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靈璧: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 奮力打造新型軸承產業集聚基地

2020-12-27 騰訊網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皖北的人口大縣。在實現脫貧摘帽後,縣域經濟如何擺脫路徑依賴,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靈璧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靈璧縣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前景,將打造新型軸承產業集聚基地作為工業強縣的戰略選擇。

以創新謀發展,靈璧縣緊抓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機遇,將供給側改革與產業創新發展有效銜接,強化政策引領,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集聚優勢產業,補鏈強鏈優鏈,推動靈璧縣軸承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構建新時代縣域發展新格局探索出一條工業強縣新路徑。

育新機謀新篇 立足當前謀長遠

靈璧縣位於淮北平原,北依徐州,南鄰蚌埠,轄區總面積2125平方公裡,轄6鄉13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130萬人,耕地181萬畝。作為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以及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之一,靈璧縣在2018年實現脫貧摘帽後,將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新型城鎮化作為靈璧縣工作的戰略目標。

「靈璧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可以說是地下無礦產,地上無資源,工業無基礎,一直以來都是靠種植業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所以我們一直很窮。窮則思變,我們不甘落後,不斷探索靈璧工業發展之路。」靈璧縣委書記劉博夫說。

立足百萬人口大縣的特點,靈璧縣曾經探索過以輕紡服裝作為首位產業發展的路徑,但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總結以往的發展經驗,對標分析判斷,靈璧縣委縣政府對軸承產業的發展前景以及縣域經濟的未來,有了更加科學理性的認識:從發展戰略層面看,軸承被稱作「機械行業的食糧」,市場空間廣闊,以重工業帶動輕工業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從國家的發展戰略來看,要打破目前高端軸承被國外長期壟斷的格局,未來軸承產業的高質量創新發展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在傳統的軸承產業集聚地長三角地區,大量的軸承產業正處於產能升級調整的窗口期。

「抓住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契機,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基地,對於百萬人口的靈璧縣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劉博夫說,「產業選擇了,要做到什麼樣水平?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通過充分論證,靈璧縣提出了打造「百億級軸承產業基地」的總體發展目標:到2021年底,靈璧縣軸承產業設計產能達到100億元;到2022年底,靈璧縣軸承企業銷售額達100億元;到「十四五」末,靈璧縣軸承產業工業增加值達100億元。

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如何在工業強縣的藍圖上實現跨越式突破?以改革促發展,靈璧縣打破路徑依賴,創新體制機制,通過供給側改革補短板、強弱項,擎畫發展新藍圖。

組建軸承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搭建科研創新平臺、加快鐵路貨場建設……在高標準做好產業規劃的同時,靈璧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靈璧縣加快軸承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關於加快靈璧縣軸承產業發展的意見》,為軸承產業發展做好頂層設計,瞄準產業鏈高端,完善政策體系,引導軸承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目前,靈璧已建成一期、二期產業園共14.1萬平方米,佔地200畝,其中標準化廠房9棟共計11.5萬平方米,三期軸承研發中心標準化廠房19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佔地220畝,目前已完成投資1億元,部分廠房已交付使用。正在謀劃啟動機電產業園四期項目,建設智能化、標準化廠房30萬平方米及相關配套設施。

優環境抓機遇 小軸承聚沙成塔

作為皖北地區的國家級貧困縣,與沿海先發地區相比,靈璧縣存在著產業基礎薄弱、配套設施不完善、發展氛圍不濃厚等「先天不足」。面對新發展格局下的機遇和挑戰,靈璧縣堅定信心,優環境抓機遇,為工業發展掃清障礙。

為全力推動軸承產業加快發展,靈璧縣專門建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召集人的軸承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分析研判形勢和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及時協調解決。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經濟開發區,具體承擔聯席會議日常工作。

「從我帶頭做起,人人都要為企業發展服務。」在靈璧縣,縣委書記、縣長以身作則,樹立親商優商的濃厚氛圍,堅持企業的事情無小事,企業的小事就是靈璧縣的大事,每個部門都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以最優的營商環境和政府誠信獲得招商企業的口碑和信任。

今年4月初,來自浙江寧波的甬靈達管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來靈璧考察投資環境。面對靈璧縣伸出的橄欖枝,企業負責人裘傑撂下了一句話:「能不能保證9月份提供廠房?如果能,就籤協議。」

