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孩子的獨立,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育兒寶媽羨慕不已!

2020-12-24 海南有故事

在地圖上,日本和中國屬於鄰國,也同屬於東南亞地區。但是在很多文化教育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差異。

在中國,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被父母照顧的井井有條,從一日三餐到學習生活無一不例外。很多家長總是一般抱怨孩子的嬌生慣養,一邊又事無巨細地給他打點好一切!

而在日本,孩子們從小就被要求著獨立長大,1歲的寶寶就能自己學會吃飯。不管是穿衣吃飯還是整理家務,只要是孩子能夠獨立做的事情,日本的父母都會要求孩子獨立解決。到了6、7歲讀書的階段,日本孩子也是自己獨立上下學,拎著飯盒、背著沉重的書包回家。接送孩子?在日本基本看不到這樣的情況。

而反觀中國的父母教育問題,不僅是喜歡包辦,還喜歡過分地幹預孩子的生活。「寶寶快來吃一口,趕緊吃好上學」「啊,張嘴,再吃一口」家長每天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面對孩子無理地鬧脾氣不吃飯,就追著跑著趕去餵飯。吃飯需要哄著吃,穿衣也需要父母幫忙穿。

每天上學,書包需要家長收拾,老師布置的作業也需要父母提醒,按點的上下學接送,每天上課的是孩子,但是忙得死去活來的只有家長。

而日本的父母在教育方面就顯得輕鬆得多!從孩子很小的年齡開始,日本父母就讓他們自己學著刷牙洗臉、吃飯穿衣,收拾作業、整理自己的物品。

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開始,不幹預他們的生活,讓他們知道獨立的重要性。自己的學業要自己負責,如果是作業和文具沒有帶齊,有所遺漏,這個責任也是自己負責,這種嚴苛的教育方式下,讓孩子形成的是一種獨立自主、吃苦耐勞的思想意識。

看到日本孩子獨立上學的情形,不少中國寶媽表示:孩子真獨立、真懂事!羨慕……

儘管中國和日本的基本國情有所不同,但是對於好的教育方法我們也應該取其精華,借鑑學習。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和性格特徵,都是在生活中日積月累形成的。作為父母,應該適當地給予孩子多一些個人空間和成長的空間,適當地放手,讓他們自己面對生活中的小困難,才能學會獨立和堅強。

沒有孩子是天生就會生活自理、天生就懂事的,不要用孩子「年齡還小,還不懂事」作為藉口,去過分幹預孩子的生活,幫他去做決定。多給予孩子一些試錯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學會在生活中慢慢長大和成長,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方式。

教育孩子不是無限溺愛,而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想要孩子成才,作為父母不妨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和育兒理念,在《養育女孩》這本書中概括了非常全面的育兒經驗和方法,講述了女孩在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和心理特徵,值得每一位父母學習和借鑑。

