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鬆 千磨萬擊還堅勁!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脫貧攻堅...

2020-12-18 天眼新聞

「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2016年10月,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打響了幫助月亮山腹地極貧鄉鎮——從江縣加勉鄉擺脫貧困的發令槍,貴州路橋集團聞令而動,以強有力的措施對加勉鄉汙扣、汙弄兩個村8個村民組以及從江縣翠裡鄉岑豐村開展幫扶工作,用實際行動兌現著在黨旗下作出的莊嚴承諾,用真心真情點亮了一條溫暖人心的脫貧之路。

黨建引領促脫貧 創新思路拔窮根

2018年5月18日,貴州路橋集團結對幫扶汙弄村黨建工作交接儀式在從江縣加勉鄉汙弄村黨支部書記梁中科的堂屋中舉行。堂屋內牆上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在閃閃燈光下分外鮮豔,輝映著每個人的笑臉。

貴州路橋集團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二三四」精準扶貧工作思路。即「一個主題」,黨建助推脫貧攻堅,彰顯國企社會責任,用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為幫扶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兩個責任」,集團黨委牽頭統籌落實總體工作的主體責任,基層黨支部和村民組結對幫扶落實具體工作的主體責任,回答了「誰來幹」的問題。「三個全覆蓋」,實現黨委班子成員聯繫支部幫扶工作全覆蓋,黨支部結對幫扶責任村組戶全覆蓋,黨員參與扶貧受教育全覆蓋,凝聚起強大合力。「四個到位」,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務到位、關懷到位,明晰了幫扶的路徑和方法。緊緊圍繞「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嚴格按照脫貧出列標準,貴州路橋集團精準發力,統籌推進,廣大黨員扛起擔當,衝鋒在前,將初心和使命寫在脫貧攻堅一線。

 精準幫扶促就業  自力更生奔小康

自進駐加勉鄉以來,貴州路橋集團扶貧工作隊一直琢磨如何幫助村民擺脫「窮」根子。在經歷了香豬養殖、廚師培訓等多種嘗試後,扶貧工作隊堅定了「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然而,因為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語言溝通不暢、生活方式存在差異等種種原因,加勉鄉群眾就業之路一度困難重重。

「親自帶出去!」2018年春節前,扶貧工作隊員王貴鋼得知廣西北海的林場需要伐木工人的消息後,反覆做工作,將8名老鄉帶到廣西的林場。「不僅扶上馬,還要送一程」,為讓老鄉們消除顧慮安心工作,到達林場後,他親自安排住所、對接公司、記帳算帳,穩定後,他每天把大夥需要的夥食食材帶到工棚,親自做好飯菜等砍樹下班的老鄉。當月,8名上了8天班的老鄉帶著人均1400多元的收入回鄉過年。跟著扶貧工作隊去廣西砍樹能掙錢的消息便在村子裡傳開來。口口相傳中,這支伐木隊逐漸壯大起來。在隨後近兩年時間裡,伐木隊輾轉北海、桂林、貴港、賀州等地近2000公裡,前前後後加入的群眾近80人次,務工收入達到150萬元,人均月收入超過4000元,全部實現了脫貧。

「只有就業才能讓脫貧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致富能人韋金水身上就迸發出了這種造血式扶貧激發的強勁致富動力。

2017年,貴州路橋集團在對加勉鄉54.84公裡通組路(產業路)以及18.25公裡加勉至加鳩三級路改擴建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中下達了一項死命令,「工程施工,必須用當地貧困剩餘勞動力」。工地上勤快、能幹的加勉鄉汙弄村2組苗族青年韋金水很快引起了扶貧隊員的注意。「不如你來拉個隊伍,帶著老鄉們一起來工作。」在扶貧隊員的動員下,韋金水還真把自己的隊伍帶了起來。在一年多時間裡,韋金水班組不僅增加了收入,學到了技術,更堅定了靠自己的勞動脫貧致富的信心。2019年3月,他們帶著憧憬走出了大山,來到路橋集團新承建的重遵12標項目,投身到高速公路排水溝、邊坡、擋牆等建設中,憑藉著踏實肯幹和日益純熟的技術,班組成功實現年收入100餘萬元,人均月工資達4000元以上,已然成為貴州省交通系統中規模最大、建制最成熟、隊伍最穩定、技能最有保障的,由貧困群眾組成的專業公路工程施工隊伍。

