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 仲夏已到,忙在五月

2020-12-14 瀟湘晨報

芒種一般在每年公曆6月5日到7日交節,此時北鬥的鬥柄指向東南方位,太陽黃經達75°。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也是幹支歷午月的起始。此時仲夏已到,人們忙在五月,人生大事也不過播種、收穫。

芒種,忙種

芒種一詞最早出於《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東漢鄭玄的解釋是,「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到了這一節氣,小麥等有芒的作物已經成熟了,是搶收的時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收穫了帶「芒」的作物,緊接著又是新一輪播種,晚稻等穀類作物播入地裡,田間又是一片新綠。從此時到夏至這半個月,是農忙的高潮,麥子成熟進入收割高峰期,接茬要忙著秋熟作物的播種、移栽、苗期管理。因此民間有諺語說:「芒種芒種,連收帶種。」

寧夏歷史研究院院長張萬靜介紹,芒種節氣在民間,也被叫做「麥收」「農忙」或者「忙種」,這就是「芒種」的另一層意思,不僅忙著種,還忙著收。民間還有「芒種到,無老少」之說。在銀川郊區有「芒種芒種,莊稼忙長」的諺語。中寧枸杞栽培歌則說:「芒種時節果了哨,水肥管理高峰到,茨園除草害蟲少,九成摘果產量高。」張萬靜解釋,「了哨」是中寧方言,意思指枸杞果實出頭、成形;而「九成」則指九分成熟。

仲夏來臨

芒種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我國很多地區先後迎來雨季。寧夏地處西北乾旱地區,降雨量不及南方,但一般在6到9月份是汛期,這一時段的降雨量也是全年最多的。此時,水稻等農作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多,適中的降雨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在寧夏,中寧有」芒種聞雷麥安然」的諺語,固原民間也有諺語說:「芒種節交四月半(農曆),高川不雨平川旱,芒種頭上一聲雷,保證來年不要飯。」

芒種作為反映農事活動的節氣,繁忙的田間勞作詮釋了這個節氣。但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外界和自身的一些變化。降雨量增加,氣溫升高等氣候的變化,讓城市變換了模樣。芒種在農曆五月間,此時百花開始凋零,綠樹蔥蘢,植物生長進一步向成熟靠近,仲夏來臨。從此時開始,人們在生活飲食方面,不知不覺更喜歡清談。元代醫家朱丹溪主張「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衝和之味」。或許在這個萬物肆意生長的季節,清淡的味道、適度的能量就能令人感受到蓬勃生機。(記者李尚)

