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地鐵上刷手機,突然卡住了總是很惱火,有時一個重要電話斷斷續續的,也是耽誤事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的9名大學生,在團委書記郝曉斌老師帶領下,組建「通信奔小康」調研團,對杭州所有地鐵線上的網絡信號,來個實地大摸底。
這支主要由大一學生組成的調研團,帶著網絡信號專業測試工具,坐遍了杭州1號、2號、4號、5號、16號線,總覆蓋裡程近500千米,終於繪製成功這個目前最全的「杭州地鐵網絡信號強度地圖」。
調研團成員朱紅斌介紹, 2012年開通的杭州地鐵1號線,沿線上信號表現差的地方相對較多。而隨後的2號、4號、5號線,沿線的信號盲區越來越少。最近開通的16號線,信號表現最好。
對同學們繪製的部分站區信號盲區問題,杭電電子通信系主任李金新老師則建議運營商「在相應地方增加基站、調整直放站增加覆蓋」以優化信號。李金新說,這是在解決民生堵點問題,而且覆蓋做好了,這個地方帶來的流量費也多了,運營商應該有動力優化地鐵信號覆蓋。
對這份「地圖」,杭電通信工程學院副書記何雅麗很肯定:「別人眼中的地鐵刷手機卡頓體驗問題,在同學們的專業眼光中則是科學問題,我們要給出解答、提出建設性意見。這正是我們現在推行的課程思政工作的重要目標。」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