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鹽城納入長三角中心區城市。
抓住機遇,融合發展。一年來,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總書記關於「一體化」和「高質量」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把「接軌上海、深耕長三角」這項事關鹽城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細化落實到每一個具體項目、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努力在融入一體化、服務一體化、推動一體化中展現鹽城作為,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7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比上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位於東臺市安豐鎮的瑾辰汽車飾件有限公司是上海通用定點供應商。公司擁有全自動噴塗線無塵車間、全自動物料輸送系統,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張莉琳 攝
聚焦接軌上海,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
接收站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儲罐工程正在進行穹頂製作,工藝廠樁基及基礎施工接近尾聲,碼頭項目防波堤工程同步施工……12月3日,中海油LNG項目現場一片繁忙施工景象。
中海油LNG項目一期4座22萬方液化天然氣儲罐主體工程已竣工。項目部經理劉立平介紹,一期項目建成後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40萬噸,相當於每年植樹2000萬棵,遠期項目投產後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500萬噸,為加快我國能源轉型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更多綠色清潔能源。
濱海LNG接收站項目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協同推進跨區域能源基礎設施之一,也是省重大項目。按照省部署要求,我市專門印發《鹽城市落實江蘇省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0年工作任務推進方案》等文件,對78項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點任務、重點項目進行分解,把接軌上海目標任務落實到具體項目和事項上,造濃接軌上海、深耕長三角氛圍。
港口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響水縣著力打通港口集疏運體系「大動脈」,充分發揮海河聯動的獨特優勢,科學布局重點產業,全力打造沿海億噸大港。圖為響水港區重件碼頭一角。張佳奇 攝
今年是全面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要一年。我市立足長三角中心區城市新定位和高鐵時代新背景,印發《2020年全市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工作要點》,排出推動規劃方案落實、突破重大產業項目、提升飛地經濟能級、加強接軌基地建設、深化制度理念對接等方面工作具體內容,爭取更多重大項目和重要事項列入上海「十四五」規劃「盤子」。通過深化對接合作,推動將支持鹽城打造長三角「飛地經濟」示範區、長三角(東臺)康養小鎮項目初步列入蘇、滬「十四五」等相關規劃。
聚焦重點環節,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格局」,實現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上展現新形象。上海是長三角開放的前沿和創新的龍頭,接軌上海就是接軌創新、接軌國際化。我市緊緊聚焦「接軌上海」這個核心,適時出臺《鹽城市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規劃》,以建設「一區三基地」為抓手,全市域、全領域、全產業鏈進行對接,努力實現「上海總部、鹽城生產」「上海需要、鹽城配套」「上海成果、鹽城轉化」「上海市場、鹽城供給」。全市在上海舉辦各類經貿交流活動超過100場次,長三角(東臺)康養小鎮、大豐光明食品(集團)上海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等列入2020年長三角重要合作事項。
江蘇金田紙業有限公司年可生產灰板紙90萬噸。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灰板紙生產和紙製品加工基地。張佳奇 攝
聚焦產業合作,打造長三角北翼產業高地
11月18日,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在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活動現場,總規模100億元的康佳鹽城電子信息產業基金首批投資的深圳博盛新材料、香港金銖電子等6個項目順利籤約,同時還集中簽約5億元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項目40個、總投資391億元。
鹽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籤約項目涵蓋人工智慧、5G、半導體、集成電路、智能終端、高端精密製造及先進基礎材料等多個領域。近年來,我市將電子信息作為重點打造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機遇,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延伸拓寬產業鏈條,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1至8月份,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415.3億元,同比增長16.7%。
作為長三角中心區唯一蘇北城市,我市主動融入,將產業發展放到長三角中心區27座城市中去定位,依託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擴大新興市場份額,奮力邁上中高端。
10月30日,華人運通新能源汽車項目暨高合HiPhiX試生產下線儀式在我市新建成的華人運通汽車工廠內舉行。這是我市與華人運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取得的最新成果。
汽車一直是鹽城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也是命脈產業。我市積極應對傳統汽車市場行情變化和新能源汽車快速成長的產業趨勢,與華人運通、SKI等行業領軍企業深度合作,在能源供應、使用環境、智能網聯等領域持續發力,先後創成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
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在響水投資建設的1450mm五連軋項目生產車間。王雙飛 攝
11月19日上午,科森科技智能穿戴及通訊終端精密電子項目開工建設,標誌著科森一舉跨入產業高端和智能終端行列。崑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金根介紹,項目投產達效後,年可新增銷售30億元,為企業明年銷售50億元、後年實現百億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產業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我市始終聚焦「產業合作」這個關鍵,堅定不移主攻四大主導產業,全力打造長三角北翼產業高地。1至10月,全市新開工長三角地區億元以上項目168個,增長29.3%,佔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73.7%。其中長三角地區5億元以上項目33個;上海億元以上項目58個,增長41.3%,佔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6.9%。滬鹽合作共建園區開票銷售569.3億元、稅收24.8億元,分別增長3.9%、2.7%。
聚焦美麗生態,打造長三角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11月上旬,上海遊客安永越來東臺市安豐古鎮攝影採風,和他一同前來的上海市民有近百人。在街頭買一支攪攪糖,在巷尾逗趣鸚鵡,古井邊接一捧清泉,或是與百歲老人合影留念,遊人們愜意地享受著美景,不忘連聲稱讚,深感不虛此行。
隨著「接軌上海」不斷深入,鹽城成了上海市民休閒旅遊的重要目的地,不論是周末假期還是錯峰出行,來鹽城旅遊已成為多家上海旅行社開啟的必玩項目。
鹽城是長三角中心區城市中唯一一個自然遺產地城市,擁有丹頂鶴、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百萬畝生態防護林,是長三角旅遊、康養最佳選擇地。我市緊緊聚焦「美麗生態」這個優勢,持續放大「世遺」效應,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上海生態旅遊康養基地,打造長三角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
上海市民品嘗鹽城特產。荔志 攝
上海選擇在我市建設長三角康養基地,看中的是生態資源和城市資源的互補互融性。東臺市弶港鎮黨委書記、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朱亮亮說,黃海森林公園將進一步弘揚「黃海林工」精神,加大林相改造力度,提高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推動由賣苗木向賣風景轉型,奮力建設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城市生態客廳,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同步提升。
上海是長三角最大的農副產品消費市場。鹽城種著全國1.1%的糧食,養著1.2%的豬,有著長三角城市群中不可或缺的現代農業供給。率先落實農產品「一品一策」監管措施,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基本形成市縣鎮村「四級網格化」,創成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3個、省級2個,建成農產品質量可追溯示範基地1229個,建立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75個,通過認證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總數達339個,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73.7%.
11月20日,2020年鹽城農業接軌上海暨第十八屆江蘇名特優農產品(上海)交易會在上海國際農展中心盛大開幕。會上現場籤約20個項目,總投資85.27億元。
加快農業農業接軌上海步伐,持續推進鹽城農產品上海配送中心、直銷窗口建設。目前,全市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應基應基地37個,佔上海建成總數46%;與上海光明集團、蔬菜蔬菜集團、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等多家龍頭企業(園區)(園區)合作重點項目落戶鹽城;「鹽之有味」農產品上品上海年銷售總額突破330億元……鹽城農業多維度接軌上接軌上海,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