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毛瑟,二戰德軍少量裝備的G33/40步槍 比98K還短一截

2020-11-22 瘋狗的輕武

前兩天有個小夥伴問我上邊這張照片中的德軍拿的是什麼步槍,看上去很像98K,但明顯比98K要短一截。而印象中德軍在二戰中似乎也沒裝備過比毛瑟還短的卡賓槍,所以這篇狗子和大家聊聊它。

這把槍在德軍中被命名為Gewehr33/40,但這貨早先並不是德國貨,而是隔壁斯洛伐克的Vz.33步槍。

咱們想,一戰那會捷克斯洛伐克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也是奧匈最重要的軍工重鎮。當時布爾諾軍工廠主要還是給奧匈生產曼利夏1895步槍,然而曼利夏這類直拉栓動武器在一戰的塹壕泥潭裡很容易出可靠性問題。

等到一戰結束,奧匈解體。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自然是丟了曼利夏,跑到了毛瑟爸爸的懷裡。1924年,捷克斯洛伐克設計並裝備了基於毛瑟結構的vz.24步槍(其實vz.24才是中正式步槍它親爹)

↑中正

↑vz24

雖然說vz.24的590mm槍管和後來98K的600mm長度類似,總長度也都在1100mm左右。但由於一戰之前就存在制式步槍之外必須得再配個短管卡賓的玩法,所以捷克人也在其基礎上又研發了一款槍管只有490mm,總長1米的VZ.33型短步槍,主要發給憲兵裝X用,總數不高,大約 25300支。

1939年,德國吞併整個捷克,順便接收了布爾諾兵工廠。和98K性能差不多的vz.24自然被德國人直接拿來用,而槍管短10公分的Vz.33因為結構緊湊重量輕,德國人尋思丟給山地部隊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到1940年,德國人將vz.33命名為G33/40,並要求布爾諾兵工廠繼續生產。當然,G33/40也對vz.33做了一些修改。(圖中第三支)

從外觀上很明顯能看出G33/40的槍託左側有一塊金屬護板,這塊板子是用來加固槍託底的,因為考慮到山地部隊在行動時經常需要將步槍當登山杖使,所以底部得結實一點。

背帶環以及擊針分解孔的位置換成了98K的樣式,畢竟這樣德國人更習慣;刺刀座也換成了德國版本;他們還將拉機柄挖空用以減重(估計是為了彌補後邊那塊金屬護板帶來的額外重量)

不過總體來說這批槍的產量不算大,13萬支出頭。一方面是德國陸軍總共也就10個山地師(還有6個黨衛軍山地師),十幾萬支G33/40也差不多能滿編了,德國人也從沒考慮過把這批槍給步兵師用。

