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尼西亞大戰:羅馬這樣打爆希臘化的巔峰軍隊

2020-12-09 澎湃新聞

原創 布武天下 歷史心發現

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歷史心發現】

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 禁止隨意轉載

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之一,「徵服者」塞琉古於公元前312年在巴比倫城登基稱王。塞琉古的帝國繼承了亞歷山大帝國的廣闊亞洲部分。最東邊達到今天的巴基斯坦。他和亞歷山大大帝一樣,最東方擴張到了印度,和亞歷山大大帝不同的是,塞琉古的軍隊被印度的國王旃陀羅笈多•孔雀(又稱月護王)擊敗。為了應對西邊安提柯的攻擊,塞琉古不得不與月護王籤訂了合約,雙方進行了和親。作為嫁妝,月護王給了塞琉古500頭印度戰象。

安條克三世是塞琉古的玄孫,他的國王之位是通過意外獲得的。他的哥哥塞琉古三世比他年長四歲,在他們兩個的父親塞琉古二世死後,帕加馬國王阿塔羅斯奪取了塞琉古王國一部分的領土,公元前223年,他們翻越金牛山脈,前去奪回領土。

在行軍的過程中,發生一場混亂。兩名刺客刺殺了國王。安條克的叔叔阿凱耶斯趁亂接管了軍隊,處死了刺客。不過阿凱耶斯並沒有趁機奪取王位,而是帶領軍隊輔佐國王,把安條克推上了國王之位。

東方的部分省份也趁此機會發動了叛亂。阿凱耶斯率軍前去平叛之後,利用自己打下的土地自立為王,對安條克發動了叛亂。

安條克暫時沒有管阿凱耶斯,而是向西去對付自己的宿敵埃及。當時埃及的國王是「篤愛父親者」託勒密四世,這位瘋狂的國王,殺死了自己的全家,卻唯獨沒有殺死自己的父親,因此得了這麼一個諷刺性的名號。安條克想要挑戰埃及對巴勒斯坦的控制,沒想到在公元前217年的拉菲亞戰役中被擊敗,不得不撤退。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漢尼拔•巴卡在特拉西梅諾湖大敗羅馬軍隊。

在對埃及的擴張失敗之後,安條客的關注點轉向了反叛的阿凱耶斯。他擊敗並處決了阿凱耶斯。他接著又進軍巴克特利亞地區,完全收復了自己在先前的叛亂中丟失的領土。

接著安條克又進軍印度,與印度國王訂立了盟約,可能還獲得了大量的戰象,或者其他的戰爭物資。他用這些物資重新對埃及發起了進攻,並在公元前200年,在帕尼亞戰役中擊敗了埃及的軍隊,掌握了整個敘利亞。

過了兩年,不幸的消息傳來了。馬其頓國王菲力在庫諾斯克法萊戰役(又稱狗頭山戰役)中戰敗。

希臘人獲得自由?

正在擴張中的安條克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進入了羅馬人的勢力範圍。

剛剛擊敗了馬其頓的羅馬人與馬其頓籤訂了和平條約。條約內容如下:

徹底恢復希臘人居住的城市完全自治,馬其頓國王要尊重他們的自治權。

馬其頓把自己統治下除馬其頓王國之3。

馬其頓的士兵人數不得超過5000。

馬其頓像羅馬支付1000塔蘭特的賠償金,在合約籤訂之時首付500塔蘭特,剩下的分期付款,分十年付清。

不得像羅馬的同盟國,羅德島和帕加瑪發動戰爭。

國王的次子德米特裡烏斯作為人質送往羅馬。

承認雅典對利姆諾斯島的管轄。

這個條約很明顯是狠狠宰了馬其頓一波,首先只讓馬其頓擁有五艘戰船,這是完全瓦解了馬其頓的制海權,如果日後再一次爆發戰爭,馬其頓將沒有任何海權可言。只有5000人的士兵人數也無法與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抗衡,馬其頓完全落入了羅馬人的控制。

然而,希臘人最關注的是第一條。羅馬人真的能把真正的自由給希臘人嗎?

