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知乎君分享的第1329篇小事。
題圖:《101 次求婚》
現在學歷高的女生不會和學歷低的男生在一起嗎?為什麼?
知友:鄒禹同
我無奈揭露一個現實:現在學歷反映的其實是家境。
出身家境中產以上的,無論青春期再廢、再浪,家境託底混個本科學歷是最最起碼的。
我身邊例子:
發小 1,男,我諸多基友中遊戲的極端,可以在網吧不吃不喝玩三天的那種。高考間歇都要出去半小時打遊戲。他年紀比我大,那時打石器時代都能打通宵。
高考反正擦邊三本線,家裡出錢 10w 多讀完。 畢業四、五年後,幡然醒悟,家裡拿了學費補習考了 MBA。畢業後沒幾年,就搞入大公司管理層,風生水起了。
發小 2,男,高中打架被拘留(群毆把人開瓢了)然後學校開除。家裡託關係,塞進隔壁市高中。高考一踏糊塗,專科線沒上的那種。
家裡出了 10 萬大洋,弄了個雅思全封閉班,折騰了大半年終於上了 5.5 分,去了某讀語言班的澳洲水校。
最後,搖身一變:海歸大學生。回家創業一波~~
發小 3,女,初中學壞成了小太妹,曠課太多初中開除。家裡託關係塞進私立初中,高中上了個一般高中,選擇了藝考。
高考上了三本(藝考本科線真的低),全家燒高香。
讀完,考研成功(花了大把的輔導銀子),刷成某藝術行業內部牛校的研究生。非 211 985,但是確實是行業內不錯的學校,剛夠藝術類的英語國家線的那種。
她搖身一變成了名校碩士,家裡之後安排,隔壁城市某藝術類大學人才引進~~妥妥學霸白美富了
叨叨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說明。
如今這個:私立教育/留學如此普遍的社會。
但凡家境過得去的子弟,基本不會有人的學歷不是本科。拿我身邊來說,基本都是碩士而且或多或少都有海外經歷。
18 歲以後,家境真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歷。這也算一種不公平吧。
表面上看,只是一個 學歷不匹配。背後其實是整個原生家庭、生活經歷的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