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2020-12-10 皊空

討好這種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會很常見,可能為了升職加薪,或者為了求人辦事。

當有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不敢拒絕別人,感覺自己好像犯了錯一樣;幫其他人做事的時候,總是小心謹慎,如果這件事沒辦好總會責備自己;借給別人錢,不敢和他們要回來,就算說了這件事也感覺自己做錯了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現了這幾種情況,那麼,你可能是討好型人格。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習慣性討好別人的一種人格,討好型人格往往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與感受,而忽略自己內心的想法,這種人最大的特質就是無原則的善良。

擁有這種人格的人,在面對人際交往的時候,總是處於被動態勢,被動地做事,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缺少主見。

有研究表明,擁有討好型人格特質的人,他們總是處於被動,對於任何事情都感覺患得患失,缺少安全感,在人際交往中會出現主動迎合他人的行為,不自覺地去考慮他人的感受。

英美心理學家在不同的著作中,分別將其稱為「取悅症」、「聖母型人格」、「拖累症」等,「迎合型人格」也與「討好型人格」有些關聯。

不同的心理學家對討好型人格的特徵都有不同的表述,大致可總結為以下幾個特徵:

1.不能拒絕別人,即便自己心裡並不想做這件事。

2.總是照顧別人的想法,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3.在網上買了不合適的東西,能不去麻煩客服就不去麻煩客服。

4.不敢說別人壞話,害怕影響之間的關係。

5.經常委屈自己,成全別人。

6.總是想避免衝突,不敢和別人吵架。

7.擔心讓別人不舒服而選擇從眾,甚至會為了取悅別人而故意醜化自己。

8.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根據以上的幾條來大致判斷自己是否就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自卑,與原生家庭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幼年時期,如果你的家人有這種人格的特質,那麼,你可能也會受到他們的影響,變得討好。

如果有客人在家裡做客,而他們家的孩子喜歡你的玩具,你的家人委屈了你把玩具送給他們,這也可能會讓你有討好的特質。因為這會讓你覺得自己的感受不重要,降低自己的價值,認為別人的感受才是重要的。

說到討好,很多人想到《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

在這部電影中,松子自小沒能得到足夠的愛,所以,她很小就學會了討好父親來獲得父親的關注與疼愛。這種行為模式一直延續到了她長大成人,她只有通過不斷地取悅和討好別人,才能維持與他人的關係。

