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網 行業動態】2020年,醫用耗材集採在全國呈現出鋪天蓋地、快速燎原之勢的同時,各省集採聯盟化、加速化、由少變多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地開啟醫用耗材聯盟化採購後,大批耗材降價明顯。
如近日,山西省醫保局就發布消息稱,今年以來,山西在推動組建三個市域聯盟開展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後,相關耗材採購費用就出現了明顯降低。具體來看,今年年初,山西各市醫保部門先從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入手,分別選擇靜脈留置針、血液透析器、一次性輸液器等醫用耗材,開展了集中帶量採購談判議價試點工作。從結果來看,全省11個市首批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平均降幅超過55%,預計一年可節約相關耗材費用上億元。
而10月30日,山西省醫保局指導各市組建的三個市域聯盟先後發布了集中帶量採購公告,採購品種包括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真空採血管、一次性使用吸氧管、預充式導管衝洗器、一次性導尿管等9種低值醫用耗材。截至目前,臨汾等4市區域聯盟公布的3類品種5個規格產品的中選結果顯示,平均降幅已達67.08%,預計一年可節約相關醫用耗材費用上千萬元。
實際上,近幾年,以聯盟形式採購耗材在業內其實已經越來越常見。尤其在帶量採購持續常態化的背景下,目前陝西,安徽、山東、江西、河北、武漢等諸多省市都在依託省級藥採平臺,借鑑國家帶量採購經驗,以省級、市級聯盟的方式倒逼更多醫用耗材大降價。據悉,江蘇、海南等地打出組合拳推動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後,一些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平均降幅均已超過50%。
例如,8月13日,重慶市醫保局發布《關於公示重慶市貴州省雲南省河南省醫用耗材聯合帶量採購擬中選結果的通知》顯示,吻合器、補片、膠片三大類耗材的擬中選結果平均降幅達64.77%,高者降幅為97.76%,其中吻合器18個分組,31個產品確定為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幅達73.13%,高者降幅為97.76%。
11月14日,淄博市醫療保障局牽頭組織召開淄博-青島-東營-煙臺-威海-濱州-德州七市採購聯盟部分醫用耗材帶量採購現場議價活動,擬採購骨科創傷和血液透析兩類醫用耗材。結果顯示,通過兩輪談判競爭,骨科創傷類高者降幅達94%,平均降幅67.3%。
綜合來看,隨著各地「團購」採購成為常態化操作,區域不斷擴大,耗材帶量採購品種在不斷增加的同時,價格也正在不斷下降。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前段時間國家醫保局發布的《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來看,第2批醫用耗材國採即將展開。業內認為,屆時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等耗材,在國家集採的推動下,也將成為未來各地耗材團購的主力,並實現大降價。
業內普遍認為,與藥品集採一樣,耗材集採的核心就是為了擠出價格水分,減輕個人與醫保支付帶來的負擔的同時,再進一步加速高值醫用耗材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為真正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與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提供脫穎而出的機會。因此,在這一背景下,相關械企應需不斷加大產品布局、加強創新能力,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