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長三角一體化全面推進

2020-12-14 人民網

《人民日報》2020年06月03日 01 版 版面截圖

原標題:大江奔流千帆競

——寫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一年之際

初夏時節,太湖荷花初綻,雁蕩霧接層雲,皖南田園似錦……豐沃的長三角,處處生氣勃勃。

從上海到甌海,大都市圈和特色小鎮穿成「鏈」、鋪成「扇」,搭起產城融合新平臺;從馬鞍山到舟山,江海聯運通達八方,鐵路公路縱橫交錯,滬蘇浙皖「一體化」不斷推進、「走出去」更加便捷……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處處激蕩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

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規劃綱要實施一年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如何加強互動合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了哪些進展?

「先手棋」「突破口」成效明顯,「一體化」全面推進

2019年11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公布。方案指出,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範區範圍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面積約2300平方公裡,其戰略定位是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杆、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範。

一年來,這一「先手棋」「突破口」成效如何?「實現了地理破界、資源破界,讓要素自由流動,提升區域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給出了令人振奮的答案。

示範區的制度創新,重在一個「融」字。

5月28日上午,上海青浦區東航路改建工程工地上,項目經理姚侹大聲為工友們加油:「再有2公裡,就能接上吳江康力大道了!」

接上這條路,從吳江汾湖高新區到上海的距離可縮短5公裡,汾湖英諾賽科(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駱薇薇為此欣喜不已。「上海的空港運輸將為我們的物流帶來極大的便利。公司正加緊建設矽基氮化鎵晶片項目,要藉助長三角半導體產業基礎,牽起跨省產業鏈。」

站在蘇州吳江汾湖高新區康力電梯288米試驗塔上俯瞰,以水為脈、林田共生、城綠相依的自然生態格局初見雛形,吳江區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吳志祥極目遠眺:「往後,上海虹橋商務區、張江科技園,都是咱招商引資的大靠山!」

政務服務、公共服務正加速融合。得益於三地企業資質互認,今年5月,僅用一天時間,原蘇州石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就完成了由吳江遷至上海青浦的所有事項。

示範區的發展質量,追求一個「綠」字。

太浦河像一條紐帶,把吳江、嘉善、青浦串在一起。吳江汾湖灣村黨總支書記、村級河長沈曉華說,以往水葫蘆從上遊漂到下遊,淤在哪哪倒黴。「現在三省市聯治,水越來越清。」

這股清水滋養了吳江汾湖,浙江企業來岸邊規划起康養文旅科創小鎮;這股清水流過嘉善姚莊鎮,杭州商旅集團來此投資建設「五彩姚莊田園綜合體」。打造生態品牌,水鄉引來一隻只「金鳳凰」。

張忠偉說,目前,示範區已推出國土空間規劃和6個專項規劃,落地20餘項財稅、金融等政策;接下來還將在土地、投資等多方面醞釀更多改革。

示範區一馬當先,整個長三角一體化快馬加鞭。

一年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尋求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

過去以調集省內科創資源、服務省內企業為主的江蘇產業研究院,如今與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開展密切合作,為長三角重大戰略研發和產業技術進步提供支撐。截至今年4月底,產研院已在先進材料、能源環保等五大領域轉化4500多項科技成果,服務長三角企業1萬多家,實現研發產業產值200億元。

——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支撐長三角高效聯通的,除了加緊建設中的海陸空運輸網,還有一張看不見的「工業網際網路」。

在南京紫金山實驗室,千裡之外的工業工具機操作過程在屏幕上纖毫畢現,展現了大規模工業網際網路成為智能製造「新引擎」的美好前景。「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與長三角一體化網絡建成後,將服務逾千家企業,加快我們邁向『中國創造』的步伐!」實驗室未來網絡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晨說。

浙江35萬家企業「上雲」;安徽引導中小企業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實現線下資源線上配置;上海工具機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企業提供遠程體檢……這張聚能、釋能的「大網」,助力長三角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加速奔跑!

