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大江南北都已經過了開放的季節。即使晚開的北方也已經只留下荷葉綠波。
01當荷花盡,翠葉殘,引發人的悽涼情緒。
01、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殘,西風從綠波之間吹起,使人愁緒滿懷。
美好的景致與觀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哪裡還忍心再看。
上篇寫荷,下篇寫人,荷花殘翠葉也殘了,由荷引入徵戰之人妻,景令人思婦愁上更愁,也暗示思婦的容貌就這樣從嬌豔到了蒼老,卻不見徵人歸。水到渠成,感染力更強。
02經典的自然就是楊萬裡的兩首:
都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楊萬裡的詩不用華麗的詞藻,但是卻是意境不凡,通俗易懂。宋詩不同於唐詩之處之一就是:直白易懂。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裡《小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楊萬裡《昭君怨·詠荷上雨》
03李商隱經常借荷花寓意寓情:
贈荷花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荷花開放最吸引人, 但是詩人卻憂愁於:翠減紅衰時候。
誰說這不是在愁苦於自己的一生顛沛流離?
這首詩語言通俗淺近,寓意明顯,表達直露,節奏明快,與李商隱很多詩歌的含蓄委婉不同,體現了他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04在那幾大宋詞大家眼中,賞荷視角不同自然意不同!
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蘇軾《江神子·江景》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蘇軾《阮郎歸·初夏》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05荷花如此之美,自然少不得那些唐詩幾大家:
01、李白跟荷花有關的詩很多,表達了不同的情緒和意境: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裡香。——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溪水清澈,掩映著叢叢綠竹,水明淨如鏡,映著荷花的倒影,傳出陣陣清香。但是你能品讀出:此景只應天上有的感覺嗎?所以荷花鏡裡香可以理解成雙關,此景如仙境如鏡中水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李白《西施 / 詠薴蘿山》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李白《淥水曲》
這兩首引入人物,擬人或者與人比,更生動突出荷花之美,似少女含羞,或惹美女嫉妒。
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李白《採蓮曲》
02、杜甫的詩更為含蓄:
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杜甫《宿贊公房》
03、白居易可謂花痴,可以為了桃花而四處找晚開的:
對於荷花也有其不一樣的眼光。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白居易《採蓮曲》
這首是被百裡荷塘所迷醉。那密不透內中乾坤的荷葉荷花,從那花的深處卻有小船悠然劃出,但是畫面充滿了動感。在碧水蕩漾一望無際的水面上,菱葉荷葉一片碧綠,陣陣清風吹來,水波浮動,綠葉隨風搖擺,而綠葉的搖動,才讓人們看到了「荷葉深處小船通」。這些荷花有多茂盛、廣闊,而「小船通」,則告訴讀者有人有活動。這就像一組電影長鏡頭,先見一片風光,然後將人物活動呈現在其中,給人以真切感。
我來一長嘆,知是東溪蓮。——白居易《京兆府栽蓮》
這首則是看到荷花之景,之逐步由盛到衰,感同身受,自比荷花一樣的命運。因生於環境不對,所以空有才華無人欣,不禁仰頭長嘆。正如「身在深山無人識」,縱你有才華橫溢和鴻雁志,也只能嘆生不逢時,生得不是地方。從古到今皆如此,即使如今,不也是我就是生得好,我就是有優越感?怎麼著的,所以人你無名時自然你是被人貶低,你有名了,那曾經對你優越感強的人就撲過來抱你大腿了。變得是時間空間,不變的是人性。即便如此:人的心志不能被動搖,白居易心志無動搖,最終也算是功成名就,官場相對如意了,晚年幸福了。心志不可被有些看似有道理的言論動搖,任你東南西北風,我自咬定青山不放鬆。縱觀中國歷史上那些名人,哪個不是年輕得志,人到中年方成大事的?關鍵是意志。他還有一首童趣的詩:
《池上》: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時白居易購買田地,並修了很大的一個小湖,經常去水邊晃,無意發現一「偷蓮」的小童,沒有那憤憤不平,卻感覺很妙,於是寫下此詩。
04、王維的鄉間村野詩,奠定了田園詩人的地位:
他如此寫荷花: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山居即事》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臨湖亭》
05、李白杜甫均崇拜的唐代詩人孟浩然:
雖然一生挺坎坷,但是其詩卻是意境深遠,沒有那怨怨不平,唯有對風景的欣賞和讚美。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 浮舟過滕逸人別業》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一景均可以化為詩,一花一草一木均可以成詩。只要你有發現美的銳利眼睛,當然還有那深厚的文化沉澱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