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會學者指出,科技發展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社會某些方面的傳承結構,尤其與網際網路密切相連的領域,跨過前喻和並喻,「長輩向晚輩學習」的後喻文化特質凸顯。飛速更迭的網絡技術與文化加劇了代際差異,「網言網語」的青年一代與忠實於傳統經驗的父輩祖輩,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交流鴻溝。
這一極富時代意義的代際命題,也是眼下一批影視綜藝和劇集積極探討的主題。上周播出的綜藝節目《花樣實習生》,讓蔡明、韓喬生、呂良偉三位50後、60後以實習生身份,走進深受青年人喜愛的嗶哩嗶哩網,體驗一把青年人的職場人生與娛樂樣態;高分電視劇《三叉戟》,讓三名快退休的老警察帶著初入職場的新人一同破案,展現老經驗與新技術的相得益彰;網播劇集《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則腦洞大開,讓叛逆女兒穿越回20年前,與母親做了回「親閨蜜」,嘗試用陌生化的平等視角,抵達愛與體諒的彼岸。
這三部作品都不是動輒刷屏的大爆款,卻用一個個溫馨的代際和解瞬間,帶給觀眾久違的感動與思考:兩代人不用步調一致,亦可攜手並肩。更應該思考的是,在後喻文化時代,青年一代與父輩祖輩,應如何牽起彼此的手,一同勇往直前。
「活學活用」的背後,是中老年人與青年一代玩到一起的渴望
《花樣實習生》中的嘉賓實習生韓喬生,對著嗶哩嗶哩網大樓前的標誌性小電視人,思考了半天,最後叫出一句「噼裡啪啦」,讓同為嘉賓的蔡明與呂良偉大吃一驚,「哈哈哈」彈幕瞬間飄滿視頻。節目開場一組網絡用語「摸底測試」,直擊中老年一代的網際網路知識盲區:應援舞被嘉賓誤解成了燃脂操,UP主被理解為極限運動愛好者;說到網絡流行詞「奧利給」,嘉賓們幾輪搶答都沒能命中,呂良偉則直接放棄並坦言「給我這個選項我也答不出來,這不是我們這個年代的語言」。
這些網生代們家常便飯式的用語,對父輩而言竟成了「天書」。節目對代際鴻溝的直觀展示,讓不少青年網友會心一笑,很難不聯想到自家不熟悉網絡文化的長輩們。但令不少觀眾意外的是,中老年人對於這些網絡用語並不排斥,相反在習得後,很樂於運用到與小輩的交流中去:呂良偉憑藉「熬夜傷肝」的養生常識,推測出「爆肝」一詞在網絡中專指「熬夜打遊戲」。之後在與兒子視頻通話時,他不忘現學現賣,專門叮囑一句「不要爆肝打遊戲,早點睡覺」。面對父親突如其來的網言網語,兒子驚得一時沒反應過來,隨即開懷大笑起來。那一刻,厚重的代際壁壘,因為語言的互通,被打破了一點點;就連一開始遭到排斥的「奧利給」,在之後的節目中,也成為嘉賓表達振奮情緒的口頭禪。
「活學活用」一詞就此成為節目的高頻彈幕。這種對網絡用語的活學活用,顯示出中老年人與青年一代玩到一起的渴望,同時也引發青年一代的文化自省:更多時候,長輩們排斥的並非新表達本身,而是自己所不熟悉、不理解的事物。如果青年一代能夠勻出一點耐心,為長輩多做科普,代際壁壘並非堅不可摧。
跳出倚老賣老、青春崇拜,平等視角正在解鎖更多基於愛與責任的共識
在文化學者看來,當下一些家庭代際關係的緊張衝突,與後喻文化有關:在傳統社會中,知識主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單向傳播,晚輩對長輩的自覺服從,減少了代際矛盾的發生可能;如今,青少年藉由網際網路獲得信息與知識的能力逐漸超越長輩,再加上代際交流的減少,青年人對長輩經驗的信任度降低了,代際審美也開始進一步分化。而這,也正是當下這批文藝作品顯得寶貴的原因:它們正通過創新的平等視角,解鎖更多青年人與父輩祖輩間,基於愛與責任的共識。
電視劇《三叉戟》便通過三位臨退休老警察對初心的堅守,展現出老一輩「始終將年輕藏在心房」的可親可愛。這三位因專業能力出眾、合作默契,獲封「三叉戟」的老夥伴,如今卻因為對手機、電腦等高科技設備的不在行,以及體力水平的下降,不復當年勇猛,甚至一度被小青年嘲笑為「廉頗老矣,就剩下吃飯了」的「仨茶几」。本打算退居二線,安穩退休的他們,卻因為好友的意外殉職重出江湖,並在之後的諸多案件中,展現出行業經驗與職業道德在職場上永不過時的意義。劇中那句「其實許多老警察都這樣,吃軟不吃硬,只要你給他們足夠的尊重,他們立馬從臥姿改為站姿,衝鋒陷陣」,冒著熱騰騰的生活氣息,感動不少觀眾。劇集《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則通過「母女變閨蜜」的新奇設定,展現出理解在化解代際衝突中的非凡意義。劇中,高中生李進步因為從未見過親生父親、沒有獨立的臥室、總在搬家的童年生涯,對不靠譜的母親心生怨懟。孰料一場穿越卻化解了母女間的隔閡。李進步穿越回20年前,與年齡相仿的母親成為了朋友,並在相處過程中體會到了母親的成長軌跡,以及她身上那份不為人言的善良、隱忍、勇敢與堅強。劇中「母女成為朋友」這一設定,也是對當下親子關係的一種正向示範。
《花樣實習生》第一期中最感人的一幕,同樣來自兩代人基於相似困惑的平等交流。當被嗶哩嗶哩網一位年輕媽媽問到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時,蔡明說:「選擇了就要承受,而且我儘量不去抱怨,進入職場瞬間那是一個職業的女性,回歸家庭瞬間變成一個慈母。你要加倍對孩子好,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你就要拼命地有趣,讓孩子很驕傲地說,我的媽媽是最有意思的媽媽,這樣孩子就覺得他贏了。」這段掏心窩子的話,之所以感人,正在於其用有溫度的個人經驗,擊中了不同年代群體的情感共識。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