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好心情!隔離病房裡的「漫畫戰袍」萌翻了!

2020-12-22 澎湃新聞

點燃好心情!隔離病房裡的「漫畫戰袍」萌翻了!

2020-02-28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風鈴島 ,作者侯伶俐 郭剛

風鈴島

關注醫療和健康。

「這個好看,我要拍下來!」

「哎,這個更好看!」

「哇,太萌太可愛了!」

……

這兩日,

孝感市中心醫院隔離病房8區裡有點沸騰:

醫護人員們紛紛披上了「漫畫戰袍」,

超萌風格一掃大家心頭上的陰霾,

整個病區沉浸在一片難得的歡樂裡。

不多說,先上段視頻飽個眼福吧

是誰想出這個好點子的呢?

隔離病房8區護士長塗紅梅告訴記者,8病區組建了20多天,前段時間每天都住著40-60個新冠肺確診病人。剛住院治療時病人們情緒都不太好,醫護人員既要治療和護理,又要做心理疏導,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好在醫護患之間一天天熟悉起來,且隨著不斷有病人康復出院,大家的情緒都慢慢變得樂觀而積極,每天晚飯後還一起做做廣播體操。

戴上護目鏡,穿上隔離服,所有醫護人員都變成了臃腫而笨拙的「大白」,為了區分彼此,一直以來,大家都在自己的隔離服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剛開始,名字都是用黑色筆寫的,2月24日,護士長塗紅梅突發奇想,想讓這一天和往常不同,便提出和護士程菁互相給對方的隔離服畫一個小桃心,並用彩筆寫下自己的名字。

「我們進病房時,剛開始病友們並沒在意,只有一個22歲的年輕伢問我,護士長你的名字怎麼是彩色的呀?」他說這話時很驚喜的樣子,塗紅梅默默地記在了心裡。

「有人會畫畫嗎?我們可以讓隔離服活潑起來。」「我會一點兒,可以試試!」護士程菁主動請纓。原來,她因為一直陪伴孩子做親子手工,有點兒繪畫基礎。

當天換班後,顧不上休息,程菁便在宿舍裡忙開了。這套隔離服畫個舉拳加油,那套隔離服畫只可愛的小動物,50歲的科室主任方木平的隔離服則畫上了一隻哆啦A夢,另外還有行走的搞怪表情包……大家給這些塗鴉過的隔離服取名叫「漫畫戰袍」。

2月26日早晨,大家穿著漫畫戰袍走進隔離病房。

「剛開始,我發現有幾個病人拿出手機偷拍我們,後來索性和我們合起了影,這一天,我們都成了病區的大紅人了。」塗紅梅笑著說,一整天下來,整個病區的氣氛都特別的歡樂,病人們都問「你們多大啊,怎麼畫這麼萌這麼可愛啊」。

接下來的兩天,更多身穿漫畫戰袍的醫護人員走進隔離病房,病房裡的快樂也一天天多起來。一位病人當即寫下自己的感受:

親愛的護士小姐姐們:

你們好,我是41床患者小吳,在2月8號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當天晚上就被安排到中心醫院隔離八病區治療。剛得知自己生病的時候,我真的不敢相信,我才24歲啊,我還很年輕啊。之後的每一天我都很焦慮很擔心,每天一萬次的否認。

病區的塗紅梅護士長好像察覺到我的異樣,主動上來詢問我情況,一直不斷的安慰我鼓勵我給我信心。第二天當護士長再次來到病房的時候,很神秘地問我:小吳你看看我跟之前有什麼不同?我仔細一看,原來是防護服背後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之後的每一天,護士小姐姐們的防護服上都寫著不同的字畫,楊帆小姐姐的「揚帆起航」,海霞姐姐寫的是「孝感必勝」,還有方木平主任帶領的「哆啦A夢」家族……

每次看到他們忙碌的背影,我都非常感動,也逐漸樹立起信心,每天欣賞他們的「時裝秀」,也成了我最期待的事情。

是啊,中國必勝,湖北必勝,孝感必勝,我必勝!

「病人們在這裡挺不容易的,被確診了,又沒有家人在身邊,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塗紅梅說,這種溝通方式對於緩解壓力來說,起到了莫大的安慰。

