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的一目國,全都是「獨眼人」,專家:一目國在寧夏

2020-12-06 今人大力說古史

《山海經》是我國著名的神話故事書,裡面記載了各種各樣的奇聞怪獸,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傳說,例如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雖然大多都是神話故事,但是其中也提起了不少古代的地理、民俗、文化,有著很大的研究價值。

《大荒北經》也記載了一目人,"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少昊之子,食黍"。

大致的意思就是有這樣一個國家,所有的人只有一隻眼睛,長在臉的中央,所以這個國家叫做一目國。而一目人是生活在山上的,山上有著各種各樣的草藥,於是這裡也聚集了很多的妖魔鬼怪,一目人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國家中,他們喜歡吃黍,所以他們的手中時常抓著黍。黍是一種植物,也是今日的黃米,是我國最早耕種的植物。

一目人一張臉上只有一隻眼睛,想想就有點可怕,感覺就像是怪物一樣,那麼一目國是真的存在嗎?考古專家發現,一目國地址在寧夏。

難道《山海經》裡面的記載是真實的?一目國真的存在?考古專家在賀蘭山上發現了古時候的壁畫,壁畫上不僅僅是充滿了奇珍異獸,還有著非常巨大的獨眼巨人。這些獨眼巨人的手中,抓著類似黍的植物,與《山海經》裡出現的一目國的人不謀而合。

《山海經.大山北經》裡提到,"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少昊之子,食黍。"描述了一目國的人一隻眼睛長在臉面的正中間,以吃黍子為生。在《海外北經》中則記載了這些獨眼人所生活的位置,"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史學家認為,一目國的具體地方大概在鐘山山神燭陰的東邊。

結合在賀蘭山上發現的壁畫,鐘山被認為是陰山,賀蘭山正好位於陰山以東。

所以,考古專家斷定《山海經》裡所提到的獨眼人以及那個一目國,很有可能存在於寧夏賀蘭山一帶。至於書中描繪得無比玄乎的獨眼人,人類學家發現了這裡面的秘密:在西藏地區甚至遠到尼泊爾的原始部落,有一種風俗,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用刀割開額頭,往裡面鑲嵌一顆珠子,這樣從遠處看的話,就很像一隻眼睛,用這個作為部落的象徵。

雖然《山海經》大多記載的是一些神話傳說,但是究竟是不是真實的好有待考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山海經》是基於一定的現實基礎所描繪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不少考古學家、地理學家都會對《山海經》進行翻閱,以尋求可以依靠的線索。

所以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讀一讀《山海經》,不僅僅是神話故事,更多的是它具有意思那個參考性,可以說是文學家和考古家的寵兒。

《山海經》內容包括山川、民族、物產、藥物、祭祀等。還有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山海經》具有不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常識。

想要看《山海經》的人可能會擔心自己看不懂文言文,不知道選擇哪一個版本比較好,我給大家推薦一下自己在讀的《山海經》。

它是注全譯+圖解版本的,讀起來會更加輕鬆有趣。裡面有各種神話故事的插圖,一點不會讓你感到枯燥,裡面所描寫的各種神奇的情形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自己閱讀的同時,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一起讀,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培養閱讀的好習慣。有研究發現:在家庭教育中,不可否認家長是起主導作用的。

