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湯南 信息時報記者 梁紅玉(整理) 通訊員 穗紀宣
探索邀請人民群眾代表列席地方黨委會和常委會制度;執行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情況將成提拔紅線;探索實名推薦幹部制度,幹部「帶病提拔」要倒查;試點組織生活定製計劃;探索「三重一大」事項決策過程同步錄音、全程紀實……近期,記者從市紀委、市委組織部獲悉,《廣州市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已於今年初印發實施。
市紀委負責人表示,這是繼2017年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一把手監督的十項措施》(穗字〔2017〕1號)後,廣州再次以市委一號文印發管黨治黨的規範性文件,體現了市委大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優化政治生態環境的堅強決心,釋放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強烈信號。
日前,市紀委、市委組織部政策研究機構和市委巡察辦有關負責人以及廉政研究專家向記者詳細解讀了「三年行動計劃」的起草背景和諸多亮點。
【特色亮點】
力爭每項措施「有所指 可執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和效果都是空前的。然而,從省委巡視、市委巡察以及廣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執紀審查、作風督導等工作實踐中發現,黨內政治生活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市委巡察辦有關負責人說。
比如,個別黨員、幹部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在辦公區內搞封建迷信;有的單位一年開了50多次黨委會,竟沒有一次專題研究黨建工作;有的黨組織班子不團結,業務和黨建工作「兩張皮」;有的黨員幹部對黨不忠誠不老實,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政治意識和規矩意識淡薄等。
為認真貫徹《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準則》),研究落實有效舉措,2017年以來,廣州市紀委牽頭會同市委組織部就「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開展了聯合專題調研。調研組同時選擇全市部分區和市直單位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220份。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分別有50.54%、47.43%的受訪黨員認為「黨內政治生活虛化,只說不做、多說少做」「黨內政治生活泛化,把什麼工作都說成是黨內政治生活」等問題較為突出。
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市紀委和市委組織部共同起草了《行動計劃》,把黨的十九大相關決策部署和《準則》要求細化為具體的行動性舉措,使制度執行「上得了牆,落得了地」。
市紀委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行動計劃》突出計劃性和可操作性,力爭每項措施都「有所指、可執行」;在責任追究方面,《行動計劃》將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工作納入述職考評機制,作為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重要內容。
【重點解讀】
幹部「帶病提拔」要倒查
●探索人民群眾代表列席地方黨委會
《行動計劃》要求,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善密切聯繫群眾制度。建立黨委決策諮詢聽證制度,探索邀請人民群眾代表列席地方黨委會和常委會制度。健全民意調查制度,每年梳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納入各級政府重點解決的民生實事。每年組織抽查核實鎮(街)領導幹部駐點直接聯繫群眾制度落實情況,及時通報檢查、整改結果。
●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儀式感
《行動計劃》要求通過學習黨章、重溫入黨誓詞、組織參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形式,推動各級黨組織以固定的時間、規範的流程、明確的主題開展組織生活,增強黨員幹部黨的意識、黨性觀念和對黨組織的歸屬感。
●加強黨建隊伍職業化建設
問卷調查顯示,19.58%的受訪黨員表示所在單位從事黨建工作的人數在2人以下,41.24%的受訪黨員表示所在單位從事黨建工作的仍為兼職人員。市委組織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建立專業化的黨建隊伍,是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
《行動計劃》明確指出,要加強黨建隊伍職業化建設。在市屬高校推動黨建內容進課堂,並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設立黨建二級專業研究方向,培養黨建專門人才。
●把執行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情況納入個人廉政檔案
《行動計劃》明確指出,把黨員領導幹部執行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情況納入個人廉政檔案,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根本標準。「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紀律紅線,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情況記入個人廉政檔案,這一次作為根本要求被明確提出。
●實施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紀實制度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53.20%的受訪者希望「在選人用人方面加大反腐敗力度」,在所有選項中唯一超過半數。
根據《行動計劃》,廣州將建立幹部監督信息檔案,綜合運用紀檢監察、審計、信訪、巡察、督導、專項整治、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方面信息,運用大數據和電子化管理模式,實現幹部監督信息收集匯總、動態更新、分析研判、共享利用一體化。此外,嚴把「黨風廉潔意見回復關」,對政治上有問題的一票否決、廉潔上有硬傷的堅決排除。
●推行組織生活定製計劃
從調研情況來看,當前,不少黨組織仍然習慣於大水漫灌式的教育管理,約82%的黨員認為應當「著力豐富和創新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反映出黨員思想上的進步需求與現有教育形式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行動計劃》鼓勵組織生活方式推陳出新,結合黨員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組織生活。
●「三重一大」決策過程同步錄音
《行動計劃》圍繞依規治黨、制度治黨這一全面從嚴治黨的本質要求,明確規定了探索「三重一大」事項決策過程同步錄音、全程紀實工作機制,在市、區、鎮(街)、村(社區)各個層級探索黨務公開新形式,對《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一把手監督的十項措施》貫徹落實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制定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管理工作規程,推動普遍建立權力清單等制度建設和執行的重點內容。目前,廣州11個區已全部開展區委常委向區紀委常委會作述責述廉述德報告工作。
【專家點評】
反腐敗的治本之策
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倪星認為,廣州精準把握形勢,及時出臺《行動計劃》,不失為加強政治生態建設的一項關鍵舉措。《行動計劃》立足實際,儘量做到每一項措施都有所指、可執行,避免了制度空轉,非常具有實效性。《行動計劃》的全面實施和推進落實,將為營造更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政治生態環境,服務保障廣州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再上新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倪星表示:「第三方獨立調查印證了中央關於『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的論斷,這一形勢在廣東、廣州的表現尤其明顯。這幾年,廣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質效提升特別快,《行動計劃》的印發實施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