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荷花殘,「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荷影與詩!

2020-12-09 藝術泛舟

荷花大江南北都已經過了開放的季節。即使晚開的北方也已經只留下荷葉綠波。

01當荷花盡,翠葉殘,引發人的悽涼情緒。

01、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殘,西風從綠波之間吹起,使人愁緒滿懷。

美好的景致與觀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哪裡還忍心再看。

上篇寫荷,下篇寫人,荷花殘翠葉也殘了,由荷引入徵戰之人妻,景令人思婦愁上更愁,也暗示思婦的容貌就這樣從嬌豔到了蒼老,卻不見徵人歸。水到渠成,感染力更強。

02經典的自然就是楊萬裡的兩首:

都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楊萬裡的詩不用華麗的詞藻,但是卻是意境不凡,通俗易懂。宋詩不同於唐詩之處之一就是:直白易懂。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裡《小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楊萬裡《昭君怨·詠荷上雨》

03李商隱經常借荷花寓意寓情:

贈荷花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荷花開放最吸引人, 但是詩人卻憂愁於:翠減紅衰時候。

誰說這不是在愁苦於自己的一生顛沛流離?

這首詩語言通俗淺近,寓意明顯,表達直露,節奏明快,與李商隱很多詩歌的含蓄委婉不同,體現了他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04在那幾大宋詞大家眼中,賞荷視角不同自然意不同!

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蘇軾《江神子·江景》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蘇軾《阮郎歸·初夏》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05荷花如此之美,自然少不得那些唐詩幾大家:

01、李白跟荷花有關的詩很多,表達了不同的情緒和意境: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裡香。——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溪水清澈,掩映著叢叢綠竹,水明淨如鏡,映著荷花的倒影,傳出陣陣清香。但是你能品讀出:此景只應天上有的感覺嗎?所以荷花鏡裡香可以理解成雙關,此景如仙境如鏡中水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李白《西施 / 詠薴蘿山》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李白《淥水曲》

這兩首引入人物,擬人或者與人比,更生動突出荷花之美,似少女含羞,或惹美女嫉妒。

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李白《採蓮曲》

02、杜甫的詩更為含蓄:

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杜甫《宿贊公房》

03、白居易可謂花痴,可以為了桃花而四處找晚開的:

對於荷花也有其不一樣的眼光。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白居易《採蓮曲》

這首是被百裡荷塘所迷醉。那密不透內中乾坤的荷葉荷花,從那花的深處卻有小船悠然劃出,但是畫面充滿了動感。在碧水蕩漾一望無際的水面上,菱葉荷葉一片碧綠,陣陣清風吹來,水波浮動,綠葉隨風搖擺,而綠葉的搖動,才讓人們看到了「荷葉深處小船通」。這些荷花有多茂盛、廣闊,而「小船通」,則告訴讀者有人有活動。這就像一組電影長鏡頭,先見一片風光,然後將人物活動呈現在其中,給人以真切感。

我來一長嘆,知是東溪蓮。——白居易《京兆府栽蓮》

這首則是看到荷花之景,之逐步由盛到衰,感同身受,自比荷花一樣的命運。因生於環境不對,所以空有才華無人欣,不禁仰頭長嘆。正如「身在深山無人識」,縱你有才華橫溢和鴻雁志,也只能嘆生不逢時,生得不是地方。從古到今皆如此,即使如今,不也是我就是生得好,我就是有優越感?怎麼著的,所以人你無名時自然你是被人貶低,你有名了,那曾經對你優越感強的人就撲過來抱你大腿了。變得是時間空間,不變的是人性。即便如此:人的心志不能被動搖,白居易心志無動搖,最終也算是功成名就,官場相對如意了,晚年幸福了。心志不可被有些看似有道理的言論動搖,任你東南西北風,我自咬定青山不放鬆。縱觀中國歷史上那些名人,哪個不是年輕得志,人到中年方成大事的?關鍵是意志。他還有一首童趣的詩:

《池上》: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時白居易購買田地,並修了很大的一個小湖,經常去水邊晃,無意發現一「偷蓮」的小童,沒有那憤憤不平,卻感覺很妙,於是寫下此詩。

04、王維的鄉間村野詩,奠定了田園詩人的地位:

他如此寫荷花: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王維《山居即事》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臨湖亭》

05、李白杜甫均崇拜的唐代詩人孟浩然:

雖然一生挺坎坷,但是其詩卻是意境深遠,沒有那怨怨不平,唯有對風景的欣賞和讚美。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 浮舟過滕逸人別業》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一景均可以化為詩,一花一草一木均可以成詩。只要你有發現美的銳利眼睛,當然還有那深厚的文化沉澱素養。

相關焦點

  • 原創散文:秋塘荷影
    有幾隻蓮蓬,獨立水中,倒影落下一絲孤絕。就像是人老了,失去了曾經的顏色,卻多了飽滿的心懷。我喜歡欣賞一些帶著禪意的物種,蓮蓬在枯黃時,呈現出的神態,帶著一些內斂豐盛的氣象。周邊布落了一些散漫的荷葉,小而圓。不似平地荷塘裡的大葉,就那麼精緻小巧的,在秋水中靜立。是不是這些荷葉,知道自己生長在山之巔,就多了一份遺世獨立的心。知道了人間的好,都在那絲絲扣扣的紋路中,安靜做自己。
  • 秋風萬裡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這個芙蓉到底寫的什麼花?
    「秋風萬裡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它到底是荷花還是木芙蓉呢?雖然荷花的文字歷史可以追溯但先秦,有詩經為證」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但同期屈原的詩裡,荷花也叫芙蓉。「制芰荷以為衣兮,芙蓉以為裳。」綠色的葉子做上衣,粉紅的花朵做裙子。但問題也出在屈原,這位浪漫主義的大詩人流放在湘江一帶,他還寫了一句話,「釆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 秋風夕陽與梅妻鶴子——從劉長卿浙東詩看其對林逋詩風的影響
    劉詩現存509首,其中涉及浙東的有近50首,這些詩以酬贈唱和、送別抒懷、山水風景為主要題材,多為作者安史之亂後南渡的作品,詩風幽雋嫻雅,韻致清麗。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人,世稱林和靖,宋初「晚唐體」代表作家之一,著名隱逸詩人,有「梅妻鶴子」之稱。林逋存詩300餘首,多寫西湖優美景色,詠梅詩成就最高,久負盛名。
  • 竹韻傳聲|《夕陽•青竹•野菊花》(散文詩)
    竹韻傳聲|《夕陽•青竹•野菊花》(散文詩) 2020-12-12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讀古詩詞,邂逅詩畫夕陽
    和我一起讀古詩詞,邂逅時光裡如詩如畫的夕陽美景。01夕陽下,酒旆閒,兩三航未曾著岸。——元.馬致遠《壽陽曲.遠浦帆歸》感悟:天色近晚,夕陽西下,江邊的酒家一派閒適寧靜的景象,江面上還有二三隻小船兒不曾靠岸。花兒靜靜的飄落在水面,好像水都變得芬芳四溢起來。
  • 6首關於荷花的詩,帶你體會盛夏6種不同的美,哪一首驚豔到了你?
    春有桃,秋有菊,冬有梅,要說夏天,還是要屬周敦頤筆下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了,(蓮花與荷花在植物學上有所區分,在詩詞中一般不做區分),荷花不會讓人聯想到夏季的燥熱,只剩一份歲月靜好緩緩盛開。今天,就為大家分享6首關於荷花的詩,體會6種不同的盛夏之美。
  • 《河上花圖》:一曲詩畫雙絕的荷花讚美詩
    原標題:《河上花圖》:一曲詩畫雙絕的荷花讚美詩   畫中,朱耷以水墨描繪了沿河而生的荷花、蘭竹和坡石流水。從生機勃發的荷花始,經歷陡壁山崖、枯木亂石,再見孤蘭衰草竹葉夾生,最後以高澗瀑流結尾。筆墨的控制自然流暢,使畫面充滿強烈的節奏感。縱逸的筆觸澎湃著激情,更是將中國水墨畫的形式美呈現得淋漓盡致。全圖起伏跌宕又氣韻貫通,宛若一首華美的樂章。作者以純熟的技法作寫意荷花,筆墨交疊,濃淡互破,清氣滿紙。
  •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10首荷花詩詞,伴你美一夏!
    這個夏季,荷花的美麗如約而至。沉浸在詩詞中的我們,不妨也來其中尋一番吧,10首荷花詩詞,邀你同賞!《州宅堂前荷花》(宋·范成大)凌波仙子靜中芳,也帶酣紅學醉妝。有意十分開曉露,無情一餉斂斜陽。【花間簡語】荷花不愧是凌波仙子,嫻靜的模樣如同女子的醉妝一般嬌俏。在清晨的時候乘露綻放,在夕陽西下時斂起花瓣。蓮藕出淤泥不染,青葉氳清風飄香,這個時候荷花開得正好,接天蓮葉無窮碧,畫舫裁開一線光。 美妙的比喻,美麗如畫的景致,令人陶醉其中!
