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為何成為二次元聚集地?

2021-01-18 典藏


英國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現正推出「日本漫畫展」(The Citi exhibition Manga),是迄今海外最大規模的漫畫主題展(圖1)。在策展人妮可・考裡奇・羅斯曼尼爾(Nicole Coolidge Rousmaniere)和松葉涼子的策劃下,本展陳列超過50 位漫畫家、70 種圖冊及162 件名品佳作。從19 世紀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到轟動全球的《精靈寶可夢》(ポケモン),細膩探討漫畫藝術如何在日本生根成長,並於世界發揚光大,進而形成影響深遠的流行文化現象。館方期待藉此能讓觀眾理解日本漫畫的發展歷程,不但學習漫畫專屬的視覺語彙和形式內容,更進一步知曉漫畫對於現今社會群體的影響。


1. 展場中的虛擬漫畫書店。攝影/J. 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主展場入口的小型陳列展示眾所皆知的英國童話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藉由並置原作者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的初稿和多位日籍漫畫家如CLAMP、大友克洋和星野之宣的創作(圖2),聯繫起英、日兩地的文藝交流。這個展示旨在呈現一個舉世知名的童話故事是如何通過漫畫形式表現,並彰顯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創意。親切的主題也讓當地民眾感到熟悉,足以帶領他們順利進入日本漫畫的世界。除此之外,由漫畫家河野史代創作的白兔「Mimi-chan」,也擔當指引解說員,陪伴觀眾暢遊全場。


2. 星野之宣,《愛麗絲》,1988,©星野之宣/小學館



為了讓觀眾熟悉漫畫創作的形式與發行流通,第一展區內分別從文字閱讀、圖畫描繪和流程製作三方面,向大眾解說箇中奧妙和細節。展覽以河野史代的圖繪著作《漫符圖譜》作為導讀入門工具書。這是第一本詳盡收集、分類並加以解說何謂「漫符」(manpu)的書籍。另外通過對漫畫家,包括赤冢不二夫(圖3)、齊藤隆夫和東村明子等人的採訪錄像,精選原畫和漫畫稿本的展示陳列,呈現繪製漫畫的構思與創作過程。除了聚焦創作者本身及作品外,在業界擔任關鍵推動角色的出版商與編輯群,如白泉社的鳥鳩和彥、講談社的吉羽治、小學館的中熊一郎以及集英社的鈴木晴彥,其專訪影片也都在本區播放。


3. 赤冢不二夫,《鰻犬的終期》,1973,©赤冢不二夫



第二展區「與古為徒」則探尋日本漫畫中視覺敘事的藝術形態,研究其歷史根源(圖4)與現狀(圖5),並關注20 世紀初期的創作先鋒人物,例如北澤樂天、岡本一平與手塚治虫(圖6)。在本區的盡頭處,館方還設置一個展示書店與閱讀空間,通過虛擬式和數位化的雙重結合,觀眾得以盡情閱覽歷來風行的漫畫單行本與連載雜誌,還能自由下載電子版本。此外,2011 年受大英博物館委託,以創作《宗像教授異考錄》聞名的星野之宣,曾為之量身定做《宗像教授之大英博物館大冒險》(圖7)。漫畫中宗像教授如同日本的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不但帶領讀者遊歷冒險,解開歷史謎題,更提供許多文化知識。當年該書一出版,即受到世人好評,此次館方亦重新加以變化,讓觀眾享受到精彩的數位體驗。本區還重現了位於東京神保町的高岡書店,作為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漫畫書店之一,陪伴著無數讀者度過了成長時光。


4. 葛飾北齋,《百物語》,小幡小平次,1833,©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5. 萩尾望都,《波族傳奇》,2018年7月號Flower少女漫畫雜誌封面,©小學館


