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潯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 集聚高端產業集群

2020-12-22 金臺資訊

這段時間,正在建設中的湖州南潯高鐵站斜對面,一個佔地1.42萬畝的工業平臺又傳出好消息:總投資45億元的旭虹光電雷射全產業鏈項目和總投資12億元的定遠晶達半導體華東總部基地項目相繼落戶。光電通信產業在湖州市南潯區集聚。

這裡是湖州南潯從去年起全新謀劃打造的「光電灣」。按照規劃,3年內,這裡將形成集聚上下遊企業超百家、投資和產值超千億元、稅收超百億元的光電通信產業集群。目前,當地引進的光電產業項目總投資達760億元,其中百億元級項目3個、50億元級項目兩個。總投資290億元的泰嘉光電項目,預計明年10月下線第一片8.5代液晶面板,填補浙江在該行業的空白。

千億元級「光電灣」何以在沒有相關產業基礎的南潯呼之欲出?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當地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集聚高端要素主動謀劃,以核心項目為突破口集聚上下遊企業打造完整產業鏈。

找準定位

謀劃未來產業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作為5G通信核心內容的光電通信產業價值巨大。目前,長三角地區光電通信領域項目呈點狀分布,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如蘇州發展光纖通信,南京、合肥有顯示器生產基地,杭州則以發展數據市場見長。

「南潯正好處在這些城市的中心,加上已經開建的滬蘇湖鐵路,使其真正成了接滬連蘇融杭的『橋頭堡』。」南潯區委常委、南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委書記陳純志說,「『引入產業鏈核心節點項目、串聯周邊城市產業資源、打造光電通信產業集群』的思路日漸清晰。」

去年以來,南潯「三管齊下」,拓平臺,開啟1.42萬畝「光電灣」平臺開發建設,為承接大項目擴展空間,截至目前已投入45億元;精準招商,面向深圳、武漢、江蘇等光電產業集聚度較高的地區派出招商組招引核心項目;加強資金保障,成立總額100億元的平臺產業基金,對光電通信產業設備採購、技術轉讓、人才招引等進行支持。

一系列重磅舉措很快收穫成果——去年9月,總投資達290億元的泰嘉光電項目成功籤約。據測算,作為產業鏈核心節點項目,泰嘉光電上下遊產業鏈年產值高達1000億元。它的落戶不僅會帶來一批配套企業、集聚一批人才,更為南潯「無中生有」布局光電通信產業打下基礎、打響品牌。

精準招商

加速形成產業鏈

最近,位於武漢的華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將總投資100億元的透明矽基電路板及晶片項目布局南潯。作為產業鏈中遊的國際第一梯隊企業,將有效帶動20多家上遊原材料和下遊通信設備企業集聚。

今年以來,南潯已籤約引進總投資55億元的弗蘭德科技5G基站天線總部基地、總投資65億元的黃河旋風華東總部基地等6個產業鏈核心節點項目,在談項目30餘個。

當地一方面派出招商員,根據光電通信產業鏈企業清單,圍繞玻璃基板、驅動晶片等重點做好補鏈強鏈文章;另一方面,幹部以「貼心管家」式的駐點高效服務,推動項目早投產、早達效。

籤約即進場,拿地即開工,已成了每個落戶南潯光電項目的標配。項目籤訂意向協議後,由政務辦、發改經信、經濟開發區等單位聯合成立的專班工作小組就開始幫助企業辦理環評、能評、方案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眼下,經過3000多名施工人員6個多月連續奮戰,佔地700畝的泰嘉光電一期主體廠房即將封頂。在專員服務下,該項目開工後僅用40天就完成了40萬米管樁施工,創造了同類型高科技廠房樁基施工的新速度。

精準招商加貼心服務,讓產業鏈核心節點項目帶動半導體新材料、5G基站機櫃等一批上下遊配套項目加速向「光電灣」集聚。瞄準為華尚光電等提供半導體新材料的上海華合複合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徐凱華說:「南潯不僅有我們的產業鏈下遊企業,更有讓人暖心的營商環境。」

靶向招引

打造「人才鏈」

「高端項目越來越多,對人才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南潯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博文說,針對光電通信產業,該區正著力構建產業「人才鏈」,以此實現「產業集聚人才、服務留住人才、人才推動發展」。此外,正在編制中的南潯區「十四五」人才規劃中,也將增加針對光電產業人才的內容。