女孩和男孩在性格心態上都存在一定的不同,在《養育男孩》這本書裡,講述了男生們的不同心理特徵和教育的方法,家有男兒的家長們也可以花時間品讀一番。

相關焦點

  • 媽寶男的四大特徵
    作為女人,最怕是遇到媽寶男,這樣不但會毀掉自己對婚姻所有的期望,奇葩的母子還會毀三觀。所以女人在結婚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清楚,你喜歡過的那個男人是不是媽寶男,如果是,你一定要及時止損,哪怕現在傷心一下,也不要去經歷那場一地雞毛的婚姻生活。
  • 平時太粘人,寶媽擔心寶寶不能獨立,奶奶一番話解開顧慮:說得好
    孩子太粘人讓寶媽焦慮不已,奶奶一番話說到心裡了小雨媽媽的孩子,其粘人的程度,已經讓小雨感到十分擔心。看著別人的孩子已經能跑來跑去自己玩耍,自己的孩子還待在自己身邊「寸步不離」,她覺得再這樣下去,估計自己的孩子就得一輩子在自己身邊了。
  • 看了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不少寶媽疑惑,自家寶寶被養廢了麼?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讓孩子只顧學習,什麼都不用做,孩子學習好,真的就有出息了麼?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父母們也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也在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斷努力著。
  • 4個月寶寶「脊柱變形」,寶媽後悔不已
    年輕寶媽買「育兒神器」,自詡聰明沾沾自喜寶媽小林很年輕,大學畢業後沒多久就和男朋友結婚了,二十幾歲也比較年輕,平時就比較依賴網絡,婚後的日子還算美滿,還有生個一個寶寶。寶媽有重度的網絡依賴症,平時做什麼事情,都喜歡上網查一下,還經常在購物網站上買一些「育兒神器」,她覺得用處可大了,為自己的機智感到沾沾自喜。
  • 繼「媽寶男」後,「三無男」也被列為不可結婚類型,網友:不敢嫁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年輕人的擇偶標準越來越嚴格,之前被稱為愚孝的"媽寶男"被列入相親黑名單之中。而如今,繼"媽寶男"之後,另外一種男生也被列入了不可結婚的類型,那就是"三無男"。
  • 寶媽羨慕12歲女孩高2米21,孩子回懟,她哭笑不得無力辯解
    提到孩子的身高,許多寶媽都不求自己的孩子變成電線桿,但身高總得達到國人的平均線吧?可生活中,總有一些孩子的身高不遂媽媽願。這一天,寶媽蜜蜜在刷新聞賺錢時,看到這樣一條資訊:【女巨人!看到新聞的內容後,寶媽羨慕不已,並把手機拿到孩子面前,指著屏幕的圖片嘲笑自己兒子:「看看人家女娃,12歲就2米21了,馬上就趕超姚明!看看你,都10歲了還不到1米4,還不如個女的。」
  • 讓孩子做家務有什麼好處?最後一點,寶媽們不同意
    如今老人對於孩子的寵溺可謂是有些過分的,什麼都不讓孩子幹,反而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平時的時候,深怕孩子摔著了碰著了,對還是十分的寶貴,更別提讓孩子做家務了,說實話啊,現在讓小孩學做家務的家庭是越來越少了,基本上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 日本52名小學生沉船自救背後:中國教育獨立意識的缺失
    日本學校的安全教育一直都讓不少教育學者所羨慕,他們會從小培養孩子生命安全的意識,而不是一味的將心思放在孩子的學習上。近日,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船員5名、教師5名)的觀光船在日本香川縣櫻花市附近海域觸礁,導致船艙受損,海水不斷湧入。
  • 你愛的義大利帥哥,可能是相親鄙視鏈底端的媽寶男-虎嗅網
    這幾年在我國婚戀市場上,有一個群體受到了廣大女青年的普遍抵制,那就是媽寶男——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在交往者的回憶裡,媽寶絕對是高頻詞彙。成年後,凱科如願恰上公務員這口飯,在家中生活起居一切都由媽媽一手安排,他只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凱科的前女友正因為家務不及媽媽做得好,一直沒有被批准嫁給凱科。
  • 日本寶媽給娃準備的三餐火了,儀式感超強,網友:別人家媽媽系列
    日本寶媽給娃準備的三餐火了,儀式感超強,網友:別人家媽媽系列 今期一位日本媽媽給寶寶準備的一日三餐,在網絡上走紅,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這位日本的寶媽
  • 首批「媽寶男」已步入晚年,「無媽可依」的他們,現狀令人唏噓