扶起脫貧的志氣,才能挺起脫貧的腰板。今年,又有新的加勉老鄉加入到韋金水班組和王貴鋼的伐木隊中,越來越多的困難群眾在貴州路橋集團的傾力幫扶下拔掉了思想上的「窮根」,走上了就業增收的脫貧之路。

 架起扶智連心橋 阻斷貧困代際傳

2019年9月,來自加勉鄉寨坪小學的20名優秀學生在北京度過了一段難忘的遊學之旅。這是貴州路橋集團第二次組織寨坪小學優秀學生外出遊學,遊學活動讓孩子們增長了見識,回來以後的學習勁也跟以前大不一樣,不少同學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扶志提振精神,扶智點亮未來。貴州路橋集團始終心繫貧困山區的莘莘學子,用實際行動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除組織優秀學子外出遊學外,自2016年以來,貴州路橋集團每年都會對寨坪小學4—6年級的前10名學生提供每人每年1000元的資助,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生活。得到資助的50名學生中,已有11人考入州縣重點中學。同時投入資金幫助寨坪小學、三工區小學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特別是捐資30萬元修建岑豐村三工區小學食堂,不僅讓孩子們告別露天吃飯,更幫助他們逐漸培養起良好的健康衛生習慣。

人畜混居改造忙 美麗鄉村添新彩

在翠裡鄉岑豐村,人和家畜混居的傳統木屋已全面改造完成,村民們告別「晴時臭氣燻天,下雨汙水橫流」的生活,環境問題和健康問題得到了徹底改善,村容村貌為之煥然一新。「我這輩子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夠住上這樣好的房子。」71歲的老人韋仁迷在寬敞明亮的新居裡感慨地說。

這是一場意義非凡的房屋改造攻堅戰。貴州路橋集團經過多方考慮,反覆比較,在做足預案確保目標總體可控的前提下,全力發動岑豐村群眾投工投勞,鼓勵他們「自己的家園自己建」,扶貧工作隊黨員主動亮身份、帶頭幹,三番五次入戶動員、主動幫工不分晝夜,對資金、物資等各方面保障到位,並和村支「兩委」有效聯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107戶改造任務如期完成,成為貴州省交通運輸系統幫扶點裡少有的全靠村民自己就完成全部房屋改造的村,獲得了鄉裡20萬元獎勵。

這一場引導群眾自建美好家園的生動實踐充分證明了,創造美好生活的闖勁和群眾內生動力的充分激才能讓脫貧可持續、致富有幹勁。

歷經3年的接續努力,1000多個日夜的傾情付出,2019年底,從江縣加勉鄉汙扣村、汙弄村和翠裡鄉岑豐村貧困發生率分別從2016年的61.32%、85.92%和28.32%下降到2.84%、2.85%和0.49%,這是貴州路橋人寫在大山深處的一份幸福答卷。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最後關頭,貴州路橋集團將把三個貧困村186戶887名貧困群眾脫貧摘帽的制勝權牢牢握在手中,堅定地與貴州人民一起攜手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標籤,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通訊員  趙月 王毅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葉梅

