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三不問,四不吃」,有何含義?三和四說的是什麼意思?

2020-12-24 小可講事

大家都知道,俗語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能夠流傳至今不是沒有道理的,民間老百姓最喜歡的就是俗語,這是老祖宗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而且很多俗語都是數字,就像今天說的:三不問,四不吃,在以前農村人的文化並不高,所以很多俗語都特別的接地氣,這樣才好傳播,比較通俗易懂。

這種俗語非常容易記住,別看它簡單,背後蘊含的道理那可是非常多的,這六個字概括了很多東西,我們下面就來說一下,三不問指的是哪三個,第一:年齡,年齡不只是在城市人們不願意提到,哪怕是在農村也一樣不能隨便提,尤其是關於兩種人的年齡,女子和老人的年齡,女子年齡人們一直都很忌諱,人們不能肆意的去問,尤其是在以前女子地位本就不高,而且年齡更是一個女生的隱私,不能隨意告知他人。

老人的更是,如果九十多歲的老人,當別人問自己多少歲的時候,心裡是很不高興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回答一次年齡,就代表自己的日子越來越少了,第二就是不能問別人家裡有多少錢,這也是隱私,只有政府或者是銀行才有這個權利知道,個人是不能去查看的,這樣的話別人還會覺得你是惦記人家的錢財,別人不願意告訴你,也怕你將來會借錢。

第三就是感情生活不能問,每個人內心都有最柔軟的地方,有自己的秘密,不願意和別人提及,如果過於去探索別人的私生活,那麼別人一定會反感你,就像是給別人傷口撒鹽一樣難受,所以做到這三不問,那是對別人的禮貌,不能夠輕易說出口。

四不吃,中國美食文化也源遠流長,因此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吃的,可農村人看來,有四個東西不能隨便吃,第一是狗肉,狗是人類的好朋友,能幫助人照看屋子,很是忠心,所以不能隨便殺狗,第二就是牛肉,古代是農耕社會,牛在耕作上的作用很大,可以幫助農民多耕作,這也是一個勞動力,誰家殺牛呢?

第三是燕子肉,燕子代表著財富,誰家飛來了燕子,都代表你家快要好運來臨了,要是抓住燕子吃掉,那豈不是壞自己好運?誰家會這麼做。第四是烏龜肉,大家都知道,烏龜是一個很長壽的動物,但吃烏龜並不能讓人長壽,所以吃了沒什麼用處。

因此,這三不問,四不吃,是農村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告訴人們該做啥不該做啥,這也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係。

