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居所模型-再讀《悲慘世界》

2021-01-18 空明島
                                   

  和平年代,人們雖然會因生活狀況的窘境而焦慮,甚至在某種誘惑下失去底線。但畢竟危機生存的情況少有發生,像悲慘世界中冉阿讓那種情況已不多見。更多的失足來自欲望的貪婪。

四十年前,大家都過著相當樸素的生活,貧窮的欲望還缺乏想像力。今天兩個人出生的那一天,經濟狀況就可能非常懸殊。靈魂出場的機率大大增加了,恐懼和欲望這對兄弟在花花世界裡大開眼界。


  重讀《悲慘世界》,我仍然被雨果深刻到思想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所震撼。在生存困境的逼迫下,冉阿讓砸碎櫥窗玻璃,偷了幾片麵包。法庭就判了冉阿讓4年苦役。冉阿讓被下大獄做苦役後,為了帶著7個孩子的姐姐,幾次越獄被抓,逐次加刑到了19年。

冉阿讓對那個社會只有仇恨,他貧窮,沒機會受教育是錯嗎?他何曾有過選擇。生存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

那些冠冕堂皇的道德法律,是不是應該有個前提?基礎教育就是社會生態的氧氣。社會不提供免費的基礎教育就是犯罪,社會應當為它製造的黑暗負責。

今天的北漂也偶爾會面臨生存問題。沒有積累的那些北漂,一旦丟掉工作,就堪比當年的冉阿讓。是不是該為失業的北漂提供一些基本的救助呢?

  冉阿讓在苦役期間積累的是仇恨,想到自己被狗從狗窩攆出的情形,他居然連唯一肯收留他的主教都沒放過,恩將仇報,偷走了主教的銀餐具。

  冉阿讓偷走了的銀餐具,當地人無人不知,那套銀餐具是主教大人的。冉阿讓被警察抓回到主教大人家裡,主教當著警察的面,問他,「為何沒把銀燭臺也一起拿走,銀燭臺也都是送給你的,還是和銀餐具一起拿走吧!」

靈魂藏得很深,只有在經受生存考驗和巨大利益的誘惑下,才肯出場。讓冉阿讓靈魂歸位的是「剛剛接受了以怨報德(偷恩人的銀餐具),不僅不施以懲戒,反而以德報怨地再將未來及偷走的銀燭臺也送給了冉阿讓。」

另一方面,力大無比的冉阿讓再剛剛經歷了上述「N重反常識」的靈魂牽引後,鬼使神差地搶了一個弱小孩子的銀元。他已經處於人格分裂狀態,頭腦中,一個要報復社會的魔鬼和一個試圖救贖他的天使在爭奪他的靈魂。

  一個被救贖,並令人尊重的市長的冉阿讓,已改名瑪德蘭。突然有一天得知一個無辜之人,將背負自己的罪名成為苦役犯時,他陷入了極度到糾結:「是做一個天堂裡的魔鬼呢?還是做一個地獄裡的天使?」

一旦投案,多年的努力瞬間歸零,等待他的,他比誰都清楚,可主教大人的話再次回到冉阿讓的腦海,「記住要做個誠實的人,我買下了你的靈魂,您不再屬於邪惡,您將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這種誠實絕不是家長們天天掛在嘴上的說教,它是靈魂在場的誠實。其需要的勇氣遠勝於戰場上的犧牲,因為它是福與罪的「剪刀差」。

放逐良心,可以錦衣玉食,受人敬仰。而執著堅守會讓肉體承受苦役之難,重新生活在世人鄙視的目光下。與第一次入獄前不同,這一次是靈魂裸出場的選擇,反本能的選擇,只有經受過靈魂的拷打,對崇高有真知灼見的人才能按下這個裁決命運的「按鈕」。內在的偉大在這一刻 成為任何偉大都難以平視的一座高峰。

對靈魂的考驗機會很少很少,但拓寬靈魂居所的空間則主要完成於成人之前的教育。這個空間有兩個位標,一是道德底線, 他決定了靈魂居所的淨空高度。另一是文化圍牆半徑,它決定了靈魂居所的室內面積。提高分數也許對拓寬半徑有利,但忽視淨空的危險常常被忽略。

之所以要用拓寬空間的方式收納靈魂,是因為雨果有一種靈魂方面的善惡同體觀。《巴黎聖母院》裡的惡魔福樓拜副主教,不僅對有血緣關係的弟弟特別好。還收養了奇臭無比的棄嬰卡西莫多。善良的卡西莫多卻殺死了如自己爹娘的養父。

