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中名師附校行」——探索宇宙奧秘 培育科學精神

2021-01-11 墨香人生1201

1月8日下午,「通中名師附校行」系列活動在通中附校舉行。江蘇省南通中學物理教師朱華執教了一堂介紹宇宙學知識的展示課——《宇宙探秘》。

朱老師的這堂物理課,不僅體現了物理課堂的「教學性」,同時也體現了物理課堂的「教育性」。

嫻熟運用適切的教學手段

在引課時,朱老師通過播放視頻《哈勃望遠鏡下的宇宙》,激起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再通過指導學生自讀、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太陽系的組成,了解宇宙起源理論。然後藉助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培養學生認識宇宙的科學態度和探索宇宙的科學精神。

有效指向學科的育德目標

教學素材貼近生活,以多樣有趣的活動和豐富生動的情景為依託,聚焦學科育德。例如,航空航天技術進展的介紹,讓學生體會我國載人航天成就在體現我國的綜合科技實力及提升國際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增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整節課做到了學科教學與德育滲透的和諧統一,潤物無聲。

縱觀整堂課,朱老師基本功紮實,講授知識有深度、有廣度、有技巧,為附校老師做了極好的示範。

名師簡介

朱華,教育碩士,中學一級教師,南通市局直學科帶頭人,曾獲江蘇省高中物理優課評比一等獎,南通市優課評比和基本功比賽一等獎,開設省市級公開課十多節,撰寫過多篇教學論文,主持和參與兩次省級課題和一次市級課題。