——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

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臨港行政服務中心的大屏幕上,往來洋山港和保稅區的「車輛」光點不停地閃爍移動,輕點滑鼠,車上貨物信息一目了然。

這裡,大通關一體化在提速。貨物通關「一站通辦」、全程追溯;60多個委辦局、1200多個事項接入,悄無聲息實現全鏈條監管。

這裡,「走出去」步伐在加快。上港集團副總裁張欣介紹,目前上海港與蘇浙皖省港集團「手拉手」,加大江海聯運力度,提升長三角港口群發展能級。

一年來,長三角著眼於一盤棋整體謀劃,進一步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構建區域聯動協作、城鄉融合發展、優勢充分發揮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長三角更美了——省際聯防保障飲用水源地安全,做深做實生態補償機制……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描繪一幅「源頭活水出新安,百轉千回下錢塘」的錦繡畫卷。

長三角更「暖」了——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便利化,共享高品質教育醫療資源……隨著一項項民生任務加速落實,一體化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釋放一體化紅利,穩住經濟「底盤」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長三角一些地區和企業帶來較大衝擊。

「面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長三角三省一市充分發揮區域合作機制優勢,精準銜接、相互賦能。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中,大家迅速築起聯防聯控的共同防線,搭起復工復產的協同平臺,推動企業生產運轉起來,讓整個區域經濟活躍起來,更好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浙江省發改委主任孟剛說,長三角釋放一體化紅利,穩住了經濟「底盤」,兜牢了民生「底線」。

「一體化」拉動投資,為長三角開拓經濟增量。

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區真熱鬧!長東片區,大東吳青創園打下第一個樁基;新區工業園區,投資60億元的5G通信元器件項目開始廠房裝修;生物醫藥產業園,「德普斯」高端醫療器械項目設備進入後期調試。南太湖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南太湖新區已籤約億元以上項目34個,七成以上項目來自長三角地區。

「一體化」整合市場,助力形成新的產業優勢。

紹興市努力打造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和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高地。「目前累計接洽集成電路產業項目61個,協議投資超2000億元。」紹興市委書記馬衛光說,2019年該市集成電路產業總產值超過100億元,2020年可達300億元。

「一體化」對接資源,為穩企穩崗提供支撐。

在蘇滁現代產業園安徽勝華波汽車電器有限公司,站在滿負荷開工的汽車零配件生產線面前,公司副總經理張偉興對記者說,雖然近兩年汽車行業增速放緩,但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交通區位優勢和土地財稅政策優惠,幫助公司經營逆勢上揚。「兩條生產線下個月投產,還得招400名技工。園區幫我『上規模』,我為滁州『保就業』。」張偉興笑著說。

「我們與蘇、浙等省建立勞務對接協調機制,結合長三角企業用工需求整合本市職業技術教育資源、調整專業培養方向。」安慶市市長陳冰冰說,今年受疫情影響,當地居民外出務工時間有所延後,但長三角地區企業仍吸納安慶市人員就業49萬餘人,帶動轉移就業效果明顯。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長三角三省一市GDP合計4.98萬億元,佔當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4%。雖然三省一市GDP增速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均低於全國水平。

「規劃綱要實施一年來,激發了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巨大潛力。」合肥市市長凌雲認為,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長三角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改革開放為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改革開放,成就了長三角今天豐饒富庶的「家底」、海納百川的氣度。長三角一體化順利推進,靠的依然是改革開放。

「堅決破除條條框框、思維定勢的束縛,更大膽地闖、更大膽地試、更自主地改,形成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市場,為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探新路。」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松說。

——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激發生產力。

根據《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給出的任務書、時間表,長三角三省一市目前已在交通能源、科創等12個領域展開合作,並聚焦交通互聯互通、環境整治等7個重點領域,形成了一批項目化、可實施的制度政策,為建立規則統一的制度體系打下基礎。

促進要素市場一體化,讓人才、資本、技術自由流動。

在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20多層的人才大廈正拔地而起。「這裡將面向長三角聚集人才、孵化項目,並提供安居基本公共服務。」嘉興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利眾表示,要把大廈建為海內外人才的歇腳處、中轉地和加油站。

