上大菩提,到此地已經能夠善得通達,通達於無上菩提,覺悟已經通於如來,雖然沒有最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已經內證知曉佛的境界了。因此內心生起極大的歡喜,起名為歡喜地。」王陽明先生在貴州龍場悟道當晚,他極其歡喜,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別人以為他是瘋了呢。
  • 揭秘道教修行中的六種神通!
    雖是起手功夫,但練之得法,便已能使我心通靈而產生諸如預測、心靈感應等特異功能。若沒產生以上功能,要麼不得真訣;要麼得訣而悟性太差,不能悟透一源之旨。丹經曰:只要築基功成、煉己功深,大定之中,先天一氣自虛無中而來。此陽乃先天之至陽,謂之一陽生,謂之真鉛初顯,謂之真陽火,謂之鉛遇癸生。但此至陽之氣,切不可輕易混過。此乃道氣,而非我身中之真氣。
  • 修行人遇到魔考時,該如何應對?
    以此可知,魔帝的神格很大程度上與仙帝相同,尊居諸天之界,在職責上亦有著度化眾人,指引修行的作用。魔考從哪來所謂魔考,即是諸天魔帝對於修道之人的考驗。「魔考」之說,源自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據道經記載,五帝大魔為萬神之宗,有天福而無天德,常傲慢自大,稱自己與諸天上帝齊功,經常在上界與諸天戰鬥。天上神魔鬥爭,則人間劫火洞然,兵戈四起,生靈塗炭。元始天尊悲憫群生,故遣真武大帝降伏群魔。
  • 原神全食譜收集方式匯總
    原神全食譜收集方式匯總,在原神的遊戲中我們可以製作很多不同的料理,這些料理在遊戲中我們需要通過收集食譜來解鎖,那麼在遊戲中食譜的獲取方式有哪些呢,各種不同的食譜應該通過哪些方式獲得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本期的攻略內容吧。
  • 佛說修行的境界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修行就是要從這個自我開始,去瓦解構成自我的內在因素,淨化附著在我執意識上面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六塵乾淨了,我執內在的因素,體驗和認知他們也就慢慢分解了。我執一分解,內心深處,心靈背後,那個覺性就會展現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修行。在展現的過程中,心靈認知就會親身經歷天堂地獄,六道人間的種種境界。
  • 堅持本心是自己開始的第一步
    ,想要保持自己的本心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這個染缸中總有一些東西會讓你覺得需要改變一下自己才能適應這個世界,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更有一些人總是覺得你是一個需要被改造的人,需要將你進行試驗,目標是將你變成一個強大的人,將你打造成無比鋒利的武器,能在前進的路上可以為他披荊斬棘。
  • 內心通明透徹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而當梁武帝做完這些,向達摩大師詢問自己功德幾何時,他卻並沒有得到期望中的結果,達摩大師告訴他的是:「實在是沒什麼功德」。 為什麼做了這麼多善事卻算不上功德,這也是後人讀到這個故事時的疑問。使君善聽,惠能與說。六祖惠能的解釋是,「梁武帝的這些做法都是在求獲福報,不能把求福認為是功德,而功德不在於行善求獲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