相關焦點

  • 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三和四有什麼忌諱?
    導讀:俗語「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啥意思?三和四有什麼忌諱?隨著大城市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選擇回到鄉下去生活,只求一份安靜與平和,說到這裡,小編也不禁想起了在鄉下的日子,清新的環境,鄰裡間的其樂融融,他們都到一家的門口坐在一塊吃,他吃點他的菜,他吃點他的飯可以說是很有意思了,而且在吃飯間聊一些家長裡短,而在這之間偶爾還會蹦出來幾句俗語,就比如「男做三打孤單,女做四無後嗣」,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這「三和四」有什麼忌諱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
  • 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此話有何含義?漲知識了
    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家家戶戶經濟都迅速發展,但年味卻是一年不如一年,以前的我們總是盼著過年可以好好吃一頓,但現在日子好了,每天都能大魚大肉,所以每天過的和過年也沒什麼差別了,導致過年也沒了意思,連很多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也都給忘記了。
  • 俗語:「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有何含義?鮮為人知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自然也留下了不少寶貴的東西,古人的智慧有的時候讓我們現代人都望塵莫及,而他們留下來的文化,有的到現在都被後人所追捧,就像今天要說的俗語,俗語作為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都是他們一步一腳印總結出來的,有的俗語或許看上去很俗,但實際上背後蘊藏著很多道理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閏四月,吃樹葉」,這確實是老祖宗們留下的一句俗語,形成於傳統的農耕社會。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上點年歲的人都知道,吃樹葉,是挨餓的代名詞,不用說舊社會過來的人,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村人也都有過過吃樹葉、吃樹皮的經歷。」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更經典,你知道嗎?
    說起農村裡的雜草,您第一個聯想到的俗語是那一句呢?農夫首先想到的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那你可知道為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嗎?而且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的,你知道是什麼嗎?兔子不吃窩邊草很多人只知道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句話,但是卻並不了解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很喜歡吃草的兔子,卻不會吃自家家門口的雜草,因為窩旁邊的雜草早晚是自家的,不需要太過於著急。
  • 博大精深,農村俗語:「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究竟是哪四個菜呢
    在農村,許多俗語經久流傳,農民們將其當成老人言。農村俗語雖然經過了時代的久遠,有不少已不合時宜,但不可否認,仍有一些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北方農村常說的「一輩子吃不上四個菜」,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什麼忌諱文|一路說古說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民間俗語那可是相當多的,而且有很大的一部分俗語都是很簡單,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很不好理解的,就是也有一些俗語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就很迷茫,不太搞的懂。
  • 農村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不過除了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物件,那就是枕頭,可以說枕頭比床還重要,如果枕頭不舒服,第二天脖子都會疼,肯定是不舒服的,時間久了甚至會得病。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夜晚不梳頭,早晨不吃油」,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農村俗語,有些俗語的確是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還是蠻有現實意義的,而有些俗語雖然也具有一定的意義,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其現實意義已經不是太大。比如,「夜晚不梳頭,早晨不吃油」這句俗語中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沒有太多意義了。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除此之外,還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人有飯吃」等等。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擁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中華民族,各種民俗活動也是各種各樣,譬如已經臨近的春節,與其相關的活動還有貼春聯、吃年夜飯、熬年、拜年等,但是作為文化底蘊豐厚的中華民族,這些民俗活動只是一部分而已,除去民間傳統的習俗之外,還有一種特殊而低調的文化傳承,那就是民間的俗語。
  • 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源於老輩人長期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而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好男有毛別有三,好女有膘別有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說的還有道理嗎?
  • 俗語說,人到三十不走三路,這是啥意思?
    鄉下的生活,雖然不像城市方便,但有其獨特的魅力,那嫋嫋炊煙,潺潺溪水,一草一木都令人留戀。在今天,鄉村的愜意生活不僅成為人們的嚮往,也成為大多數人追求的時尚。除鄉下的環境讓人嚮往外,還有很多讓人著迷和欣賞的,比如鄉下的傳統工藝、習俗、俗語文化等等。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老輩人常常提起
    中國文化流傳至今,有很多東西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比如我們常聽老人說一些民間俗語,這些話雖然找不到具體的出處,但是卻聽起來很有道理,就連現在也常聽家裡的長輩說一些俗語,或許是對你表示關心,或許是教你如何做人,但是不管出發點是什麼,目的都是為了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 俗話說:「年過六十,四不想」,是什麼意思?四不想指的什麼?
    老人們常會說一句俗語,就是「年過六十,四不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四不想」主要指的是什麼呢?「年過六十,四不想」有何含義?不想子女很多老人真的是操了一輩子的心,操心子女結婚生子、工作等等,等到兒子女兒好不容易長大了,又開始操心孫子和孫女,如果經常操心太多,身體就很容易衰老,並且自己也不開心,子女們可能也會覺得比較煩。
  • 俗語常說:「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文化在全世界文化史上燦爛奪目,很是吸引人,許多老外都對我們的文化感興趣,但是學起來卻不簡單。在我們的文化中有一部分特殊的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俗語。俗語一般多流傳於民間,民間多的是淳樸善良的農村人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在日積月累的生活中能夠總結出來一些規律,逐漸形成俗語,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生活在農村會經常會聽到老人教導孩子,說一些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告訴孩子們這些經驗都是經過時間洗禮,是先人們的真知灼見,聽一聽就能少走一些彎路,可以很順利的到達成功的彼岸。
  • 古人常道「大路有水,小路有鬼」,有何含義?專家:早聽早受益
    我們如今還會聽到一些俗語,比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說的就是團結起來,能解決一切問題;再比如「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更明顯了,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刻苦努力,拋棄安逸閒適的生活。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有啥講究?
    新年對於老百姓們來說,不僅是新一年的開始,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日子,人們還覺得新一年的好壞,和春節有很大的關係。聽農村的老人說,正月初一是雞日,正月初二是狗日,也就是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啥講究呢?
  • 俗語「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說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娘家屋住不久,親戚飯吃不飽」,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娘家屋住不久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這句俗語的上半句,從字面上來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娘家不能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