文章來源:孝感日報

原標題:《點燃好心情!隔離病房裡的「漫畫戰袍」萌翻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隔離病房的100幅治癒系漫畫
    新華網發(曾理 攝)   新華網重慶3月16日電(曾理)3月16日,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二科隔離病房,剛剛交班進入隔離病區的「六翼天使」護理小組不僅為患者送進去了熱騰騰的飯菜,還給每間病房送去了一幅幅色彩鮮明、輕鬆活潑的治癒系漫畫。組長李智說:「這一組漫畫為病區增加了一道光亮,也為患者陰霾的心情增加了一抹亮色!」
  • 武漢隔離病房裡的「淡定哥」
    「淡定哥」不時給護士點讚(高翔攝)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 高翔)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隔離病房,一位躺在病床上的小夥子刷著手機,不時護理他的護士打招呼,因其心態好,被醫護人員稱為「
  • 拄著拐杖上崗,隔離病房裡的「雙拐醫生」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3日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高翔)2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新冠肺炎重症隔離病房,出現一個身穿防護服、拄著拐杖的身影。儘管崴傷的腳尚未恢復,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換上防護服,進入了隔離病區。饒歆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工作9年,如今負責重症隔離病房的工作。數天前,他的腳崴了,一直沒有好。7天前,他來到重症隔離病房工作。在被問起為什麼不休息時,他說:「怎麼休息呢,崗位上要有人啊!」饒歆(左三)坐著向彭志勇主任講述患者情況在他看來,隔離病房的工作與普通重症監護室的工作無異,但重重防護服加大了工作的難度。
  • 女孩手繪萌版漫畫,記錄病房裡的抗疫故事
    楚天都市報5月31日訊(記者孫婷婷 )病房裡的紅髮姐姐、大眼睛的主治醫生、平頭婆婆……陳小星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漫畫《小星的住院日記》在朋友圈、微博吸引了不少朋友的轉發和留言。陳小星此前因確診新冠肺炎入院治療,住院期間,愛好畫漫畫的陳小星萌生了用漫畫記錄自己的抗疫故事。「素材源自住院期間,有醫護人員的照料,病房裡的三個戰友成了『命運共同體』,相互鼓勵打氣,想把這些畫面記錄下來。」陳小星說道。
  • 新生兒隔離病房:武漢的「毛毛」們
    這裡,是武漢最特殊的隔離病房。 新生的喜悅與病毒的陰霾交織。年紀最小的,一出生就送了過來;最大的,也不過才兩個多月。
  • 戰「疫」一線:隔離病房裡的「哆啦A夢」 她們的口袋裡有什麼?
    聯防聯控 西安在行動 【戰「疫」一線:隔離病房裡的「哆啦A夢」 她們的口袋裡有什麼?】近日,西安市胸科醫院隔離區的護士們身上紛紛多了個藍色的布袋子。為什麼要背個布袋子?布袋子裡裝著什麼呢?就由神經結核科護士長吳莉來揭開這個謎底。為什麼要背個布袋子?
  • 隔離病房裡感謝「天使」陪我「坐月子」 確診孕媽剖腹產下雙胞胎...
    「隔離病房裡的護士們真不錯,她們就是在陪我坐月子照顧我,太感謝這些『天使』了。」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產科病房,吳女士(化姓)感慨道。十多天前,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吳女士在這裡順利產下雙胞胎女嬰。該院作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產科病房實行封閉式無陪護管理。
  • 武漢:兒童病房裡的卡通世界
    在她的提議下,病區裡的很多醫務人員都會在換上防護服後,抽空畫一幅孩子們喜歡的卡通人物,邀請他們塗色。漸漸地,小朋友們對治療也更加配合了。 新華社發(武漢兒童醫院供圖)醫護人員在武漢兒童醫院新冠患兒隔離病房內展示防護服上的卡通畫。 在武漢兒童醫院新冠肺炎患兒隔離病房,不少患病住院的小朋友在見到被防護服層層包裹的醫護人員時,第一反應是害怕和抗拒。
  • 戰「疫」前線日記|隔離病房的暖心笨「企鵝」
    黃小波在隔離病房給患者抽血。紅網時刻 通訊員 劉孝誼 整理報導記錄人:湖南援黃岡第三批醫療隊、湖南省腫瘤醫院胸部放療一科 黃小波時間:3月5日認真仔細的穿戴好隔離服進入病房,與同事逐一交接,我便開始有條不紊的給與患者進行護理
  • 小林漫畫隔離病區上線
    這些患者在隔離病區一待就是10多天,他們是什麼感覺?「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很多患者都很焦慮,或多或少都出現了心理問題。」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隔離病區主任醫師李劍萍教授說。但是昨天,市八醫院隔離病區一掃往日的陰霾,久違的笑聲在病房裡迴蕩——由小林老師(林帝浣)創作的129幅幽默詼諧的漫畫貼上了隔離病區的牆,給空白的牆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給所有的病人和醫護人員帶來了陽光。
  • 隔離病房裡的別樣婦女節:52朵「花」傳遞信心和暖意
