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媒:臺灣自造火箭「飛鼠一號」今晨因天氣原因終止發射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臺媒稱,臺灣自造的火箭「飛鼠一號」,2月13日清晨發射終止未升空。據臺灣「中央社」2月13日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原計劃13日清晨試射自造火箭,飛行高度預計250公裡。報導稱,「飛鼠一號」13日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申請發射時間是清晨6時至7時,吸引了許多民眾。報導稱,但是,13日早6時過後雨勢不斷,工程人員每隔15分鐘放一次氣球測風向和風速,但都無法達到最佳狀況,最後在6時56分點火,但未見火箭升空,控制中心宣布終止試射。
-
推遲數次,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未能升空
據臺媒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製的「飛鼠一號」火箭今天首次發射,但火箭點火後未升空,發射失敗。報導稱,「飛鼠一號」火箭於今天上午6點56分首次點火發射,但點火後火箭卻未能升空。最後,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發布了「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信號異常,故終止發射程序」的信息。預計「飛鼠一號」將於18日再度試射。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飛鼠一號」火箭今天早晨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部落申請的發射時間是清晨6點至7點,但清晨數次測風向皆不利飛行,最後火箭雖然一度點火,但還是沒能成功發射。
-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失敗
來源:環球網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首次發射失敗 據臺媒報導,2月13日,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製的「飛鼠一號」火箭於上午6點56分首次發射,但火箭點火後未升空,發射失敗。
-
臺灣的「飛鼠一號」火箭13日沒飛起來,18日就能飛得起來?
文/深藍被臺媒稱為臺灣自造、要挑戰世界紀錄的「飛鼠一號」火箭在2月13日進行了首次發射,但以發射失敗告終。由於這個「飛鼠一號」是臺灣自造,還要挑戰世界紀錄,自然吸引了不少臺民眾前去觀光。據媒體的報導,更有甚者,還有人前一晚就趕往發射地點徹夜等待,當地民眾更是紛紛聚集觀看。然而,13日這天,臺灣自造的這枚「飛鼠一號」火箭並沒有挑戰世界紀錄,不但沒有挑戰世界紀錄,還挑戰了世界倒數紀錄。
-
臺商業火箭「飛鼠一號」試射失敗 稱是風大導致系統信號異常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臺灣第一枚民間自製發射衛星用商業火箭「飛鼠一號」,13日清晨試射升空,不過因系統異常導致未順利試射出去,以失敗告終。13日清晨4時許,臺東縣南田部落就擠滿太空迷,希望一睹火箭發射的瞬間。
-
臺灣自製探空火箭「飛鼠一號」發射失敗,民眾失望不已
晉陞太空科技公司研發、臺灣第一支民間公司自製探空火箭「飛鼠一號」,原本預計今天清晨六點在臺東縣達仁鄉南田試射,在發射程序到最後一刻準備發射時,發現系統訊號異常,最後終止發射程序,隨後將燃料施放到空氣中,讓上百名專程前來觀看火箭試射的民眾失望不已,而該公司也表示將找出原因後擇期再度進行試射
-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幸好沒飛起來,若起飛,飛錯方向後果很嚴重
本月13日,被蔡當局和臺灣各界人士給予厚望的「飛鼠一號」火箭試飛時,因沒能成功點著發動機宣告升空失敗。在事後,該火箭研發公司聲稱火箭升空失敗主要還是臺灣當地趕上了陰雨天氣,這才導致火箭發動機「受潮」點不著。對此,不少臺網友開懟道,「難道火箭還是用鞭炮廠的黑火藥點火發射嗎?」
-
臺灣「飛鼠一號」火箭這次幸虧沒飛起來,飛錯方向後果很嚴重
2月13日,也就是今天,被臺灣各界寄予很多希望的飛鼠一號火箭終於在臺東達仁鄉南田部落點火——但是,但是,火箭沒有起飛,因為發動機沒點著!從現場照片看,火箭已經加注了燃料,並且嘗試點火。但是我們看到火箭尾部只有一點微弱的火焰,然後就熄滅了。
-
臺灣火箭發射卡5個月 臺科技部門著急甩出「燙手山芋」
來源:海外網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研發的探空火箭「飛鼠一號」(資料圖)【海外網5月6日綜合報導】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自2019年底計劃在臺東試射火箭,因當地居民不滿、質疑其合法性等問題,按照合約推遲到2020年6月發射。
-
嫦娥5號發射的一個彩蛋,讓臺灣「高潮」了?
