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權威機構統計,我國「泛二次元」消費者已經達到了2.7億的規模,動漫產業也被譽為21世紀最具創意的朝陽產業。這其中動漫衍生品成為動漫產業收入的主要增長源,消費市場佔比達到了70%-80%,已經催生了上千億的市場規模。動漫衍生品以動漫玩具、動漫服裝和動漫出版物為主,其中動漫玩具佔比最高達到,其市場規模達到我國動漫衍生品整體市場的一半以上。
發展快源於起點低,與日本的動漫產業鏈相比,在動漫衍生品產業鏈上的差距,就如同國漫和日漫一樣。這其中,輕品質、幼齡化、盜版多等問題,一直是我國動漫衍生品的難題。
作為日本兩大貼紙品牌在華工廠,20年來,我們為日本生產超過百種正版授權IP動漫形象貼紙,發展出百種以上的成熟卡通貼紙工藝和玩法。動漫卡通貼紙作為動漫衍生品-玩具/文具的細分領域,如果以小見大去觀察,我們就可以窺見中日的動漫產業差距。
對版權重視的差距
動漫貼紙是利用卡通動漫中的原創人物形象,經過設計師的精心設計,所開發出來的。這其中,原創人物形象,及動漫IP,就是靈魂,是原創者苦心耗費人力、物力運營出來的,應該給予保護和尊重。動漫貼紙是產物,在成為產品那一刻,就應該給予原創者以價值回報。
我們在多年製作日系動漫貼紙過程中,日本的貼紙IP運營商,對於版權的保護達到了苛刻的程度,甚至以獲得某熱門動漫IP版權為榮。在每款產品上,都會明確標明品牌IP,運營商名稱,生產地址以及產品條碼,正規且精緻。


反觀國內,我們的動漫貼紙市場上,充斥者數以萬計的盜版和山寨產品,他們沒有被授權許可,甚至在產品上沒有聯繫方式、沒有生產地址、沒有生產公司,真正的三無產品。這些生產廠家在冒著被侵權訴訟的風險,以極低的價格優勢謀取利潤的同時,也阻礙了動漫IP產業的健康發展。

工藝和玩法的差距
動漫IP是靈魂,衍生品是形,將靈魂注入到產品中,是衍生品設計師的作用。我們的日本動漫貼紙運營商,一旦獲得了某個IP的授權,就會投入自己的設計團隊,將動漫IP形象和貼紙產品進行融合,開發出特有的玩法,也催生了豐富多彩的產品工藝。






在多年日系產品生產過程中,我們見證了日本運營商對產品工藝不斷的開發和創造,也影響著國內卡通貼紙的工藝。然而,為了一味地追求價格優勢和成本控制,國內的運營商和廠家都無心追求精品致,所用材質基本師低質量不乾膠,更不具備自我設計和開發能力。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使得產品工藝愈發簡易,玩法愈發單一。我們調研了眾多批發市場和學校周邊,基本都是質量較差的泡棉貼紙,且一味追求價格低,偏好版面大和多,高品質、多形式的卡通貼紙,反而沒有市場。

動漫IP品牌力差距
動漫衍生品運營商,獲得授權之後,開發產品,總是喜歡除了動漫IP商能夠幫助拓展市場銷售和渠道,協助產品推廣,這也是動漫IP商綜合能力的展現。
然而,國內的動漫IP商,只想通過授權獲得短期的費用,而忽視了對衍生品的推廣,對衍生品運營商支持力度太小,使得成本和壓力都放在了衍生品運營商這裡,極容易造成他們的虧損,也破環了動漫IP的口碑形象。
例如,我們工廠去年接到了一家衍生品運營的訂單,是做國內某童話的貼紙衍生品。在貼紙開發出8款左右的時候,運營商反應給我們,他們沒有獲得一點從動漫IP商的訂單,更沒有獲得他們的推廣支持,最終衍生品運營商虧損了超過50萬。
消費者認知的差距
在國內,提起卡通貼紙,人們普遍認為是小孩玩物,這和國漫的處境一樣,一直在低齡化層次中出不來。日本的卡通貼紙,眾多工藝和玩法,已經幾乎不分年齡差別,已經很成熟,使用面很廣。因此,產品工藝和玩法多樣性,也是服務於各年齡段的人群,絕不是國內認為的「小孩玩物」。
有人說,消費能力也是一方面,但是據我們計算,高品質正版卡通貼紙零售價格,再高也就是比山寨次貨高几塊錢而已,而且質量好可以重複使用,這方面的差距不足以影響消費能力,所以,關鍵是消費者的認知。
最後,縱觀整個動漫衍生品領域,我們和日本的產業差距還很大,但是這也是機遇,在完善中,一定可以良幣驅逐虐幣。隨著我國的動漫產業發展和智慧財產權的完善,動漫衍生品一定可以創造廣大的市場機會,創造出更多優質的動漫IP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