編輯 周婷

編審 徐元芳

相關焦點

  • 「讀詩猜謎」第2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二(打一自然之物):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三(打一植物、四君子):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五(打一水陸兩棲動物):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請你來互動,留言可出題。請你來參與,謎底在下期。
  • 貴州路橋集團:田間地頭黨旗揚 秋雨稍息搶收忙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扶貧幹部幫助從江縣岑豐村老百姓搶收水稻。 今年的秋天與往年大不一樣,貴州全省乃至整個西南大部分地區陰雨連連,似乎一直就沒有好的「收天」。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對口幫扶的從江縣翠裡鄉岑豐村也不例外,連續數周沒有間斷的陰雨天氣對400餘畝水稻的收割工作造成了極大影響,很多群眾的水稻都出現了黴變和發芽現象。
  • 貴州赤水:綠意十「竹」 生活富「竹」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詩人鄭板橋愛竹,愛其堅韌。 農學家賈思勰也愛竹,他在《齊民要術》中記載「筍皆四月生,唯巴竹筍,八月生,盡九月。」 貴州人愛竹,是愛其對綠水青山的堅守,對金山銀山的成全。
  • 四川路橋助力脫貧攻堅主題勵志夏令營圓滿落幕
    四川路橋供圖 人民網成都8月25日電 (記者 宋豪新)橋壩村位於巴中市南江縣東榆鎮,阿布洛哈村位於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二者均是四川省深度貧困區,有一半以上村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省鐵投集團、四川路橋的對口幫扶地區,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際,繼實施交通扶貧、產業扶貧相關舉措後,致力助力教育扶貧。
  • 【地評線】寫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貴在堅持不放鬆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各地區、各部門經過八年的精準扶貧、五年的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巨大成績。今年國家對剩餘的52個貧困縣實施掛牌督戰,幹群一心克服疫情的影響,在挑戰中攻堅克難。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 「我的扶貧故事」咬定青山不放鬆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安順市平壩區...
    如何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振興鄉村經濟,成為了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國慶節龍海斌帶領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壓實脫貧攻堅責任,我們精心設計脫貧方案,實行「軍事化」管理,將全鎮劃分為兩大戰區、六個攻堅陣地,由鎮領導班子分任各陣地指揮長。
  • 人民日報:千磨萬擊還堅勁——抗疫鬥爭鑄就偉大精神
    千磨萬擊還堅勁,越是艱險越向前。從寒冬到金秋,從武漢到全國,這是對每個人的考驗,也是每個人的戰鬥。一次逆行,一種職責,一腔熱忱,一份心意……無數雙手握在一起,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在這場嚴峻鬥爭中,中國人民不僅贏得了重大勝利,更以億萬人團結一心的奮鬥,凝聚起一個民族的精神偉力。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咬定青山不放鬆——石城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紀實
    田間踏青、山野賞花熱潮還未退去,農家採摘、遊園垂釣熱潮又興起;興泉鐵路石城隧道剛貫通,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的「重錘」再擂響……5月的石城,好戲連連,處處展現發展的熱度與活力。2019年4月,石城縣實現脫貧退出。
  • 脫貧攻堅「貴州戰法」之九:誓奪雙勝利
    貴州堅持戰貧戰疫兩手抓,在率先採取系列舉措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發起脫貧攻堅最後總攻,「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從率先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到率先啟動復工復產工作;從及時召開脫貧攻堅誓師大會,到縱深推進掛牌督戰,貴州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直面主戰場,打好主動戰,為最終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的勝利,抓住先機,贏得主動。
  • 巾幗助脫貧 稅務添動力——貴州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助力脫貧攻堅
    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是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支撐,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更是創業致富的模範。放眼貴州,巾幗風採綻放在每一個城鄉社區。「指尖技藝」創造美好生活「以前在家的時候,看到很多婦女的手藝賣不出去,我就萌生一個想法,自己創業將傳統技藝轉化為生產力。」貴州亙藍母圖民族布藝蠟染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張義瓊說。
  • 【我的扶貧故事】楊世焜:咬定目標不放鬆,不拔窮根誓不還
    【我的扶貧故事】楊世焜:咬定目標不放鬆,不拔窮根誓不還 2020-12-02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盤水市臺資企業貴州百特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積極參與脫貧攻堅...
    貴州百特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年11月在六盤水市市場監管局登記成立的一家臺資企業,公司主要業務為農業科技、農業技術開發與服務、技術諮詢、種苗培育、瓜果蔬菜、農作物的種植及銷售等。  自公司成立以來,積極引進臺灣先進農業技術,發展精緻農業,主動參與到六盤水市脫貧攻堅工作中。
  • 脫貧勇擔當,巾幗展風採!貴州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助力脫貧攻堅
    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體,是助力脫貧攻堅的強大支撐,女企業家、女致富帶頭人更是創業致富的模範。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1日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要弘揚企業家精神,以恆心辦恆業,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
  • 神木市孫家岔鎮開展脫貧攻堅走訪慰問活動
    為進一步強化脫貧攻堅工作,貫徹落實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近日,神木市孫家岔鎮組織全體鎮村幹部進村入戶,對全鎮9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全覆蓋大排查大走訪,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 愛農為農助農 不辜負這片綠水青山——記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貴州...
    這是貴州大學一條沒寫出來的校訓。「頂天就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學術報國,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立地就是要把論文寫在貴州大地上,科研為民,不辜負貴州人民,也不辜負這片神奇的綠水青山。」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耕地碎片化嚴重,水稻產量較低,農民脫貧難度很大。貴州大學植保國家重點學科的陳卓教授帶領研究生開展了稻田綠色種養和生態調害工程建設,提高稻田綜合產值。「種糧不賺錢,農民積極性不高,但國家糧食安全和脫貧攻堅都要求我們想出辦法,讓農民創造出更多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