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骨科耗材將迎來集採 威高骨科何去何從?

2020-12-14 山東財經頭條

近日,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政策的落地,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在冠脈支架平均降幅超90%之後,二輪集採將目標瞄向骨科領域,這將對骨科耗材生產企業帶來哪些影響?對此,記者日前發送採訪函至山東骨科醫療器械龍頭威高骨科,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有業內人士認為,集採政策之下,骨科高值耗材大幅降價是必然,短期內量的提升會彌補一定的利潤下滑,但長遠來看,企業將面臨很大挑戰。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李迪

威高集團(資料圖)

集採政策瞄向骨科

一個月前,冠脈支架結束了集採招標,價格從均價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最低469元,平均降價超90%,給行業帶來極大震動。然而心臟支架帶量採購的餘波未平,骨科耗材將納入二輪集採的消息已經傳出。

近日,國家醫保局的一份名為《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在醫療圈內流傳。《通知》指出,第二批醫用耗材集採品類將大幅擴圍,在第一批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等產品增補的基礎上,再增加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稱,從目前趨勢看,後續骨科等領域全國集採也不可避免,隨著醫療器械行業集採的到來,行業集中度將加劇,洗牌是必然。

據悉,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工作自2019年在全國多地推行試點,2020年9月正式開始實施。

在集採之前,國內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銷售模式都是以經銷商代理模式為主,廠商通過返利和回扣來爭奪醫院市場,耗材的高價主要消耗在流通和市場推廣環節。集採政策實施後,由國家或地方牽頭實行帶量採購,核心是「以量換價」,即廠商降價,醫療機構保證採購用量,中標產品將會面臨大幅降價。

近日,山東多個地市聯盟已開始開展骨科耗材帶量採購招標工作。11月14日,由淄博發起的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開展現場議價,兩輪談判競爭後,擬中選骨科創傷類產品平均降幅67.3%,其中單個產品最大降幅達94%,中選企業包括強生、史賽克、山東威高、大博醫療等。

集採政策大幅調整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極大震動。據21世紀經濟報導稱,受集採影響,骨科龍頭企業凱利泰股價與年內31.33元/股的歷史最高點相比,已過腰斬。

據了解,在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採開標的第二天,骨科耗材龍頭企業大博醫療就大跌6.95%。骨科耗材納入二輪集採的消息一出,骨科龍頭股的股價更是紛紛下跌。其中,山東威海的威高股份從11月中旬開始震蕩下跌,截至12月10日15時,股價為13.86元,較十一月份高點跌幅近20%。

威高骨科擬獨立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威高股份」,1066.HK)位於山東威海,是山東威高集團有限公司於2000年發起設立的控股子公司,2004年於港交所上市。公司旗下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六大類別:醫療器械產品、骨科產品、介入產品、藥品包裝、血液管理及其他。

山東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威高骨科」)成立於2005年4月,系威高股份控股子公司。6月11日,威高骨科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建議於科創板上市的申請。

招股書顯示,威高股份直接持有公司 56.47%股份,控制公司 81.80%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陳學利通過威高股份、威高國際、威高集團、威海弘陽瑞控制本公司股份合計為 90.17%,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對於再度謀求上市的原因,威高骨科在招股書中表示,骨科醫療器械行業屬於資本密集型,目前公司主要骨科植入物產品的生產已處於飽和狀態,從長遠來看,完全依靠資金自我積累的方式將無法滿足公司為適應市場需求增長而快速擴大產能的需求。

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141.42萬股,計劃募集資金188066.62萬元,投資項目包括骨科植入產品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營銷網絡建設項目。

不過募投項目的建設及達產需要一定周期,若在此過程中行業政策、市場需求、產品研發、工程進度等因素發生變化,可能對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及收益產生負面影響。

作為國內骨科醫療器械企業龍頭,威高骨科在中國骨科植入市場的市佔率位居國內第5,國產廠商第1。目前公司主要產品的銷售模式包括經銷、直銷和配送模式。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模式以經銷模式為主,2017-2019年的營業收入佔比分別是69.45%、63.18%、60.43%。

威高骨科挑戰巨大

有從事醫療器械經銷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集採政策之下,骨科高值耗材大幅降價已是必然。短期內量的提升會彌補一定的利潤損失,但長遠來看,企業將面臨很大挑戰。」

作為一家依靠高毛利驅動盈利的公司,得益於公司主要產品的單價持續提升,威高骨科的毛利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2017-2019年,威高骨科的毛利率分別為74.22%、79.55%和 82.54%,在A股眾多公司中排在前列。

威高骨科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將積極參與帶量採購的準備,力爭提供有競爭力的報價,通過中標帶量採購進而保持、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並將進一步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銷售費用、其他日常費用支出等,為長期積極參與帶量採購提供充足的價格空間。」

