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04 鄉土鄉人

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很多農村俗語也都與床有關,比如有這麼一句叫「床頭打架床尾和」,這句話就是描述夫妻關係的,但是無論吵架還是和好,都是在床上完成的,因此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是離不開床的。

不過除了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物件,那就是枕頭,可以說枕頭比床還重要,如果枕頭不舒服,第二天脖子都會疼,肯定是不舒服的,時間久了甚至會得病。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三寸長壽

大家都知道,一寸大約是3.3釐米,三寸也就是10釐米,這個尺寸說的就是枕頭的高度。現在人們用的枕頭樣數比較多,裡面有裝著米殼的,也有蕎麥的,還有矽膠的,但是在以前,人們用的枕頭大部分都是比較硬的。

以前普通人家用的枕頭一般是木製的或者是竹製的,也有陶瓷做成的枕頭,有錢人家的枕頭還會用玉石雕刻而成,當然玉枕是非常珍貴的。其實現在人很難理解以前的枕頭為何都是硬的,枕在那麼硬邦邦的物體上能舒服嗎?

其實古人把枕頭做成硬的還有另一種功能,比如司馬遷就有一個圓木枕頭,這種枕頭睡覺的時候稍微動一下,頭就會從枕頭上滑下來,這樣很快就清醒了,然後就拿起書本開始讀書,因此他就把這個枕頭取名為「警枕」,意思就是警示自己不能睡的太久,要節約時間,稍微睡一下就要趕緊起床讀書。

其實現在人都知道,硬枕頭對頸椎也是有好處的。而「三寸長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枕頭的高低應該在十釐米左右,這樣的高度也會讓人睡得比較舒服,睡一晚上也能緩解一天的疲勞,睡眠好自然就身體好,因此才有了「三寸長壽」的說法。

四寸無憂

這句話裡的「四寸」說的也是枕頭的高度,四寸也就是十三釐米左右,這樣的枕頭比平時的要高出一些,因此還被稱為「高枕」,有句成語叫做「高枕無憂」,意思是把枕頭墊的高高的,無憂無慮的去睡覺,當然高枕能不能讓人無憂也只能因人而異了。

相傳在戰國時期,那時候經常打仗,人們睡覺的時候都不敢枕著枕頭睡,都是趴在地上,用耳朵貼在地上睡覺,這樣外面一旦有動靜就容易聽見,而「高枕無憂」這個成語也是說一切都平安了,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安心的把枕頭墊的高高的睡覺吧。

因此「四寸無憂」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高枕無憂」,在以前的農村,小孩子到晚上睡覺不踏實,或者會經常做夢,大人們就會在枕頭底下墊一本書,說是這樣就可以睡個踏實覺了,也不會夢見一些奇怪的東西了,或許這也是根據「高枕無憂」而得來的吧?

