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有文化底蘊的地鐵站,你知道在哪個地鐵站嗎

2020-12-06 洛奇是只貓

說到地鐵,大家內心第一個蹦出來的想法應該就是一種交通工具。在現代化的大都市,地鐵作為做常見最基礎的交通工具,他不僅僅承載著人們從出發地到目的地,還記錄著歷史的車輪,每天成千上萬的人們穿梭在地鐵站之中,這其中有一個特殊的地鐵站,他如同一個博物館一般給乘客們展示著國家的歷史。

上海地鐵文化藝術長廊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地方,作為一個地鐵站。他更像是一個博物館。文化長廊位於徐家匯地鐵站,想來來往往的人們展示著歷史的厚重。

因為2019年是建國70周年,這次上海電影博物館「移動博物館」項目,「光影70.電影萬歲」愛國系列電影亮相上海地鐵文化藝術長廊。

這次展覽分為七個內容,分別以10年為一個時間段。「偉大的起點」「1959.百花齊放」「六十年代又一春」「1979.變革時刻」「家國人的悲歡」「1999.時代序曲」「新時代.攀登者」,這七個點組成了中國電影的時代發展,其中的電影佳作為祖國獻禮添彩。

上海地鐵文化長廊曾經還展出過宋慶齡女士的展覽以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航天主題展覽,由此可見,上海地鐵文化長廊與科技文化歷史的緊密結合。每個不同的時間點,跟博物館以及文化中心的合作讓這座平凡的地鐵站充滿文化藝術的氣息。

說了這麼多,你在平時做地鐵的時候路過這樣的地鐵站,你會駐足觀看嗎?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不要忘了身邊的美景,因為他就在我們身邊。

