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堆肥垃圾」分解成有機肥免費發給村民,南京高淳固城街道這個...

2020-12-17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城區市民在進行垃圾分類時,廚餘垃圾一般是運到餐廚廠處理,而對於住在農村的村民來說,廚餘垃圾中的剩菜葉、蘿蔔等可是種地施肥的好寶貝。這不,南京市高淳區固城街道就將垃圾分類的類別設置成更加符合農村實際的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還將可堆肥垃圾進行微生物發酵,產生的有機肥免費發放給村民,大大提高了村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據悉,目前固城街道集鎮、129個自然村及工業園區已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村莊環境有了很大改善。

△村民家門口的分類垃圾桶

分揀員上門收運,固城街道129個自然村垃圾分類全覆蓋

在南京市高淳區固城街道張思梗自然村,每一戶村民的家門口都擺放著兩個小型的分類垃圾桶。與主城區的垃圾四分類有所不同,這裡主要實行農戶二分類初分+四分類收集模式,即農戶將生活垃圾分為兩類,一個是其他垃圾,另一個則是可堆肥垃圾,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後,由分揀員每天兩次上門進行收集。每個可堆肥垃圾桶的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可腐爛物。那麼什麼叫可堆肥垃圾呢?原來,在農村,很多人都會把吃剩、發黃的菜葉、蘿蔔等蔬菜進行一段時間的堆放發酵後,作為肥料用於種地。因此固城街道在垃圾分類時,便使用了最容易讓村民理解的「可堆肥」替代了廚餘垃圾。

△固城街道生活垃圾轉運站正在處理「可堆肥垃圾」

為方便管理,所有自然村撤桶並點,將原有零散大桶全部匯集,一個自然村只設置一處收集點。每天上午和下午,分揀員會騎著四分類收集電動車在村子裡挨家挨戶檢查每家門前的垃圾桶裡的分類情況,並將垃圾進行收運。他們不僅分類很專業,評價也很客觀,一旦發現有人不認真分類,就會馬上進行上報。「村民足不出戶就能將垃圾進行處理,方便村民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錯誤投放率,增加了分類處理率。」固城街道集鎮辦副主任唐磊告訴記者,街道根據不同自然村常住人口數和區域範圍,確定了分揀員的工資標準和考核標準,還逐村對分揀員進行了培訓。同時,街道分類收運車輛駕駛員在到點收運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垃圾分類不達標,可以拒絕收運,同時上報執法大隊環衛組,由執法大隊對涉及村委進行通報,並在當月對分揀員進行考核記錄。「待遇和考核要求提高了,分揀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垃圾分類效果才會好。」

唐磊介紹,固城街道從2018年就開始試行垃圾分類,目前全街道129個自然村已經實現了垃圾分類100%全覆蓋。接下來將力爭完成2個行政村(整村推進)和2個自然村(不同行政村的自然村)示範村創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爭取更上一層樓。

可堆肥垃圾無害化處理,產生的有機肥村民可免費領取

在固城街道有兩個生活垃圾轉運站,村民的生活垃圾每天都會收運到這裡進行集中處理。可堆肥垃圾也正是在這裡進行微生物分解發酵,成為更加優質的有機肥。唐磊表示,在垃圾分類以前,街道每月要運轉600多噸其他垃圾。而現在建成廚餘垃圾處理設備後,廚餘垃圾的日均處理量在4-6噸,其他垃圾則每月減少152噸左右。「可堆肥垃圾經過烘乾和微生物發酵,就變成了優質有機肥,平均每天能產生10大袋,村民只要有需要隨時可以過來取。」唐磊說。可堆肥經過處理產生的廢水會流向的蓄水池,再由專業的汙水處理機進行淨化,進入汙水管道。

△固城街道將有機肥免費發放給村民

除了村莊、集鎮,固城街道的小區也在全面推進垃圾分類。據了解,截至目前,固城景湖名都、前錦苑小區已經撤除零散垃圾桶136處,4座集中分類收集房也已經建設完成並即將正式投入使用。同時,街道還推行集鎮商業店家分類,全面更換了垃圾分類容器。撤除街道沿線垃圾桶172個,放置分類果殼箱80處,還配備分揀員每天上門對商家的垃圾進行分類收集。

唐磊表示,目前,群眾對垃圾分類的思想認識還不是特別強,缺乏主動性。未來將通過學校、老年活動中心等場所加強群眾對垃圾分類的思想引導,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堅持實行半月一小查、整月一大查的督查方案,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在村口張貼垃圾分類紅黑榜。同時制定符合實際的垃圾分類實行方案,並長期落實下去。

