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什麼樣的聯合國?「中國主張」解答「時代之問」

2020-12-17 國際在線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楊玉國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必須嚴肅思考:世界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聯合國?在後疫情時代,聯合國應該如何發揮作用?」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發出這樣的「時代之問」。習主席就此提出「主持公道、厲行法治、促進合作、聚焦行動」四點建議,作出了「中國解答」。這是繼2015年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2017年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和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之後,習近平又一次在國際形勢演變的關鍵節點,從歷史潮流與人類前途的高度,為後疫情時代的聯合國發展凝聚共識、指明方向,給處於十字路口的不確定世界注入確定性、信心和希望。

75年前,世界各國以「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的決心,建立了聯合國。75年來,聯合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世界大戰得以避免,不少局部衝突得到控制,十幾億人成功脫貧,全球人權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此次峰會上所說,「經歷一次又一次考驗,聯合國仍然充滿生機,寄託著70多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聯合國憲章仍然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障」。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化。特別是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抬頭,個別國家和政治勢力急於「甩鍋」「脫鉤」「退群」,蓄意挑起意識形態對抗,甚至叫囂發動「新冷戰」,妄圖把世界重新推入分裂與對抗。在此關鍵時刻,世界比以往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聯合國。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出的四點建議,體現了對當今國際形勢演變的深刻洞察與深入思考,既與聯合國憲章精神一脈相承,又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對捍衛多邊主義具有重大意義,展現了一位大國領導人對世界和平發展與人類前途命運的責任擔當。

就「主持公道」而言,習近平強調大小國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強調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切實提高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性和發言權,這將有助於維護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令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失去空間,使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符合其對世界作出的貢獻。就「厲行法治」而言,習近平強調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處理國際關係的根本遵循,「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這將有助於國際社會遵循法治,防止肆意歪曲國際法、搞「長臂管轄」和單邊制裁,維護國際和平穩定。就「促進合作」而言,習近平強調「以對話代替衝突,以協商代替脅迫,以共贏代替零和」,有助於「國際上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推動各國在合作中化解風險挑戰,實現共同發展。

踐行多邊主義,關鍵在於行動。面對安全、發展、人權等領域的全球性挑戰,習近平強調聯合國要「聚焦行動」,指出「把應對公共衛生等非傳統安全挑戰作為聯合國工作優先方向,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框架突出位置,更加重視促進和保護生存權和發展權」,這為聯合國未來的工作重點提出了建設性方案。

作為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發展中國家,75年來,中國不僅積極為聯合國發展建言獻策,更以實際行動支持維護聯合國權威和作用。從積極參與重大地區熱點問題的解決,到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從加入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到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從向世衛組織提供現匯援助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到宣布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中國的努力世界有目共睹。特別是中國今年將在現行標準下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這對全球減貧事業無疑是個巨大貢獻。

在此次峰會上,習近平重申中國一貫立場,強調三個「堅定維護」即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從而發出堅定支持多邊主義的時代強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感慨說,「中國的支持對多邊主義至關重要」。肯亞國際問題專家卡文斯·阿德希爾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點建議深表贊同,認為當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發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通過維護多邊主義和推動全球合作不斷得以體現。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安東尼奧·維託裡諾評價說,習近平主席重申中國支持多邊主義,「是對聯合國的堅定支持」。他認為,中國在加強多邊主義,以及為應對新冠疫情和之後的緊迫問題尋找全球共同解決方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們將始終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這是習近平向世界作出的堅定承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將繼續同各國一道,助力聯合國繼續以和平為己任、以發展為目標、以公平為要義,在新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世界更大團結和進步。(國際銳評評論員)