這本書只用49塊錢就可以買到,兩次外賣的錢就有啦,喜歡的朋友直接點下面連結就可以啦。

相關焦點

  • 本以為《山海經》中的「獨眼王國」是虛構的,卻在寧夏有了進展
    本以為《山海經》中的「獨眼王國」是虛構的,卻在寧夏有了進展歷史中流傳下來很多奇書,其中《山海經》是最神秘的一本,它記載了一個和現代完全不同的,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奇怪的動物植物,奇怪的人類國度都讓我們驚訝,認為這就是一本古人天馬行空的幻想作品。
  • 寧夏發現一處遺蹟,揭開山海經獨眼人的真相!竟與古希臘記載相同
    山海經中記載的「獨眼人」,竟與古希臘的記載相一致「獨眼人」,就是長著一隻眼睛的人。《山海經》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獨眼人,書中稱他們為「一目」。《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於是後代學者對《山海經》和希臘古籍共同考證,確認這兩種人的活動領域大概一致,都位於泰山一代。不但如此,考古人員在考古工作中還發現,從北亞到寧夏乃至歐亞大陸之間,可以找到很多「一目國」的遺址。例如,有人在北亞發現了許多石刻,這些石刻都是長著一隻眼睛的人。
  • 《山海經》中的奇怪國度,全是獨眼人,在寧夏一座山上被發現
    與其將《山海經》視作一部臆想類的書籍,倒不如說其是一個承載了上古文明的載體,其歷史、文學地位可見一斑。 《山海經》一書,究竟包含了哪些內容呢?用「包羅萬象」一詞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在整部《山海經》中,對上古時期的地理山川走勢、河流水文情況、各地動植物種類、金屬玉石礦藏的分布,以及世界人文風貌等都有所詳述,稱得上是一部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
  • 山海經裡記載的怪人,原本以為是神話,如今卻在寧夏賀蘭山被發現
    山海經與古希臘同時記載了「一目人」,所謂一目人,就是面部只有一隻眼睛的人,看似不可能,但山海經與古希臘卻有相似記載。《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 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西漢劉安主編的《淮南子》記載,一目國是海外三十六國之一,其民曰一目民,即 一隻眼睛長在臉面正中。
  • 《山海經》中的記載不斷得到證實,越來越多的謎題或將被解開
    中國有很多的神話故事,大多都來自《山海經》。袁珂先生曾在《山海經校注》中說:「吾國古籍,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使地之權輿,乃神話之淵府。」一目國《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在鐘山的東面有個一目國,那裡的人只有一隻眼睛,眼睛長在臉的正中間,有一說法他們有手腳。
  • 《山海經》在被質疑了幾千年後,終於被學者證實:它是真實的歷史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中外很多學者還是對其產生了懷疑,認為《山海經》是一本早起有價值的地理著作,並在不斷地研究中,讓《山海經》的記載不斷被證實。我國在1983年召開的全國性山海經學術研討會,發表的《試論招搖山地理位置》中,論證山海經第一山招搖山廣西省桂林市興安縣的貓兒山。2、《山海經》新疆或與一目國有關。
  • 山海經中記載奇怪的國家,你知道幾個
    《山海經》通常被看做是一部介紹山川地理、遠國異族、風俗物產的地理書,裡面記載了大量地理、歷史、民族、物產、醫藥、宗教、習俗等方面的傳說和遠古時期的神話故事。《山海經》中這種旺盛的想像力,在關於遠國異邦的陌生民族及其習尚的記敘描寫中,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 發現3000年前的遺址,驗證《山海經》中的「獨目人」真實存在過
    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聊聊《山海經》書中有這麼一段描述,」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東邊住著一群人,他們的臉中間只長了一隻眼睛,《山海經》裡面還說這種人是我們少昊帝的後裔。少昊帝是誰呢?
  • 《山海經》能預測未來?夔牛是鱷魚?專家:不是神話傳說
    《山海經》想必大家不陌生,現在很多仙俠劇中的妖魔鬼怪很多都是與《山海經》有關的,最為出名的《三生三世枕上書》《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的四海八荒,九尾狐、龍等都是《山海經》中的生物。馬面人身的英招,六足四翼沒有面目的帝江,人面九首鳥身的九鳳,四角、人目、彘耳的諸懷,一隻眼睛的一目國,還有身長九寸的小人國......
  • 《山海經》中的異獸不是虛構!書中的世界,是否真實存在?
    《山海經》是無可爭議的一本奇書,書中所包羅的內容範圍極廣,有天文、地理、水文、物產、神話等等內容,誇張的說書中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讀不到。這部書中,傳世的內容大約三萬多字,分為十八卷。比如說山海經中記載的「招搖山」,經過了我國學術的研討,認定了廣西的貓兒山便是山海經第一山——招搖山。再比如說是《山海經》中有一個國家叫做「一目國」,很多人在最開始認為這只是一個存在於想像中的神奇國度。
  • 《山海經》上古異獸能預言未來?專家:並非神話傳說,是真實的
    今天繼續來講一下《山海經》中的故事。很多人知道《山海經》,但真正讀過的人可能不多,即便讀過,可能很多人也不大相信,那些在今天幾乎無跡可尋的珍禽異獸,真的會存過嗎?有人說,山谷時期的異獸可以預言未來,是真的嗎?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山海經與希臘記載了同一種怪人,如今發現證據,難道異獸真的存在
    《山海經》是中國古籍當中最為神秘的志怪古籍,作者不詳,成書大致時間應該是先秦以前,就連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也就說司馬遷在編寫《史記》之前,《山海經》已經出現了。
  • 《山海經》上古異獸能預言未來?專家:不是神話傳說,可能是真的
    在《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大多數長相十分的怪異,比如有身軀如山脈的燭龍,也有長著鳥羽的應龍,還九個尾巴的狐狸。《山海經》研究專家袁珂認為,肥遺就是就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蜻蜓,而它與旱災的確存在關聯。民間有一句諺語是這麼說的:「蜻蜓高,曬得焦。」一般來說,每年的小暑前後,就會出現大量的蜻蜓,一直在山間或者田地上飛。這就預示著乾旱的的高溫天氣就快要來了。
  • 山海經解讀之西王母竟然是埃及豔后
    但是《山海經》中說,刑天忠於炎帝的信念還是感動了天地,,刑天沒有頭,他就用雙乳做眼睛,用肚臍當作嘴巴,拿起斧頭和盾牌去找黃帝決鬥,但事實上,刑天的假眼睛根本什麼東西也看不見!古希臘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正是我們前面講過的記載過一目國的希羅多德,這個國家裡的人都是無頭人,眼睛、鼻子、嘴巴都長在胸前,後來西方歷史學家又根據歷史線索考證出來,貝米斯確實存在,他們還和羅馬帝國爆發過戰爭,並且他們在地圖中給出了貝米斯的準確位置,但是他們為什麼是無頭人,難道我們能將《海外西經》對應到非洲嗎?
  • 山海經與古希臘記載過同一怪人,如今發現鐵證,難道這不是傳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沒有生活中的原型或現象,就沒有藝術創作的源頭和靈感。說來也巧,在我國《山海經》和古希臘的神話傳說和藝術作品中,都曾對同一「怪人」進行過描述,但後人卻始終沒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然而,當考古學者意外發現一塊天外隕石時,才再次將目光集中到這個「怪人」身上。
  • 「山海經」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籍
    晉朝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考證注釋者還有清朝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等。《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
  • 《山海經》裡關於非洲的記載,刑天有可能是非洲的貝米斯人
    如果說在《山海經》這本神奇的書中出現了關於非洲的故事你會相信嗎?關於非洲在山海經中的記載要從一幅壁畫說起,這幅壁畫繪製於1511年,位於丹麥的一個教堂裡。山海經中說,刑天忠於炎帝的信念感動了天地,以雙乳為眼,以肚臍為口,再戰皇帝,從而變成了一個無頭的怪物,一個悲情的英雄。刑天的故事被記載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按照山海經裡的世界觀,刑天的故事發生在中國的西方海外。西方海外難道就是指的丹麥嘛?所以才會出現在丹麥的教堂壁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