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國軍訂購的毛瑟98k步槍,與德軍手裡的原版有何不同?

2020-12-24 騰訊網

早在清朝末年,中國軍隊似乎就對德式武器有種莫名崇拜,所以當時才會進口德軍看不上的委員會M1888步槍(漢陽造原型),而要說中國與德國的軍購巔峰,那自然要算上世紀30年代,當時國軍特別組建了「德械師」,用德軍標準來打造精銳部隊。

德械師的制式步槍分為兩種,一是中正式步騎槍,根據德國毛瑟標準型步槍仿製而成,由國內的兵工廠製造;二是毛瑟98k步槍,數量較少,屬於從德國進口的原廠貨。

到日本向德國施壓,導致中德軍購貿易被迫中斷為止,累計有10萬支毛瑟98k交付到了國軍手上。那麼問題來了,都是原廠產品,國軍德械師手上的毛瑟98k步槍,與德軍使用的是否有不同呢?

答案是有的,而且不同之處還挺多。首先說外部特徵,德械師的98k與德軍的98k的大致外形並無區別,主要是一些細節的變化。

圖為德械師使用的98k,注意紅色箭頭所指的符號,那是國軍常用的黨徽,在看日劇裡經常能夠見到。

圖為德軍的98k步槍,同樣的位置,刻的是德國陸軍的振翅鷹。又比如蘇德戰爭之前,蘇聯也曾向德國進口過一批98k步槍,槍身刻的是五角星,每個國家的符號都不相同。

木質零件的材料也不同,德械師的98k為櫸木壓合板,而德軍的98k分為三個階段,前、中期為胡桃木,後來胡桃木砍得差不多了(可用於造槍的胡桃木有年份要求,必須高於20年樹齡),1944年換成櫸木。

雖然國軍的98k都是1938年之前交付的,但如果與德軍對標的話,只能與1944年的後期型98k勉強對比。

其實櫸木與胡桃木的性能沒什麼差別,同樣耐磨損、耐腐蝕,但壓合板終究沒有胡桃木那樣的天然紋路,武器的顏值下降了不是一星半點。

還有就是槍械內部了,德國賣給國軍的這10萬支98k步槍,內部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要麼是做工粗糙,要麼是零件未達標準,故障率要超過德軍手上的98k。

說句不好聽的,德械師使用的98k就是毛瑟檢測出來的不合格品,這也解釋了為何德軍裝備缺口這麼大的情況下,德國人還會好心騰出一部分產量賣給國軍,因為這些就是德軍看不上的二等貨。

即便是不合格品,但在國內兵工廠技術、設備普遍落後的情況下,這批毛瑟98k步槍在國內依然是不錯的武器。國軍的裝備缺口同樣大,有的買就不錯了,所以即便知道這是不合格品,最終還是咬牙買了下來,用來對付日軍。

