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inan
◆◆ ◆
11月24日晚間,一份《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在業內流出。文件顯示,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種高值耗材。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具體到規格型號約32萬條。同時對第一批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產品進行增補。
來源:攝圖網
11月初,冠脈支架打響全國高值耗材集採第一槍,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最低中標價為藍帆醫療旗下山東吉威Excrossal產品,469元/支。高值耗材集採第一單平均降價超90%。目前我國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中的血管介入市場佔比達37.2%,其次是骨科植入類,佔比達25%。在冠脈支架集採之後,業內預測接下來將會輪到骨科耗材,如今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指導中心紅頭文件曝光,骨科耗材納入全國集採只是時間問題。
地方集採砍出「骨折價」
骨科耗材市場迎來大洗牌
同冠脈支架一樣,骨科耗材也是臨床用量大、價格相對高昂的醫用耗材,對於佔用醫保基金較多、臨床使用較成熟,競爭充分的醫用耗材都難逃被集採的「命運」。不過由於地方集採的分散,企業中標的區域多,目前的降幅對其出廠價的影響有限。
據國泰君安統計,2020年11月20日,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的省級聯盟採購6項,省及直轄市獨立採購11項,地市級(含聯盟)採購30餘項,集中在心血管介入、骨科、眼科三大領域,平均終端價格降幅約60%。
在地方骨科耗材帶量採購中,關節帶量採購多考慮國產進口產品分組,國產愛康和春立、威高中選率高;創傷及脊柱按功能屬性分組,中標內資企業居多。整體來看,骨科耗材市場格局分散,關節脊柱植入滲透率低,有望實現以量補價。國內關節終端價格較高,但國產企業出廠價顯著低於海外水平。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就在十天前,山東七市聯盟耗材帶量採購議價結果公示,骨科創傷類耗材最高降幅達94%,平均降幅67.3%。骨科創傷類產品屬於骨科植入耗材,涉及廠商較多,品規繁多,目前尚未有省份或是市級聯盟進行集中帶量採購。據媒體報導,其中普通接骨板-普通重建接骨板,均價2503.4元/塊,經談判後價格降至150元/塊,降幅達94%;螺旋刀片式股骨近端髓內釘,均價17400元,經談判後價格降至2600元,降幅達85%。
業內戲稱此次集採砍出「骨折價」,最終中標企業裡有不少國內外知名械企,如強生、史賽克、威高、武漢邁瑞、微創醫療、大博醫療、費森尤斯等。
我國冠脈支架技術相對成熟,國內廠家市場份額佔比達到70%,國產替代明顯。但是在骨科耗材當中,市場主要由強生、捷邁邦美、史賽克、美敦力和施樂輝五大國外廠家主導,國產品牌並不突出。全國集採將加速這一市場格局變化,國產骨科耗材品牌市佔率有望提升。
春立、愛康領跌醫療器械股
高值耗材行業創新升級加速
據相關統計,國內骨科耗材市場裡創傷類是第一大細分領域,2019年佔29.80%,不過近年佔比持續下降,脊柱佔比28.23%;其中佔比提升較快的是關節類,2019年提升至27.77%。在骨科耗材中,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涉及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包括威高股份、愛康醫療、大博醫療、春立醫療、微創醫療等。
廣州眾成醫療器械產業高級研究員鄭珂指出,和冠脈支架不同,骨科植入產品在單項手術品種單一,難通過拓展配套產品。此次骨科耗材全國集採,相關企業恐怕會不遺餘力地以價換量,預計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另外從高值耗材冠脈支架第一單議價的情況來看,相比於地方集採,國家集採裡相關產品的降幅更大,全國市場對企業來說更具有吸引力。
驚聞高值耗材第二批集採來臨,市場也給出了「響應」。截至11月25日下午收盤,春立醫療下跌17.67%,愛康醫療下跌15.63%,大博醫療下跌5.10%,威高股份下跌3.77%,在冠脈支架當中「受傷」的微創醫療,又受到第二輪傷害,今日下跌6.13%......
作為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的兩大板塊,骨科耗材和心血管耗材類似,同樣是醫療貪腐的重災區。有的醫療器械企業按照產品業務量或銷售額15%-30%比例給予醫生回扣,或者以「學術贊助費」的名義送錢等等。伴隨著醫院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實施,加上當前耗材集採落地,中間利潤環節將被斬斷,有利於產業環境淨化。
可以看到,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帶量採購旨在擠壓藥品和耗材價格虛高水分,淨化流通環節。當下藥品集採即將進入第四批,高值耗材的集採由於產品特殊性,種類繁多,進展稍微慢於藥品。隨著耗材編碼等實施,結合地方試點的開展,未來集採覆蓋的品類也將越來越多,在帶量採購機制下高值耗材產業創新升級加速,進口替代明顯,短期內一批實力不強的中小型生產企業將面臨淘汰,但長期來看仍是利好頭部醫療器械企業。
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