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夜憶文
經觀財經眼 專欄作者
近期,特斯拉的市值已經超過了5000億美元,躋身全球市值最大的10個企業之一,幾乎相當於3個豐田汽車的市值。
也就是在上一周,特斯拉股票也被納入標普500指數,這意味著特斯拉像蘋果、微軟、亞馬遜一樣,篤定將即將成為長線吸金的大牛股——想必,此時此刻,埃隆·馬斯克的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但是,在給員工發送的內部信中,外星人馬斯克一點也沒有飄,而是再次語出驚人:特斯拉雖然市值逾5000億美元,但是仍然需要下大力氣控制成本,即使幾分錢也不要放過,因為「我們做的就是幾分錢的遊戲」!
在馬斯克的心中,經營特斯拉,就是在玩「幾分錢的遊戲」,除了緊張,刺激,還能一睹市值膨脹,鈔票橫流的效果。
馬斯克對特斯拉定的目標是:除非路上跑的都是電動汽車,否則,特斯拉不能停下來。所以,這款史上最為昂貴的遊戲,在他的心目中同樣會面臨著巨大的「宕機」風險。
從特斯拉的近況中,我們不難發現,馬斯克對於其三番五次提及的「遊戲」,似乎是越來越執著了。
01
8月份,特斯拉的一則招聘信息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在這份招聘啟事中,特斯拉規劃了四個不同的工作種類,其中「視頻遊戲工程師」這個崗位信息,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特斯拉對崗位的描述是這樣的:我們致力於製造最有趣的汽車,將視頻遊戲體驗引入車輛內部,有助於增加樂趣,我們正在尋找一位積極的軟體工程師,幫助我們建立這樣的視頻遊戲平臺。
早在2019年6月,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在播客節目上表示,用戶很快就可以在特斯拉的大屏中控上,玩風靡全球的《茶杯頭》遊戲了。
把時間繼續往前倒推,2018年10月,特斯拉就已經把一些經典的雅利達遊戲,作為復活節固件升級的彩蛋推送給用戶。
當時,馬斯克還在Twitter上公開表示,他曾經嘗試著與任天堂展開合作,但是被任天堂以「不方便授權」為由,潑了冷水。
對於中國用戶而言,「特斯拉遊戲」同樣也不是一個新穎的名詞——《歡樂麻將》《歡樂鬥地主》等等耳熟能詳的遊戲,都是現階段特斯拉交付的新車裡可以配置的。
特斯拉的遊戲似乎越做越精湛——從駐車時方能開啟的雅利達彩蛋,逐漸升級到可以在汽車中控屏操作的角色扮演遊戲,特斯拉車主在長途旅行中,也開始能逐漸享受到遊戲的樂趣。
02
特斯拉對遊戲的布局,顯然沒有很多媒體料想的那麼簡單——馬斯克並不滿足於一些第三方,或者簡單的遊戲,他想做的,是針對汽車使用者的原創遊戲。
特斯拉重金招募所謂的「視頻遊戲工程師」,恐怕也是出於這個目的。
簡而言之,特斯拉想開發與AR,VR,5G等前沿技術相結合的場景遊戲,並非是單純的把一些手機或者電腦遊戲移植到車身上,而是為將來即將成熟的無人駕駛體系,提供具有「特斯拉」IP的娛樂配套。
一個有力的實證是,在11月9日,一位AMD工程樣品和新聞的知名爆料者曝出,特斯拉車內信息娛樂系統有望搭載AMD「Navi晶片」。這是AMD最新推出的晶片,造價不菲,據說其相比此前AMD RDNA的顯卡,擁有2倍的遊戲性能。
有媒體預測,這是特斯拉為了能在中控大屏上運行更多遊戲而準備的。
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使用新的晶片,目的在於讓車輛內部每個子系統效率性能得到提高,從而直接帶動車身娛樂生態系統的升級,但是轉念再一想,於情於理,這不是與馬斯克的成本效益原則相悖了嗎?
我們只能理解為,特斯拉將成本前置,要為接下來的「遊戲車生」開路了。
03
不同於其他汽車廠商,馬斯克選擇了用遊戲改變 「遊戲」規則的方式,這就是特斯拉的可怕之處。
放眼全球市場,特斯拉的「遊戲觀」,與全球另一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者如今的發展軌跡(市值暴漲),也驚人的相似。
眾所周知,蘋果自身是不做硬體生產的,幾乎全是依靠代工來實現,蘋果自身的賣點在於軟體,其中的精髓又在於IOS系統的「遊戲機」思維——每一個蘋果產品,幾乎都是一臺天然的遊戲機。
根據Newzoo分析師的一份報告,蘋果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遊戲公司,2018年全年,蘋果遊戲收入為94.5億美元,同比增長18%。2019年,蘋果來自於應用內廣告的收入為450億美元,其中44%來自遊戲中的廣告。
曾有一位投資圈人士如此評價:看特斯拉的市值,不妨參考一下蘋果,萬億市值絕不是一個手機產品能支撐起來的,它的市值很大程度在於其『互聯』性質。
他強調,在消費者購物、閱讀、娛樂、社交等方方面面,只要通過蘋果產品實現,它都可以收取費用,例如公眾號出打賞功能的時候,蘋果還向其收取30%的費用,堪稱雁過拔毛。而電動汽車有望成為新的互聯載體,且其體量比手機更大。
在我看來,這位投資者提及的「互聯」,其實廣義上指的還是遊戲思維,說白了,視頻流媒體服務、健身、教育、電子書、有聲讀物、約會應用程式,只要是給蘋果帶來源源不斷創收的,哪一樣不是遊戲?哪一樣不能夠在IOS系統 中「遊戲化」?
從蘋果的成功經驗上,我們很容易總結出這樣一點:硬體,只是特斯拉承載品牌外殼的終端,以遊戲功能為生態核心的軟體,才是特斯拉的核心大殺器。
遊戲的上癮性特點,就是一旦實現了功能,複製成本基本是零。同樣的成本投入,利潤空間取決於用戶數量。
試想想,馬斯克一邊操縱著特斯拉降價,去吸引更多下場市場的用戶,一邊又學起了蘋果的做法,讓用戶為特斯拉日趨完善的車聯網不斷付費,長此以往,特斯拉既可以掩蓋產品粗糙,車輛故障,產能不足的問題,還能夠不斷建立新的市場認知,搶奪競爭對手的存量客戶,消化自己的成本劣勢。
有位蘋果的高管曾經說過:「Apple成功的秘訣,就是把最好的軟體,裝在了最好的硬體裡。」
照這麼看,只要是特斯拉解決了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問題,還真可能超過蘋果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畢竟,特斯拉除了建立起足以媲美蘋果的「遊戲規則」之外,還有著電動汽車領域最高技術含量的「硬體」,這一點,已經足夠確保特斯拉在品牌成長的路上「蘋果化」,讓全球其他車企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