相關焦點

  • 破解「世界之問」的中國方案
    破解「世界之問」的中國方案《求是》雜誌編輯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這一系列「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 「世界之問」與中國方案
    內容提要:「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是習近平發出的「世界之問」。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為維繫戰後世界格局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一定程度上也構成了「世界之問」的制度根源。「世界之問」,制度是表象,根子在哲學。
  • 《求是》雜誌編輯部:破解「世界之問」的中國方案
    《求是》雜誌編輯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合作還是對抗?開放還是封閉?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這一系列「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 世界的未來會怎樣?習近平回應時代之變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世界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聯合國?在後疫情時代,聯合國應該如何發揮作用?中國將如何應對,有哪些實際行動?連日來,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主張和中國舉措,向世界傳遞信心與希望。
  • 人民日報:同解時代命題 共促和平發展
    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特殊歷史節點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關鍵時刻,國際社會應當著眼「後疫情時代」,共同釐清人類將面對什麼樣的世界、世界需要什麼樣的聯合國等重大問題;國際社會普遍期待中國智慧,讚賞中國堅定支持聯合國事業、堅定維護對多邊主義和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
  • 曹培傑:人工智慧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教師?
    比如,在性格方面,「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在特質方面,「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在學習境界方面,「知之者、好之者、樂之者」;等等。[7]通過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孔子採取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學生發揮所長、克服所短。《論語》中記載了一則「聞斯行諸」的故事。大概講的是:有一天,子路問孔子:「先生所教的仁義之道,真是令人嚮往啊!
  • 民法典回應中國之問與時代之問
    當我們要編纂民法典的時候,一定是想通過這部民法典來表達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對人類所面對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的看法,來回應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這些問題包括我們是如何看待人的?如何看待家的?如何看待社會的?如何看待國家的?如何看待人類的?如何看待自然的?
  • 方家之言|曹培傑:人工智慧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教師?
    比如,在性格方面,「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在特質方面,「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在學習境界方面,「知之者、好之者、樂之者」;等等。[7]通過全面了解學生的特點,孔子採取因材施教的原則,使學生發揮所長、克服所短。《論語》中記載了一則「聞斯行諸」的故事。大概講的是:有一天,子路問孔子:「先生所教的仁義之道,真是令人嚮往啊!
  •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建立一個真正不需要聯合國難民署的世界
    來源:人民網原標題:建立一個真正不需要聯合國難民署的世界菲利普·格蘭迪(作者系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2020年12月14日,是聯合國難民署成立7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支離破碎,百廢待興,聯合國難民署的任務主要是為歐洲難民尋找家園。聯合國難民署成立於1950年12月14日,其任務期有限,且性質明確為非政治性組織,仿佛它的存在就會讓人們想起苦難,而這些苦難最好隨著瓦礫一掃而盡。我們的任務不斷擴大。後殖民時代伴隨著解放鬥爭和權力鬥爭,數百萬平民陷入動亂之中。
  • 特稿:寫入聯合國文件的中國理念造福世界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特稿:寫入聯合國文件的中國理念造福世界新華社記者孫萍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15日開幕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是在特殊歷史節點舉行的一次重要會議。作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近年來多次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國理念寫入官方文件,彰顯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積極響應。當前,新冠疫情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融入東方智慧,倡導公平正義、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國理念,將繼續引領時代潮流,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指明正確方向。
  • 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 你還記得49年前那個偉大時刻嗎?
    當時操控著聯合國的美國, 始終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一直阻撓著新中國進入聯合國。 「兩阿提案」由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等23個國家提出, 主張「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 投票結果出來了: 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
  • 時習之丨特殊的日子,聽習近平解答這個時代命題
    5年前的9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天安門城樓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指出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時代的命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沒有變。
  • 以服裝解答生活之問,優衣庫持續進化和拓店
    同時展會上所有的生活之問,都會通過線上和全國所有的消費者和媒體分享。」 優衣庫「明日之服」八大秋冬新品系列發布 以服裝解答生活之問 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促使品牌去思考,什麼是真正的生活升級,什麼是正確的消費升級,什麼是真正的科技和藝術可以改變生活。
  • 中國關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文件(全文)
    75年前,世界各國人民以「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的決心,建立了聯合國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確立了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掀開了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新篇章。75年來,聯合國以和平為己任,建立並踐行集體安全機制,積極開展斡旋調解,推動和平解決爭端,向衝突地區部署70餘項維和行動。
  • 海外網評:讓193個國家坐上平等發聲的圓桌——一評聯合國成立75周年
    ————————————「任何國家都沒有包攬國際事務、主宰他國命運、壟斷髮展優勢的權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權、霸凌、霸道。」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對後疫情時代聯合國的作用提出四點主張,其中「主持公道」被置於首要位置。
  • 聯合國高級顧問傑弗裡·薩克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世界意義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領導委員會主席傑弗裡·薩克斯中國日報網9月17日電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領導委員會主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認為,中國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打贏脫貧攻堅戰更具有世界意義。
  • 日媒:衝繩團體在聯合國主張「琉球獨立」
    日本共同社4月21日報導,主張衝繩獨立的「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成員參加了正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原住民問題會議,提出日本政府應該承認擁有固有文化的衝繩人是「原住民」,還呼籲解決駐日美軍基地集中於衝繩的問題。
  • 他在聯合國招維和警察 常被問會不會中國功夫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接見賀茂南蘇丹執行任務榮立一等功聯合國總部首位重慶籍警員他在聯合國招維和警察常被問會不會中國功夫人物標籤賀茂,男,1980年12月11日出生。2003年,四川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化專業畢業,同年9月加入警隊。
  • 大變局中的中國與世界
    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中國順應歷史潮流,肩負大國責任,堅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成為大變局中不變的穩定力量。(一)2019年的世界被諸多歷史記憶串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二戰爆發80周年、「大蕭條」爆發9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歷史變遷,時空交錯。
  • 《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全文)|中國軍隊參加...
    中國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和會費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30年來,中國軍隊認真踐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先後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餘人次,忠實履行維和使命,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彰顯了和平之師、正義之師、文明之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