集採政策的大幅調整將會對威高骨科的業績產生哪些影響?公司又將如何應對?對此,記者日前發送採訪函至威高骨科董秘處,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對於帶量採購政策可能對公司業務帶來的潛在影響,威高骨科在招股書中提到,「若公司產品中標,則產品價格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銷量會有明顯提高,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公司在中標區域的渠道建設與客戶維護等相關費用將顯著降低,這會在較大程度上抵消產品價格下降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若公司未能中標,威高骨科表示,可通過加強自主創新產品的研發及推廣力度,充分利用創新產品的競爭優勢等方式提高客戶認可度的可能性,從而覆蓋未被納入帶量採購範圍內的臨床使用需求,獲得一定程度的銷量彌補。

相關資料顯示,不同於心臟支架80%的國產化替代率,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國產化程度目前來看是不足的。在骨科植入醫療器械的三大細分領域中,骨科創傷領域約有70%的市場份額屬於國內廠商,而關節類和脊柱類則有分別約70%、50%依賴進口,這兩類未來國產替代的空間也是較大的。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骨科高值耗材的原材料成本並不高,但研發壁壘高,對創新能力的要求也高,與國外行業巨頭相比,目前國內醫療器械廠商的優勢在於市場大和有批量生產的工業基礎,但創新能力相對不足。「長遠來看,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可以以較低的研發成本和較短的開發時間更快進行產品迭代,未來將有很大優勢。」