    隔離病房裡迴蕩著暖意融融的話語。「我半個多月沒見到家人了,但我並不孤單,因為在這裡我感受到家的氛圍,醫護人員就像我的孩子一樣照顧我。」接過「花束」的張阿姨喜笑顏開。26歲的護士趙麗說:「剛到武漢的時候,就發現不少病人心理負擔很重。
  • 雷神山醫院隔離病房是啥樣?記者探訪
    從天空俯瞰,雷神山醫院隔離病房、醫技樓等設施呈魚骨狀分布,內部長啥樣?2月6日下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實地探訪。病房內床頭插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隔離病房醫院最東側靠近黃家湖大道的第一排隔離病房,已有醫護人員進駐,在走廊內和病房間穿梭,有的調整病床位置,有的檢查標識標牌,有的調試醫療設備,「我們正在熟悉情況
  • 人工智慧醫護機器人可以實現隔離病房遙控查房
    打開APP 人工智慧醫護機器人可以實現隔離病房遙控查房 發表於 2020-04-09 15:13:50 它可以實現隔離病房遙控查房、5G技術遠程醫療、人工智慧院感預警。 這臺名叫「瑞金小白」的機器人配備了雷射雷達、紅外雷達,5G通信以及機器人集群控制技術,每臺醫護服務機器人都具備3D視覺識別傳感器和人工智慧AI晶片。這位四方腦袋、細長身體的「醫療隊員」,靈活地穿梭在病區走道與病房之間,無所畏懼。
  • 武漢隔離病房裡的「在一起」:男友確診,90後護士拍下抗疫110天
    從1月7日醫院收治首名新冠肺炎患者算起,直至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整整110天,她都奮戰在一線隔離病房,而她在殯儀館工作的男朋友夏浩則不幸被新冠病毒感染……工作之餘,胡雪珺用手機記錄下這四個多月來,她和患者們、同事們,和男朋友「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我們有幸拿到這些珍貴的視頻素材,並試圖還原這段抗疫期間不易的心路歷程。
  • 重慶支援湖北醫護日記40丨防護服成了我的戰袍,「美少女」變身為了...
    短短的時間裡,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在快速地成長。漢川市並不大,來這裡之前,我還不知道湖北有這樣一個地方,它是孝感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但這裡的「戰鬥」任務並不輕鬆,確診和疑似病例都不少,我們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輕症組15人,是最早來這裡支援的外地醫療隊。
  • 浙大兒院隔離病房護士長黃國蘭:最稱職的「代班媽媽」
    杭州網訊 因為疫情防控,浙大兒院隔離病房護士長黃國蘭已經連續40多天堅守在「抗疫」一線。4歲的女兒很久沒見到媽媽,抱怨她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但是,她卻是患兒們最稱職的「代班媽媽」。「我們從事疑似患兒護理工作,開始我們沒有隔離病房,因為這次疫情才建立的。」她說,自己作為護士長,必須調配好防疫物資,確保一線醫護人員零感染。疫情面前,醫院的護士們都需要不斷掌握和更新疫情防控及救治方案,並應用到護理當中。相較平時的工作,這次疫情護理工作明顯更複雜,面臨的困難更多。
  • 照片是模糊的,但愛是清晰的,兒童隔離病房來了會畫泰迪熊的護士阿姨
    2月5日,兒科護士褚微下班走出杭州市西溪醫院的隔離病房,掏出手機翻看相冊,當看到這張剛拍的模糊照片時,她若有所思,並下意識敲下了這行字。照片中的小男孩,是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疑似病人,因為發熱被隔離在醫院,他的爸爸媽媽和姐姐都被隔離了。
  • 我在隔離病房當「臨時媽媽」(青春日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作為一名黨員,我第一時間報名上一線,並一直堅守在武漢兒童醫院的隔離病房。回想自己參加抗疫戰鬥的76天,累並快樂著,苦並溫暖著。  我所在的武漢兒童醫院是武漢市唯一的兒童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一開始,面對我們這些穿得像「外星人」的醫護人員,病區的小患兒們難免覺得害怕,對治療也十分抗拒。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不怕我們呢?了解到孩子們都喜歡畫畫,那就在防護服上畫卡通畫吧!
  • 「披上戰袍我們就是鐵血戰士」
    □ 本報記者  廉穎婷□ 本報通訊員 孫國強 吳浩宇「披上戰袍,我們就是鐵血戰士。」勇者無懼身處疫區,身披戰袍,在火神山醫院,醫療隊隊員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哪還有時間害怕。」護士長陳怡是一名老文職,在醫院感染科工作24年。憑著紮實的專業功底,她從漢口醫院到火神山醫院,一直擔任護士長。可即便是這樣的老護士長,當初進駐漢口醫院時也很焦慮。漢口醫院原本是一家康復醫院,防護基礎弱。
  • 看到病房裡4歲的小姑娘,她總想起兒子
    她說,「當時我們微信群裡發布了召回醫院的通知,我就趕緊往回趕,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進了隔離病房。」那天,地壇醫院緊急將4個病區合併成2個,所涉及的多個科室醫護人員不在班的幾乎全部召回,並將住院的四十幾名患者轉到其他病區,病情準許的給辦理出院,清理消毒病房,配送物資,準備收治新冠肺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