相關焦點

  • 二戰經典之作98k,德軍制式步槍惹人喜愛
    吃雞遊戲中的很多槍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而在遊戲中有一款被命名為98k的狙擊步槍,在現實生活中實際上真的有這麼一款槍,這就是在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廣泛裝備的Kar98k步槍,這款槍比較優秀,人們對他的喜愛度更加高。
  • 八百裡爆頭神器 毛瑟98K步槍
    中國在20世紀30年代購買和仿製這種步槍被稱為「中正式步槍」。此後,在Gew 98步槍改進的Kar 98b基礎上,改進的標準毛瑟步槍被德國郵政、海關、鐵路等準軍事組織採用。這種改進後的標準型毛瑟步槍與後來定型的Kar 98k式步槍幾乎相同。
  • 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你認識嗎?
    導語:還記得二戰這把步槍嗎?毛瑟98K,二戰德軍大量使用眾所周知,中國是個禁槍國家,具有殺傷力的槍械都不能流通,連槍口動能大於2焦耳的仿真槍都屬於非法。除了國家合法部門使用外,任何人持有槍械都是違法。雖然這樣一來人們不能碰槍,但戰爭題材的電影多少都看過,也能分辨得出哪種槍是最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下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1811年7月31日,在德國黑森林的一個小鎮裡,一間皇家兵工廠正在建立,並在第二年開始運作,僱用了133個工人,專門為普魯士軍隊生產武器。
  • 二戰時期,同樣是世界知名裝備,kar98k和M1卡賓槍哪個更好?
    Kar98k和M1卡賓槍雖然就種類細分而言,屬於不同的槍械,前者是當時標準的栓動步槍,後者是可以連續射擊的卡賓槍,很難說兩款槍哪個更好,但是從兩款槍作為步兵武器的角度出發,再淺要分析下兩款步兵主要武器的技術意義和戰術意義,我們可以發現,M1卡賓槍要比因吃雞聞名的Kar98k步槍要好許多
  • 二戰中的德國輕武器之殤,德軍在輕武器上是如何落人一籌的?
    而二戰中的各國也是盡全力給自家士兵提供優質的輕武器,好讓士兵們能夠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戰鬥力。然而,其中德國可能是一個例外,雖然德國有不少好的輕武器,可結果卻是德軍高層一頓神操作之後,士兵們就只能在輕武器方面怨聲載道了。那麼德軍到底都做了些什麼,才會出現如此結果呢?
  • 強者對決:Kar98k步槍和M1加蘭德步槍,戰爭雙雄,誰才是步槍之王
    在戰爭時期誕生出了很多經典的武器,美國的M1加蘭德就是其中之一;在西歐、義大利、北非戰場上,美國的M1加蘭德和德國的Kar 98k步槍就經過了多次戰鬥。M1加蘭德和98k步槍都是名震海內外的武器,同時也是德美雙方的主要制式步槍,所以二戰步兵的交鋒其實也就是98k和M1加蘭德之間的較量。
  • 別人家的毛瑟,二戰德軍少量裝備的G33/40步槍 比98K還短一截
    前兩天有個小夥伴問我上邊這張照片中的德軍拿的是什麼步槍,看上去很像98K,但明顯比98K要短一截。而印象中德軍在二戰中似乎也沒裝備過比毛瑟還短的卡賓槍,所以這篇狗子和大家聊聊它。這把槍在德軍中被命名為Gewehr33/40,但這貨早先並不是德國貨,而是隔壁斯洛伐克的Vz.33步槍。咱們想,一戰那會捷克斯洛伐克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也是奧匈最重要的軍工重鎮。當時布爾諾軍工廠主要還是給奧匈生產曼利夏1895步槍,然而曼利夏這類直拉栓動武器在一戰的塹壕泥潭裡很容易出可靠性問題。
  • 武器百科全書——Kar98k步槍
    就這樣誕生的代表作之一就是Kar98k步槍,在整個二戰期間,它被用作德軍的基本制式火器。在希特勒宣布重新武裝的當年,Kar98k之所以能夠速戰速決,是因為它是以之前使用的「Gewehr 1898」(以下簡稱「Gew98」)步槍為基礎研製的。
  • 33人的突擊排,3挺通用機槍、25支自動步槍,二戰德軍才是火力狂魔
    一戰時期,德軍成立了暴風突擊隊,由最精銳的貴族軍人組成,拿著最好的武器,幹著最危險的任務,他們就像德軍手中的尖刀,冒著槍林彈雨刺穿敵人的防線,為友軍打開突破口。
  • 《狂怒》坦克車長最鍾情德軍突擊步槍
    此外有許多外國公司或政府獲得柯爾特-白朗寧的授權而生產不同口徑的M1911型號。作為大名鼎鼎的1911,這支武器在電影中的出現並沒有那麼明顯和頻繁。但還是在關鍵時刻大顯神威,在最後坦克車內戰鬥中成員"Bible」就是用M1911A1射擊。另一輛坦克的車長Binkowsk手持1911A1手槍。
  • 毛瑟98K是把手動步槍:裝上觀瞄器材以後,可充當狙擊槍使用