要在半年時間內完成土地徵收、項目規劃、建設等工作,聽起來猶如天方夜譚。

「我們需要甬靈達這樣的『鏈長級』企業,有一絲可能我們都不能放過。」劉博夫告訴筆者,辦法總比困難多。各部門分工,沒日沒夜地幹,今年9月份準時將廠房交給了企業。

靈璧縣拿出「刀刃向內」的勇氣,大力轉變政府行政作風,提升服務能力。靈璧縣委組織部牽頭,每季度對靈璧縣涉企單位和重點股室進行考評打分,其中企業家的打分佔比相當重,考評後三名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在靈璧縣大會上公開檢討,後三名的股室負責人進行免職調整處理。

金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靈璧縣設立軸承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縣財政每年投入5000萬元,專項支持軸承企業融資貸款及擔保業務風險防控,支持、引導全縣軸承企業開展科技研發、技術改造、品牌創建等工作;把穩定軸承企業資金鍊作為優先支持重點,引導縣內金融機構加大軸承產業貸款投放,創新金融供給。同時,靈璧縣完善縣融資擔保平臺體系,建立資本金補充機制,增強縣擔保公司資金實力和擔保能力,確保擔保資金優先流向軸承產業。

「政府的務實和高效打動了我們。正在安裝調試新設備,明年達產後年產值在3億元左右。」站在嶄新的標準化廠房前,裘傑說,「利用搬遷的機會我們對設備進行自動化升級,接下來要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開拓海外市場,實現國內、國外兩條腿走路。」

一花引來百花開。甬靈達管業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後,安泰富軸承、四聯精工、優斯凱等十幾家企業紛至沓來。聚集軸承產業,靈璧持續完善軟、硬體環境,優化軸承產業鏈、供應鏈,積極兌現惠企政策,將支持軸承產業發展的各項措施落實落細。

靈璧縣委縣政府明確將2020年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對標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大力營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

「目前園區80%的軸承企業來自長三角,初步形成了上下遊配套的產業鏈條。」靈璧縣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範俊說。

以創新促發展 構建發展新格局

作為中國工業的基礎,當前國內軸承行業在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效率效益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針對中低端軸承產能過剩,高端軸承產能不足的行業「痛點」,靈璧縣在園區規劃之初,就確立了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路徑。瞄準產業鏈高端,靈璧縣系統確立軸承產業技術創新目標、產業人才目標、產品質量目標,堅持以創新促發展,引導軸承產業向高精度、輕量化方向發展,鼓勵軸承製造企業向生產高端產品、特色產品、差異化、高附加值產品發展,構建發展新格局。

在靈璧縣機械製造特色產業基地,生產建設的熱潮驅散了皖北冬日的蕭瑟。

「高端軸承和晶片一樣,都是中國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術。三期工地在建的這棟大樓是我們和靈璧縣共建的軸承研發中心。以研發中心為載體,我們將科研成果輸出到靈璧縣進行產業轉化,為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朱孔敏說。

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靈璧縣積極打造「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聚焦軸承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靈璧依託洛陽軸承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團隊,搭建科研創新中心,建設軸承檢驗檢測平臺。同時,靈璧縣與洛陽軸承研究所達成合作協議,洛陽軸承研究所與靈璧縣10家以上軸承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提供各類技術服務;在3年到4年時間內,協助園區企業申報相關發明專利10項以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並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為靈璧縣軸承類企業提供各種形式培訓。

在靈璧縣高級技術職業學校的新校區,寬敞明亮的實訓中心內,十幾臺嶄新的智能軸承加工設備已經安裝到位,據介紹,整個實訓中心的操作環境完全模擬軸承智能工廠,該學校軸承班的學生將在這裡得到當地軸承企業技術骨幹的系統培訓和指導,熟練掌握軸承的技術以及生產流程。

靈璧縣高級技術職業學校副校長朱會文說:「這學期學校專門開設了5個軸承班,我們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辦學,設立技師學院。通過訂單式培養,為軸承產業做好人才保障。目前學校有在校學生9000人,通過系統的技能學習,這些同學將成為靈璧工業發展的後備人才。」

靈璧縣堅持圍繞產業鏈招商,優先選擇高精尖龍頭企業、鏈長企業和群主企業,通過他們帶動一批具有發展潛質的企業快速崛起,形成一批規模大、市場份額佔有率高、自主研發能力強、智能製造裝備先進、經濟效益好的大型企業。

鼓勵企業採用新工藝研發新產品,支持企業智能改造,暢通高校、科研院所與地方人才及項目合作渠道……靈璧縣拿出「真金白銀」,開足馬力打出政策「組合拳」,為企業創新發展保駕護航,全力打響「靈璧軸承」區域品牌。