今年截至目前,南潯已招引培育光電產業創業團隊6個、專家4人、省級「海外工程師」光電產業項目技術顧問5人。

在引育人才的同時,南潯還積極搭建平臺,為光電企業引才用才創造條件。眼下,位於上海松江的南潯(上海)科創中心成了高端人才集聚的大本營。華尚光電項目籤約落戶南潯後不久,想在上海建立新的研發中心,但找不到合適的場所。吳博文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在南潯(上海)科創中心拿出一層免費提供給華尚使用,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年底將有60多位專家入駐從事研發。

「未來,我們還將利用長三角地區優質高校資源,定向培養光電產業技術人才,引入專家團隊,聯合設立產學研基地,以人才、科技賦能光電產業發展。」吳博文說。

相關焦點

  • 《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馬曉暉: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湖州要勇於成為...
    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背景下,湖州如何定位自身的城市發展角色?未來又將著重關注哪些領域的協同與發展?為此,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了湖州市委書記馬曉暉。他認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湖州只是開了個頭,今後湖州要勇於成為「一線城市」。要先從與嘉興、杭州、上海等城市的一體化入手,逐步在廣度、深度、力度上進行拓展,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 安徽靈璧: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 奮力打造新型軸承產業集聚基地
    在實現脫貧摘帽後,縣域經濟如何擺脫路徑依賴,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靈璧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靈璧縣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前景,將打造新型軸承產業集聚基地作為工業強縣的戰略選擇。
  • 站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C位」 蘇州吳江打造高能級產業基地
    改革開放後,吳江勇立潮頭,在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的「雙輪驅動」下,形成了絲綢紡織、電子信息、光電纜和裝備製造四大主導產業,誕生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五家全國500強民營企業,還有一大批隱形冠軍和技術龍頭企業,成為國家高能級產業基地。如今,在國家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戰略下,位於長三角核心區域的吳江再次站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C位」,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中份量最重的地區。
  • 以「最優生態」吸引「最強大腦」 世界青年博士齊聚湖州
    長三角一體化下盯緊前沿領域攬全球高端人才 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湖舉行、承辦第17屆長三角科技論壇等重大區域重大活動、長三角人才服務中心落戶湖州……一系列大事喜事的舉辦,不僅讓湖州城市知名度、人才青睞度得到進一步提升,更讓湖州從長三角「地理中心」加速邁向長三角「舞臺中心」。
  • 一億中流·育真上市加速器開園,以蓬勃之姿為企業鋪就發展經濟軌道
    ,未來產業的發展核心和機遇主要圍繞在兩大方向:新基建與城市群的建設。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長三角和珠三角的人口流入和經濟走勢都明顯領先於其他所有地區,兩大城市群未來會是中國最活躍的發展地區。長三角一體化也將成為經濟社會活力的源泉,創新的產業基礎。」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ED、北京政協委員馬民針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熱點進行剖析,為企業如何加快更好的應對機遇與挑戰提供了更寬闊的視角。
  • 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南潯擘畫電梯產業新藍圖
    隨後,《南潯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一件事」實施方案》出臺,助力加裝電梯一站式聯辦、一體化服務,可複製、可推廣的加裝電梯「南潯經驗」日漸成熟。近年來,南潯電梯企業緊緊把握國內外發展導向,在鞏固國外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做大國內市場份額。
  • 靈璧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 奮力打造百億軸承產業推動工業強縣
    在實現脫貧摘帽後,縣域經濟如何擺脫路徑依賴,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靈璧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以長三角一體化為契機,靈璧縣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前景,將打造新型軸承產業聚集基地作為工業強縣的戰略選擇。
  •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來集聚效應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來集聚效應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柯文斌表示,我省新型顯示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目前安徽新型顯示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液晶顯示器件主機業務收入超過全國1/5,京東方、維信諾、康寧、彩虹、華星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聚紮根,發展壯大。
  • 大咖論道|以高質量開發運營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當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正在加速推進,蘇州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積極參與者、有力推動者和堅定執行者,主動接軌上海、融入上海,把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作為重大戰略機遇。「今天,我們齊聚一堂,共同為『創新·融合·共享——以高質量開發運營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把脈開方、建言獻策!」
  • 車輪滾滾 蘇州金龍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跑出「加速度」
    自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全面貫徹落實以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緊扣"一體化"、"高質量",為加快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按下了快進鍵。在交通領域,越來越多的省際、市際公交線路紛紛開通,長三角城市群的人們正通過日益錯綜複雜的路網聯繫得越來越緊密,在滾滾車輪聲中感受「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點滴變化。
