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裡的芒種:相逢問蠶麥

2020-12-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敦煌文獻中,有組《詠廿四氣詩》,題「盧相公」或「元相公」撰,一般認為「元相公」即元稹。詩雖大抵託名,內容卻切合中原物候,比如其中「芒種五月節」,就寫得面面俱到:「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鶪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螗螂即螳螂,鶪(jú)鳥即伯勞鳥。蓮花漸開,梅雨將至。當然農業社會裡最重要的,是萬眾衣食所系的蠶和麥。

▍宋《蠶織圖》(局部)

李頎《送陳章甫》「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陰長」,李白《荊州歌》「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荊州麥熟繭成蛾,繅絲憶君頭緒多,撥穀飛鳴奈妾何」,王建《田家行》「五月雖熱麥風清,簷頭索索繰車鳴」,白居易《觀刈麥》「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所寫都是芒種前後風光。當然作物播種與成熟的先後,勞作的內容,跟南北氣候差異有關,白居易在盩厔,屬於北方,說「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範成大在南方,就說「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作者一說翁卷),劉克莊《金陵作》也說「淮南四月蠶麥熟」。

▍清 餘省等 百花鳥圖·嘉雀

芒種被稱為「五月節」,通常出現在農曆四月底五月初(今年閏四月,落在閏月初。此後的節氣,看起來也都會早些,這是太陽曆和陰曆配合的問題)。關於「芒種」含義,宋馬永卿《懶真子》載:「僕嘗記陝州夏縣士人樂舉明遠嘗云:『二十四氣其名皆可解,獨小滿、芒種說者不一。』僕因問之,明遠曰:『皆謂麥也。小滿四月中,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而未熟也;芒種五月節,種讀如種類之種,謂種之有芒者,麥也,至是當熟矣。』……僕近為老農,始知過五月節則稻不可種。所謂芒種五月節者,謂麥至是而始可收,稻過是而不可種矣。古人名節之意,所以告農候之早晚,深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說「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即應該收麥種稻,是農人最忙的時節。

植物考古學家告訴我們,中國古代先民一萬年多前就已經開始利用水稻了,這是起源於中國本土的農作物,小麥則起源於西亞,距今四千年到四千五百年間才傳入中國。不過對於詩歌而言,它們卻一樣古老,先秦時已有「麥秀漸漸兮」「我行其野,芃芃其麥」「無食我麥」的歌詩。隨著加工方法不斷改進,外來的麥子終於和水稻分庭抗禮,一起成為南北人民的主食。詩人們對麥子的關心是一貫的。蘇軾寫過冬天小麥的發芽:「投種未逾月,覆塊已蒼蒼」,曾鞏寫過開春的返青:「土膏初動麥苗青」,杜甫寫過開花:「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韓愈寫過抽穗:「麥苗含穟桑生椹」,白居易寫過收割:「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還寫過拾麥穗充飢的底層婦女:「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南宋詩人戴復古有首《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熟其六》:「積雨喜新霽,山禽亦好音。白雲開曠野,紅日照高林。歉歲地惜寶,惠民天用心。君看大麥熟,顆顆是黃金」,素日只道是尋常的麥粒,此時卻用「顆顆是黃金」來形容,寫盡災後餘生的悲欣。和杜甫「崆峒小麥熟」一樣,字字句句,都是民生。

▍宋 桑果山鳥圖

芒種之後,梅雨將至。何時入梅,古書中有不同記載,一種是「芒種後逢丙入梅,小暑後逢未出梅」,另一種是「芒種後逢壬入梅,夏至後逢庚出梅」。陸遊的《入梅並序》也說:「吳俗以芒種後得壬日為入梅。」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入梅出梅時間並不一致。總之雨水開始多了。唐竇常《北固晚眺》「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借眼前風景寫人事銷亡;陸遊《時雨》「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寫對天下無事的加額慶幸。不管如何拈入詩意,農人勞作的艱辛是無可迴避的。範成大《芒種後積雨驟冷三絕其三》:「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良苦吳農田下溼,年年披絮插秧寒」,純用白描之筆,「披絮插秧」的畫面,讓許多「農家樂」題材的作品不敢輕浮。

畫《耕織圖》,是南宋以來風俗,樓璹曾繪呈宋高宗。元明沿襲,清代尤為盛行,康雍乾時期都曾重繪,以示重農務本之意,至今仍有存世。其中「拔秧」圖,樓璹題詩「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清晨且拔擢,父子爭提攜。既沐青滿握,再櫛根無泥。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康熙題詩「青蔥刺水滿平川,移植西疇更勃然。節序驚心芒種迫,分秧須及夏初天」。拔秧插秧,收蠶收麥,都趕在一起,還要和雨天爭時間,所以芒種前後,田家倍忙。勤勞智慧的人民除了日夜勞作,也想辦法提高技術爭取時間差,比如宋代王鎡《初夏三首其二》說:「人家火養春蠶快,要趁工夫下早田」,就是在養蠶室中用火加溫,促進蠶的生長。