「一期投資1億元,在靈璧建設智能『無人』工廠,計劃明年下半年投產。」浙江慈谿市安泰富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慶說,「打破國外對高端軸承的壟斷,一直以來是我們的目標。設在德國的研發中心將與靈璧的生產基地形成分工協同,對標國際一流技術,研發生產高端軸承,出口海外。」

據了解,靈璧縣將依託人工智慧、5G 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數位技術,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交易平臺,培育軸承專業市場,開拓海外市場,構建功能配套完備、現代化的軸承產業集群發展體系。到2022年底,靈璧縣軸承銷售額有望達100億元,將帶動5萬名產業工人在家門口就業。(王菲)

相關焦點

  • 靈璧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 奮力打造百億軸承產業推動工業強縣
    安徽靈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皖北的人口大縣。在實現脫貧摘帽後,縣域經濟如何擺脫路徑依賴,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靈璧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靈璧縣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前景,將打造新型軸承產業聚集基地作為工業強縣的戰略選擇。
  • 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 長三角的「白菜心」貢獻雨山力量
    2020-11-06 09:56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 長三角的「白菜心」貢獻雨山力量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推動雨山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更高水平的關鍵時期,馬鞍山市雨山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明確目標、全力推進,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著力在生態環保上下功夫,在綠色轉型發展上下功夫,在產業升級上下功夫,在平臺建設上下功夫,在統籌發展上下功夫,為馬鞍山市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建設「
  •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來集聚效應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來集聚效應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柯文斌表示,我省新型顯示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目前安徽新型顯示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液晶顯示器件主機業務收入超過全國1/5,京東方、維信諾、康寧、彩虹、華星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聚紮根,發展壯大。
  • 宣城市宣州區:借「一體化」東風 抓「高質量」發展
    如今,寒亭衛浴潔具產業園已有16家衛浴及配套企業落戶,其中來自長三角地區的企業有13家,並先後獲得安徽省出口衛浴質量安全示範區、中國潔具製造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宣州衛浴)等榮譽稱號。新起點,新徵程。
  • 湖州南潯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 集聚高端產業集群
    這段時間,正在建設中的湖州南潯高鐵站斜對面,一個佔地1.42萬畝的工業平臺又傳出好消息:總投資45億元的旭虹光電雷射全產業鏈項目和總投資12億元的定遠晶達半導體華東總部基地項目相繼落戶。光電通信產業在湖州市南潯區集聚。這裡是湖州南潯從去年起全新謀劃打造的「光電灣」。
  • 李錦斌:奮力在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和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適應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奮力在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中展現安徽新擔當新作為。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主持會議。
  • 盛虹入圍「世界500強」名企 奮力打造三大世界級產業基地
    盛虹將緊密圍繞「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積極落實中央「六穩」「六保」總要求,以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等重大項目為載體、持續引領科技創新,以新作為踐行使命和擔當。盛虹也將繼續立足國際產業格局,超前規劃、高標準布局,做大做強全產業鏈,奮力打造「三大世界級」產業基地:一是加快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 搶抓機遇,把「藍圖」變成「施工圖」 東楚網
    同時,堅持市域一體、全域黃石理念,搶抓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的契機,重點推進規劃銜接、產業承接、交通連接等,全方位對接黃石市域一體化發展,把陽新打造成全市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  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專項規劃與黃石「十四五」規劃體系的全方位對接,吸引一批產業項目落地,助推區域發展,加快黃陽第二通道和沿江廊道建設,加快市域一體化進程。
  • 搶抓第三次歷史性機遇 建設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
    搶抓第三次歷史性機遇 建設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專訪德陽市委書記靳磊掃碼看更多精彩內容。□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熊筱偉宋開文餘如波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明確,支持德陽加快建設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構建支撐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功能板塊。如何落實好省委全會精神要求、搶抓好歷史機遇?
