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蝠王、蝙蝠俠……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它

2020-12-22 紅網

2006年,馮江(左)和研究組成員在吉林省開展蝙蝠研究,圖/受訪者提供

「有的山洞第一年去還有很多蝙蝠,第二年變成了旅遊區,蝙蝠就被『趕走』了。」每次去野外研究,馮江都會向當地居民宣傳保護蝙蝠的知識,「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會做蝙蝠的研究,甚至我們還會談保護蝙蝠。」

馮江的微信頭像,是一張動畫的蝙蝠圖片,春節期間,有人勸他換掉,但他說:「希望大家對蝙蝠的印象別被妖魔化了,希望更多人能理性客觀看待人和蝙蝠、人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

如果說,疫情是大自然的報警器,那麼,敬畏就應該是此時我們的必修課。2020年3月9日,瀟湘晨報迎來第19屆讀者節,我們將主題定為:「你·我·它——拒食野生動物,構建生命共同體」。今天,我們特邀吉林農業大學校長、動物生態學家馮江講述蝙蝠的故事。

瀟湘晨報記者 易思含 長沙報導

在很多故事裡,蝙蝠都是邪惡的象徵。作為「百毒之王」,蝙蝠身上攜帶多種病毒,這也使得不少人「談蝠色變」。

但在「蝙蝠之友」馮江看來,「蝙蝠對於維護生態平衡功不可沒」。他是吉林農業大學校長、動物生態學家,主要研究蝙蝠的生態和保護。

「最擔心的是蝙蝠會遭到捕殺。」馮江希望,更多人能客觀公正看待蝙蝠,不僅看到它的禍,也應該看到它的福。

雖然看著可怕,但它從未主動招惹人

說起蝙蝠,不少武俠迷會想起記憶裡韋蝠王這個角色,他亦正亦邪,曾因吸食人血為江湖正派所惡,但最終改邪歸正,不再吸食人血……

蝙蝠,也是一些人回憶裡的常客。

馮江說,儘管兒時不了解蝙蝠,但是見得多,也偶爾抓起蝙蝠觀察,「沒覺得蝙蝠長得很醜」。

1995年,馮江跟著導師參與一場關於保護野生動物的會議,碩士論文以「野生動物保護」為主題的馮江,在會議討論中,聽到有人談起「此次會議沒有專家談到關於蝙蝠的相關話題。」他記在了心上,對蝙蝠的研究工作也從那之後悄然進行。

在馮江看來,蝙蝠是比較特殊的物種。「蝙蝠是哺乳類動物中最讓人糾結的。」他說,有人覺得蝙蝠像鳥,但是鳥類專家不做蝙蝠研究;蝙蝠雖然是哺乳類動物,研究哺乳類的專家又覺得,蝙蝠不同於尋常的哺乳動物:它是唯一能飛行的哺乳動物,生活作息又是晝伏夜出的。

「野外研究蝙蝠,是挺危險和辛苦的。」蝙蝠洞的地理位置大多在比較偏遠的地方,地勢也比較險峻,馮江和研究組的成員需要翻山越嶺,有時看著在眼前的山洞,也因為地勢關係需要繞路走上一段。「因為蝙蝠總在夜間出行,我們在野外研究的作息時間是和蝙蝠一樣的。」

蝙蝠洞裡,一般能見到扎堆倒掛著睡覺的蝙蝠。「大多數蝙蝠是喜歡群居生活的。」馮江介紹,蝙蝠之所以喜歡倒著睡覺,是因為掛著的時候,它的肌肉放鬆,這和人的行為習慣完全相反,另外這也是為了隨時方便起飛和保護自己。