公元前196年,科林斯舉辦了盛大的體育節:地峽運動會。羅馬將軍弗拉米尼將出席這一場會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希臘。地峽運動會不只只是一場簡單的運動會,而是全希臘重要人物的一場峰會。

那天,科林斯的露天體育場擠滿了觀眾。觀眾席上人聲嘈雜,人們並不關心比賽,而專注於自己的談話。

羅馬人說了要讓希臘人自治,但是他們肯定會駐紮軍隊吧?如果不讓他們在城邦中駐紮軍隊,他們會放棄戰略要地嗎?我們要交納賦稅嗎?我們的自由又是什麼樣的?

競技結束之後,洪亮的喇叭聲傳遍了整個運動場。整個體育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之中,弗拉米尼的聲音開始在上空響起。

羅馬元老院集體總司令官提圖斯•昆克蒂烏斯•弗拉米尼在這裡向各位保證,即日起希臘人徹底恢復自由,希臘各個城邦對羅馬不承擔繳納年貢和租稅的義務,根據各自城邦的法律,享有完全的自治,羅馬軍隊會撤出希臘。

剎那間,體育場中爆發出了山崩海嘯的歡呼聲。人們湧向了弗拉米尼,人們都希望一睹這名羅馬統帥的風採。弗拉米尼被擠得東倒西歪,很不容易才從體育場中跑了出來。

然而,希臘人真的獲得自由了?

雖然羅馬不會在希臘城邦中駐軍,但是羅馬人控制了號稱希臘枷鎖的哈爾基斯堡壘,克林斯堡壘和德米特裡亞斯堡壘。希臘人迎來的並非真正的自由,而是一個新主人。

安條克與羅馬人之間很快就產生了摩擦,原因不是別的,而是安條克接收了羅馬人的死敵:漢尼拔。這位著名的迦太基將軍,被安條克收為自己的顧問,這讓他和羅馬之間的關係大為緊張。

不久之後,希臘人派出使節向安條克請求救援。安條克率領著軍隊渡過了赫勒斯滂海峽,與羅馬宣戰。

溫泉關戰役

一路南下,軍隊來到了庫洛斯克法來戰場的遺址。安條克下令將這裡的骸骨風光大葬,想要藉此來討好馬其頓人。接著,他南下進入了溫泉關,這裡曾經是斯巴達300勇士與波斯皇帝戰鬥的地方,也是由色薩利南下進入阿提卡的唯一途徑,因此,在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安條克在這裡被羅馬人擊敗,灰溜溜的退回了小亞細亞的以弗所。

馬格尼西亞

退進亞洲的安條克,堅信羅馬人不會進入亞洲找他的麻煩。而只有漢尼拔警告他,羅馬人接下來肯定會對他動手。安條克終於被漢尼拔動搖了。他向羅馬人派出了使節,表示願意割讓自己的歐洲領土。然而,這點彈丸之地已經滿足不了羅馬人的貪慾了,羅馬人表示自己想要金牛山以西的所有亞洲領土才滿足。

安條克已經無路可退了,他決定在西皮勒姆山區的馬格尼西亞決戰。雖然現在自己處於守勢,不過安條克能對自己的軍隊抱有非常充分的信心。而讓他對自己更自信的在於,西庇阿病了。

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西庇阿,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擊敗了漢尼拔的羅馬將軍,他本來是要前往亞洲與安條克作戰的。然而,在開戰的前夕,他突然病倒了。元老院的人選變成了他的兄弟,盧修斯。

東進亞洲

帶領軍隊進入亞洲的盧修斯很快就與安條克碰面了。安條克在佛來九斯河的附近安營紮寨。

羅馬人被安條克的軍容震撼到了。安條克的軍隊簡直是一座古代軍隊博物館。除了長時間佔據希臘化時代戰爭主要組織形式的馬其頓方陣之外,安條克還具有3000名具裝騎兵,他們的鎧甲和人都被附著鐵甲。

