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元寶拿了哥哥的貼畫,廚寶搶了回來,元寶哭著要貼畫。
傳統做法:1.告訴元寶貼畫是哥哥的,應該還給哥哥,結果是元寶哭得更厲害;2.要求哥哥把貼畫給弟弟,開始說教哥哥應該把貼畫讓給弟弟玩,哥哥開始哭;3.把貼畫沒收,誰都不許玩,看似公平,但是兩個孩子都不高興。按照以上三種方法處理,孩子心中充滿委屈甚至仇恨,更是無法從中獲得經驗教訓及能力提升,類似問題會反覆發生。
我的做法:
爸爸:(問題描述)讓我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是元寶想要哥哥的貼畫,哥哥不給,(產生共情)元寶很傷心就哭了是嗎?
元寶哭著點點頭。
廚寶:這是我的貼畫,他總是不經過我同意就拿我的東西。
爸爸:弟弟太小,可能有時候分不清哪些是你的,哪些是他的。(表達態度)反正我不喜歡聽到你們有人哭,(徵求意見)你們想想有什麼辦法?
廚寶:給他別的貼畫。
元寶:不要別的,就想要這個貼畫。
爸爸:(給出意見)我有一個建議,廚寶把你的貼畫給弟弟,我給你一個其它的貼畫,但是元寶以後拿哥哥東西要問問哥哥是否同意,要對哥哥說謝謝,你們看這樣行不行?
廚寶:(執行建議)可以,把貼畫給你。
元寶:謝謝哥哥。
問題反思:我們針對孩子之間的矛盾進行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安撫孩子,平息矛盾,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從矛盾的解決中吸取經驗教訓,學會相互理解溝通,鼓勵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相比於簡單粗暴的挖苦、說教和懲罰,這才是孩子成長中的寶貴財富。
以上內容為兩寶爸爸根據真實情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