  • 「荷花」詩詞大全150首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14【詠荷詩】 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託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15【荷花 】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16無題其二 【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 「「賤」說詩詞」詩與城,前方到站——杭州
    你怎麼就這麼好看,蝶兒翩,鳥兒躚,還有那夕陽山外山。你這麼好看怎麼辦,朝流連,暮流連,竹爐烹雪,詩酒華年。杭州是詩,是畫,是傳奇,是神話。是天上的瑤池,太帝的園囿。是英雄的事跡,才女的逸聞。是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是煙柳畫橋,清風曉月。杭州不是一個「美」字可以描述,四季風情,二時風貌,總會有觸動到心弦的風景,好像一種莫須有的東西在讓你不斷前行。
  • 讀劉徹的《秋風辭》有感,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本文由作者豪言詩詞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漢武帝劉徹(前156一前87),景帝中子,在位五十四年,是西漢極盛時期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
  • 倒影落成詩,回眸已千年!
    在一帛,青翠欲滴的清涼裡等你入詩,無論你是一滴露,還是一枚疏雨,亦或是一眸淺淺的清喜。等你韻腳滴答滴答,提筆書寫,尖尖角的小荷,如釉的月色,和次第的蟲鳴四起。每個人心底,大概都有一輪滿月的情懷,不是在眉間,就是在心上,年年復年年的幽居。
  • 詩中四時,畫裡四季:一首詩配一幅古畫,意境能有多美妙?
    而對古人來說,春耕才是頭等大事,來欣賞一首合乎季節的詩——《山行》: 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春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此詩是清代姚鼐所作,寫山行春色,簡單的詩句中洋溢著春天的活力。
  • 秋風秋雨難知秋,黃葉飄落已入秋,離葉殘枝心隨去
    導語:秋風秋雨難知秋,黃葉飄落已入秋,離葉殘枝心隨去,平添感嘆幾多愁,四季輪迴多變幻,感悟人生一葉秋,秋月涼淚兩行,明月高掛相思長。銀月光灑滿窗,獨佇立凝遠望,思戀喜心憂傷,憶昔舊歡,密語衷腸,孤燈孤影,誰傾嘍涼,又是秋風寒,落葉隨風揚,寂寥長嘆,孤枕午夢殘,誰伴身傍?情寄月光,隨風輕蕩,知我想恩,早昐歸郎,慰心傍徨相見歡暢。
  • 一詩一得(201—210)
    讀到一首好詩,能將其中之一得與朋友們分享,也不失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歸樵201倒影初秋楊春傑窗前光影句中煙,一霎涼生驚噪蟬。我與秋風初執手,無端握痛是流年。與秋風執手,卻握痛了流年,經過情感改造後的秋風與流年,由無知轉為有知,無情變為有情,被詩人賦予了靈性,便成為了詩家語。感傷時光流逝,變抽象為具象,生動可感。(歸樵)202題三疊泉楊逸明青山曲折訴情衷,白練成三掛碧空。我有心泉從不疊,四時傾瀉入詩中。
  • 立秋時節話秋風《秋涼晚步》賞析
    古人常有悲秋情懷,也許正因如此,才有「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蕭瑟秋風百花亡,枯枝落葉隨波蕩……」這些悽美的詩句流傳至今吧。仿佛一到秋天,一切都顯得那麼悽涼冷落。我們今天分享的這首楊萬裡的《秋涼晚步》同樣也是描寫的秋天傍晚的景色,那麼這首詩和其他的詩有什麼不同呢?
  •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
    導語: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碧水綠荷花搖溢,鳥鳴驚水波滔滔,翠竹娜娜水中秀,鴛鴦相倚閑悠悠,池邊茅屋炊煙起,陣陣清香隨風溢,屋後野花開滿坡,池中魚兒逍遙遊,此生若能長相守,不枉紅塵自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