相關焦點

  • 我們分析了3447個地鐵站,發現了中國城市地名的秘密
    當然,如果打開中國其他城市的地鐵圖,你會發現,每個城市的地鐵站都有自己獨特的命名特點。為了揭開中國地鐵站命名的秘密,我們分析了177條地鐵線路,共3447個地鐵站,看看中國各個城市的地鐵站在命名上有什麼共同特徵或獨特之處。地鐵名的標配詞在對數據進行整理之後,首先,我們想知道的是有哪些詞彙是中國地鐵站命名的「標配」。
  • 為什麼說「地鐵站都比你努力!」?
    今天就隨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努力又美麗」的地鐵站吧! 如果坐地鐵像逛藝術展? 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有超過90個地鐵站,每個地鐵站都風格迥異,別出心裁。
  • 一個容易迷路的城市,有許多道路,地鐵站隱藏在地下94米處
    只要手裡有手機和GPS,想去哪就去哪,輸入想去的地方,按照導航提示就可以輕鬆到達目的地,你不用擔心,因為你在很遠的地方不認識路,但是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城市的導航不是很有用,因為它號稱是最容易迷路的城市,第一名當之無愧。
  • 這個地鐵站有200多個出口,找出口至少要2個小時,當地人都會迷路
    如果你住在上海或北京,一定能感受到上下班高峰期地鐵的擁擠。如果把腿擠得抽筋,完全不用握把手就能站穩,因為太擠了!作為一個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暖人,可以說徐家匯和人民廣場的20多個出口都讓我看得暈頭轉向。 即使多年後,我仍然要依靠路牌的指引才能找到正確的出口。 本以為這樣的出口已經夠多了,但上次去日本出差,發現真是小巫見大巫。 我在裡面找了兩個小時才找到出口。
  • 廣州公園前地鐵站的命名,竟是因為這個地方!
    相信許多去過廣州的朋友都會對廣州地鐵有很深的印象,因為沒有在廣州擠過地鐵,你都不算來過廣州。廣州最著名的地鐵三號線,每天都堪比春運,因此體育西更是被人們親切的改名為地獄西。廣州的地鐵除了人流量很大還有一個讓人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地鐵站的名字。
  • 新加坡環線地鐵站那些畫,都是藝術品!你知道嗎
    這幅作品捕捉了這個區很多有歷史意思的時刻,比如一堆等待被餵養的豬,社區公用水龍頭,無線電發射塔,公用洗衣曬衣區,附近機場起飛和降落的飛機,甚至還有充滿了集體回憶的郵局總部。作品的最右邊則是標誌現代化的各種交通路標,從左到右寓意的就是巴耶利峇 (Paya Lebar)這個區從一個馬來小鄉村發展成新加坡衛星鎮的這段歷史。
  • 全球最具創意的地鐵站,市民的新式博物館
    從地鐵站, 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秩序, 和一個國家的審美。 一座城市的文化有抽象時間上的積澱,也有具象的空間上的拾遺。從古至今上下五千年,地上到地下面面可尋跡。
  • 地鐵站名知多少|它不僅是車站的稱謂,也是北京的地理文化符號
    ,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西起蘋果園,東至四惠東站 設有23座車站 每日客運量近90萬人次 但是你知道你每天無數次經過的地方
  • 野生動物園地鐵站距離目標很遠,在上海地鐵16號線卻可以看到裡面
    上海地鐵16號線的野生動物園站是一個高架站,這個站點也幾乎就是上海地鐵16號線的中點。上海地鐵16號線的野生動物園站其實距離上海野生動物園站並不近,除了野生動物園地鐵站,需要走將近2公裡才能到真正的上海野生動物園的大門。
  • 我國三座美麗的地鐵站,1座因迪士尼而建,1座被譽藍色海洋!
    說起我國的地鐵站,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地鐵的建設正在迅速進行,這樣的話,與地鐵相對應的地鐵站應該也不錯,大家也知道,現在我們人類的發展越來越快,各種設施的建設已經不僅僅是滿足生活的需要,而是追求視覺和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對各種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地鐵站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國家的
  • 四代目火影現身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 《火影忍者》手遊「黃色閃光...
    伴隨遊戲內四周年紀念慶典序幕的拉開,近日一組《火影忍者》手遊創意廣告亮相上海人民廣場地鐵站,引發乘客們的圍觀聚焦,為陪伴《火影忍者》成長的一代火影迷獻上驚豔的跨年禮。眾所周知,波風水門在第四次忍界大戰中以穢土轉生的形式復活,前往戰場支援忍者聯軍,那是一代火影迷共同的熱血記憶。此次火影創意廣告落地,吸引了眾多上海地鐵乘客的駐足圍觀,眾多火影迷更紛紛前往打卡合影留念,實現自己的火影情懷。
  • 全球最擁擠地鐵站,每天接納380萬人,51個月臺190多出口
    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日益增加的客流和交通流量要求城市不斷向外擴張,城市的交通問題一直是每個城市都會出現的基本問題,例如,我國北京,城市地面交通7環即將修好,地鐵也可以通過19條線,但仍然是無法改變北京市擁擠狀況的問題,但本期要告訴大家的這個地鐵站更強大。
  • 地鐵站成二次元世界,遍地是「老婆」
    地鐵站也能跨次元壁,到處是「老婆」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在世界上,說到哪個國家是動漫大國,那絕對非日本莫屬了。近日一位日本網友,搭乘地鐵去遊玩,在仙臺站下車時都表示驚呆了,地鐵站成二次元世界,遍地是「老婆」!抬頭就看到大大的海報懸掛在頭頂上方,這還是人們印象中的地鐵站嗎?玩FGO手遊的動漫迷,肯定一眼就能認出來,這些大大的海報上面都是誰?其實這是FGO手遊最近的一次線下聯動,直接把地鐵站打造成了二次元世界。
  • 網曝上海地鐵站十號線,清潔人員用拖把擦座椅
    上海地鐵站經常會出現在熱搜榜上,前段時間一名乘客不帶口罩喝醉酒後被工作人員抬下去,引起網友們的關注,近日11月23號網友又曝出上海地鐵站十號線的清潔人員用拖把擦拭座椅,引起網友關注。當天地鐵站上的人非常少,清潔工在擦拭的時候還專門看了一下旁邊,這說明他也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冬天本來就是疫情爆發的嚴重時期,還進行這種不正規的操作方式讓人感覺衛生堪憂。事情發生後,上海地鐵站運營公司連夜發出回應:清潔工在打掃的時候沒有按照正規的作業來完成,已經進行了違規行為處理。
  • 武大櫻花「開」進地鐵站
    未來車站開放運營之後,帶給乘客的不僅是出行的功能,更是城市的文化與藝術共生的品質享受,值得期待。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工程,起於8號線一期工程終點梨園站,經東湖路、興國南路、水果湖橫路、東一路、八一路、珞獅路、文祥街、野芷湖西路,止於三環線南側的野芷湖站,線路全長約17.6公裡,設站12座。
  • 西安地鐵火了,秦始皇都來乘地鐵,「最文藝地鐵站」你怎麼看
    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讓這座城市充滿魅力,但也正因如此,在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中,總會遭遇讓人哭笑不得的「難題」。比如在西安修地鐵,最忙的不是地鐵承建方,反而是文物局···但西安地鐵的會玩,絕不止於一兩場有創意的策劃活動。
  • 異次元入侵:魔獸黑暗之門驚現地鐵站
    今日有微博網友@甜菜ZYX在上海徐家匯地鐵站拍到了驚人的一幕,只見地鐵站內有一個異界風格的黑暗之門居於其中,還不時有異界生物入侵本時空位面。當然以上純屬臆測,這顯然是網易做的一次廣告而已,不過看起來挺好玩。
  • 黑色倖存者地鐵站資源大全
    18183首頁 黑色倖存者 黑色倖存者地鐵站資源大全 黑色倖存者地鐵站資源大全 來源:網絡
  • 集「老市長」蘇東坡書法、化繁為簡:杭州地鐵站名變了
    杭港地鐵微信公眾號 圖杭州地鐵1號線「火車東站站」的站名日前換上新字體——由「舒體」換成「蘇東坡體」,左下角還有一枚刻有站名的印章。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9月23日從杭州市地鐵集團了解到,這樣的「字+印」組合旨在展現杭州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氣質,年底建成的1號線三期、6號線一期、杭富線各大車站也將使用這樣的站名標識。蘇東坡在杭州做過通判、知州,西湖上留有「蘇堤」。「蘇東坡是杭州的『老市長』,也是書法大家,用他的字作為地鐵站名標誌,能讓人以字識站,以字共情。」
  • 以老地名命名,北京地鐵站為何採用「公主墳」「大瓦窯」等名字?
    1969年10月1日,北京首條地下鐵道竣工通車,1971年1月15日投入運營,從此,北京有了地鐵,這也是中國建成的第一條地下鐵道。如今,半個世紀過去,北京的軌道交通線路可謂四通八達。有些地名聽起來不夠文雅,甚至顯得俗氣,如「公主墳」「褡褳坡」「白堆子」「泥窪」「大井」「土橋」「九棵樹」「稻田」「大瓦窯」等,但卻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地名。它們是歷史,也是文化,既通俗,又易記,是老北京留下的為數不多的歷史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