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庫抓到一條2斤重的泥鰍,背上居然長刺,你們見過嗎?

2020-12-16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小時候我生長在安徽的農村,每到夏天放暑假的時候,隔三差五地就會邀約一些平時玩得很好的小夥伴們,到附近的小樹林和池塘裡玩耍,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池塘裡去抓魚,抓到之後將之前帶過來的小鐵鍋隨便一支,裡面再放點鹽,找些柴火點燃,過不了多長時間,一鍋熱氣騰騰的魚湯就擺在了我們面前,在物質資源不太豐富、生活水平還很低的當時,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打了一次美美的「牙祭」。

記得有時候會從池塘裡捕到泥鰍、黃鱔和螃蟹,我們一樣是照吃不誤,但有時會抓到和泥鰍相貌差不多、但體型要大一些的魚類,背上居然還長有一排排刺,一不小心還會將手扎傷。一些年齡大一點的孩子說,這樣的「泥鰍」不能吃,有毒,於是我們便很不舍地將其扔掉,後來才知道,這種「泥鰍」不但沒有毒,而且肉質非常鮮美,很是後悔,現在再去農村,估計也很難再捕撈到這種魚類了。

這種魚的學名叫「刺鰍」,也叫「刀鰍」,隸屬於鱸形目刺鰍亞目刺鰍科刺鰍屬。雖然刺鰍和泥鰍僅有一字之差,但從生物學分類上卻不屬於一類動物(泥鰍隸屬於鯉形目鯉亞目鰍科泥鰍屬)。從形態上看,刺鰍的身體更為細長,重量要大一些,身體的形狀呈長扁形(泥鰍的身體為橢圓柱形),另外,與泥鰍相比,刺鰍的頭部要小一些,嘴部更尖,嘴上的魚須較短。最為明顯的差別,就是刺鰍的背上長有硬刺,它們的遊動速度很快,力道更大,如果我們稍不留意被背上的刺扎到,被扎之處極容易一下子同時造成多個「出血口」,這也是很多人討厭它的原因。

刺鰍主要生活在我國中東部的河流、水庫和大型池塘內,以底棲為主,經常藏匿在河湖淺水區底部的泥土和礫石中,主要以小型的無脊椎動物和一些水生植物為食,營雜食性,喜群居。由於刺鰍的性情比較兇猛,爆發力也較強,在進食食物時往往用力一口吞下,所以經常垂釣的人士在釣到這種魚時,往往都會發現魚鉤被深深地吞進魚肚之中,魚鉤很難取下。

在上世紀80、90年代時,在長江流域及其附屬河湖中,能夠經常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由於它們對水質的要求很高,隨著農田農藥、化肥的廣泛施用,再加上畜禽養殖汙染物隨著地表徑流流入水體,很多河流的水質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上人類活動影響程度的加劇,對水生生物的捕撈強度也在不斷加大,同時人工養殖這種魚類沿沒有形成商業規模,因此野生種群的數量逐漸減少,該種魚類在自然界中已經很難再發現了。

刺鰍由於平時活動量大,其肉質比較緊緻,口感很好,而且還富含多種胺基酸,脂肪含量又少,一些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也較多,所以營養價值比較豐富。由於這種魚的生長速度很慢,野外很少有發現可以超過1斤多的,所以人工養殖的利益驅動動力明顯不足,這也是為什麼這種魚很少有人工養殖的原因。