【來源:塞上清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民間有:五月芒種麥不倒,四月芒種麥割了之說。仲夏時節正式開始
    民間有:五月芒種麥不倒,四月芒種麥割了之說。收割芒種在每年的6.5左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象徵著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叫芒種節氣。那麼芒種是什麼意思呢?芒種有哪些含義呢?
  • 芒種丨觀復貓的仲夏之夢
    每年6月5日或6日,太陽黃經為75°,是為芒種。  芒種,又稱「忙種」,此時就是忙忙忙!忙著幹什麼呢?忙著收割有芒的麥子,忙著栽種有芒的稻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農諺說「麥收有五忙:割、拉、打、曬、藏」,每一步都緊鑼密鼓地進行,農人能不忙嗎?  入夏時節天氣變化大,颳風下雨都可能對已經成熟的麥子造成毀滅之災,麥子的成熟期又短,搶收十分緊迫。與此同時,夏播作物如稻子等也正是栽種最忙的季節,要保證其足夠的生長期。宋代陸遊說:「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 芒種,雨澤萬物,青梅熟
    今日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九個節氣,也是仲夏之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有云:「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之義,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此時日照強烈,雨量充沛,正是田間農忙之時,所以,又有「忙種」的意思。「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將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 6月5日12時58分「芒種」:麥黃梅熟,仲夏已至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迎來「芒種」節氣。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陽曆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度為「芒種」節氣。「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顧名思義就是「芒」和「種」,「芒」是指有芒作物成熟,「種」是指夏種開始。
  • 「芒種節氣」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詩詞有哪些 芒種習俗與養生
    本期芒種的專題,Maigoo節氣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芒種的習俗、農事活動、養生知識還有芒種詩詞,讓您體會一下「芒種芒種,連收帶種」的忙碌時節。1、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 《黎明拾穗26期》芒種詩詞44首,預報兩周雷陣雨,稻抽長穗拜端陽
    >(臨沂)南風五月杏金黃,機械轟鳴麥入倉。15、五律·芒種(平水韻)作者:李自龍(湖北麻城)此節到山莊,農夫染透忙。24、五律·芒種(平水韻)作者:莫祖穎(廣東)仲夏翩躚到,年關芒種期。仲夏田間無遠客,麥麰堆滿糧倉。間苗谷黍補芽忙。人勤遵彥語,能發有餘糧。
  • 芒種| 世間的美好與幸福 終會如約而至
    芒種為五月節。這個芒是指稻麥,麥子到此時始熟,田野裡開始瀰漫新麥的清香。水稻過此時則不可種,稻田裡也已一片怡人的新綠。因此亦有對「芒種」的含義解釋為「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如今一春已去,百舌鳥亦漸漸停止鳴叫。芒 種詩 詞 Grain in Ear芒種【近代 · 吳藕汀】熟梅天氣豆生蛾,一見榴花感慨多。
  • 芒種祝福語大全簡短 2020最新芒種朋友圈文案說說問候語
    3、芒種芒種,先收後種,連收帶種,邊收邊種,有收有種。芒種到了,送你一把鐮刀,收穫滿倉的喜悅;送你一粒種子,種下美好的希望!芒種快樂!  4、芒種到,鳥兒爭鳴枝頭鬧,蟬兒振翅開心叫;豔陽照,枝繁葉茂萬事好,幸福滿滿身邊繞;祝福到,願你健康身體好,開心無憂樂逍遙!  5、芒種芒種,忙著播種:種下一份事業,收穫滿滿的成功;種下一份樂觀,收穫燦爛的笑容!
  • 今日芒種,這十首與芒種有關的古代詩詞,清新宜然,你讀過哪首?
    芒種三候是: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在北方,芒種是麥子成熟的時期,因此也有對「芒種」解釋為「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芒種這一天的民俗活動也有很多,自古以來,人們在每一個節氣都有著豐富多彩、形式豐富的紀念活動和民俗活動,芒種也不例外。首先,芒種的一個重要習俗是送花神。芒種時節,百花已過繁盛花季,已經凋零。
  • 古詩裡的芒種:相逢問蠶麥
    當然作物播種與成熟的先後,勞作的內容,跟南北氣候差異有關,白居易在盩厔,屬於北方,說「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範成大在南方,就說「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作者一說翁卷),劉克莊《金陵作》也說「淮南四月蠶麥熟」。
  • 五月初五,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端午安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端」是開端,因漢歷以地支紀月(正月為「寅」,二月為「卯」......)順次到五月就是「午」,故五月也稱「午月」;而「五」又為陽數,所以端午又叫「端陽」。據《禮記》中記載說:「仲夏之月,是月也,命有司(指執掌祭祀大權的古代巫師)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樂」。「登山川百源之時,要畫著繪有『龍』圖騰的船隻,到江河湖海中去獻祭」。即裝著粽子等食物,祭拜後將食物投入江中,以供龍(神靈)享用。關於《禮記》中所說的「仲夏之月」,據西晉周處所著的《風土記》說:「仲夏端午,蒸鶩角黍」。
  •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有芒的稻子可種正是播種最忙的時節農耕生活,指天吃飯個中甘苦,並不容易「忙種」芒 種 · 忙 而 不 慌 芒種前後,感陰而鳴。常言勞燕分飛,說的便是此鳥。三候 | 反舌無聲百舌鳥,能學百鳥之音。唐代劉禹錫有詩云:「舌端萬變乘春輝。」如今一春已去,百舌鳥亦漸漸停止鳴叫。白天,蟬在道兩旁的樹上享受地 「知了~知了~」。
  • 仲夏五月,火熱來臨。農曆五月有哪些習俗和講究
    農曆五月,即一年中第五個月,為仲夏之月。午,中夏之位,後天八卦離卦正南。從二十四節氣來看,農曆五月已走到夏季的中間,所以稱五月為"仲夏"、"中夏"。古代中國人民還用十二地支與十二個月相匹配,五月又稱為"午月"。最主要的節日是五月初五端午節。
  • 芒種,享受收穫的喜悅,種下希望,期待幸福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也是夏季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正式開始。芒種,忙著收,忙著種。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特別繁忙,北方黃河中下遊地區從南到北逐漸拉開了麥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時候。同時也是種植玉米、豆類等農作物的時節。
  •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芒種時節,生活就在一麥一稻之間
    時近芒種,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眼下,麥色已呈現燦爛的金黃,看那情形不出幾日便能全部歸倉了。而今,挨挨擠擠的麥穗齊整整、沉甸甸,可謂豐收在望。「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眼下正是如此一番景象。
  • 關於芒種,你知道多少?
    2020年6月5日(農曆四月十四)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也即「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比如民諺「芒種忙種,可收可種」、「芒種不種,再種無用」。01芒種由來芒種,最早出自《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 二十四節氣之芒種
    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農事耕種以「芒種」這節氣為界,過此之後種植成活率就越來越低。農曆書說:「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
  • 芒種!農忙時節裡南京人獨特的生活情調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迎來「芒種」節氣。「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也叫「忙種」。芒種節氣正是農民最忙的時候,夏收、夏種、夏管全擠在一塊了。
  • 芒種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芒種節氣是什麼意思
    芒種,是24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芒種節氣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芒種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那麼芒種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