安條克的具裝騎兵是真正的武裝到了牙齒

除此之外,安條克還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兵種。他的軍隊裡面有為數不少的鐮刀戰車,這種戰車有四隻馬並排拉著,車軸上裝上了大鐮刀,奔馳起來的時候可以切下敵兵的腳。

軍隊中的戰象背負著高大的塔樓,還有讓它們看上去更加威猛恐怖的羽冠。阿拉伯弓箭手騎在駱駝上,他們拿著長劍,以便在耗盡弓矢的時候,可以通過劍繼續戰鬥。

塞琉古戰象

刀刃風暴

在戰鬥的一開始,安條克命自己左翼的鐮刀戰車迅速出擊,對盧修斯的右翼發起了進攻。如果一旦讓這些戰車接觸到了重裝步兵隊,那效果便是毀滅性的。戰車會像切水果那樣切碎步兵的凝聚力,讓羅馬軍的整個右翼潰敗。

然而,盧修斯並不會讓這些戰車碰到自己的隊伍。他命令輕裝步兵一齊開火,密集的標槍和箭打在了戰馬上。發瘋的戰馬要不立刻死亡,有一些馬甚至掉轉馬頭,衝上了自己的友軍。來不及做準備的安條克左翼立刻被自己的鐮刀戰車撞了個粉碎。

羅馬軍隊趁勢推進,他們射出了自己手裡的標槍,拔劍與敵人的方陣展開了近戰。自從100多年前皮洛士登陸義大利半島以來,羅馬人已經與馬其頓方陣進行了多次的交鋒,他們對這種對手再熟悉不過了。

看樣子,形勢一片大好,羅馬人仿佛很快就要取得勝利。然而,戰勢並沒有這麼簡單結束。

戰勢逆轉:騎兵的衝鋒

安條克的右翼響起了鋪天蓋地的號角聲。

安條克帶領著自己的3000名具裝騎兵,衝向了羅馬軍的左翼。羅馬人之前把他們的左翼放在河邊上,並在那裡只部署了四支騎兵隊,因為他們認定安條克並不會從這裡發動攻擊。然而,羅馬人還是低估了敵人騎兵的戰鬥力。安條克的騎兵撕開了一個裂口,深深地插入了羅馬戰線。看著四面飛舞的羽冠,羅馬左翼步兵一度支持不住,向後退卻,幾乎有崩潰的跡象。

賽琉古騎兵闖入了羅馬戰線

然而,羅馬軍團絕不會如此輕易就被擊潰。很快,頂住了騎兵第一波衝鋒的羅軍左翼再一次集結起來了,跟著趕來的,還有2000名馬其頓盟軍預備隊。安條克三世引以為豪的騎兵一波流並沒有產生意想中的結果。

塵埃落定

正當安三本人在右翼苦戰時,他的左翼卻因為鐮刀戰車的「反戈一擊」被帕加馬國王優美尼斯的騎兵利用,被對方數量劣勢,質量也不怎麼佔優的騎兵風捲殘雲一般橫掃到崩潰。

剩下中央精銳的定居者方陣兵們被羅馬人兩面合圍,已經無路可退了。他們只好背靠背集合成了一個巨大的中空方陣,把所有的戰象圍在裡面,慢慢地向營地退去。並且期望著國王能夠集結人手回來拯救他們。