《悲慘世界》裡的沙威警探最終放走了冉阿讓。冉阿讓就是那個曾經人見人愛的馬德蘭市長,就是這位他一生不斷追捕的逃犯,卻成了他的救命恩人。他一生忠實值守,卻晚節不保。

總之,誰的靈魂裡都同時住著天使和魔鬼,要想人讓它安寧,要有足夠的淨空才好。與物質資源不同,文化知識都是非零和競爭的,有利於容納靈魂的悸動。

相關焦點

  • 寫給全世界讀者的書,再讀《悲慘世界》:一個人也就是冉·阿讓的...
    雨果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影響了全世界千千萬萬的讀者。歷史學家莫洛亞說:「今天,時間已作出了判斷。《悲慘世界》作為一部人類思想產生的偉大作品而為全世界所接受。冉阿讓、米裡哀主教、沙威、芳汀、德納第夫婦、馬呂斯以及珂賽特……在為數不多的世界意義的小說人物群像中佔有一席之地。」
  • 雨果和他的《悲慘世界》,一部拯救靈魂的巨著,照亮了漆黑的夜
    最近利用空閒的時間把法國作家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花十來天時間又通讀了一遍,給我心靈帶來的感動和喜悅是無如倫比的。如果說世界文學名著浩如煙海,都是一座座巍峨的高山,那《悲慘世界》無疑是群山中最高的一座。
  • 從《靈魂擺渡》看夏冬青的悲慘一生
    夏冬青,是懸疑劇《靈魂擺渡》裡的重要角色之一,他最好的兄弟叫趙吏,他最喜歡的女人是尊貴的九天玄女——王小亞。身為故事中的主人公,夏冬青的一生都很是悲慘。他小的時候就一直被冥界和崑崙兩大勢力監督,冥界的人想讓夏冬青成為蚩尤的備用容器,崑崙的人則是想讓夏冬青和她的妹妹一起去死。
  • 《悲慘世界》:愛和善良可以救贖黑暗中苦苦掙扎的靈魂
    雨果在《悲慘世界》裡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的黑暗社會,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種種矛盾,反映了法國社會的現實生活,歌頌了人性的愛和善良。不管社會多麼不公平、多麼險惡,愛和善良可以救贖人內心的想要自渡的靈魂。《悲慘世界》這部小說一面世,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到了20世紀,它又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同樣吸引了無數的觀眾。
  • 紙模型:在雕琢之間塑造靈魂
    在工作中,易家寧為了高效完成任務而不斷精進,將工匠精神牢記於心中;而在生活中,他也有一項需要貫注工匠精神的愛好——紙模型。紙模型,有時也可以稱作卡片模型,是一種由紙製成的模型,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二戰時期,當時流行的多為軍事類紙模型,發表於各個軍事雜誌與軍事報刊,並在軍隊和民眾中流傳。
  • 靈魂擺渡:別名,夏冬青的悲慘人生
    作為網劇當中的經典之作,《靈魂擺渡》三部曲無疑是受到了眾多觀眾的喜愛。我們知道,靈魂擺渡有三個主人公:夏冬青,靈魂擺渡人趙吏,九天玄女婭。我們知道,這部劇的故事都主要是圍繞夏冬青而展開,一個令人感到悲傷與心痛的角色;甚至可以說夏冬青一生都生活在一個悲劇當中。
  • 讀《悲慘世界》:愛與寬容,是悲慘世界最好的藥方
    佛教中所說的五濁惡世,是一個混亂的世界,世界上惡多善少、黑白顛倒,人們見利忘義、道德淪喪。雨果的《悲慘世界》,是19世紀的鴻篇巨製,被稱為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在小說中,也為人們展現了一個充滿了苦難的世界,他用人類道德善良與醜惡之間的較量,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鬥爭。
  • 《悲慘世界》:再讀冉阿讓的故事,感動於被兩個銀燭臺點亮的人生
    沙威自詡正義的化身,從見到冉阿讓的第一面開始就是懷疑他的身份,他這麼多年一直在滿世界追捕冉阿讓。很快就有了一個機會,一天一位老大爺被壓在馬車下面,冉阿讓為了救人,不得已用身體扛起了馬車,而這個「千斤頂」一樣的技能正是沙威苦苦尋找的苦役犯的標誌性絕技。
  • 英國王室的十大居所,這些著名的居所你知道幾個?
    作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王室,英國王室的一舉一動都被大眾所關注,王室成員的服飾往往能掀起一波潮流,而他們的住所更是成為遊客們的打卡之地,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英國王室的十大居所。
  • 《悲慘世界》:信仰的力量
    《悲慘世界》於我所見,不單單是一個關於苦難與救贖的故事,更是一座鐫刻著信仰的高碑。信仰站在深淵的塔尖,俯瞰著下面螻蟻一般的人們,有人從中獲得無比強大的力量,從而創造了你想不到的奇蹟。在數千個跌倒的時刻,信仰便是炬火。在數千個絕望的時刻,信仰便是唯一的光。
  • 法語文學翻譯家餘中先談《悲慘世界》:「悲慘世界」是悲慘的人的世界