所以,能夠在水庫中抓到2斤中的刺鰍,實屬不易,也非常少見,至少可以表明你那裡水庫的水質還是非常不錯的。抓到這種魚後,要儘量避免身體與魚特別是背刺的直接接觸,否則被劃破感染的風險還是挺大的。另外,在處理魚的過程中,要把它的內臟全都處理乾淨,因為它的內臟特別是膽部含有微毒的物質,人一旦吃進去有可能會產生頭暈、嘔吐或者腹瀉等輕微中毒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在水庫中抓到一條1斤多重的魚,看上去像泥鰍,背上居然長刺,這是什麼?
    小時候我生長在安徽的農村,每到夏天放暑假的時候,隔三差五地就會邀約一些平時玩得很好的小夥伴們,到附近的小樹林和池塘裡玩耍,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池塘裡去抓魚,抓到之後將之前帶過來的小鐵鍋隨便一支,裡面再放點鹽,找些柴火點燃,過不了多長時間,一鍋熱氣騰騰的魚湯就擺在了我們面前,在物質資源不太豐富、生活水平還很低的當時,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打了一次美美的
  • 長得像泥鰍,背上還有刺的魚是什麼
    對於我們男孩子來說,摸魚抓蝦是最喜歡幹的事,每到周末或者放假的時候,就是我們叫上小夥伴一起抓魚摸蝦的時候。還記得,那個時候有一種長得像泥鰍,北方長有連排刺的魚,我們當地人叫刺鰍,主要是因為因為刺鰍背上長有刺,這背上的刺也是刺鰍防護武器,就是人不小心刺到手,手上就會立馬出血,我小時候沒少被刺鰍刺,每次刺到手之後,立馬把手放到嘴巴裡消毒,然後用另外一隻手捏緊,這樣就可以暫時止血了,但是還是很疼的。
  • 這種魚是過山鯽嗎?一條足有5斤重,釣友:這魚是外來物種
    這種魚是過山鯽嗎?一條足有5斤重,釣友:這魚是外來物種吧!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漁獲多少全看運氣了,不過前幾天野釣卻給我一個大大的驚喜,竟然釣到一條5斤重的過山鯽。5斤重的過山鯽你見過麼?大家都知道過山鯽是我國特有的淡水魚類,之所以叫它過山鯽,就是因為這魚有翻山過嶺的特殊能力,能在陸地上攀爬很長一段距離,常被人們用作觀賞魚類,一般這種魚個體都不是很大,3、4兩重的最為常見,然而前段時間出去釣魚,卻釣到一條足有5斤重的大魚,長得很像過山鯽,但是又不敢確定是不是,釣友們幫忙鑑定一下吧!
  • 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愛吃肉的魚,過去用來餵鴨,如今60元1斤
    導讀: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愛吃肉的魚,過去用來餵鴨,如今60元1斤過去的環境好,尤其是水資源豐富,南方地區水塘水域是最為多見的,水質清澈裡面生物諸多,各種各樣的小雜魚更是數不勝數。閒暇之餘去釣魚,雖然沒有現如今的高端裝備,但魚多啊!
  • 農村1種淡水魚,背上有倒刺,80元1斤很少人養殖,農民:有價無市
    導讀:南方一種無鱗魚,長得酷似泥鰍,市場1斤賣80元,北方很少人見過最近南方的雨水比較多,其實每年到了6月份的時候,南方地區的雨水都有點偏多。前些天筆者的家鄉這邊就接連下起了幾場暴雨,而在下雨以後就會有很多人去河邊、水溝裡面撈魚。
  • 人稱「銅頭魚」,性格兇猛長得快,以前水庫常見,如今千元一條
    我國南方不僅水資源豐富,魚資源也十分豐富,除了我們平日裡所見到的四大家魚以外,還有很多魚類在南方很常見,在北方卻沒見過。比如今天所說的主角,這種魚類生長的十分迅速,性格卻很兇猛,在以前這種魚在水庫和江河中很常見,但是現在卻很罕見,一條能賣到上千魚,你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 長得很像泥鰍,背上長有倒刺,這種小雜魚如今70元一斤
    導讀: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倒刺,釣魚人最討厭它,如今卻賣到70一斤釣魚是一項很上癮的運動,愛釣魚的朋友,一到時間節點,不由自主地就想出門,去坐到水邊垂釣。讓人無法垂釣,在這些小雜魚之中還有一種小雜魚,也是相當讓人討厭的,這種小雜魚長得跟泥鰍非常的相似,猛一看起來跟泥鰍並無二至,但跟泥鰍不同的是,這種小雜魚背上生長有尖銳的倒刺,非常的鋒利。
  • 寧波漁民捕到一條3米長怪魚立馬放回大海為什麼?因為它有個奇怪的...
    前不久,陳宏生剛放生了一條黑不溜秋專吸附在大魚身上的魚,整個頭頂都是吸盤。他說,沒怎麼見過這種魚,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體形不大,長得不好看,大小跟泥鰍差不多,捕上來也不敢吃,就放生了。我請教了陳健,他說這是印魚,平時吸附在鯊魚等海生動物身上,沒人吃,也不好吃。我把印魚的照片發給陳宏生,他說就是這種魚。