相關焦點

  • 耗材集採破冰 支架企業集體沉默:利潤沒了?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陶鳳 常蕾 劉瀚琳高值耗材集採之後,冠脈支架大降價,會不會有更多的耗材集採推開?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不同的聲音也此起彼伏:企業的研發成本是否會受到影響、冠脈支架市場是否會因此萎縮……心臟支架集採後的10天裡,就集採之於企業利潤行業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報記者先後聯繫了多家中標及未中標企業,它們大多選擇沉默。然而,跳出單體企業,放眼整個行業:引活水,才能養大魚;破積弊,才有新出路。讓企業走出舒適區,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才能迎來一個具有創新性與前瞻性的市場。
  • 冠脈支架集採配套文件發布 高值耗材治理將形成怎樣的「閉環」?
    第二批將再增六大品類 高值耗材國家集採或將成為常態雖然此次冠脈支架採購是首次從國家層面組織對高值耗材的集中採購,但前有四輪三批的藥品國家集採「開路」,高值耗材的集採節奏顯然更快。
  • 冠脈支架集採「殺價」後,從樂普醫療看國產高值耗材的未來
    公告顯示,樂普最高將募資16.38億元,其中11.5億元用於冠脈、外周領域的器械項目。集採對於樂普醫療的價值​元氣資本認為,樂普此次加入集採是出於長期戰略考慮的。在醫用高值耗材集採中,價格是廠商的唯一比拼方式。
  • 高值醫用耗材集採下行業變局:企業洗牌期將至 行業競爭趨於國際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高值醫用耗材集採下的行業變局:企業洗牌期將至,行業競爭趨於國際化隨著納入帶量採購,以冠脈支架為首的高值醫用耗材大幅降價。價格顯著下調促使行業格局發生變化,企業亟需謀出新出路。
  • 耗材集採風暴將「刮」到骨科眼科類 專家:進度和價格降幅超預期
    在集採走向常態化的背景下,醫療耗材行業將面臨秩序重構,而企業內部對集採態度的調整,也將深刻影響今後的發展道路。 耗材集採走向常態化「全國性的集中採購還沒有涉及骨科產品,目前對公司業績沒有影響。」不只是骨科板塊龍頭凱利泰,從近期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表現來看,此前冠脈支架全國集採的餘震仍在。2020年10月16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發布《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文件(GH-HD2020-1)》,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高值耗材進行集採。此後,A股醫療器械板塊迎來震蕩調整。
  • 冠脈支架集採威力十足,後市如何掘金?
    如此超出預期的降幅,引發市場震動,結果11月6日大A股91%的醫療器械板塊迎來暴跌打擊,截至收盤,心脈醫療大跌超13.97%%,美迪西跌近11.76%,健帆生物暴跌11.15%,凱利泰跌超8.32%,戴維醫療、賽諾醫療等跌超7%,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一片哀嚎。
  • 骨科行業:耗材集採將大幅擴圍 如何影響行業長期發展?
    國家醫保局日前印發通知指出,第二批醫用耗材集採品類將大幅擴圍,增加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耗材真實使用量進行數據採集,以預估下一輪帶量採購需求,意味著第二批採購將在2021上半年啟動。通知發布後,從事植入性骨科醫療器械業務的上市公司股價波動明顯。
  • 第二批高值耗材採集數據,春立、愛康等醫療器械股暴跌
    高值耗材集採第一單平均降價超90%。目前我國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中的血管介入市場佔比達37.2%,其次是骨科植入類,佔比達25%。在冠脈支架集採之後,業內預測接下來將會輪到骨科耗材,如今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指導中心紅頭文件曝光,骨科耗材納入全國集採只是時間問題。
  • 集採來襲,醫藥改革任重道遠而充滿曙光
    第三批集採的藥品出現了「彌可保」的身影,中標價是每片約在0.15元,一盒的價格是3元,降價幅度令人瞠舌。更別說像心臟支架,骨科耗材這些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的大幅下降,對於一些貧困的患者而言,簡直是可以救命的消息。是的,很多疾病有藥品可以醫,但窮病無藥可治。
  • 這類高值耗材集採後進入「百元時代」
    【製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發布了首批耗材國家帶量採購擬中選結果,公示時間至本周日(11 月 8 日)。據了解,此次帶量採購,冠脈支架頭年意向採購總量為107.47萬個。
  • 多地開啟醫用耗材團購後,降價明顯!
    【製藥網 行業動態】2020年,醫用耗材集採在全國呈現出鋪天蓋地、快速燎原之勢的同時,各省集採聯盟化、加速化、由少變多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地開啟醫用耗材聯盟化採購後,大批耗材降價明顯。
  • 一個支架一條華子錢,接下來輪到什麼耗材?
    2018年11月開啟了藥品的4+7,,2020年的11月份高值耗材帶量落地,不過別急後面還有中成藥和生物製劑呢。這「四胞胎」都跑不掉,大哥是化藥、二哥是高值耗材、三哥是中成藥、四弟就是生物製劑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 留置針、輸液器……低值耗材省級帶量採購要來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 張尼)繼高值醫用耗材開啟國家及省級層面的帶量採購後,低值耗材的集採也要來了!  近期,河北省醫療保障局發布了《河北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文件(一次性使用輸液器類和靜脈留置針類)(徵求意見稿)》。小小的留置針、輸液器開啟集採後,究竟能為我們省下多少?資料圖:一名護士在為患者輸液。
  • 降價90%,集採對冠脈支架龍頭樂普醫療影響幾何?
    在此次集採中,並稱為冠脈支架「三巨頭」的微創醫療、樂普醫療、吉威醫療分別有兩項、一項和一項產品中標。因為單價高、用量大,冠脈支架成了國家耗材帶量採購第一個「動刀」的地方,而冠脈支架領域的國產替代化率已達到了70%,此次集採無疑對我國相關企業影響重大。在「中標也是利空」預期之下,樂普醫療又將如何應對?貝殼投研今天站在集採的角度重估企業價值。
  • 國家醫保局:心臟支架集採節省了117億 中選名單取決於產品質量
    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已取得顯著成效,本次集採順應社會呼聲,將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探索的經驗擴大到高值醫用耗材領域。《中國新聞周刊》:在眾多市場需求大、產品成熟的醫療耗材中,為什麼冠脈支架成為高值醫用耗材改革「第一槍」?可以介紹下這一決策過程嗎?
  • 最高降幅達94% 骨科高值耗材帶量採購來了
    骨科耗材帶量採購來了!在國家集採冠脈支架從1.3萬降到700元之後,業界不斷在揣測下一個將被腰斬的高值醫用耗材會是哪個科室的,近日發生在山東省的一場集採會議或許揭曉了這一答案。根據統計數據,淄博、青島、東營、濱州、德州五市骨科創傷類醫用高值耗材年使用量3萬個,耗材使用費超過3億元;血液透析類醫用高值耗材年使用患者超過200萬人次,耗材使用費超過4億元。一位企業代表介紹,在議價會上,某一單品價格最開始的報價是17200元,為了換取更大的市場,企業報出了2643元的價格。據了解,此次聯盟採購將覆蓋7市600餘家醫療機構。
  • 器械2021年:集採殺不死,自助者天助
    2018年12月,仿製藥第一次集採,悲觀者認為,醫藥以後將按化工行業估值,可是僅1個月之後,創新藥走到舞臺中央,光豔照人持續至今,被資本追逐,直至出現泡沫化。微創醫療創新器械平臺屬性愈發明顯,冠脈支架集採的陰影將很快淡化,性能全球領先的火鷹,以及火鳥進入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快速放量,2019年增速超過70%。微創心通明年在港交所上市,介入瓣膜銷售將坐上頭把交椅。
  • ...加強中選產品質量監管】韓正主持召開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
    【韓正:加快擴大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範圍 加強中選產品質量監管】韓正主持召開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座談會。韓正強調,要推動國家組織藥品集採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要加快擴大集採範圍,著力破解醫用耗材標準不一、分類不清等問題,紮實做好心臟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工作。
  • 全國骨科器械集採,為什麼微創醫療能笑到最後?
    第一批高值耗材冠脈支架國家集中採購剛剛塵埃落定,不待市場有喘息的時間,第二批就馬上跟進。據業界流傳的文件顯示,第二批數據快速採集涉及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種高值耗材。
  • 集採衝擊波不斷!大幅降價擔憂重演骨科龍頭一日跌掉70億 悲觀預期...
    最新消息顯示,第四輪國家集採或超預期提前到來,新一輪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引發的談判競價也將很快到來,前者或優先在骨科、眼科領域展開,連續回調的醫藥股再迎一擊。  根據醫保局發布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等6大品類,同時對第一批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產品進行增補。  據悉,第四批集採品種範圍或將擴大至注射劑,將考慮生物製品(胰島素)和中成藥,以及部分臨床替代性簡單明確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