農村這句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也是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相關焦點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指的是什麼東西的尺寸?
    能流傳下來的東西,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對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指的什麼東西?寸是一種長度的計量單位,古人的一寸相當於現在的3.3釐米,三寸就是10釐米不到,4寸就是13釐米左右。而一個成人的拇指和食指張到最大的距離就是十釐米,但是顯然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不是指的手指距離。
  • 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是什麼意思?
    既然說到了睡覺,筆者就給大家說一句關於健康睡覺的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可能有人只聽過後半句,沒有聽過前半句,今天我就給大家整體解釋一下,也希望大家平時多留意。當然了,筆者理解的可能有些瑕疵,廣大網友覺得不對的地方可以指正。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的工作都延後了。
  • 老人都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三寸是什麼四寸是什麼
    華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祖祖輩輩傳承下來很多值得後人學習的文化,比如俗語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俗語是祖先們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甚至有時候如同預言一般一語中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句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
  •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是哪三寸、哪四寸?今天終於知道了
    有一句話流傳至今,對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很多人想不出哪三寸長壽,哪四寸無憂。今天,我們來看看。「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在古代,英寸是一種測量單位,通常用來測量長度。1英寸相當於3.3釐米,3英寸約10釐米,4英寸約13釐米。舉個簡單的例子,拇指和食指最長的距離是10釐米,但這裡的三寸和四寸顯然不是指這個位置的長度。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指的哪裡的尺寸?
    中華文化的博大,是我們一輩子都學不完的東西,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而且在古時候人們對於生活中的研究就非常細緻,還形成了膾炙人口的諺語,像是「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光從字面上我們很難理解這個說的是什麼,其實它說就是我們每天睡覺要枕的枕頭。
  •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指什麼尺寸,有科學依據嗎,想歪請面壁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句話,但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在現在社會中,寸作為度量單位,使用頻率卻比較低,很多人不知道一寸到底有多長,所以聽到這句俗語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東西,以及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老人常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指什麼尺寸?和睡覺有關
    有一句叫做"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意思就是枕頭如果是三寸的,那麼人就會長命百歲,如果是四寸的,就會無憂無慮。這裡面必然是有主觀意思存在的,因為枕頭的尺寸和壽命必然是沒有聯繫的,在科學上解釋不通,但是枕頭的尺寸確實是有學問在裡面的。
  • 農村俗語:「男要喝紅茶,女要吃紅糖」,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俗語:「男要喝紅茶,女要吃紅糖」,你知道什麼意思嗎?大家知道,在農村生活著人們往往都有自己對於生活的經驗總結。所以就形成了農村文化的一種代表文化叫做俗語,這也是表達了農村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現在的我們知道的詞語大多是來自於農村老人的口中。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有何含義?三和四說的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俗語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能夠流傳至今不是沒有道理的,民間老百姓最喜歡的就是俗語,這是老祖宗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而且很多俗語都是數字,就像今天說的:三不問,四不吃,在以前農村人的文化並不高,所以很多俗語都特別的接地氣,這樣才好傳播,比較通俗易懂。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你知道什麼意思嗎?每到寒冬臘月,村裡的老人就會聚集在村口討論著農村的古往今來,而農村俗語幾乎成為了大家的「談資」,各種關於氣象、天象、面相的俗語總會被大家討論一遍又一遍,因為俗語的產生都是經過千百年實踐總結出來的,雖然有些確實不適合現代生活,但其內涵的道理還是存在的,就像今天咱們要了解的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就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 農村俗語:「公羊不『上床』,快找露蜂房」,是啥意思?
    當老農聽完李大哥的敘述後對李大哥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公羊不『上床』,快找露蜂房」。你可以給公羊飼餵一些露蜂房啊!「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嗎?什麼是露蜂房呢?它能夠解決掉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嗎?」李大哥疑惑地問。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除此之外,還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人有飯吃」等等。
  • 農村俗語「家親三代,宗親萬代」,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你知道嗎?
    在農村,經常能聽到老人說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語。這些話語都是經過老一代的經驗總結下來的,聽起來十分有趣,但仔細品來,卻發現十分有道理。這些有趣的言語,便是農村俗語。有些是關於生活經驗總結的,例如「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體現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 農村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綿遠流長。在這片華夏的沃土之上,孕育出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俗語,也是這燦爛華夏文化的一脈。俗語的種類有很多,它就像是一個民間傳統文化的萬花筒。有關於一年四季更替的俗語,有關於人生百態的俗語,有感嘆歲月無情的俗語。今天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俗語「生娘小於邊,養娘大於天」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
  •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他們不了解農村,不懂農事!正午時分也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除草更能有效的防止其「死灰復燃」!在農村生活,對於村裡的長輩來說,都是種田的好手,也能說出一些與農事有關的俗語,比如說「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其實,在農村俗語不僅包含農事,也有很多富有哲理,以下的三則俗語,您知道是什麼含義嗎?
  • 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都是農村人最重視的事情之一,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一座房子往往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還是一家人感情的寄託,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講究也會特別的多。在農村中有很多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不怕貓頭鷹叫,就怕貓頭鷹笑」,知道什麼意思嗎?
    我們國家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神秘的神秘,他們總結了很多俗語,一直流傳到如今,然而也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俗語也漸漸的被人遺忘,小編之前聽一位老人,說了一句這樣的俗語,不怕貓頭鷹叫 就怕貓頭鷹笑,小夥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不知道的話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抓蛇打七寸,蛇就會暈,準確嗎?七寸是什麼地方?看完有數了!
    摘要:農村常說的打蛇打七寸真的靠譜嗎?為啥不直接打頭?看完心裡有數了!在農村裡常常有這樣一種計量單位,叫做「寸」,在數學上一寸等於3.3釐米,我們通常用的照片都是用的寸為單位,但我們農村中醫上講究的「寸」就並不固定長度,而是根據你的身高體型來定的,有彈性變化,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尋找你的穴位所在。而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打蛇打七寸」,指的是什麼呢?為什麼不打頭卻打七寸呢?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更經典,你知道嗎?
    草是農村裡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農村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雜草,有些還讓農民朋友十分的頭痛。說起農村裡的雜草,您第一個聯想到的俗語是那一句呢?農夫首先想到的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你可知道為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嗎?而且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你知道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