相關焦點

  • 探索宇宙奧秘 科學就在身邊-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走進濟南市輔仁...
    近日,中國天文學會會員、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副會長、濟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梁偉教授,給同學們講授了題為《探索宇宙奧秘,科學就在身邊》的課程。課程從太陽講起,從日食的成因和表現,講到其特點和過程,然後引向浩瀚宇宙的科學探索,升華到科學教育對人類的作用。梁老師的講解細緻生動、深入淺出、層層遞進、引人入勝,既有簡單直白的影像圖片,也有深刻雋永的人生哲理,精彩的講解配合著令人震撼的影像資料,同學們邊看邊聽,連連驚嘆。
  • 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破解宇宙的全部奧秘,越探索謎團越多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地球之外的世界感到好奇,古時期的人們甚至認為地球就是整個宇宙,天上的太陽和星星都是地球的一部分。古人之所以會有這種認知,是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發達的科學,沒有能力探索整個地球,沒有能力走到地球的盡頭。
  • 科學+藝術!這個商場內的沉浸式展覽帶你開啟「平行宇宙」探索之旅
    科學+藝術!這個商場內的沉浸式展覽帶你開啟「平行宇宙」探索之旅 2020-10-07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是如何探索這個終極奧秘的?
    宇宙從何而來?這是我們宇宙的終極奧秘。終極的奧秘激發新想法和新實驗。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如何「知道」演化運行?該理論假設,例如,自然界中的基本粒子不是點狀粒子,而是呈線狀。該理論要求並且預言空間不只是我們移動的三個維度。根據該理論說法,構成我們世界的粒子和力被限制在我們看到的三個維度中,但引力除外,引力可以「洩漏」到額外的維度中。弦理論導致了宇宙起源的一些奇怪的新場景。在這情況下,當我們自己的宇宙與由這些額外維度構成的"平行宇宙"碰撞時,大爆炸就會觸發。
  • 宇宙起源是什麼?銀河系長什麼樣?500張圖帶你探索奧秘| 21讀書
    而徹底解放人類想像力的就是那浩瀚無垠的宇宙。  頭頂的那片天空是我們難以真正領略的神秘之地。人類從古至今都在孜孜以求,探索宇宙的奧秘。今天,我們一起通過《宇宙全書: 國家地理新視覺指南》探索宇宙的奧秘吧。
  • 八桂小記實踐採寫:親手製作望遠鏡,探索望遠鏡的科學奧秘!
    參與《小小科學家》欄目錄製▲小記實踐↓八桂小記者一路跟隨科普老師探索各個科學現象奧秘,最後進到科普教室體驗望遠鏡的科學奧秘,還摺疊瞭望遠鏡。每次採寫就是一次形象與抽象思維交換的過程每次現場作文就是一次關注力集中磨鍊的過程——本次活動小結——在採寫中發現科學奧秘
  • 仰望星空 探索宇宙的奧秘
    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王斌表示,得益於觀測技術的發展,馬約爾和奎洛茲藉助「恆星視向運動速度法」在太陽系外的銀河系裡找到了一顆行星,這顆行星圍繞一顆名為飛馬座51的類太陽恆星運行,這項發現對系外行星結構的誕生提供了樣本,同時也為人類探索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帶來希望。皮布爾斯預測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奠定了大爆炸宇宙學的科學地位。另外他對宇宙結構形成、宇宙加速膨脹的理解等課題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 「我與打氣筒」——在實驗中培養幼兒探索精神
    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通訊員 韋健 雷凱莉)日前,一個「我與打氣筒」的探索小實驗在杭州仙林實驗幼兒園中三班的「愛思考的興趣教室」進行。氣筒是生活中常見的工具,而該實驗也來源於小朋友的生活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互幫互助,這是興趣教室裡的常態。
  • 新書| 《宇宙的奧秘:克卜勒、伽利略與度量天空》
    新書 | 《宇宙的奧秘:克卜勒、伽利略與度量天空》 2020-10-16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古道家長生術的奧秘探索
    嚴格來說,修真是一門生命探索科學,它的原理都是參照自然科學為師,包括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科技都是參仿自然科學而來,這麼些年來本人參閱無數佛道經典,雖然不能說精通,但是發現都是無法突破生命阻礙。所知道的也是神話傳說,後人拔高前師的頌師經居多,很多功法也是自娛自樂一生,特別是很多修內煉的功法更是自取滅亡,將生命能量早早耗盡。
  • 通中附校三位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參加李鳳工作室十年成果展示活動
    12月15日至16日,初中語文學科育德暨南通市中青年名師李鳳工作室十年成果展示活動在海安市海陵中學隆重舉行。江蘇省教研室董洪亮主任,江蘇省初中語文教研員段承校博士,江蘇省設區市初中語文教研員代表,省內外相關教育媒體代表,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陳杰院長,南通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代表,南通市名師培養導師團部分導師,南通市各縣市區初中語文教研員代表以及南通市中青年名師李鳳工作室全體成員出席了本次活動。
  • 高考作文輔導238:「科學精神」主題作文評析+名師範文
    在抗疫攻堅戰中,我們看到了科學的力量,明確了科學精神的重要性,「實事求是」是科學精神的核心,「開拓進取」是科學精神的活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疫情防控攻堅時期所說:「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越是面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 「我是接班人·雲春遊」第二站開啟,共同探索地球奧秘
    繼3月5日的雷鋒紀念館之後,「我是接班人·雲春遊」直播走進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共同學習歷史、感受自然、探索科學。接下來「我是接班人·雲春遊」還將陸續前往長沙簡牘博物館、韶山等多站進行直播,探索歷史足跡,弘揚人文精神。
  • 看人類的偉大之處——探索科學、精神、愛——《星際穿越》(中)
    3.時間《星際穿越》中使用的時間觀念是基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因斯坦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互關聯的,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這個時空的簡稱。宇宙萬物被鑲嵌的時空中,引力作用根據時空扭曲。重力越大,彎曲度越高。
  • 助力FAST「天眼」搜索脈衝星 ASC20-21超算競賽激勵探索宇宙奧秘
    他們將從「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真實觀測數據中,利用開源軟體套件PRESTO搜尋脈衝星的信號數據,並儘可能縮短分析時間。ASC大賽希望通過這道賽題讓大學生助力FAST搜索脈衝星,激發他們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
  • 《星空詞典》:一本書裝下宇宙星辰的奧秘和人類精神的榮耀
    起初人們不知道的星彩紛呈,電閃雷鳴的原因,於是人們豎起了諸般神明;後來人們似乎找到了宇宙的奧秘,大地不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也不是圍繞著我們旋轉,於是,人們開始追問一切的緣由,最終卻找到了上帝。漸漸地,人們知道了地球繞著著太陽轉如果蘋果熟了落地一般,天空中的電閃雷鳴與夜晚脫衣時迸發的電火花是同一個事物。人們開始知道地球有個起源,人類從細菌進化而來,宇宙開始於一次大爆炸,太陽也將燃燒殆盡。這些都是我們仰望星空時,看到的,想到的,也最終做到的。
  • 「宇宙大爆炸」模擬實驗:探索鏡像宇宙的奧秘
    這些粒子以其最高複雜度分開分布,仿佛在探索人造世界的邊界,也許希望能找到其中的一個銳利邊緣。它們在重力作用下相互作用,一些粒子將聚集成為人們熟知的星團,它們與星系或恆星類似。這一實驗模擬了宇宙;宏偉複雜的天體被縮小為屏幕上平坦光滑的點。這些點以其最低複雜度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十分擁擠的區域,這與宇宙早期驚人的密集狀態很相似。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2020年2月,「中國天眼」正式啟動了科學委員會遴選出的五個「優先和重大項目」,已經有近兩百名科學用戶開始使用並處理「中國天眼」的科學數據。2020年4月,「中國天眼」觀測時間分配委員會開始向國內天文界徵集自由申請項目,目前已經接到170餘份申請,申請的總時間約5500個小時,實際批准1500個機時,只有30%能得到支持。可見,「中國天眼」觀測時間競爭相當激烈。
  • 名師帶你上大學 | 南開名師為你講述「大學之道」
    陽陽篇一南開名師寄語新生如何過好大學生活值此新百年之新徵程,南開大學物質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大類各學院的專家名師為新生送上寄語,希望新一代南開人能夠勤學不輟李國然教授寄語:「我推薦Dana Mackenzie所著The Universe In Zero Words.中文譯本名稱為《無言的宇宙》。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叫「隱藏在24個數學公式背後的故事」 。這本書是有關數學的科普書,表達有趣易懂,所以非數學專業的理工科同學應該可以讀進去。
  • 人體與宇宙的奧秘,思維決定身體,意識決定物質
    人的意識體就是一部高精的陰性物質檢測儀,人就是宇宙的全息縮影。我們引為自豪的智慧老人老子、莊子,也是一再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完全和諧統一的。在古代聖哲那裡,宇宙、人身本為一體,精神、天地自然溶融,宇宙中有的,人身中各各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