二方面是山地師普遍吐槽這貨的後坐力太大(因為槍身減輕之後後坐衝量會增加,短管子也會導致未燃盡火藥燃氣在出膛後發生猛烈的二次爆燃,增大後坐),所以到1942年德國就讓布爾諾兵工廠停產G33/40,改為標準的98K生產線。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國軍訂購的毛瑟98k步槍,與德軍手裡的原版有何不同?
    德械師的制式步槍分為兩種,一是中正式步騎槍,根據德國毛瑟標準型步槍仿製而成,由國內的兵工廠製造;二是毛瑟98k步槍,數量較少,屬於從德國進口的原廠貨。 到日本向德國施壓,導致中德軍購貿易被迫中斷為止,累計有10萬支毛瑟98k交付到了國軍手上。
  • 八百裡爆頭神器 毛瑟98K步槍
    因為吃雞的遊戲,「98k」的知名度很高。而你知道「98k」的前世今生嗎? 1898年,7.92毫米口徑1898式步槍成為德國陸軍制式步槍,德國陸軍命名為Gewehr 98(Gew 98)。Gew 98融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實戰經驗進行了改善。首先,98a是比Gew 98標準型短的槍管。
  • 二戰經典之作98k,德軍制式步槍惹人喜愛
    吃雞遊戲中的很多槍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而在遊戲中有一款被命名為98k的狙擊步槍,在現實生活中實際上真的有這麼一款槍,這就是在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廣泛裝備的Kar98k步槍,這款槍比較優秀,人們對他的喜愛度更加高。
  • 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你認識嗎?
    導語:還記得二戰這把步槍嗎?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眾所周知,中國是個禁槍國家,具有殺傷力的槍械都不能流通,連槍口動能大於2焦耳的仿真槍都屬於非法。除了國家合法部門使用外,任何人持有槍械都是違法。雖然這樣一來人們不能碰槍,但戰爭題材的電影多少都看過,也能分辨得出哪種槍是最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下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1811年7月31日,在德國黑森林的一個小鎮裡,一間皇家兵工廠正在建立,並在第二年開始運作,僱用了133個工人,專門為普魯士軍隊生產武器。
  • 德國步兵武器二戰裝備大盤點
    性能數據:1.口徑:9毫米2.槍長:215毫米3.全槍重:1.088千克4.彈匣容彈量:8發Gew43步槍Gew43步槍G43步槍(全名:Gewehr 43,簡稱:Gew43或G43),是二戰期間德國軍隊使用的一型半自動步槍。Gew43步槍1943年開始裝備部隊,到戰爭結束時Gew43共生產了40萬支。
  • 二戰蘇聯這種步槍受德軍瘋狂追捧,敢和MG42機槍對射毫不示弱
    SVT步槍以它的尺寸來說是非常的輕,例如SVT-40比莫辛-納甘1891-30長了約5釐米,但重量卻輕了近半公斤。雖然發射的槍彈相同,但SVT的後坐力卻比莫辛-納甘要低,射擊精度也很接近莫辛-納甘,而莫辛納甘是二戰中精度非常優秀的一種栓動步槍,可見SVT的精度多麼的好。
  • 武器百科全書——Kar98k步槍
    就這樣誕生的代表作之一就是Kar98k步槍,在整個二戰期間,它被用作德軍的基本制式火器。在希特勒宣布重新武裝的當年,Kar98k之所以能夠速戰速決,是因為它是以之前使用的「Gewehr 1898」(以下簡稱「Gew98」)步槍為基礎研製的。
  • 二戰時期,同樣是世界知名裝備,kar98k和M1卡賓槍哪個更好?
    Kar98k和M1卡賓槍雖然就種類細分而言,屬於不同的槍械,前者是當時標準的栓動步槍,後者是可以連續射擊的卡賓槍,很難說兩款槍哪個更好,但是從兩款槍作為步兵武器的角度出發,再淺要分析下兩款步兵主要武器的技術意義和戰術意義,我們可以發現,M1卡賓槍要比因吃雞聞名的Kar98k步槍要好許多
  • 毛瑟手槍威力大:為何德軍卻非常討厭,並放棄了它
    【話說軍世】說到軍用手槍,毛瑟和魯格是德軍最為出名的兩型手槍,相比較於二戰時就日本軍隊的「王八盒子」要好出一大截,不過對於這兩型手槍,二戰中,不論是德軍還是美軍實際都對魯格更加青睞,但是毛瑟則早在的就被德軍厭惡,這是為何?
  • 33人的突擊排,3挺通用機槍、25支自動步槍,二戰德軍才是火力狂魔
    從實際戰績來看,暴風突擊隊的作用確實非常強大,德國人也對這種突擊戰術極為推崇,因此在二戰後期,德軍試圖建立一支類似部隊來扭轉戰局,這就有了「Sturmzug(風暴突擊排)」的誕生。
  • 強者對決:Kar98k步槍和M1加蘭德步槍,戰爭雙雄,誰才是步槍之王