通訊員 陳文 實習生 餘巧萱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贇 趙丹丹 文/攝

相關焦點

  • 南京高淳區固城街道:時代牆繪為新農村錦上添花
    南京市高淳區固城街道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各項措施注重落細落小落實,通過內外兼治,樹立新風正氣,破除陳規陋習。日前,記者走進固城街道遊山、花山、前隴等村,一幅幅牆畫十分醒目,原本白色的牆壁變得充實生動,別有韻味,除了孝道文化、普法教育、垃圾分類、倡樹新風主題外,還有寓意吉祥、展現家鄉生態文明、強富美高面貌以及反映共圓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畫。
  • 國際慢城南京高淳2日遊,賞荷、遊樂,迷失在這裡的「慢生活」中
    固城湖水慢城賞荷花固城湖水慢城,地處固城湖西岸,距離南京S9號地鐵線高淳站開車約15分鐘車程,景區規模非常龐大,佔地足足有8000多畝,擁有婚慶園、金沙灘、百荷園、溼地動物園、蘆葦蕩等景點,夏季來這裡遊玩主要以「百荷園」為主,正是觀賞荷花的最佳季節。
  • 在家裡輕鬆製作有機堆肥,收集一些落葉枯枝就可做出來
    在養花的時候談到栽培的土壤,很多時候都會用到堆肥土,其實就是用有機堆肥混合普通的土壤製作的,想要在家裡輕鬆製作有機堆肥,只需要收集一些枯葉和廚餘垃圾就能做好。其實最佳的堆肥時間是在秋天,因為秋天我們可以收集到很多落葉,枯枝敗葉都可以織成一堆,沒有堆肥箱也可以自己製作一個。
  • 江蘇南京:鄉村垃圾分一分,庭院顏值增一增
    保潔員們每天帶著鉗子挨家挨戶上門,將村民們的「兩分類」變成「四分類」,即從幹垃圾中分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眼下村裡正在謀劃建設3個垃圾分類收集點。平日裡村民們產生的垃圾比較有限,可一遇紅白喜事垃圾成數倍增長,還會產生煙花爆竹垃圾,怎麼辦?瓜婁村有個特殊規定:操辦紅白喜事前得先到村委會登記,一方面做好食品安全監督,另一方面就是做好垃圾分類。
  • 養昆蟲吃垃圾 南京高淳區垃圾分類有「法寶」
    中國江蘇網7月14日訊(通訊員 吉穎記者 徐潔)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卻是肥料,在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成為垃圾分類的「法寶」。今天上午,記者來到高淳區漆橋鎮黑水虻養殖轉化有機廢棄物示範點,在1000平米的工廠內,林立著4排自動化養殖架,每一層養殖架上數以萬計的黑水虻幼蟲正忙碌地吃著餐廚垃圾。「你看,現在正在『享受』餐廚垃圾的就是黑水虻小幼蟲,這是一種腐生性水虻科昆蟲。」
  • 在家裡自製堆肥桶,菜葉、果皮和落葉都能變成有機肥料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開始提倡環保,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就不要隨意丟棄了,可以將它們改造成堆肥,在家裡,只要準備好合適的容器,準備促進腐熟發酵的EM菌,在家裡也可以輕鬆製作有機堆肥。首先我們要分清楚,在家裡堆肥哪些材料可以用?哪些材料不適合用。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上):從垃圾圍城到垃圾分類
    全市分成八個大區,一共有198個行政小區(ward,這裡翻譯為行政小區),規模介於中國的社區和街道辦事處之間,最小的人口一萬多,最大的接近一百萬。印度的廚餘垃圾佔比大約是65%,班加羅爾稍高一點,接近70%。
  • 農家樂「一座難求」 小螃蟹帶火高淳鄉村遊
    「雙節」期間,高淳累計接待遊客136.9萬人次小螃蟹帶火高淳鄉村遊今年「十一」黃金周,恰逢國慶中秋「雙節合璧」,外出旅遊成了大家歡度假期的不二選擇。
  • 為什麼南京這麼急著垃圾分類?
    棲霞區:燕子磯街道辦事處、紫金小學、仙林泰康鼓樓醫院、棲霞第一實驗幼兒園、上壩村民委員會、江蘇芳草渡公司、南京市棲霞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南京萬谷慧生活廣場、白金漢爵酒店(以上僅為部分區域的名單,完全名單不日將正式公布。)
  • 吃進去垃圾,吐出來肥料,這個全省第一在金華婺城
    陽光堆肥房並不少見,這也是農村最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就是將垃圾堆放在一起,在好氧環境下進行發酵。雖然垃圾最後也能成為有機肥,但處理時間長達半年左右,尤其在冬天,發酵時間還會延長,過程中也會產生較大異味。  傳統陽光堆肥房垃圾發酵後雖然也能產生有機肥,但含水量較高,品質難以保證。果農、菜農接受度並不高。
  • 高淳螃蟹發展二十年:繪就強鄉富民 美麗鄉村新畫卷
    第二十屆中國·高淳固城湖螃蟹節正式啟幕。舞蹈《稻香蟹肥慶豐收》糧、蟹和民俗的融合盡顯豐收喜悅,地方風味濃鬱的「賣蟹謠」唱出高淳農民喜迎小康的喜悅心情,《螃蟹秒扎王》比賽充滿樂趣……9月19日,慢城高淳喜迎八方來客,齊聚水慢城賞美景慶豐收共同見證蟹鄉二十年的精彩!
  • 婺城:廚餘垃圾處理的新變化
