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
慘
世
界
維克多 雨果/著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的是毛姆的經典小說《悲慘世界》。
俞兆平
《悲慘世界》是19世紀法國作家維克多 雨果最重要的一部小說。
雨果1802年出生在法國的貝尚松。他一生寫下26部詩歌、20部小說、12個劇本、21篇哲理論著,其創作幾乎貫穿了19世紀。《克倫威爾 序言》是浪漫主義運動的重要宣言,《巴黎聖母院》是19世紀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在政治上,他曾入選立法議會議員,擔任國際和平之友大會主席,主張廢除終身流放制度,主張出版自由,號召巴黎人民反對路易 波拿巴獨裁統治。雨果的80壽誕,60萬巴黎人民結集在他寓所前為他慶賀;其居住的街道,生前就被命名為「雨果大街」。1885年逝世時,法國為他舉行國葬,200萬人參加了葬禮,備極哀榮。薩特說,雨果是法國「極少數的真正受到民眾歡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惟一的一位」。
《悲慘世界》全書由《芳汀》《珂賽特》《馬呂斯》《普呂梅街牧歌和聖德尼街史詩》五個部分組成。小說圍繞冉 阿讓的「逃亡-悔過-重生」的與沙威的 「追蹤-逮捕-懲惡」兩條線索展開,寫了主人公從惡到善的轉變過程,宣揚了宗教「大愛」的救贖功能和人道主義感化的力量,也客觀地揭露了19世紀歐洲底層社會的三大問題,即「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孱弱」。
冉 阿讓為了姐姐家的七個孩子,偷一塊麵包,被判5年勞役,因不堪忍受監獄裡的虐待,多次逃跑,增刑到19年。在監獄中,他學會讀書寫字和思考,對自己5年苦役的判決感到不公正,假釋出獄後,苦役犯的罪名還在,找不到工作,連住宿都成問題,加深了他對社會的仇恨。米裡哀主教收留了他,並像接待貴賓一樣接待了冉 阿讓。當冉阿讓偷走了他家的銀碟子,被警察抓住時,米裡哀主教對警察說,這是他送給冉阿讓的,並且還另外贈送一對銀燭臺。當警察走後,
主教走到他身邊,低聲向他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您允諾過我,您用這些銀子是為了成為一個誠實的人。」……「冉 阿讓,我的兄弟,您現在已不是惡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贖的是您的靈魂,我把它從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棄的精神裡救出來,交還給上帝。」
在主教的慈愛的感化之下,他洗心革面,放下了對社會的仇恨。兩年後,他化名馬德蘭,來到蒙特勒伊市。他改革了燒料細工的黑玻璃製作法,用油膠代替了樹脂,降低成本,取得成功,振興了蒙市的輕工業。他沒忘卻米裡哀主教的教誨,樂善好施,興辦各種福利事業,如託兒所、免費藥房、工人救濟金等,來救助窮人,成為一位聖徒式的慈善家,還當上了蒙市的市長。1821年的馬德蘭「市長先生」幾乎與1815年的米裡哀「主教先生」一樣受尊敬,「仿佛他的靈魂方面有一部自然的法典」。
1821年,對於冉 阿讓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米裡哀主教去世,沙威和芳汀出現在他的生命中。沙威是統治階級的鷹犬,他盲信鐵血法律,迫害貧苦者,像幽靈一樣追蹤著冉阿讓。在小說中,冉 阿讓重生後的每一次善舉與犧牲都引起了沙威更深的警覺。他救出割風伯伯,那超出常人的氣力,就讓沙威把他與逃犯冉 阿讓聯繫在一起。芳汀有私生女的秘密被揭露出來後,被工廠開除,無處就業,淪為妓女被惡少戲弄,沙威不分青紅皂白就判了芳汀六個月的監禁,馬德蘭要求沙威釋放芳汀,再一次引起了沙威的警覺。
馬德蘭接走了芳汀,善待病重的芳汀,答應照顧她的女兒珂賽特。沙威卻向警署揭發了馬德蘭就是冉 阿讓。此時,一個叫商馬第的人抓住了,並被誤認為是逃犯冉 阿讓。沙威就此事向他匯報,並致歉此前的揭發。冉 阿讓陷入了痛苦的掙扎之中,讓一個無辜的人頂替自己入獄,還是出庭承認自己的身份?最後,良知戰勝了一切,他走上法庭承認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再次入獄。為了實現照顧珂賽特的諾言,冉 阿讓一次又一次越獄,沙威鍥而不捨地追捕他。
冉 阿讓帶著珂賽特躲進了修道院,並將珂賽特撫養成人,他愛珂賽特勝過一切,長大後的珂賽特愛上馬呂斯。在1832年的巴黎起義中,冉 阿讓接到了馬呂斯的信,也加入了戰鬥。當沙威被共和戰士抓住被處以死刑時,冉 阿讓卻將其放走了。冉 阿讓的人道主義的舉動,震動了沙威,讓他認識到他追捕了一生的人原來是一個高尚的人,他從前的信仰動搖了,他意識到在人間的法律之上,還有上帝,他的人性復活了,最終因精神錯亂而投河自盡。
《悲慘世界》根據真實的事件,歷經30餘年的構思而成。這部小說描寫了近百名人物,展示了從法國大革命到巴黎起義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是19世紀無與倫比的巨著。它以史詩的氣魄和規模涵蓋了雨果對現實、革命、道德、法律、宗教、哲學等的綜合思考,展示了人類與邪惡之間永恆的鬥爭,是一幅卓越的歷史壁畫。
雨果說,「我寫這部書的確是為了所有的人。……凡是男人愚昧無知,陷於絕望的地方,凡是女人為了一塊麵包而賣身,以及兒童因為沒有學習的書籍與取暖的火爐而痛苦的地方,我的《悲慘世界》都會來敲門,說道:『開門,我找你們來了!』」 小說對苦難和道德的描述和思考令人震撼,男人的潦倒、女人的墮落、兒童的羸弱,苦難深重的世界,在宗教的仁慈、博愛的感化下,得到拯救,這也是一部宣揚慈善的人道主義之書。它以震撼人心的文學形式,詮釋了《聖經》中愛的教義。
《悲慘世界》問世以來,獲得了巨大的聲譽和影響,影響了託爾斯泰等世界級作家,被翻譯為多國文字,並被改編為戲劇、電影,藝術力量持久不衰。
書香南安
閱讀,是一個民族精神發育和文化傳承的基本途徑,也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來,由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相關部門組織發起的「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國開展以來,全社會閱讀氛圍更加濃厚,社會影響日益深遠。
當前,全民閱讀在八閩大地方興未艾。為了進一步濃厚我市的書香氛圍,號召更多人加入到閱讀的行列,在閱讀的陪伴下開啟美好新生活,南安市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平臺與迪豐讀書APP平臺聯合共建「書香南安」融媒體文創項目。
我們攜手迪豐讀書,每周計劃提供2本新書,全年共計96本新書分享給市民朋友。每本新書製作成音頻需經寫作、校對、審核、錄音、製作等環節,每本新書的撰稿、審核都由知名學者負責把關,錄音邀請知名主播參與。通過歷史文脈和歷史敘事的梳理,讓南安人民更好地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南安人民的閱讀熱情,從而進一步增強南安人民在新時代開創嶄新事業的信心,助推南安率先在全省建設「全民閱讀示範市」。
更多閱讀
想看更多內容
請關注「南安市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
【來源:迪豐讀書】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媒體求助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