    二戰時期,許多參戰國的軍隊裝備了狙擊步槍,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絕非專職的狙擊步槍,只是在普通的手動步槍有的是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挑選出了槍管質量上乘的槍械,裝上了一隻4-6倍的觀瞄器材,就儼然成了一把狙擊步槍。
  • 低配版98k步槍?當年德國為衝鋒隊準備的武器,真有這麼差嗎?
    毛瑟98k,二戰時期德國陸軍的制式步槍,以性能穩定、精度高而聞名。98k列裝於1898年,一直到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都佔據著制式武器的地位,這裡面自然少不了歷代設計師的付出,他們不斷改良98k的性能,推出了各種衍生型號,這才令98k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戰爭。 在眾多衍生型號裡,有一款名為VK98,它可以說是毛瑟98k的低配版本。
  • 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還有幾個人認識它?
    導語: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毛瑟98K步槍,還有幾個人認識它?現在說起毛瑟98K,哪怕你問個10來歲的小朋友說你知不知道,他都有可能知道的,因為他可能從一款手遊中知道的,這款手遊名為《和平精英》,因其出色的性能,在遊戲中備受玩家的青睞。但若說起98K的故事呢?我想沒幾個人是知道的,今天筆者就來講究關於98K的前世今生。
  • 毛瑟98K狙擊槍擊穿頭盔沒問題
    毛瑟98k,二戰一代名槍,可謂5發栓動步槍的顛峰之作,旋轉後拉槍機步槍,發射7.92×57毫米大威力步槍彈,從其0.6米的槍管射出的步槍彈丸,有效射程高達800米,比二戰時有效射程600米的布倫式輕機槍射程都要遠,可見此槍的威力有多麼強大。
  • 二戰蘇聯這種步槍受德軍瘋狂追捧,敢和MG42機槍對射毫不示弱
    SVT步槍以它的尺寸來說是非常的輕,例如SVT-40比莫辛-納甘1891-30長了約5釐米,但重量卻輕了近半公斤。雖然發射的槍彈相同,但SVT的後坐力卻比莫辛-納甘要低,射擊精度也很接近莫辛-納甘,而莫辛納甘是二戰中精度非常優秀的一種栓動步槍,可見SVT的精度多麼的好。
  • 抗戰時期國軍中正式步槍與日軍三八式步槍的性能對比
    中正式步槍是仿自德國1924年標準的毛瑟98步槍,使用標準7.92毫米毛瑟彈,性能十分優秀。國民黨兵工廠1932年以後生產的中正式鋼材、做工、裝配都十分精緻,與德國毛瑟廠的槍相比,一點都不遜色。國民黨第一軍,前身是稅警總團,是國民黨最早全盤德式的軍隊,用毛瑟、中正式、FN公司產的毛瑟,創造了不可超越的步槍作戰神話。
  • 國軍自製「中正式」步槍,與98k同源,未成抗日主力卻成我軍利器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的工業基礎非常薄弱,無力自主研發重武器,只能仿造一些步槍之類的輕武器。在國軍當中備受期待的當屬「中正式」騎步槍,其威力甚至超過了日軍的「三八大蓋」。這也讓一部分人認為,國軍在輕武器方面不輸甚至還超過日軍。其實「中正式」步騎槍的生產過程非常曲折,產量一直跟不上,在抗戰當中始終未能成為國軍的主力裝備。
  • 二戰時期中國裝備精良的德械師神奇的毛瑟32型手槍
    說到二戰前期的1937年當時中國嚴重缺少重型武器導致前線官兵嚴重的火力不足,除國軍的中央軍有五門山炮墊底外,其他的非嫡系部隊,能裝備有十門迫擊炮,20廷重機槍就可以說是富得流油的,為什麼當時中國軍隊的裝備的武器差距如此之大呢?
  • 從有坂到仿製加蘭德,日軍二戰時期全步槍一覽
    前兩天剛給大家捋了捋日本的第一款制式步槍——村田,當時聊到最後一款村田22型在1898年開始被有坂三十年式步槍取代(金鉤步槍),那今天狗子給大家聊完那些20世紀到二戰結束,日本投降之前,日軍所用的一系列步槍。
  • 二戰最經典的手動步槍:毛瑟98K步槍,你認識嗎?
    毛瑟步槍是一款旋轉式閉鎖槍機的後裝單發步槍,由德國毛瑟兩兄弟於1867年設計製造。此後設計生產的大多數的旋轉後拉式槍機都是根據毛瑟兄弟所設計的原理來設計的。最初的毛瑟步槍採用的是彈倉供彈,後來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設計,才由單排彈倉改為使用雙排彈倉供彈,經過此番改良,毛瑟步槍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毛瑟98K步槍成為當時產量最大的步槍,年產量高達200多萬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