    現在小王的生活變得雜亂無章,因為一直以來都有母親幫他打點好一切,母親過世後小王在生活上頓時手足無措,他不會自己做飯打掃衛生,不會買菜買生活用品,遇到需要做決定的事情他更是慌亂不已。看著小王窘迫的晚年生活,他的朋友們唏噓不已,感慨他作為首批"媽寶男",晚年生活"無媽可依",簡直不要太尷尬。
  • 寶媽:「禁摩限電」後,讓我咋接娃?專家的回答也有點欠考慮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禁摩限電」後,給家長們帶來困擾,與其吐槽,不如這樣做很多寶媽想著,等孩子上學後,就輕鬆了。可能還真不一定,當孩子上學的那刻起,可能父母又多了一項艱巨任務,那就是每天接送孩子上學。
  • 30歲寶媽生完二胎後,身材讓人羨慕,網友:吃了什麼「靈藥」
    不僅僅是角色的轉變,生完孩子之後媽媽的身材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即便是明星也是需要通過各種健身和飲食來恢復身材的,但是也有的媽媽生完孩子之後變得越來越年輕了,這樣的媽媽也著實讓人羨慕不已。30歲寶媽生完二胎之後,身材著實讓人羨慕小夏今年雖然只有30歲,卻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周圍人都非常羨慕小夏,並不是因為小夏有兩個孩子,而是因為小夏雖然生了兩個孩子,卻依然像是少女一樣。
  • 男性需要育兒假!江蘇「大頭娃娃」背後,是寶爸對母嬰知識的空白
    我自己先試然後才給的孩子,沒成想母嬰店也會出問題。"事發後這位年輕爸爸後悔不已,沒想到"權威"也會出錯。男性育兒假的必要性"女性就應該帶娃"這種觀念正逐漸消退,男性逐漸承擔起照顧嬰兒的負擔,曾經因為照顧娃而產後抑鬱、轉型做家庭主婦的女性終於有了幫手,開始了"強強聯手"的照料模式,但是在這一過程中男性反而要承擔更多,缺乏假期的他們想要工作生活兩手抓變得難上加難,因此減輕疲憊感顯得尤為必要,尤其是那些認為就應當女性照顧嬰兒的新寶爸,他們理應當在這42天體會體會帶娃的難處,讓寶爸體會到寶媽帶娃的辛苦
  • 日本33歲「媽寶男」火了,33歲還和媽媽共浴,衣食住行全靠媽媽
    在日本的一期"親子依賴症"的節目上,一位33歲的"媽寶男"火遍了網絡,他的經歷也讓引發了許多網友的議論。這個33歲的男子曾經是一名學霸,擁有很高的學歷,但自己在畢業後選擇從事一份家教工作,工資僅有7萬日元(合計四千多人民幣)。對於這樣的工資,實際是很難養活自己的。
  • 孩子的「反性別」喜好,寶媽應不應該管
    文|小豆芽育兒記男孩就應該喜歡汽車、機器人,女生就應該喜歡布娃娃、蝴蝶結,這是我們慣有的思維,可現實中真的如此嗎?難道喜好也分性別嗎?男孩子喜歡布娃娃,寶媽擔心不已張女士的兒子今年5歲了,平時張女士對孩子的教育特別嚴格,也將兒子教育的聽話懂事,可最近張女士發現兒子居然對布娃娃感興趣,這讓張女士有些抓狂。明明是男孩子,不要應該喜歡汽車、機器人這一類的玩具嗎?
  • 中國小孩為啥比不上日本小孩?刺痛了無數家庭
    現在的孩子生活真的特別幸福,想要啥有啥,爸爸媽媽不滿足,爺爺奶奶就會滿足。不僅如此,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是常見的事情,而接送上下學,為孩子提書包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在我們國家,不少家長都是受到過苦累、過個窮苦日子的,甚至那種滋味不好。出於對孩子的愛,就不願意讓孩子再受苦,所以對孩子各種包辦。
  • 粉媽優選寶媽招募中!無敵福利等著你
    >粉媽優選寶媽招募中!-6歲這個時間段,是需要花更多精力在他們的習慣,行為性格,知識啟蒙,甚至是最初價值觀的形成上重點進行教育培養的,因而這一年多來,我讀了許多育兒書,參加了不少育兒課程,比如常青藤爸爸、洪恩識字、嘰裡呱啦以及宮西達也、巴巴爸爸系列和樂樂趣揭秘翻翻書系列等一系列啟蒙課程和繪本,並且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也體驗了許多平臺,不僅自身成長到很高級別,也獲得一份額外的收入。
  • 寶媽斷奶期間,是需要排出殘奶內?看看育兒專家怎麼說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媽不排出殘奶會致癌?你真的信了麼?別再傻傻地相信了斷奶後,寶媽身體中的殘奶,一定要排乾淨,不然會影響寶媽身體健康,導致寶媽乳腺發炎,甚至還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真的是如此麼?對此,我諮詢了我的育兒方面的專家朋友,現將相關信息總結如下:什麼是殘奶?
  • 依依媽育兒團隊成立背後的故事
    近期,一個叫「依依媽」的團隊迅速在寶媽圈裡走紅。這是個年輕的團隊,由一群高級育嬰師和早教師組成,她們深諳育兒之道,憑藉專業、真誠、耐心的形象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在寶媽圈裡掀起了一股科學育兒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