▍清 焦秉貞 《耕織圖·拔秧》

高產詩人乾隆寫過一組《德勝門外》,第二首為「麥臨芒種堪收半,黍沃甘膏更長齊。憂慰總緣農務切,吟詩豈為湊新題」,末句雖有些此地無銀,至少可以看做一種官方表態。這組詩作於乾隆十三年,其時「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紅樓夢》已經開始寫作,省親一回裡林妹妹那首被元妃指為第一的頌聖詩《杏簾在望》,也許已經寫好,末兩句「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現在看來,真是有點輕飄飄。

《紅樓夢》裡寫到的芒種,也是另一種情形:「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什。滿園裡繡帶飄颻,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這一天,寶釵在撲蝶,林妹妹單找了個地方去念《葬花詞》。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上,讀過張俞《蠶婦》「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無端就對「羅綺者」抱有一種批判和敵意。後來讀到《紅樓》裡的綺羅叢,方知人類的悲歡雖不相通,卻每種都是生命的組成部分。個體生命自有其獨特性和豐富性,萬千世界也不會只有單一面目。(責編:李崢嶸)

來源 北京晚報·五色土|作者 廉萍

編輯:姜寶君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5首芒種古詩,品最純正的中國味道!二十四節氣之「芒種」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每逢芒種時節,天氣總是陰晴不定,而長江中下遊也進入了梅雨季節。所謂的「梅雨季節」就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連綿不停的雨水。對於此,古詩詞裡早有描述。《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唐代:元稹芒種看今日,螳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 國風┃十首芒種詩詞,送給正在努力的你
    《北固晚眺》【唐】竇常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芒種後,梅雨時節來臨,天氣都變涼了。燕子繞著危檣不斷盤旋。詩人登高遠眺,望著日夜不停地水流陷入沉思,這人事消亡如這流水一般。
  • 今日芒種,這十首與芒種有關的古代詩詞,清新宜然,你讀過哪首?
    芒種三候是: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在北方,芒種是麥子成熟的時期,因此也有對「芒種」解釋為「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芒種這一天的民俗活動也有很多,自古以來,人們在每一個節氣都有著豐富多彩、形式豐富的紀念活動和民俗活動,芒種也不例外。首先,芒種的一個重要習俗是送花神。芒種時節,百花已過繁盛花季,已經凋零。
  • 民間有:五月芒種麥不倒,四月芒種麥割了之說。仲夏時節正式開始
    民間有:五月芒種麥不倒,四月芒種麥割了之說。收割芒種在每年的6.5左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象徵著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75°時叫芒種節氣。那麼芒種是什麼意思呢?芒種有哪些含義呢?
  • 芒種有哪三候?為什麼兩首古詩中都有螳螂?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三首芒種詩詞,範成大的最接地氣,楊萬裡過得最閒適!芒種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意思是:螳螂去年產卵,氣溫上升破殼出生;伯勞鳥開始飛上枝頭,並且感陰而鳴;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此時卻停止了鳴叫。
  • 芒種| 世間的美好與幸福 終會如約而至
    芒種為五月節。這個芒是指稻麥,麥子到此時始熟,田野裡開始瀰漫新麥的清香。水稻過此時則不可種,稻田裡也已一片怡人的新綠。因此亦有對「芒種」的含義解釋為「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芒 種詩 詞 Grain in Ear芒種【近代 · 吳藕汀】熟梅天氣豆生蛾,一見榴花感慨多。芒種積陰凝雨潤,菖蒲修剪莫蹉跎。
  • 「芒種節氣」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詩詞有哪些 芒種習俗與養生
    本期芒種的專題,Maigoo節氣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芒種的習俗、農事活動、養生知識還有芒種詩詞,讓您體會一下「芒種芒種,連收帶種」的忙碌時節。1、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 《黎明拾穗26期》芒種詩詞44首,預報兩周雷陣雨,稻抽長穗拜端陽
    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於每年公曆6月5-7日交節。這個時節,正是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難見麥黃鋪沃野,卻迎荒草映西窗。鉤鐮鏽蝕獨懸壁,農戶無為暗自傷。芒種何時閒樹下,遮陽避熱話短長。
  • 關於芒種節氣適合發朋友圈的說說句子 芒種祝福語大全簡短