馮江說,蝙蝠雖然看著嚇人,但是從來沒主動招惹過人。「研究這麼多年,除了抓蝙蝠的時候,它會反抗會咬人,我們需要戴手套防護,平時,蝙蝠從來沒主動攻擊過人。」

有25年蝙蝠研究經歷的馮江說,自己在研究過程中,見過小蝙蝠出生的過程,「非常小,黃豆粒大小,有點發紅,小蝙蝠當時就掛在母蝙蝠身上吃奶。」

它是保護農作物的幫手,也是授粉的媒人

除了電影中「蝙蝠俠」的形象,蝙蝠,似乎並沒有讓大家喜歡的理由。

不招人待見的外表、黑夜裡活動的習性、潛藏在洞穴裡的習慣,給予人類各種負面的想像和猜測。

「其實,蝙蝠對維護生態平衡功不可沒。」馮江說,從食性上來分,蝙蝠分為很多種類,包括吃水果的蝙蝠、吃蟲子的蝙蝠和吃花蜜的蝙蝠。吃水果的蝙蝠個體比較大,吃蟲子的蝙蝠個體比較小,「很多夜間出動的害蟲,如果在蝙蝠分布多的區域,一般都會被蝙蝠吞入肚中消滅。」

蝙蝠採花的時候,從某種角度看,也算和蜜蜂完成了交接班的工作,「蝙蝠排出的糞便落在植物上,也是在幫助植物間接授粉。」

馮江介紹,蝙蝠不僅是保護農作物的幫手,而且它壽命長、免疫力強的特點,也具有醫學上的研究價值。

「一般情況下,體型越大的動物壽命越長,但蝙蝠是個例外。」馮江說,即使自身攜帶很多病毒,但蝙蝠的壽命可以長達四十年。

馮江介紹,蝙蝠正常情況下體溫不高,但是飛行時代謝加快,體溫會升高,有研究認為,這可能提高了蝙蝠的免疫力。「從某種角度來說,研究蝙蝠,對人類的生活方面是有利的。」

理性看待人與蝙蝠的關係

雖然蝙蝠已經盡到最大努力長得不像食材了,但還是沒有逃出一些野味食客們的菜單。

此前,一段「女子分享品嘗蝙蝠」的視頻在朋友圈裡熱傳,引發眾多網友熱議。那麼,蝙蝠到底有沒有食用價值?

對此,馮江表示,研究了這麼多年的蝙蝠,在有些地區,確實有人拿蝙蝠進行食用和藥補。「中藥裡有一味藥叫夜明砂,說是對眼睛有好處,但這來自蝙蝠的糞便(已有科學研究證明無此藥效)。」

從開始接觸蝙蝠起,馮江就一直關注著蝙蝠的生存地變化。

他覺得,保護蝙蝠的生存環境,也是在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然而,對於保護蝙蝠的話題,他總感覺非常痛心,「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們會做蝙蝠的研究,甚至我們還會談保護蝙蝠。」每次去野外研究,馮江都會向當地居民宣傳保護蝙蝠的知識,「有的山洞第一年去還有很多蝙蝠,第二年變成了旅遊區,蝙蝠就被『趕走』了。」

馮江說,為了保護蝙蝠,在吉林省林業部門的支持下,集安市一處山洞成立了一個保護區,「由於人類活動頻繁,我們就通過鐵絲圍網的方式,禁止人類出入,讓蝙蝠在裡面自由生活。」

馮江的微信頭像,是一張動畫的蝙蝠圖片,春節期間,有人勸他換掉,但他說,「希望大家對蝙蝠的印象別被妖魔化了,希望更多人能理性客觀看待人和蝙蝠、人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

市民聲音

對蝙蝠的印象並不陌生,兒時在鄉下,經常看到,飛得又快又低,印象最深的還是《倚天屠龍記》中的青翼蝠王韋一笑,每一次他擄走人,說要吸血的時候,就令人毛骨悚然。——市民陳女士

以前天快黑的時候,天上那些嘰嘰喳喳像鳥一樣飛的黑影就是蝙蝠,很多很多,被大人接回家的路上,就能看到很多蝙蝠在天上飛,印象還挺深的,但是後來,這樣的場景就再也看不到了。——網友@真十內

其實我一直都感覺蝙蝠挺可愛的,就像有自己語言的暗夜小精靈,小小的有些神秘又很強大,小的時候在隧道裡見過一隻受了傷的、奄奄一息的蝙蝠,當時印象很深。   ——網友@任葭

小時候,有一次,屋裡飛來了蝙蝠,媽媽說,別擔心,蝙蝠不咬人的,但你千萬不要靠近它,它白天借住一下,晚上就會飛走的。那天,印象中,我就蹲在地上抬著頭看那隻蝙蝠,覺得有點可愛。     ——網友@Fridayy

