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以為問題出在了學歷,錯!
更為關鍵的兩人的「認知」要處於同一水平。
學歷不是一張紙,它已經成了一個符號,在很多人眼中:
高學歷代表著良好的素養,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的認知水平。而低學歷,意味著沒素質,沒文化,沒水平。
去年高中同學聚會,和一個女同學聊天,她說剛剛和男朋友分手。當時我還挺驚訝,她們已經在一起好幾年了,怎麼會分手呢?
八卦之火「騰」一下就燒起來了,這種事情,怎麼能錯過,必須得問問原因啊。
她們的愛情故事要從高中開始講起。
女孩當時在讀高中,但男孩讀完初中就輟學了。不過這並沒有妨礙他們在一起,對於很多中學生來說,輟學去社會上混的男孩子,還分外有吸引力。
就這樣,他們攜手走完了高中的時光。
女孩上了大學之後,慢慢發現他們的關係出現了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兩人的想法有了很大分歧。
女孩想的是考研深造,去看看更大的世界。男孩想的是結婚生子,老婆孩子熱炕頭。
由於身處的環境,以及自身的知識儲備差異比較大,兩人越來越聊不到一起。男孩總覺得女孩說話的時候在咬文嚼字,覺得她裝。
女孩也很委屈,這就是她正常的說話方式呀。難道也要學著罵罵咧咧,出口成髒嗎?
這種狀態沒有持續多久,自然而然的,兩個人就漸行漸遠了……
我聽完以後,沒覺得可惜,反而覺得挺好,因為她們已經不是一路人了。
導致她們分手的看似是學歷,其實根源還在「認知」上。
對於那個認知水平高的人來說,她可以「向下兼容」,你說的我都懂。但反過來,我說的,你卻不懂……
這就像你在和一個小孩子聊天,只能順著他來,聊幾句就無話可說了。
如果兩人的認知水平差異太大,那即使是相同的學歷也走不到一起。
我大學時的一哥們兒,當時超喜歡一女孩,於是就開始瘋狂追求。
人家複習考研,他每天給打水,送飯,買水果……
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但女孩一直很冷淡,對他愛答不理的,我們都看不下去了,勸他放手。
但這哥們兒倒是挺固執,總覺得女孩不答應,還是因為自己的付出不夠,沒有感動到她。
於是更加殷勤,把女孩當成了他生活的中心,各種騷操作,看得我們都驚呆了。
童話中,這種故事一般都會有一個好的結局。但現實很殘酷。
在他追了兩三個月之後,女孩談戀愛了,當然,男主不是他。
這哥們百思不得其解,用僅存的一點信心,鼓起勇氣去問女孩原因。
人家的答案很簡單:
和你,沒話!
他雖然每天照顧的無微不至,但這種事情,沒什麼技術含量,只要願意,誰都能做到。
人家要的是精神上的共鳴,這玩意兒可就不是誰都能給的了。
這也不能怪女孩兒,那句話說的好:
我想要的,你給不了……
那有沒有方法能打破「認知」的門檻呢?
當然有,我也見過很多情侶,學歷差異極大,但卻三觀一致,興趣相投。
他們之所以能保持步調一致,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雙方從未停止學習。
很多人以為離開學校就意味著和「學習」說了拜拜,但其實學校只是學習的千萬個渠道之一。
我們最常見的學習渠道就是「讀書」,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在書中談到:
對於我們來說,如果能在圖書館泡四年,學到的東西遠比上課多。
當然,如果你實在不喜歡讀書,還有各種網絡公開課。你可以在家學到世界頂尖名校的課程,那些課程的質量要比一般的985,211強多了。
當你的知識儲備,認知水平,和個人能力都提升了之後,學歷就不再是制約你的東西。
咱們回頭看一下問題,很多人其實都明白學歷低,人不一定水平低,但為什麼還是不會選擇呢?
因為概率。
大概率上,學歷高的人綜合素質更高。對於一個不了解你的人來說,通過學歷來判斷,是最簡單,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這和招聘一樣,有的公司只要985,這些公司的人難道不知道「學歷低不代表能力低」這個道理嗎?
當然知道,但他們更相信,大概率上,高學歷的人能力更強。
所以,談戀愛的時候,學歷高更好。如果學歷不高,那就玩命學習,讓自己的其他方面足夠優秀,就可以使對方關注能力,從而忽略學歷。
這時候,學歷低就不是弱點了,而是一個賣點。因為你已經活成了一個勵志故事!
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