羅馬人懼怕這如林的長矛,並沒有上前交鋒,而是用充足的矢石不斷打擊方陣。方陣中不斷傳出了慘叫。不斷的有人被石彈和標槍打碎了頭顱,倒在了地上。

儘管如此,軍隊還是維持著自己令人驚懼的秩序。羅馬人只好換了一個打擊目標:大象。

羅馬人越過了如林的長矛,用自己的石彈,標槍去打擊方陣中央的大象。這些大象很快就發了瘋,瘋狂的踐踏自己的戰友。

兵敗如山倒,再訓練有素的軍隊也撐不下去了,塞琉古士兵們爭先恐後的放棄陣地,奪路而逃,自相踐踏,死者不可勝計。當安條克本人和他的騎兵橫穿戰場來到中央和左翼時,看到的是麾下大軍滿地的屍體,這可是整個亞洲的精華,帝國最寶貴的財富啊!安條克瞬間精神崩潰,如喪家野犬一般逃出戰場,從此再也不敢和羅馬人爭鋒。據羅馬人記載,該戰己方僅陣亡數十人,塞琉古7萬大軍當場陣亡的就有3萬以上。如此懸殊的戰損比,出現在這樣一場頂級的強強較量中,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這場戰鬥的結果是毀滅性的。安條克被迫與羅馬人籤訂了不平等條約。漢尼拔聽到安條克失敗的風聲,急忙跑到了黑海之濱的比提尼亞,七年後,在那裡被逼服毒自殺。