相關焦點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它 專家:蝙蝠看著可怕,但對維護生態平衡功不可沒
    &nbsp&nbsp&nbsp&nbsp韋蝠王、蝙蝠俠……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它&nbsp&nbsp&nbsp&nbsp專家:蝙蝠看著可怕,但對維護生態平衡功不可沒&nbsp&
  • 九陽神功助力「梯雲縱」,張無忌的輕功能超越青翼蝠王嗎
    一若問《倚天屠龍記》中誰的輕功最是蓋世無雙,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是青翼蝠王韋一笑。韋一笑的輕功確實很拉風,而張無忌的的輕功也是一絕。光明頂一戰,張無忌一腳蹬出「梯雲縱」引得全場驚嘆,這驚嘆的人中就包括「輕功大拿」韋一笑。那麼他們兩個的輕功相比較,到底誰更擅勝場呢?且看下文分析。
  • 倚天屠龍記:青翼蝠王「斷片兒」之時,紫衫龍王很是不厚道
    一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時,青翼蝠王韋一笑曾經在殷野王手下救走了蛛兒,結果一頓猛跑之下體內寒毒吼不住了,他又不願意喝蛛兒的血,於是就被凍僵進而「斷片兒」了。這個時候紫衫龍王躡手躡腳地來過,她做了什麼不厚道的事呢?說起來還是很氣人的,下面一起看看。
  • 金庸筆下的輕功高手排名,青翼蝠王韋一笑只能排第三
    金庸筆下的輕功高手排名,青翼蝠王韋一笑只能排第三提到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大多人都會想到各式各樣的武功,輕功作為武功的一種,在江湖中逃跑保命非常重要,有些人甚至靠獨到的輕功就可以立足江湖。金庸小說中的成名輕功高手也有很多。
  • 讓《蝙蝠俠:黑暗騎士》告訴你什麼是原則,堅守它又會承受什麼?
    你有原則嗎?如果有,你會多堅定?假如「輕輕推一下」,你會不會破掉底線?在《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影片中,讓「小丑」帶你來了解所謂原則到底有多難堅守!某天惡的世界裡出現了一個異類,他沒有原則,沒有喜好,不喜權力,不愛金錢。他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證明給所有人看,他要證明,所有人的原則和正義都是基於自己的所有是安全的前提下,當面對威脅時,所謂原則不過都是玩笑罷了。這便是他的信條。而正的一方,除了長久以來行走在黑暗中的蝙蝠俠韋恩外,還有一名走在光明中騎士的哈維。
  • 從「青翼蝠王」到「新冠病毒」,蝙蝠為什麼會淪落到人人喊打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韋一笑輕功無雙,又常吸人血,號稱「青翼蝠王」。正如韋一笑的遭遇一樣,蝙蝠同樣是種飽受爭議的動物。它能力出眾,卻長相恐怖。
  • 蝙蝠俠Arkham VR 把你放進蝙蝠俠戰衣
    利用索尼PlayStation VR耳機可以最真實的體驗到蝙蝠俠遊戲
  • 恩替卡韋,最長能吃多久?吃久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醫生告訴你
    進行抗病毒治療的B肝患者應該都知道恩替卡韋這種藥物,它是目前臨床上抑制B肝病毒複製最有效的一種藥物,B肝的治療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服用恩替卡韋的時間也要很久。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恩替卡韋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其他的影響,成了B肝患者經常會詢問的一個問題。恩替卡韋最長到底能吃多久?吃多了會有什麼副作用,醫生來為你解答。
  • 韋大衛劫蔣緯國專機回大陸,走時說:告訴蔣介石,老子走了!
    韋大衛,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被拐韋大衛1930年出生在廣西桂林一個極富冒險精神的家族裡面,他的三個叔叔中都是飛行員,因此在韋大衛的心中,從小也有一個飛行員的夢。上大學的時候,敢說敢言的韋大衛當上了學生會主席,並且思想也是很激進,經常愛搞學生運動。很快,他就被國民黨當局盯上,並且派出警察要抓捕他和其他學生運動的組織者。