    ,將垃圾倒入處理設備「進料口」……這裡就是婺城區廚餘垃圾的定點處理地——白龍橋廚餘資源再生中心,其處理能力覆蓋了白龍橋鎮、乾西鄉、羅店鎮和城區5個街道的廚餘垃圾。莊獻民告訴筆者,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統計每天垃圾的數量,便於規劃建設新的廚餘垃圾處理終端,而更為重要的是,如果發現運來的廚餘垃圾裡摻雜著較多的其他垃圾,該中心便會第一時間進行溯源追查,並及時向區垃圾分類辦、區執法局和所屬鄉鎮(街道)反饋問題,由他們督促相關居民小區、企事業單位和菜場進行整改,正確進行垃圾分類。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下):大城市如何就地處理廚餘
    可以說,班加羅爾堆肥模式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方式的有機結合,為我們在中國探索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利用(尤其是嘗試和推廣社區廚餘堆肥)的技術和管理路徑提供了新思路。下面,介紹一些具體的堆肥案例。之前提到的案例都是開放式堆肥,這裡使用的是密封式堆肥設施。他們把辦公區的有機垃圾都收集起來進行堆肥,還會收集幹樹葉作為調節物質一起堆肥。發酵完畢後,放到金屬堆肥框裡進行腐熟。最後的成熟肥質量非常好,施用於辦公區的園林土壤。根據班加羅爾政府2019年初的估計(政府一直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全市150戶以上規模的住宅小區裡,大約有50%的小區已經在開展廚餘堆肥。
  • 廚餘垃圾堆肥!
    致強社區開展廚餘垃圾堆肥活動為了更好地減少生活垃圾(廚餘)對環境的汙染,變廢為寶再生利用,5月23日,成華區第五屆公益創投「無廢社區」項目在青龍街道致力路街頭公園「未來空間」舉辦了廚餘垃圾堆肥種植活動。
  • 泉州:分類好的垃圾去哪兒?「圾不可失」變廢為寶
    然而在泉州市區的豐澤新村裡,居民們將廚餘垃圾收集給社區,統一製作成有機肥,對於好的廚餘垃圾,有居民則在家加上中草藥製作成可食用或泡洗或塗抹的環保酵素。記者近日來到豐澤新村法制公園,這裡有個環保驛站,驛站一間小屋內有臺被居民稱為「佳佳」的生化處理機,旁邊是一包包褐色的有機肥料。
  • 廣州試驗餐廚垃圾用做有機肥
    中新網廣州6月24日電 題:廣州試驗餐廚垃圾用做有機肥  作者 王堅 羅卓帆  「餐廚垃圾處理後全部拿去焚燒,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廣州市白雲區白雲湖街餐廚垃圾處理站的工人每次裝車時都說,「這些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啊。」為此,今年三月,廣州市白雲湖街市政管理所聯繫轄區果園農場,將處理後的乾燥餐廚垃圾進行火龍果種植肥料試驗。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高淳:小城圓了「大學夢」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南京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園(以下簡稱「南京高職園」)喜報連連——  位於主城的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已啟動實訓設備搬遷,明年3月,4000餘名師生將正式遷入高淳新校區;  預計今年年底,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所有樓棟完成封頂,計劃明年9月開學;
  • 秦皇島生物有機肥加工設備牛糞
    牛糞有機肥生產線是以牛糞為原料加工有機肥的成套設備,牛糞加工有機肥工藝利用添加秸稈、稻糠(含N\P\K)之類的農作物作為填充料,然後在撒上生物菌種劑,通過翻堆機腐熟發酵,1-2天翻拋一次,一般7-10天可完全腐熟,製成國家標準有機肥料,牛糞有機肥生產設備價格投資少,效益好。
  • 南京雙閘街道:「南京眼」雙塔樓成南京地標
    河西南部核心區蓄勢待發雙閘街道:「南京眼」青奧村雙塔樓成南京地標居民正在綠道跑步。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嚴星宇攝南京眼步行橋。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嚴星宇攝說到雙閘街道,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哪裡。
  • 南京石臼湖,究竟是真正的天空之鏡,還是被鼓吹的網紅之地?
    如果你問我最近南京最火的地方是哪裡,我想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那就是江蘇的天空之鏡石臼湖大橋。身為一個江蘇的旅遊博主,竟然沒有從這裡走過,也確實是個失誤啊。不過,為了彌補遺憾,我特意從黃山趕到石臼湖大橋航拍了一下,下面來給大家科普下這個江蘇新晉的網紅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