當時我們在黃海海域以德渤3號抬浮力打撈工程船為平臺,使用長徵十一號HY2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吉林一號」高分03系列的9顆衛星。只因一條分享消息的微博特別標註「從中國臺灣島上空飛過」,臺媒就認為「明顯對臺有挑釁意味」,綠營「立委」林俊憲甚至污衊大陸將「火箭」與「飛彈」連結,藉以「恐嚇」臺灣民眾。
-
本來臺灣也要發射一枚火箭 結果被臨時喊停
原標題:本來今天台灣也要打一發火箭,結果……據臺灣媒體22日報導,臺東縣政府發現自己轄區內竟然在興建火箭發射場,一家叫做臺灣晉升太空科技公司的企業打算在這裡發射一枚叫做「飛鼠5」的小型運載火箭。此事引起當地養蝦農戶一片譁然。
-
影響火箭發射的高空風是什麼?
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但高空風異常致使發射時間推遲了2天。何為高空風?火箭發射如何應對高空風?記者採訪航天專家,一探究竟。 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萬珂 攝 (一)何為高空風?
-
火箭擇機發射,到底擇的什麼「機」?|太空飛行器|火箭發射|探測器|衛星|...
在預先計算好的發射時間分秒不差地發射出去,不允許有任何延誤與變更。 其實,對於航天發射任務,一般都會要同時計算三種或兩種發射窗口,發射行星際探測器也會同時選擇年、月和日發射窗口,最終的發射時間由日窗口確定。而零窗口發射對任務實施來說雖然難度較大,但是具有效率更高,更節省燃料等優點。我國嫦娥一號衛星因為採用了零窗口發射而節省了120千克燃料;在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的對接任務中,也是把火箭點火起飛的時間精確到秒,最終實現了完美對接。
-
臺灣發展火箭情況透視
上世紀末,臺灣通過島內外學術機構合作、「中山科學院」幕後參與的方式,重啟探空火箭計劃。因該計劃從最初的民用逐漸轉向軍事目的,初期頻繁參與的國際學術機構越來越不願插足其中。這意味著,臺灣發展火箭技術,要從「外援路線」轉變為「自力更生」。 1997年,臺灣「國家太空中心」主導正式開啟探空火箭計劃(HTTP系列火箭)。
-
臺灣探空火箭計劃轉向軍用 暗度陳倉搞彈道飛彈
臺海網10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劉強)臺當局對太空技術早有野心,早在1972年就通過臺大完成了首次探空火箭實驗。隨後,「中山科學院」也帶著軍事目的加入火箭技術開發,希望藉此發展彈道飛彈、衛星發射等技術能力。在製造出「青蜂」短程彈道飛彈和「天馬」中程彈道飛彈後,因張憲義事件爆發,臺灣的運載火箭、彈道飛彈研發遭美國強行終止。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天問一號將於七月底或八月初發射。運載中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的中國長徵五號火箭於2020年7月17日進入發射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
-
快舟一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失利
9月1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來噩耗,由中國商業固體運載火箭主力—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任務失敗。火箭在發射升空之空之後飛行姿態出現異常,最後連帶衛星一同墜毀,目前正在排查失利原因。
-
航天要點200字:高空風又一次導致「織女星」火箭發射終止並延期
-時間緊迫,只看乾貨-又是高空風原因,蓋亞那庫魯發射場預計今天上午發射的「織女星」火箭再-再-再次延期,一天後嘗試發射。最近各發射活動頻出「晚點」。「織女星」火箭這次混搭53顆微小衛星,涉及商業、試驗等,包括臉書的網際網路驗證星雅典娜。
-
大陸發射火箭特地標註飛過臺灣島?臺媒又給自己「加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9月15日9時23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而在此次發射前後,就有不少臺灣媒體在炒作大陸發射火箭特地標註「從臺灣上空飛過」的話題。
-
誰在幫助臺灣當局自造潛艇?
文/宋忠平鳳凰衛視評論員 主持人 教授臺灣海軍期待已久的自製潛艇項目在11月24日開工,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海軍潛艇自造開工典禮」並主持臺船「潛艇自造」案廠房啟用。臺灣的「潛艇自造」計劃目標是打造8艘潛艇,力圖發展不對稱戰力。蔡英文上任後啟動的潛艇自造計劃,是落實防衛自主、提升防衛產業政策的環節,也是落實臺灣防衛戰略需求的重要關鍵。臺灣預計第一艘自造潛艇將於2024年末加入服役,建造周期為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