長三角資本、技術市場一體化也在提速。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成立一年多來,已建立了覆蓋長三角3200餘家企業的儲備庫。及時篩選、推薦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登陸科創板。2019年,長三角三省一市技術市場相互間合同輸出共計14128項,合同金額近431.93億元。

幾年前,誰都想不到,一條完整的量子通信創新鏈,會在「錯位」中誕生:上海市組建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率先掌握空海量子通信技術;南京大學在超導量子計算和模擬基礎研究方面實現突破;浙江阿里巴巴達摩院完成第一個可控量子比特的研發工作,獲得量子晶片全鏈路能力;安徽省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現對引力誘導量子退相干模型的衛星檢驗……長三角地區各方面相互協同,連鏈成勢。是巧合?不!是多層次多領域合作機制,釋放科技生產力!

——優化營商環境,爭當服務市場主體的「店小二」。

浙江湖州吳興區妙西鎮竹山茶海間,掩映著慧心谷綠奢度假村的主體建築和散落開來的63棟別墅。一些上海、江蘇遊客,常驅車來此休閒。

度假村聯合創始人杜永平來自上海,他感嘆:「如果不是浙江省根據度假村特點,搞『點狀供地』,我們哪有可能流轉這山前、山後的百十來畝坡地。」他說,疫情防控期間當地政府部門兩天一個電話,「隔山隔海也要把優惠政策講到位,暖心啊!」

「店小二」精神,如今已成為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部門的標配。「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梗阻、解難題,長三角爭先恐後。

滾滾長江東入海,見證多少風雲變幻。她的兩岸,從未像今天這樣風光無限。開創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局面,長三角人正你追我趕,奮力前行!