    1978 年,他考上北京大學法語系,進入法語文學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雨果和他的小說《悲慘世界》無疑都是熠熠生輝的。《悲慘世界》最早叫《貧困》,是一個名詞,後來改為形容詞「悲慘的」。「悲慘世界」其實是指悲慘的人的世界。十幾歲:從事法語文學翻譯和研究後,您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對雨果及其小說《悲慘世界》的理解的?
  • 周末閱讀——《悲慘世界》
    悲 慘 世 界 維克多 雨果/著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的是毛姆的經典小說《悲慘世界》。
  • 《悲慘世界》:一個世紀過去,這世界依然悲慘
    這是我們就算沒有看過也耳熟能詳的標題:悲慘世界。拉德利憑藉首部長片《悲慘世界》成為第一位代表法國出徵奧斯卡的黑人導演。《悲慘世界》描述被剝奪利益的平民與權力機關的關係拉德利的父親是非洲馬利共和國的移民,導演從小便是在法國巴黎西邊的郊區蒙費梅伊 (Montfermeil) 長大。
  • 魔獸世界裡的悲慘主角,你覺得最悲慘的主角是誰?
    從War3到魔獸世界,魔獸世界國服公測到現在已經16年了。隨著故事線一次次升級已經有數不清的人物了,在這麼多的人物中你覺得有哪些讓人覺得心疼的悲慘人物呢?伊利丹·怒風魔獸中的至尊寶,一生只愛過一個人,比這更可悲的是泰蘭德是他大嫂!
  • 正義GK,細緻,模型的靈魂到底是啥?
    作者:雅明閣製作的相當細緻的一臺模型。大部分模型其實就是一個畫板,等待著作者們在上面發揮創意。尤其是很多很讓人熟悉的模型素材則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想讓一臺模型具備自己的靈魂就必須要在模型之上盡情的去刻畫出自己想要的並且能夠實現出來的東西。例如今天的正義,各種細緻的刻畫和「小碎花」的設計就讓人看到了一個不那麼一樣的正義高達。
  • 重新定義第二居所 悅景莊·西雙版納啟幕第二人生
    尋找理想的第二居所,安放自由而閒適的靈魂也成為諸多精英人士開啟第二人生的必選項。某種意義上,第二居所就代表了第二人生,尤其是人生長度延展後,對生命的寬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麼,何為理想的第二居所?或許答案就藏在悅景莊·西雙版納這一項目中。
  • 《悲慘世界》中的巴黎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其實和今天「區別」不大
    雨果發現了城市對人們生活的巨大影響,他的兩部著名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和《巴黎聖母院》都以巴黎這座城市作為人物活動的主要場所,記錄了發生在其中的廣涉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悲慘世界》中的巴黎見證了巴黎人的等級差異、政治鬥爭以及人們的具體生活。雨果在書中認為:「巴黎,這個模範城市,一切有水平的首都的典範,每個民族都試圖仿效他,這個理想的首都,是雄偉的策源地。」
  • 《悲慘世界》:善惡一念之間,底層人物該如何面對人間冷暖?
    在《悲慘世界》中的「惡人」行善的形象,倒是作者雨果反觀這個世界的人道主義。一:一念之間是善是惡1:一個底層人物的善與惡冉阿讓在這個世界來說,就是普通最普通的人。而什麼是普通人呢?即使在今天世界,所謂的不悲慘,但會不會還是還有人以無聲的鍵盤對著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指頭罵臉,來體現自己的高尚和正確呢?
  • 《黃金時代》「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
    世界上好看的皮囊有很多,但是有趣的靈魂卻很少,王小波就是那個有趣的靈魂。《黃金時代》講的是破鞋的故事,有個北京醫科大學畢業的女醫生,長得好看,丈夫還坐牢了,下鄉插隊,人人都喊她破鞋!《黃金時代》最「賤」的6句話,初讀不懂王小波,如今再讀已淚目有人說《黃金時代》真的很賤,說它是愛情小說,但它又違背道德,裡面的人說的話透露著一股賤兮兮,一開始讀大家都當做是黃色,曾經王小波的這部作品正是因為黃色無法出版,好不容易出版發行也受阻撓,自己推著自行車去賣,直到去世都沒賣完!
  • 淺談《悲慘世界》: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與空想主義思想
    但作家關注的中心是那些不幸的人的"悲慘世界"。《悲慘世界》電影劇照芳汀芳汀,一位女工人,本是一個貧窮而誠實的女孩。被人引誘後淪落到社會的底層,虛偽殘酷的資產階級道德和法律剝奪了她工作和生存的權利,最後迫使她出賣了自己的身體。雨果怒斥資本主義社會逼良為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