  • 安徽博望高新區推進高端數控工具機集聚發展試驗基地建設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打造戰新產業集聚發展示範點,安徽博望高新區按照省、市、區意見要求,圍繞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高端數控工具機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據了解,博望高新區加強要素整合利用,以「畝產論英雄」、戰新基地、「寧博同城化」等文件要求為基礎,加快制定出臺產業招商、產業轉移承接等針對性的政策,加大對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引進與扶持力度,突出對科技、人才、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投入的引導。
  • 搶抓數字經濟新窗口機遇,慈谿當好模範生打造5G+新製造樣本
    今年以來,慈谿加快前沿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搶抓「5G+」賦能「新窗口」,聯合各大運營商,率先推動一批企業先行先試,樣板示範。 基於強大的數位化創新能力,今年來,公司搶抓全球疫情激發的「健康經濟」新機遇,產品衍生至清潔洗滌、消毒殺菌、空氣芳香類等多領域,預計霧化器銷量同比增長25%。 興瑞電子5G+智能工廠推動行業數位化發展。
  • 新產業集聚新動能 新理念繪就新蜀山
    「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高起點謀劃和高質量發展「齊頭並進」,以一往無前、只爭朝夕的奮鬥姿態,打好產業優化升級、城鄉統籌發展、區域協同互惠「組合拳」,奮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加快建設魅力無限的活力城區。
  • 長三角一體化|南京都市圈「擴容」 常州溧陽搶抓機遇大步融入
    作為常州緊鄰南京的板塊,溧陽正在搶抓機遇,發揮在綠色生態發展等方面優勢,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尋求新突破。    產城人景融合 做優生態彰顯溧陽特色    最近一段時間,江蘇天目湖桂花園藝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富春非常忙碌,溧陽加入南京都市圈以後,前來洽談合作的客商明顯增多。
  • 國家金字招牌再次花落坪山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獲批准設立
    &nbsp&nbsp&nbsp&nbsp記者昨日從坪山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獲悉,位於坪山區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近日成功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准設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位於深圳高新區坪山園區的聚龍山片區,總面積674.33公頃,是「深圳市十大未來產業集聚區」之一。
  • 瞄準長三角一體化市場機遇 上海鉅成集團加速布局5G光通訊產業
    來源:經濟日報長三角一體化建設進入「加速期」,上海鉅成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成集團」)瞄準機遇擇機「走出去」,主動融入建設進程。記者上海鉅成獲悉,江蘇徐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與鉅成集團6月16日在上海正式籤約,鉅成集團將在徐分別建設以5G光通訊產業和電競新數字產業為核心的兩個產業園區,總投資50億元,帶動當地人口就業,助力區域產業的轉型升級。
  • 以「兩芯一生態」奮力打造信創產業「長沙樣板」 | 聚焦產業鏈發展...
    黃宏江 攝搶抓機遇 著力加快網安園區建設近年來,推進產業鏈建設是湖南、長沙抓經濟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而在省市梳理的20餘條產業鏈中,信息安全產業鏈又受到了格外關注。記者了解到,「五大基地」是指依託芯城科技園、中電軟體園、中電光谷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網安戰略支撐基地、網安產業集聚基地、信創應用研發基地、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應用基地、網安專業實用人才培育基地。「五大基地」總投資270億元,規劃佔地1779畝、總建築面積260萬平方米,已建成797畝、120萬平方米,佔總進度的46%,其餘部分預計在2022年全面建設完成。
  • 徐啟方參加鳳翔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搶抓歷史機遇奮力追趕超越
    /col/col46/index.html寶雞要聞/col/col52/index.html 徐啟方參加鳳翔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搶抓歷史機遇奮力追趕超越徐啟方強調,鳳翔縣要搶抓機遇,發揮優勢,聚焦關鍵,乘勢而上,在奮力追趕超越的徵程上爭當排頭兵。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馬秉寅一同參加審議。在審議中,代表們圍繞大會各項工作報告暢所欲言,並就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完善人才機制、加快撤縣設區步伐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 佛山三龍灣:搶抓灣區機遇,打造創新極核
    在廣州、佛山的交界地帶,緊臨廣州南站,有一片橫跨禪城、南海、順德三大佛山中心城區的130平方公裡的土地,如今,這裡聚集了以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總部經濟、5G物聯網、現代服務業等為主的戰略新興產業,被稱為「佛山經濟極核」。這就是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 三龍灣是佛山應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戰略機遇而打造的高端創新集聚區。
  • 站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C位」 蘇州吳江打造高能級產業基地
    改革開放後,吳江勇立潮頭,在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的「雙輪驅動」下,形成了絲綢紡織、電子信息、光電纜和裝備製造四大主導產業,誕生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五家全國500強民營企業,還有一大批隱形冠軍和技術龍頭企業,成為國家高能級產業基地。如今,在國家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戰略下,位於長三角核心區域的吳江再次站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C位」,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中份量最重的地區。
  • 江蘇靖江牽手中國商飛打造航空零部件製造基地
    ,標誌著靖江在搶抓國家實施大飛機戰略的重大機遇,加速融入長三角航空製造產業鏈上取得重大突破,揭開了靖江與中國商飛、吉凱恩航宇、中航國際攜手打造航空零部件製造基地的嶄新篇章。靖江市旗幟鮮明地提出,把航空製造業作為未來十年的主打產業、主攻方向,以「十年磨一劍」的恆心和毅力,著力打造航空製造業產業集群,奮力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