《人民日報》2020年06月03日 01 版

相關焦點

  • 【潮湧長三角】長三角裡的小三角 「安花白」城鎮圈為長三角一體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羅甜】「以上海為龍頭的三省一市是長三角地區的『大三角』;中間有個『中三角』,是嘉定、崑山和太倉;『小三角』就是我們的安花白(安亭、花橋、白鶴)。」談到「安花白」城鎮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花橋經濟開發區機關黨委書記朱建平向記者打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
  • 2021年高考政治時政熱點: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
    一、時政熱點素材(積累時政術語、分析時政考點)  國家主席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  他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一年多以來,三省一市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工作抓得緊,有不少亮點。
  • 平湖市:聚焦「科創夢」 全面融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
    《綱要》指出,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跨界區域、城市鄉村等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在科創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發展,全面建立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近年來,浙江省平湖市依託獨特區位優勢,持續有序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打造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高能級科創平臺。
  • 用好三把「金鑰匙」 推進職業教育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產教...
    10月24日-25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產教融合發展論壇在麗召開,眾多教育專家、學者齊聚麗水,共謀職教發展,推動產教融合。△麗水市人民政府盧彩柳副市長致歡迎辭△浙江省教育廳於永明副廳長致辭△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職業教育處馬建超處長致辭△麗水市教育局王平局長作《服務生態經濟 助力全面小康——打造具有麗水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主旨報告
  • 李錦斌:奮力在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12月24日,全省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會議在合肥召開。記者 徐國康 攝    12月24日上午,全省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專項行動工作部署會議在合肥召開,省委書記李錦斌出席會議並講話。
  • 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成立
    原標題: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成立  24日,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在浙江烏鎮正式成立。該聯盟由浙江省嘉興市發起,滬蘇皖浙19個城市積極響應,共同推進人才領域更高水平協作開放。  聯盟成立暨第一次聯席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嘉興倡議」。倡議包含了凝聚人才一體化發展共識、協同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大力促進區域人才有序有效流動、共同培育人才一體化發展市場、推進人才創業創新服務保障互通等10方面具體內容。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探索開展幹部交流新模式
    央廣網上海1月6日消息(記者傅聞捷)今天下午,長三角一體化幹部交流合作座談會暨一體化示範區領導幹部示範培訓班開班式在蘇州市吳江區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蘇州與上海的首批幹部交流分處級、科級兩個層面進行試點。
  • 鹽城:在一體化中推進高質量發展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鹽城納入長三角中心區城市。抓住機遇,融合發展。一年來,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總書記關於「一體化」和「高質量」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把「接軌上海、深耕長三角」這項事關鹽城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細化落實到每一個具體項目、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努力在融入一體化、服務一體化、推動一體化中展現鹽城作為,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 長三角一體化籤約:涉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19項大事
    他指出,上海將積極發揮龍頭作用,主動對接、搭好平臺、做好服務,推動長三角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表示,建設「重要窗口」是浙江新的光榮使命,也是長三角同心同向的新前景,必須注重戰略疊加、強化融合發展。將突出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建窗口,建設高素質強大人才隊伍、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推進長三角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合力打造長三角科創共同體。
  • 在馬省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我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12月9日至10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在馬省人大代表開展以「全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集中視察活動。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城建環資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杰參加活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卞建秋、市政府黨組成員易茂林分別陪同視察或參加座談。
  • 國元證券:提高站位 主動融入 綜合發力 重點突進服務長三角一體化
    問: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期間,主持召開了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貴企業作為安徽本土券商,在圍繞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部署方面如何布局發力?  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期間,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推進落實再次作出明確部署,推進重點領域一體化建設。
  • 互聯互通,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網信智慧」
    峰會以「網聚長三角 共話深融合」為主題,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關於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強化區域互聯互通,形成網絡傳播合力,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大網信智慧和力量支撐。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 量子通信、12寸晶圓製造基地等一大批項目籤約,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第一批籤約事項共3項,分別是:共同推進「兩場」同步建設合作協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籤約。擬發揮滬蘇兩地比較優勢,加快推進機場建設合作。推進滬浙政府採購一體化發展框架合作協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籤約。
  • 浙江公安機關積極助推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發展
    ● 從戰「疫」一盤棋到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從同心協力把綠水青山護得更美到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長三角一體化合作機制不斷得到拓展和提升,一體化的理念、共同體的意識不斷深入人心● 浙江公安機關始終著眼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大局,以「三個地」的政治自覺和「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積極謀劃保障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舉措● 目前,「一盤棋」的思想貫穿於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各項工作中
  • 《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馬曉暉: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湖州要勇於成為...
    6月5日,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恰逢《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一周年之際,長三角三省一市的一體化協同進程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會議的主辦城市湖州市,地處長三角區域的中心位置。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首個水環境跨區域一體化項目全面竣工
    近期,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掛牌一周年之際,由華建集團下屬水利院和環境院聯合設計的首個水環境跨區域一體化項目「元蕩貫通工程」全面竣工。設計團隊還提出「一環、六灣、多點」的總體布局,形成元蕩「一張藍圖、一個標準」的一體化治理方案,將上海段「醉美郊野灣」的湖灣溼地、江蘇段「智慧門戶灣」的閒夢雲臺、東航路、慢行橋等景點串聯成畫,實現不同工程間的有機融合。
  • 郵儲銀行出臺行動方案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中新網12月11日電 近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印發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案》明確了郵儲銀行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並對服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助力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城市金融服務升級、促進綠色金融發展、做強跨境和同業金融服務等重點領域工作作出安排。在服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郵儲銀行將積極服務傳統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大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 長三角一體化!太倉將成為江蘇進入上海的重要樞紐門戶城市!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一年多來,我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在搶抓機遇中乘風破浪,在真抓實幹中勇往直前,為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的一體化貢獻了「太倉力量」。8月22日上午,平時工作生活在上海的太倉吳芸女士乘坐C3798次列車從上海虹橋站到太倉南站。「全程27分鐘,車費16元,省時省錢更省心!
  • 探索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打破區域壁壘實現資源流動
    8月20日召開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便提出,「要在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的過程中發現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此背景下,打破區域壁壘、建立長三角人才協調機制、提高人才效率,成為有效發揮產業集中優勢、加快中國高科技產業追趕進程的關鍵。而這,就需要「破冰」探索、破舊除新。
  • 大咖論道|以高質量開發運營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交匯點訊 今天(12月20日)下午,「創新融合共享——以高質量開發運營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峰論壇在蘇州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新華日報社蘇州分社主辦,微鏈城(蘇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近百家開發企業及關聯企業共聚一堂,一起聆聽思想的盛宴、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