  • 長三角研發人員以7.87%的速度增長,人才集聚效應增強
    在11月27日復旦大學復旦發展研究院與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聯合舉行的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上,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徐寧發布長三角產業創新發展報告。他的報告顯示,目前長三角地區的研發人員正以7.87%的速度在增長,顯現出對人才的集聚效應在增強。但是從研發經費的支出結構來看,基礎研究的經費比例仍然偏低。 基礎研究投入比重仍然偏低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長三角要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而科技和產業創新中的重要一環就是研發。
  • 湖州城市數字大腦駕駛艙驚豔亮相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
    湖州城市數字大腦駕駛艙驚豔亮相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 2020-06-06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海無言,南縉有情 湖州南潯深化發展山海協作
    近日,湖州南潯區黨政代表團一行到麗水市縉雲縣對接交流山海協作工作,召開縉雲-南潯山海協作聯席會議。雙方就深化協作內涵、完善協作平臺、創新協作機制進行深入探討,進一步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兩地協作新徵程全面開啟。南潯副區長沈培明,縉雲縣領導楊國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沈培明副區長對山海協作結對幫扶工作表示了肯定。
  • 浙江公安機關積極助推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發展
    ● 從戰「疫」一盤棋到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從同心協力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到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長三角一體化合作機制不斷得到拓展和提升,一體化的理念、共同體的意識不斷深入人心● 浙江公安機關始終著眼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大局,以「三個地」的政治自覺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積極謀劃保障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舉措● 目前,「一盤棋」的思想貫穿於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各項工作中
  • 量子通信、12寸晶圓製造基地等一大批項目籤約,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來源:財聯社今天上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分5批籤約,涉及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交通互聯等多個領域。長三角面向物聯網領域「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上海市嘉定區、江蘇省無錫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以及中電海康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籤約。擬加強滬蘇浙皖分工合作,按照中試設備互補共享、產業布局錯位銜接、市場應用統一完整的原則,共建跨區域超級中試中心,實現四個千億的產業集群,打造全球物聯網高地。
  • 人民日報:長三角一體化全面推進
    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規劃綱要實施一年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如何加強互動合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了哪些進展?
  • 崛起的霸州——交通提速產業集聚 硬核實力搶灘京雄一線
    在雄安新區建設不斷提速,京津冀一體化愈發深入的背景下,一場關於京雄產業的大遷徙正在環京大地如火如荼的展開,扼守北京與雄安新區動脈咽喉的霸州,也緊抓機遇融入其中,搶先布局承接了北京外溢產業。優越的區位締造了第一重齒輪,優秀的營商環境和人才戰略轉動齒輪,促動優質特色產業落地,齒輪飛轉,持續放大的優勢又吸引了更多的產業集群落戶霸州,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環京都市圈發展的戰略背景下,霸州增長飛輪疾馳,打造京雄一線卓越的區域產業增長極。
  • 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公布
    全域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升了安徽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為更好發揮比較優勢、增添發展動能、實現整體躍升帶來了歷史性機遇。但也要看到,安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綜合競爭力不強,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過程中,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未來一個時期,是安徽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關鍵時期。
  • 安徽博望高新區推進高端數控工具機集聚發展試驗基地建設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打造戰新產業集聚發展示範點,安徽博望高新區按照省、市、區意見要求,圍繞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高端數控工具機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據了解,博望高新區加強要素整合利用,以「畝產論英雄」、戰新基地、「寧博同城化」等文件要求為基礎,加快制定出臺產業招商、產業轉移承接等針對性的政策,加大對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的引進與扶持力度,突出對科技、人才、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投入的引導。
  • 江蘇13個世界級產業集群正崛起
    在4月1日發布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江蘇實施方案》中,江蘇提出,到2025年,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基本建立,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8%以上。乘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東風,連江通海的江蘇,正以「抱團」之勢,參與全球競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