    今天是2020年的芒種節氣(6月5日),芒種節氣是24節氣中比較忙碌的時間了,這時候農民伯伯都在田地裡辛勤勞作。希望今天是豐收的的一年,大家都能過上幸福的日子。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芒種節氣的祝福語和說說句子,選一句發朋友圈吧。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將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 芒種海報配圖卡通圖片大全,芒種簡單圖片帶字,芒種節氣優美圖片
    「芒」裡偷個小閒,願你芒種日裡笑容光鮮;「芒」裡竊個小懶,願你芒種日裡收成滿滿;「芒」裡盜個小嗑,願你芒種日裡幸福永遠,祝你心想事成,芒種快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麥香芒種到;收割忙,耕種忙,家家戶戶糧滿倉;汗水流,心情爽,幸福快樂不言中;發簡訊,送祝福,心花怒放笑開懷。願你收穫滿滿的幸福,開心一輩子!
  • 芒種|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奔忙
    芒種前後是北方收麥的時間。收割機轟隆隆地駛過麥田,空氣中揚起了漫天的黃色秸稈粉末。一粒粒飽滿的麥子滑入穀倉後,麥田裡也只剩下短短的麥稈了。麥子收了就該忙著種下玉米了。古人按照二十四節氣勞作耕種,傳到現在,我們依舊感嘆古人的智慧,在沒有精密的機械儀表情況下,總結出的自然規律,到現在都適用。
  • 芒種祝福語大全簡短 2020最新芒種朋友圈文案說說問候語
    芒種祝福語:適合芒種發朋友圈說說文案  1、 無論世界是否待你溫柔,請保持住你的善良,好運會與你不期而遇。今日芒種,好運將至。  2、芒種時節麥兒香,四野金黃麥翻浪。  3、芒種芒種,先收後種,連收帶種,邊收邊種,有收有種。芒種到了,送你一把鐮刀,收穫滿倉的喜悅;送你一粒種子,種下美好的希望!芒種快樂!  4、芒種到,鳥兒爭鳴枝頭鬧,蟬兒振翅開心叫;豔陽照,枝繁葉茂萬事好,幸福滿滿身邊繞;祝福到,願你健康身體好,開心無憂樂逍遙!  5、芒種芒種,忙著播種:種下一份事業,收穫滿滿的成功;種下一份樂觀,收穫燦爛的笑容!
  • 二十四節氣之芒種
    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農事耕種以「芒種」這節氣為界,過此之後種植成活率就越來越低。農曆書說:「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
  • 農村俗語「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啥意思?對農業生產有哪些意義?
    農村俗語「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對農業生產有哪些指導意義?「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小滿、芒種均是二十四節氣,名字的由來有名節之意,「皆為麥也」。「小滿不滿」可理解為小麥在小滿時節還處於灌漿期,鮮嫩多汁,但要注意加強管理,俗話說「小滿不滿,幹斷田坎」「小滿不滿,麥有一險」,在小麥時節雨水少,容易出現乾熱風,會使得小麥籽粒乾癟,出現早衰,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預防小麥乾熱風,可在小麥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或食醋,有效提高小麥抗乾熱風的能力。
  •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芒種時節,生活就在一麥一稻之間
    大雨如注還夾雜著豆大的冰雹,在狂風中四下裡飛濺,橫衝直撞地,那氣勢令人心慌、駭然;不能不擔心地裡的莊稼。次日,一旦抽出時間來,我和老公便驅車去田間鄉野四處看看。好在,雖經歷了一場疾風驟雨,麥田裡的情形且還尚好。縱然有小部分被風吹倒的麥子,不過還算不上嚴重,概不會影響日後的收割。
  • 關於芒種,你知道多少?
    2020年6月5日(農曆四月十四)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也即「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比如民諺「芒種忙種,可收可種」、「芒種不種,再種無用」。01芒種由來芒種,最早出自《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 芒種!農忙時節裡南京人獨特的生活情調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迎來「芒種」節氣。「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也叫「忙種」。芒種節氣正是農民最忙的時候,夏收、夏種、夏管全擠在一塊了。
  • 古詩分享:夏日炎炎,不敢外出?古人的閒情逸趣你想像不到
    他們的方式很高級:泛舟遊園,閒臥聽風,手掬清泉灑蕉葉,烹茶煮酒樂逍遙,更有狂放如李白,棄了羽扇林中袒露……一起來品品夏日裡的樂趣吧!鄉村四月 (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 芒種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芒種節氣是什麼意思
    芒種,是24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芒種節氣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芒種是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那麼芒種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