6. 手塚治虫,《大都會》,1949,©手冢製作株式會社

7. 星野之宣,《宗像教授之大英博物館大冒險》,2011,©星野之宣/小學館



日本漫畫除了以千變萬化的風格筆法吸引大批讀者外,其廣泛涉獵的議題與故事,更是話題十足。策展人在此區以「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世界」(Seen and Unseen Worlds)為題,全方面涉獵日本漫畫中的各種敘事類型。前者包括體育、冒險、科幻、變身與情愛,後者則囊括信仰、神祇與恐怖。在本區中出場的漫畫家與作品有:體育類的千葉徹彌《小拳王》、高橋陽一《足球小將》與井上雄彥《灌籃高手》,冒險類的野田智《黃金神威》(圖8)、岸本齊史《火影忍者》與尾田榮一郎《海賊王》,科幻類的竹宮惠子《奔向地球》與松元零士《銀河鐵道999》,變身類的武內直子《美少女戰士》與諫山創《進擊的巨人》,情愛類的田龜源五郎《弟之夫》與萩尾望都《柳之木》,神話類的手塚治虫《佛陀》與中村光《聖哥傳》,以及恐怖主題的伊藤潤二《漩渦》與《妖怪手錶》等。


8. 野田智,《黃金神威》,2014年至今,©野田智/集英社


日本漫畫業能夠蓬勃發展,不僅基於眾多創作人士與出版公司的辛勤耕耘,在民間社會中也醞釀著不少支持動力。本區主題即把對漫畫作品的關注,轉移至其他領域,譬如粉絲俱樂部、草根漫畫群以及同人誌文化(圖9)。尤其近年來受到大眾流行藝文活動的影響,動漫同人展(Comiket,Comic Market 的簡稱)與角色扮演(Cosplay)迅速在全球崛起,這股新興潮流也是本區極欲探討的議題之一,涉及作品包括高橋陽一《足球小將》和青山剛昌《名偵探柯南》。此外在文博機構方面,館方在本區中也回顧自身的漫畫收藏史,其作品年代從17世紀延續至當代,現藏約有14300 張版畫、3100 本插畫圖冊與400 件寫真集錦,反映館藏品的豐富面貌。而就教育推廣與資產維護層面而言,本區也介紹由漫畫家、大學教授竹宮惠子規劃的「原畫計劃」(Genga Project),該進行中的項目與京都精華大學國際漫畫研究中心合作,旨在保存和展示各種精美且易於褪色的漫畫手稿。


9. 高橋真琴,《旅情浪漫系列・京都》,2013—2016,©京都市交通局



為了展示漫畫生動的線條力量,策展團隊特地在賽恩斯伯裡展廳(Sainsbury Exhibition Gallery)兩側的長形牆面上,陳列日本近代至當代漫畫家的巨幅原創作品,包括河郭曉齋《新富座妖怪引幕》(圖10)、鳥山明《七龍珠》、荒木飛呂彥《JoJo 的奇妙冒險》與東村明子《海月姬》等。其中河郭曉齋的水墨設色長卷,篇幅超過17米,堪稱本區明星展品。河郭活躍於日本幕末至明治時期,畫風極具個人風格,擅長神祇鬼怪主題,具有特立奇想的美學品味,被譽為「末代妖怪浮世繪師」。此幅巨作製作於1880 年間,是當時進富映畫劇場所作之引幕,現藏於早稻田大學坪內博士演劇博物館。畫面上各式妖怪包羅萬象,畫家以其睿智的構圖手法與揮灑自如的筆墨,快速完成整幅畫作,可說是現代漫畫風格的前身範例。


10. 展場陳列河鍋曉齋《新富座妖怪引幕》,1880,©早稻田大學坪內博士演劇博物館。攝影/J. 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本展最後部分討論日本漫畫不斷擴大界限疆域的現在進行時,包括前衛表述、跨媒體運用、電動遊戲與國際傳播和文化影響力(圖11)。例如當代藝術家赤冢理惠子利用裝置作品,回憶作為漫畫大師的父親赤冢不二夫對她個人創作的影響。此外近年來風行全球的寶可夢(Pokémon)旋風,不但已在動漫界奠定超高人氣,更擴展至電玩和影視領域,成功建立起跨媒體製作的系列產品,證明日本漫畫無遠弗屆的魅力。最後,配合此次展覽的盛大開幕,館方亦出版精美圖錄。書中不但同步反映展廳裡的主題架構,更增添數篇學術專論與人物採訪,加強展覽內容的深度與廣度。當流行漫畫進入文化聖殿,今夏英倫的熱門大展非此莫屬。