    在戰爭時期誕生出了很多經典的武器,美國的M1加蘭德就是其中之一;在西歐、義大利、北非戰場上,美國的M1加蘭德和德國的Kar 98k步槍就經過了多次戰鬥。M1加蘭德和98k步槍都是名震海內外的武器,同時也是德美雙方的主要制式步槍,所以二戰步兵的交鋒其實也就是98k和M1加蘭德之間的較量。
  • 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還有幾個人認識它?
    導語: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還有幾個人認識它?現在說起毛瑟98K,哪怕你問個10來歲的小朋友說你知不知道,他都有可能知道的,因為他可能從一款手遊中知道的,這款手遊名為《和平精英》,因其出色的性能,在遊戲中備受玩家的青睞。但若說起98K的故事呢?我想沒幾個人是知道的,今天筆者就來講究關於98K的前世今生。
  • 《狂怒》坦克車長最鍾情德軍突擊步槍
    美國二戰期間著名的衝鋒鎗之一。這裡需要說的是,有朋友問:二戰美軍坦克成員還裝備衝鋒鎗嗎?是的,在二戰美軍坦克中裝備著不少的衝鋒鎗使用,這是與當時的歷史相符的。包括Thompson衝鋒鎗在內。湯姆遜M1A1衝鋒鎗,M1928A1的改進型,1942年列裝部隊,總產量140萬支,戰鬥性能優良,但造價昂貴。二戰著名衝鋒鎗之一。
  • 二戰中的德國輕武器之殤,德軍在輕武器上是如何落人一籌的?
    而二戰中的各國也是盡全力給自家士兵提供優質的輕武器,好讓士兵們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戰鬥力。然而,其中德國可能是一個例外,雖然德國有不少好的輕武器,可結果卻是德軍高層一頓神操作之後,士兵們就只能在輕武器方面怨聲載道了。那麼德軍到底都做了些什麼,才會出現如此結果呢?
  • 毛瑟98K狙擊槍擊穿頭盔沒問題
    毛瑟98k,二戰一代名槍,可謂5發栓動步槍的顛峰之作,旋轉後拉槍機步槍,發射7.92×57毫米大威力步槍彈,從其0.6米的槍管射出的步槍彈丸,有效射程高達800米,比二戰時有效射程600米的布倫式輕機槍射程都要遠,可見此槍的威力有多麼強大。
  • 毛瑟98K是把手動步槍:裝上觀瞄器材以後,可充當狙擊槍使用
    一把真正的狙擊步槍,實際上都是戰後才正式研發的,不僅研發了專職的阻擊槍,而且還專門研發了狙擊槍配套的狙擊彈,狙擊槍和狙擊彈的有機融合,才是一把真正的狙擊槍。當時,典型的手動狙擊步槍有蘇軍裝備的7.62mm口徑莫辛·納甘、英軍裝備的7.7mm李·恩菲爾德No.4Mk.I 型、美軍裝備的7.62mm口徑M-1903A4春田步槍狙擊型、日軍裝備的6.5mm的79式、德軍裝備的7.92mm毛瑟98K狙擊型等。
  • 二戰德軍發現步槍威力過剩,發明中間型威力彈藥,首開突擊步槍先河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研製的StG44突擊步槍,是槍械王國的一次革命,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先使用了短藥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並大規模裝備的自動步槍,首開了突擊步槍之先河。
  • 集腋成裘:韓國K14狙擊步槍最新變化 美國槍迷魔改戰術版毛瑟98k
    狙擊手正在使用的是K14步槍,口徑7.62×51mm,槍身表面噴塗迷彩。配備NightForce ATACR 5-25×瞄準鏡,通過Sphur 34mm鏡座安裝到機匣頂部,這兩種裝備都是同類產品中性能非常出色的型號。阿特拉斯兩腳架與常見的哈裡斯兩腳架相比,沒有彈簧卻更加堅固,擁有更大的調節範圍,因此適用於各種地形。
  • 那些曾經出現的二戰經典武器排名-步槍篇,總有一款你聽過的!
    那如果說到二戰的武器裝備,相信會有數不清的回憶湧上心頭,最著名的應該屬於美國的原子彈了。這款武器的出現,直接改變了整個二戰甚至是整個世界的當時以及未來的走向。今天要說的卻是不那麼引人注意但又實實在在在戰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武器,單兵武器。更確切地說,是單兵的步槍。對於士兵來說,手裡的槍才是自己最重要的「夥伴」和「依靠」。
  • 毛瑟C96手槍,在二戰時期為何還有黨衛軍在裝備使用?
    為什麼在二戰時期還有黨衛軍在使用毛瑟C96?主要是因為任何武器裝備列裝部隊使用都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完成換裝工作,所以就自然會出現一些裝備其他武器的情況。比如我國1997年首次公開亮相95式步槍後,很多部隊在很長時間內使用的還是老式的八一槓步槍,後來才逐步換成了九五式步槍等新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