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領導委員會主席傑弗裡·薩克斯
中國日報網9月17日電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領導委員會主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認為,中國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打贏脫貧攻堅戰更具有世界意義。
薩克斯16日在中國日報社舉辦的「新時代大講堂」上演講時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30年裡,全球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全球貧困率從1990年的30%左右下降到2015年的10%左右。「中國在全球減貧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因為中國到2015年,基本消除了貧困,到今年年底,中國還將全面消除極端貧困。」
與此同時,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項目投資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為消除全球貧困做出了貢獻。「這些都是極其重要的積極貢獻。」
作為連續三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特別顧問,傑弗裡·薩克斯被認為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主要設計師之一。
在成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後,薩克斯於1981年首次前往中國進行研究,此後幾乎每年都會來到中國。
薩克斯說:「我目睹了中國過去40多年的轉變。這絕對是激動人心的巨變。」
談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薩克斯認為,世界現在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數以億計的人口仍然處於貧困之中,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所導致的經濟衰退對世界各地的貧困人口造成嚴重危機。
薩克斯建議,中國和歐盟可以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近期啟動的「歐盟復甦基金」結合起來,共同努力幫助各國從疫情中恢復過來。中歐還可以先投資歐亞地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尤其是利用中國的先進技術,比如可再生能源、5G技術和電動汽車。
薩克斯指出,世界需要加強多邊合作,如果中美兩國能夠在各領域廣泛深化共識,提升協作水平,一定能夠取得豐碩成果,其意義不僅包括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更將在技術革新、數字世界構建等各方面實現更大發展,推動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他表示,「冷戰」是最糟糕的想法和做法,根據歷史經驗,「冷戰」只會讓人類陷入危機。當前美國政府正處於一種非常不合作的狀態,或者說「反合作」情緒。
薩克斯說:「我們面臨著非常複雜的挑戰,應該以理性和認真的態度應對挑戰。」
薩克斯認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可以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薩克斯說:「我們應該利用這個契機重新致力於維護聯合國的核心,即人類尊嚴、和平與可持續發展。」
為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推動國際社會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團結一致深化國際減貧合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共同發展繁榮,中國日報社於9月16日舉辦了主題為「中國與聯合國:消除貧困,和平發展」的線上「新時代大講堂」。傑弗裡·薩克斯受邀發表了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