羅馬人提出了殘酷的條約,安條克不得不像之前的馬其頓人那樣支付戰爭欠款,並且解散自己的海軍。戰爭欠款讓他不堪重負,沒過兩年他就死了,他的兒子為了支付這筆債,搜颳了不少猶太聖殿的寶庫。這一條約在公元前188年正式生效,塞琉古帝國在古代世界的實權地位,大概到這裡就算結束了,羅馬人也基本鞏固了自己的霸權地位。雖然之後還會有不少繼業者王國反抗羅馬,但它們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原標題:《馬格尼西亞大戰:羅馬這樣打爆希臘化的巔峰軍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羅馬向東拓展時期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交流」始於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應塔林頓等南義大利希臘城邦求助,跨海作戰,羅馬面對當時縱橫歐亞所向無敵的希臘化軍隊,在戰場上苦苦支撐,屢屢吃癟。於是馬其頓戰爭爆發,從此羅馬正式武裝介入希臘局勢,正是在此時,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羅馬軍隊在狗頭山痛擊腓力的馬其頓軍,隨後宣布希臘自由,之後軍隊撤出希臘。隨後,縱橫亞洲的塞琉古安條克三世率軍跨過海峽進入希臘,羅馬隨即介入,在溫泉關把安三打的丟盔棄甲。
  • 屢敗羅馬、進抵羅馬城的希臘英雄
    羅馬軍隊和馬其頓方陣軍隊孰強孰弱,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一個公認的答案,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這兩支軍隊的交鋒,總認為最早發生在布匿戰爭期間,不過,這兩支軍隊最早交鋒的時間,其實比布匿戰爭要早得多,同時,這支與羅馬人交戰的馬其頓式希臘軍隊還有一個壯舉,那就是他們比漢尼拔率領的迦太基軍隊更早地來到羅馬城附近,讓羅馬人在成為義大利強權後,第一次體會到了敵人兵臨城下的恐懼感
  • 羅馬軍團和馬其頓步兵方陣誰更強?
    在我們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羅馬人如何面對並設法擊敗迦太基的僱傭軍。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說明羅馬軍團如何戰鬥並最終徵服了亞歷山大的繼承者的希臘步兵方陣。在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和他的精英馬其頓軍隊越過了達達尼爾海峽,向東行軍,並摧毀了波斯軍隊,徵服了阿契美尼德人。
  • 解析羅馬軍團打爆繼業者王國馬其頓方陣
    因為相對於羅馬共和國的軍隊,繼業者國家的軍隊,不僅兵種更加豐富,而且直接繼承了當年曾橫掃四方的馬其頓軍隊衣缽。尤其是像塞琉古這樣的強大繼業者國家,他們不僅手握大量金錢、土地以及眾多戰略資源,而且手中更有大量值得稱道的,久經沙場的軍隊。所以僅憑武器或戰術的元素,很難說清楚羅馬人在東地中海的軍事勝利。
  • 血脈漸弱的「羅馬軍團」——公元2—3世紀羅馬軍隊的日益蠻族化
    早在羅馬建城後不久,就曾命令各階層、各部族根據人口佔比組織"百人隊",最初共建起192個"百人隊",在之後的數百年中,羅馬軍隊的人數、編制都有所改革,但仍以羅馬公民為其主力。這支羅馬軍隊戰勝了希臘、毀滅了迦太基,接連打敗周圍國家,構建起一個橫跨地中海的強大帝國;而羅馬公民的自由發展得到保證,公民意識增強,也有著參軍作戰的極大熱情,進一步促成了羅馬軍隊的發展壯大。
  • 從「阿瑞斯」到「馬爾斯」:希臘與羅馬的淵源
    在這期間,西至直布羅陀,東至黑海,北至英格蘭,南至撒哈拉沙漠,蘇丹、阿拉伯半島的廣大土地上,不管人民的意願幾何,都臣服於羅馬軍隊的鐵蹄之下。但羅馬並沒有忘記希臘,羅馬的許多文化都是源自希臘,甚至用羅馬詩人賀拉斯的話來說:「被徵服的希臘徵服了野蠻的徵服者。」意即希臘的國土雖被徵服了,但希臘的文化又反過來徵服了羅馬。希臘文化是如何反徵服羅馬的呢?接下來來談談神話中希臘與羅馬的淵源。
  • 深度解析:為什麼古埃及語只被阿拉伯同化,卻沒被希臘羅馬同化
    第五個是羅馬大名鼎鼎的羅馬帝國於公元前30年滅亡託勒密王朝,成為埃及的新主人,一直維持到公元395年帝國分裂。不過羅馬軍事雖強,文化上的影響力卻一直不如希臘,加之統治者和波斯一樣只看重埃及的經濟價值,因此對埃及文明的影響也很小。這時埃及官方語言是拉丁語,社會通行希臘語和埃及語。
  • 古代西方種族歧視,希臘羅馬的黑人何種形象?卑賤醜陋還是相反?
    希臘地區的所有藝術作品和歷史資料也自然有羅馬繼承。希臘文化對羅馬文化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在希臘文化的藝術構建中,很大程度上是描寫當時社會生活的現實反應,而描寫黑人藝術作品的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主題豐富,這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對於黑人態度的重要研究資料。