  • 《劍網3》背部掛件蝠王翼怎麼獲得 獲取方法詳解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款掛件,它的獲取就有點困難,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具體的獲取方式吧! 蝠王翼 背部掛件... 劍網3這次在新地圖中放了不少新的掛件,有些掛件做任務就可以了,而有些掛件則需要一點小小的幫助。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款掛件,它的獲取就有點困難,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具體的獲取方式吧!
  • 「索隆」喵告訴你,它是認真的!
    「索隆」喵告訴你,它是認真的!如今的二次元早已和三次元相結合,接受二次元的群體,也越來越多。除了可愛的小夥伴們,就連小貓咪也加入了二次元的大軍。喜歡二次元的朋友,大多喜歡COS,小貓咪自然也不例外。那麼貓咪的COS能力到底有多強呢?看看「索隆」喵,你就知道了,它是認真的。
  • 《小丑》的一個細節告訴你:亞瑟為什麼不是蝙蝠俠同父異母的兄弟
    不過關於《小丑》的討論才剛剛開始,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是:小丑到底是不是蝙蝠俠他父親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電影裡埋了一條線,說明小丑很可能是蝙蝠俠同父異母的兄弟。因為亞瑟的母親潘妮一直在給蝙蝠俠的父親託馬斯·韋恩寫信,尋求他的幫助,她曾經在韋恩家當過女傭,所以就很多人懷疑亞瑟就是託馬斯·韋恩生的。蝙蝠俠和小丑到底是不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 《蝙蝠俠:阿甘騎士(Batman: Arkham Knight)》試玩爆料 真實破壞...
    一家德國遊戲網站最近聲稱他們有幸用GTX980運行了《蝙蝠俠:阿甘騎士》的試玩版。下面是關於試玩的相關內容。
  • 為何DC的小丑,對於蝙蝠俠面具底下的真實身份,顯得漠不關心?
    在DC製作的諸多與蝙蝠俠有關的電影中,都會出現非常著名的反派小丑。對於隱藏在面具之下的蝙蝠俠,許多哥譚市的反派都想揭開他的面具,探尋他面具底下的真實身份,但是為何小丑這個反派,卻不關心蝙蝠俠的真實身份呢?
  • 《蝙蝠俠》和《小丑》中的「哥譚」市真實存在嗎?
    大火的2019版《小丑》再次帶活了DC宇宙中的世界,「哥譚」市作為蝙蝠俠和眾多變態犯罪分子的故鄉,而聞名於世。至於哥譚市,了解的人都知道,無論是從犯罪率還是從罪犯的惡劣程度來看,毫無疑問那都是真正的罪惡之都。那麼「哥譚」市是一座真實存在的城市嗎?
  • 原來不只老爺一個蝙蝠俠,一個團都是蝙蝠俠你見過嗎
    所以蝙蝠俠一人就撐起DC半邊天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          正因為老爺被不斷開發,以至於布魯斯·韋恩這一個蝙蝠俠已經不夠DC編劇用了。在後來的漫畫中,先後出現了三個未來蝙蝠俠,一個邪惡的蝙蝠俠模仿者,以及一整支「蝙蝠軍團」。(未包含夜翼以及死亡天使Azreal等)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出現在不同故事情節和事件中的蝙蝠俠們。
  • 蝙蝠俠三部曲:真實的哥譚
    我們來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夜晚,你經過一面面發亮櫥窗構成的街道,抬起頭可以看到霓虹閃爍,你的身邊是無休止的人流,可是在角落裡,總會有幾個人舉起他骯髒的手,問你討要幾枚硬幣,這時候你也已經習以為常,認為別人會給他錢,慢慢地一步一跳地走過去,並在心中為這個可憐的人表示同情。回過頭,看到滿街的人面上都是一個表情,低頭不語。你在感到悲哀的片刻,又被這永恆的歡愉所淹沒。
  • 五大看點告訴你《蝙蝠俠大戰超人》的秘密
    先來看看令你萌熱血奔騰的幾組劇照吧!
  • 成為宇宙第二強「黑蝠王」
    記者傅家妤/綜合報導 好萊塢巨星馮迪索(Vin Diesel)以《玩命關頭》系列電影「唐老大」一角走紅全球,近日有消息傳出,他一直都在與漫威商討關於《異人族》(Inhumans)的電影項目,稱他有意出演主角「黑蝠王」(Black Bolt),不過對此漫威及馮迪索本人都未有給出回應,消息並未獲得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