11. 展場第六主題區。攝影/J. 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文|林逸欣

圖|大英博物館


本文刊載於《典藏·古美術》2019年7月刊。原標題:《從葛飾北齋到精靈寶可夢:大英博物館展出日本漫畫發展歷程 》。





你也想擁有一本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是北齋的代表畫集,其中《神奈川沖浪裏》已成為日本美術的標誌性作品。

 


本書從世界藏品中遴選畫質上乘的「富嶽三十六景」範本編纂成冊,完整收錄「表富士」36幅作品及「裡富士」10幅作品,共計46幅,此外還收錄12幅珍貴的原畫「校合折」。


為最大限度地展示原作的線條,本書採用接近原畫大小的大開本,並配有日本文化學者姜建強的解說,力求全面展現江戶時代風情及北齋獨特的藝術世界與高超筆法。    


長按二維碼

即刻擁有




相關焦點

  • 賞析: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大英博物館也要辦漫展,日本史上最大海外漫展了解一下?
    不過最近也不都是壞消息,同樣是在近日,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也提到了《海賊王》:它將作為日本漫畫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進行展出。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大英博物館將舉辦一個「日本漫畫展」(The Citi exhibition Manga マンガ),展覽內容將是包括ACG、COSPLAY等等的涉及到二次元文化和一部分日本傳統文化藝術。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鈞瓷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中國很多珍品也被收藏在這裡,其中就有鈞瓷。
  • 在大英博物館,思考人類和世界
    按照他的遺囑,其個人收藏的近8萬件藏品,以及大批的動植物標本、書籍、手稿全部贈與國家——這,就是大英博物館的前身。1759年,大英博物館正式成立並對公眾開放。此前有《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用100件藏品展現了人類200萬年文明史,濃縮、易讀、深刻。而我們這次推薦的《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與《大英博物館動物簡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其浩瀚的館藏中,擇一主題,用獨特的方式將文明史串聯。
  • 大英博物館內有一隻波特蘭花瓶,它飽經劫難,成為不可移動的文物
    在大英博物館內就保存著一隻最珍貴的波特蘭花瓶,可惜它飽經劫難,驚險復生,已經成為了一件不可移動的文物。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我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大英博物館快閃亮相上海演繹古埃及文明
    作為此次快閃店的操盤手,大英博物館獨家授權商品源文華的CEO仇非表示:「大英博物館目前作為炙手可熱的熱門文化IP之一,在中國市場已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關於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立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分為十六個分館,收藏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和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之罕見。
  •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竟是一塊兒穿越千年,會說話的石頭
    大英博物館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綜合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共擁有800多萬件藏品,其收藏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1、大英博物館為何館藏豐富?你們知道嗎?我們祖國的故宮博物院才擁有180多萬件藏品,這才佔大英博物館的四分之一呢。說到大英博物館浩如煙海的藏品,就不得不提到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國對外的殖民擴張,在經濟和文化上的掠奪。
  • 大英博物館|從小倉庫到800萬件藏品
    1759年,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在此之前,博物館一直都是貴族與精英階層的特權,而大英博物館的宗旨是:所有好學求知的人都可免費進入。 著名的管理員帕尼茲曾說過:「我希望一個窮學生能和這個國家中最富有的人一樣,享有同樣的路徑去滿足他學習上的好奇心,追求真理,參閱同樣的權威著作」。