  • 拜佔庭帝國: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為何竟被徹底希臘化?
    作為羅馬的最後遺存,拜佔庭帝國頑強地在巴爾幹半島之上存在了上千年之久。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卻不再像當年的那個羅馬拉丁式的國度,反而越發像一個希臘式的國家。拜佔庭,這個傳承著羅馬帝國衣缽的國度,為何會走向徹底的希臘化呢?
  • 帝國時代羅馬復興八大強國介紹及遊戲戰術
    埃及適合戰車爆,埃及擁有最強的僧侶和四馬戰車,但僧侶不能作為主要軍事單位。埃及歷史上的戰車很有名,戰車射手和四馬戰車都是同類中最強大的。金礦開採速度快,軍隊的生命價值高。鐵器時代182頭血雙頭馬是遊戲中性價比最高的軍事單位。
  • 古典時代軍隊近戰都用什麼?
    而在希臘人忙著讓方陣兵更重、更硬、更不靈活的同時,他們西邊的羅馬鄰居卻被迫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羅馬這個民族堪稱是希臘的最忠實學生,除了文化以外,羅馬人在這一期間,軍隊風格以及武器裝備與希臘人如出一撤。
  • 民族遷徙時的蠻族大軍:根本不會害怕漢晉時期的中原軍隊!
    在有意無意之中,忽略了當時的蠻族軍隊已經在各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如果說公元1世紀的森林部落,還不能在開闊地上擊敗陣列完整的羅馬軍團。那麼在公元4-5世紀,這些蠻族部隊就已經和當時的羅馬軍隊不相上下了。羅馬軍隊經常招募使用的博斯普魯斯士兵,就是黑海海岸邊的希臘殖民者與遷徙遊牧民的混血族群。羅馬人自己也在長期同各騎兵強國對抗中,引進、模仿和學習了大量騎兵戰技巧。早已不是過去那支靠步兵雙腳去追趕輕騎兵的步兵大軍。
  • 馬拉松大戰表示:希臘方陣贏得不容易
    這次較量以波斯的慘敗與希臘的勝利告終,戰後的雅典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雅典帝國,在這場較量中雙方的第一次大規模較量就是馬拉松之戰,關於此戰,一般說法都是希臘方陣大勝缺乏近戰能力的波斯步兵和騎兵,描述口吻真有點類似打遊戲,好像希臘方陣推過去,波斯人就都死了。那麼此戰的細節到底是怎麼回事?
  • 古羅馬帝國的軍事奇蹟:雖然騎兵不給力,卻總能打贏騎兵戰
    ▲1為早期共和國時代裝備非常好的羅馬重騎兵2 撒姆提重步兵(義大利地區) 3 路加尼亞重步兵(義大利地區)軍團是羅馬創立的新單位,與希臘方陣一樣,是之後影響整個世界軍事組織數世紀乃至十數個世紀的偉大發明。本書因是重點介紹重騎兵就不詳敘,只作簡要介紹。
  • 羅馬徵服不列顛:羅馬化的島嶼
    雖然不列顛方也有像卡西維拉努斯這樣的英雄,帶領部落戰士暫時抵禦了羅馬人的入侵,但雙方實力懸殊,加上此時不列顛內訌,不得不與凱撒籤訂停戰協議。 凱撒兩次入侵時間、範圍都很短暫,範圍都局限在沿海地區,算不上徵服了不列顛島,此後的100年內,不列顛都沒有受到羅馬人的入侵。但這兩次進攻引起了羅馬人對不列顛的關注,人員往來和貿易增多了。
  • 希臘羅馬神話的歷史
    關於希臘神話最古老的文字記載是荷馬所寫的《伊利亞德》和《奧德賽》,但目前學術界對於荷馬的生平和是否真有荷馬這個人的存在都沒有定論,也因此這兩部史詩形成的時間沒有辦法確定,只能估計大約介於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12世紀之間。
  • 漢朝軍隊的鼎盛時期,對抗羅馬軍團的鼎盛時期,誰強誰弱?
    漢朝軍隊不是職業軍隊,大多數人都是農民,有戰爭拿起武器,沒有戰爭拿起鋤頭種地,漢朝軍隊數量龐大,其鼎盛時期有一百多萬軍隊,漢軍沒有像羅馬人那樣把軍隊以軍團為單位,而是把軍隊的職責進行劃分,主要分為中央軍、郡縣兵和邊防軍,也不是絕對固定的。
  • 孕育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的環地中海地區,為何沒有統一的語言?
    在我們的教科書之中,經常能夠看到以科學、理性、民主、法治等著稱的希臘、羅馬文化是地中海文明的主流。但在希臘、羅馬文明之前,在環地中海地區上的文明是古埃及文明和克裡特文明。從尼羅河一直到地中海海邊的亞歷山大裡亞,古埃及帝國是最早跨越地中海,成為這片土地上第一個輝煌的文明。
  • 《埃及、希臘與羅馬》讀書有感
    這提醒我們,在希臘世界,眾神與凡人之間的界限並不固定。眾神從未通過降下不容置疑的啟示來與人類保持距離。在古希臘,既無教會這樣的機構化的宗教組織,亦無傳播教義的神聖典籍,更沒有所謂的祭司群體—一群與眾人分離,有權威闡釋何為正確的觀念或行為的男女。
  • 希臘神話、羅馬神話和北歐神話
    羅馬神話是古羅馬傳說起源及宗教系統的主體,見於羅馬文學與視覺藝術中。羅馬神話也指當代關於羅馬文學、視覺藝術的研究,及任何時期的其他文化中的相關主題。希臘對義大利半島的影響使得羅馬史前人類學的研究複雜化了,且其後對希臘文學的藝術模仿使得羅馬宗教和神話的研究中複雜化了。理論上,羅馬人熱衷於把自己的神模仿希臘神,並以對應的羅馬神的名義重新解釋希臘神的故事。羅馬早期神話還與伊特魯裡亞宗教有許多聯繫,但記錄的比與希臘宗教的聯繫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