  • 俗稱水老虎,淡水養殖的害魚,能吃掉水中所有魚,一條能賣上千元
    對於釣魚人來說,最大的樂趣就是享受釣魚的過程了,當然了如果能釣到一些稀罕的大魚,那是最開心、自豪不過的事情了。如今相比於過去,大魚是越來越少見了。像以前幾十斤重的大草魚,上百斤的大青魚,還是很常見的,但是現在這些都是非常罕見的生物了。今天筆者也給大家來介紹一種「魚王」,是很多釣魚人做夢都想要釣到的「龐然大物」。
  • 驚奇動物在這裡:泥鰍也是魚!原來泥鰍還有這樣的作用!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當熟悉的兒歌在耳邊響起,你可曾想到了一種動物——泥鰍,一種你經常見到,卻也常常忽視的魚?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泥鰍,你在小河邊,在泥塘裡,甚至是在飯桌上都曾經見到的小魚。
  • 半米長、7斤重,羅非魚能長這麼大?網友:這該怎麼吃?
    廣西柳州的釣魚愛好者秦先生,在垂釣時(當地的水庫),意外釣起來一條罕見的「巨無霸」——一條重達7斤多的巨型羅非魚。 羅非魚怎麼能長到這麼大? 體長超過半米,體重7斤多,在一般人的概念裡,這是鯉魚、草魚才有的尺寸。而羅非魚號稱「非洲鯽魚」,其常見體型只比本土鯽魚略大,不過半斤到一斤之間。
  • 遊釣湖南,湘潭市嶽塘區,紅旗水庫
    這是一個小型水庫,也是一個很奇葩的水庫,沒有辦法用面積來衡量這個水庫,因為他有枯水期,嚴格的說,它只是一個大型的蓄水池,這個水庫位於,湖南省湘潭市,嶽塘區,荷塘鄉,第一眼見到這個水庫的時候,我以為這個水庫已經乾枯了,我是在釣魚人APP裡查找到的這個水庫,沒有當地釣友的推薦,只能一路導航來到這裡
  • 捉泥鰍
    上小學的時候見到小夥伴祥雲每天捉來不少鰍魚,不但改善了全家生活,還解決了一期學費,娘便要我跟他當學徒去學抓泥鰍。    中午,曬破腦殼的日頭當頂,剛剛種下的玉米苗正在返青。我戴著草帽,打著赤腳,腰系小竹簍,跟在祥雲身後。沒有一絲風,大地像個悶熱的蒸籠,股股水蒸氣帶著濃烈的泥腥味薰到身上,汗水不斷地從我頭上、身上冒出來。
  • 廣東水庫抓到一隻水鬼竟是它?根本不是水猴子
    【科技訊】11月3日消息,廣東水庫抓到一隻女鬼竟是它?根本不是水猴子。近日有消息稱,廣東村民在水庫抓到了一隻身份詭異的女鬼,當時民眾都被這怪物的樣貌嚇壞了,一位老者懷疑這女鬼就是傳說中的水猴子,直到近日才被證實了它真實的身份,太驚人了。
  • 《精靈寶可夢》角色擬人化,這樣的精靈你們見過嗎?
    《精靈寶可夢》角色擬人化,這樣的精靈你們見過嗎?第一位擬人化精靈:皮卡丘皮卡丘是一隻矮矮胖胖圓乎乎的類齧齒型寶可夢,全身的皮毛都是黃色的。它的耳朵很長,尖端是黑色的,它有小小的嘴巴,側面看起來像一個數字3,還有黑色的眼睛,它的臉頰上有兩個紅色的圓。
  • 大水庫本周漁情情況
    雅安漢源湖距成都約250公裡水庫的主庫區在漢源的瀑布溝水電站,日前庫區已蓄水到設計最高蓄水位850米高程,在漢源、石棉、甘洛三縣境內形成84平方公裡水面的西南最大人工湖。漢源湖長72公裡,最寬直線達7公裡,水深最高達186米。
  • 聽說「泥鰍+開水」可以通廁所,買來泥鰍倒入廁所,結局亮了
    反饋出來的結果真的是讓人笑到不行!媽媽上網查馬桶堵了怎麼通,看見網上說泥鰍效果挺好的,於是就去買了泥鰍。又看到鯰魚個頭比較大覺得更有用,就一起買回來通廁所。看了網友的回覆我真的覺得這屆網友太優秀了:@朝田詩玖:等等我為什麼會心疼泥鰍和鯰魚.....我覺得它們無緣無故被抓來吃屎還被開水燙好可憐啊......@地平線.上鐵盒子:沒覺得魚兒很有骨氣麼?寧屎不鑽!
  • 兒時的你捉過泥鰍嗎?曾經田邊稀泥裡到處都是的泥鰍去哪了?
    說到抓泥鰍,陌上花就不由自主地哼起了那首《捉泥鰍》的歌曲:池塘裡水滿了 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 等著你捉泥鰍大哥哥 好不好田裡稻穀一收割完,一個個的泥鰍孔眼就全都暴露了,此時正是捉泥鰍的最好時機。我們一群小孩子就會拿個小鋤頭照著孔眼挖,若是田裡泥土比較稀軟的,就直接用手挖,輕輕鬆鬆地就能挖到好多肥美的泥鰍,帶回家讓媽媽洗淨做成美美的菜餚,既飽了口福,又增加了營養。
  • 這種從仙人掌上摘下來的水果,渾身都是刺,你見過嗎?
    大家知道仙人掌嗎,但是你知道嗎,雖然它渾身但是刺,但是它也是會開花結果的,今天我們就要說說它的果子 其實我們水果都是有吃過的吧,但你能想到這種水果竟是從仙人掌上摘下來的吧,最讓我們想不到的是這樣的水果渾身都是刺,見過的還真是沒有人敢吃呢,不知道你是不是敢吃這樣的水果呢,渾身長滿了刺,看上去還真是挺奇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