  • 遊覽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埃及展廳,霸道總裁拉美西斯二世
    小編認為遊覽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是最重要最不能錯過的展區之一。裡三層外三層的遊客就足以證明埃及館人氣滿滿。小編先介紹這裡佇立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塑吧。拉美西斯是古代很有名氣的一位埃及法老。他的表情平靜莊嚴,從高處俯視著我們,可謂是霸氣側漏。
  • 大英博物館裡有塊帶字的石板,上面寫一句話,讓它成為難得的寶貝
    黑石板上整整齊齊的粉筆字跡,是每一個人同學時代的記憶,但在大英博物館中,有一塊比我們上學用的黑色石板,還普通的黑石板,上面寫滿了特殊的字跡,它被館內工作人員稱為是「難得的珍寶」,而它之所以能如此珍貴,只因為三個緣由,究竟是何緣故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書畫,令人心碎!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珍品以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 大英博物館的萌神盲盒,萌趣十足,經典時尚,開運又招財!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的萌神盲盒,萌趣十足,經典時尚,開運又招財!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大英博物館,那麼非「寶藏」莫屬。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至今已有267年的歷史,是世界上蕞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 評展|日本漫畫進入博物館展出,是二次元文化還是歷史迭代
    如今,日本漫畫早已走出了日本,成為了一種二次元文化。大英博物館正在舉行的「Manga マンガ」或可佐證。不僅大英博物館,上海的美術館近期也有多場日本漫畫展。那麼日本漫畫展如何展,是面對日漫迷還是更大範圍內的藝術愛好者?本期評展以大英博物館的「Manga マンガ」和上海藝倉美術館的「天野喜孝藝術展」為列,講述在藝術場館如何闡述日本漫畫。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走到任何地方,當地的博物館都是小娘子的必選項,因為在我看來,這是最便捷的了解每一個地方人文歷史、物種風貌的途徑。英國之旅,自然也不能放過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 大英博物館——800萬件展品和每年600萬觀眾
    博物館至今還保存著一張1790年的門票,票面上印有「大英博物館」的字樣,寫著參觀者的姓名和允許進入的時間。200多年後,人們手持帶有條形碼的「電子門票」進入博物館。雖然門票介質改變了,但大英博物館的初衷從未改變:向求知好學者免費開放。  目前,博物館僅將位於一層的展館開放,並設計了一條單向線路。這條路線的起點是著名的羅塞塔石碑。
  • B站去acg化,A站是否會因此崛起,再次成為二次元聚集地呢?
    這無疑是更加引起原本的二次元用戶的反感,認為B站這是在準備驅逐他們,準備讓二次元滾出B站。B站刪除2233娘的原因很多,有人說是被舉報了,也有人說2233娘要改版。但不管如何,這都是讓原本二次元的粉絲們很傷心的一件事。因為喜歡二次元,這些人才會常駐B站。現在B站已經沒有二次元了,這些人會何去何從呢。
  • 大英博物館的日本春宮圖:藝術與性的結合
    喜多川哥麿作品《枕邊詩》大英博物館10月3日起舉辦創立以來最露骨的展覽「春宮:日本藝術中的性愛與歡愉」,呈現菱川師宣、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等諸多日本浮世繪名家的上百幅作品,體現這一在日本藝術中盛極一時的領域
  • 大英博物館購藏103件葛飾北齋插圖,為其轉折時期作品
    《萬物繪本大全(Great Picture Book of Everything)》大英博物館新購的《萬物繪本大全》 葛飾北齋插圖大英博物館新購的《萬物繪本大全》 葛飾北齋插圖根據大英博物館消息,這批水墨插圖作品於去年6月在巴黎的Piasa拍賣行出售,起拍估價為15,000至20,000歐元,在藝術基金的資助下,最終大英博物館以136,500歐元的成交價購得
  • 薩拉赫球鞋被大英博物館收藏並展出
    薩拉赫的戰靴將陳列在世界聞名的大英博物館所收藏的古代埃及法老雕像中間。這位利物浦球星的阿迪達斯X17戰靴已經捐贈給了倫敦博物館,並將於下周的歐冠決賽前在61號展廳展出。大英博物館官推宣布消息尼爾-斯賓塞,這位古埃及和蘇丹的收藏員說:」這次收購使得大英博物館的埃及藏品享譽世界。這份藏品講述了埃及偶像在英國賽場上演奇蹟獲得英超金靴的故事。
  • 美甲貼上線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 蘇州文創產品融入世界
    本報訊(記者 嚴松 通訊員 嚴潔 顧婧)昨天零點,雙十一購物節正如火如荼時,一款以埃及的蓋亞·安德森貓青銅像為設計靈感創作的美甲貼也在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內正式上線,這款由姑蘇區文創企業雲邊鋪設計的文創產品成為姑蘇文創融入世界的一次有力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