如果你發現自己擁有討好型人格特質並且想要改變它的時候,你可以試著鼓足勇氣,對別人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然後嘗試拒絕別人,你會發現,其實你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依靠你的討好來維持的,你應該給自己一些自信。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讚,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委屈自己討好別人,有社交障礙的「討好型人格」都有這4個特點
    而在社交恐懼症中,「討好型人格」往往更存在於大多數人中;什麼是討好型人格?換句話說,也可以理解為「老好人」。委屈了自己,卻並不一定能夠討好別人。這些討好型人格,在人際交往中,往往都會有下面這4個特點,看一看你「中槍」了沒?一、內心十分敏感,說話猶豫吞吞吐吐,害怕得罪別人。
  • 討好型人格的表現特徵有哪些?
    有一種人不是這樣的,對於想要親近靠近的人,在行動表現上就是很明顯的討好,會因為想靠近對方,不斷去迎合對方。但這樣的結果是,對方也會覺得彆扭。要麼就是習慣了妥協和迎合,變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要求,你也覺得不被尊重,而這種人的性格統稱為討好型人格。那麼怎麼判斷自己到底是不是這類人呢?看一下自己有沒有以下特徵!別人拒絕你時輕描淡寫;而你拒絕別人的時候;感覺自己犯了天大的錯。
  • 《凪的新生活》: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終究變成討好型人格的大人
    其實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是討好型人格,總是去一味的討好別人,讓自己的內心去獲得滿足,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討好型人格的人總是會去一味的討好其他人,只想要去滿足自己內心無法滿足的需求,想讓自己不會受到其他人的排斥,希望自己不再孤單寂寞,就因為這些心理的存在,使得人成為了討好型人格。
  • 討好型人格幾種特徵
    討好型人格無法完全接納真實的自己,影響人格自我獨立,心理學老師認為,討好型人格具有以下這些特徵。  1.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討好型人格第一個特徵是非常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真實想法。他們通常認為自己處於弱勢地位,一旦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會感覺會被孤立,擔心不被他人接納,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希望這樣不被他人孤立。
  • 討好型人格:你很好,不需要討好任何人
    1每個人,都有討好型人格的潛質 有人說,每天下班回家,摘掉自己臉上一層又一層的社會面具,突然間覺得心累。你有過類似的感覺嗎? 大多數時候,人們似乎都不得不偽裝自己,帶著各種各樣的面具,去維持彼此間的關係和體面。
  • 討好型人格什麼都好,就是對自己不好
    只有你自己知道,討好型人格,給生活增添了多少不必要的煩惱。更可怕的是,行為上越是討好,結果卻越是不討好。姜文導演,在我們眼裡很優秀吧,可是他也曾是一個長期討好者:當他被人問道:你的人生有失敗的事情嗎?姜文坦言:有啊,跟我媽的關係,我不知道怎麼讓她高興。
  •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全民熱議小夥吐槽:我的女友是典型討好型人格
    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之《完美女孩》剛一播放完,熱搜就出現了相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網友們表示,在楊冪飾演的機器人小愛身上,看到了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群的影子。重慶小夥蔣先生也從中看到了自己女友婧婧的影子——總是退讓,迎合、討好別人…… 特徵1:幾句好話 就替同事完成工作蔣先生名叫蔣佑傑,在沙區一家電子工程上班,今年27歲,與女友租住在沙坪垻天星橋的龍寰世紀小區。蔣佑傑說,自己和女友戀愛了近一年,隨著彼此越了解,他越是被女友的「討好型人格」所困擾。
  • 佔星測試: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討好型人格之所以普遍存在自我壓抑,根源上是因為這五種特徵導致。 首先,討好型人格不懂得拒絕。 第三,討好型人格善於息事寧人。 討好型人格對人際衝突非常恐懼,假如你是討好型人格,那麼一旦有風吹草動,你都會第一時間去息事寧人。所採用的方式則主動去道歉,藉此換取對方的諒解。但很多情況下,你並不覺得你自己有錯,只是為了息事寧人而已。所以事後你會更加難過。 第四,討好型人格容易不斷讓步。
  •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
    很慶幸自己現在不是了。討好型人格大多都是女孩子吧,而且很大程度上,和原生家庭很有關係。父母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只會否定孩子、打擊孩子。我小時候成績好是應該的,如果考試沒考好就會挨打,我是個女孩,用棍子打。比如我英語考了99分,我父親會說為什麼你不是100分?我拿到了100分,我父親又會問你們班裡有幾個100分?
  • 心理學:討好型人格,一般都有這4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有時候活得很彆扭,一方面內心抗拒討好別人,但是卻還是違背本心不得不去迎合別人。 討好型人格,一般有4個表現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4個表現特徵也可以解答為什麼「老好人」很難真正快樂,因為他們太委屈自己了。
  •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是處處為人著想嗎?
    來看看你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1、拒絕別人請求的時候感覺自己無地自容,無論這個事情是你份內的還是純屬幫忙。 2、幫別人忙時,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小心謹慎;而自己從不會開口求人,因為擔心被拒絕,就算萬不得已的時候開口前也是一直在做心理鬥爭。
  • 討好型人格解析:愛到塵埃的人終將變成施暴者
    那麼,今天我們就根據小z的例子分析一下討好型人格。 不敢向自己的伴侶提需求,喜歡側面暗示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討好型人格的人內心是極度自卑的,他們害怕被對方正面拒絕,想通過自己的一些表情變化或者語氣的變化來暗示對方,希望他可以發現自己的需求。
  • 你在戀愛中屬於討好型人格嗎?
    01 以前我是付出討好型人格,渾身自帶抖M屬性。直到時間久了我發現: 這種付出討好型人格不僅太容易讓人喪失自我,還會加深焦慮感,甚至會對自己展開不斷地自我否定,認為一切得不到對方回應的原因,都是自身的無能。
  • 面對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下面這些知識告訴你
    討好型人格具有哪些表現?其實妞妞這樣的心理就是一種典型的討好型人格。這種心理說得好聽一點就是善良,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容易被別人欺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孩子的討好型人格。首先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具有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具有哪些典型表現呢?
  • 身為父母的你,是否無形中塑造孩子的「討好型人格」?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哈麗雅特·布萊克博士,在她的著作《不懂拒絕的老好人》中提到,取悅症患者不僅僅是「老好人」那麼簡單,他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不知如何拒絕,總是勉強答應,委屈求全,漸漸地,取悅別人成了一種「癮」。我們將這一類心理稱作「討好型人格」。
  • 孩子挨批後的兩種表現,多是討好型人格,根源出在教育方式
    ,都會不停地認錯道歉,張女士覺得自家孩子乖巧懂事,殊不知,這種「懂事」的背後承受著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從心理學上來看,孩子受批評後有這兩種表現,可能正在養成討好型人格。 2、包攬錯誤 當孩子犯錯時,有的父母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是一頓批評,有的娃可能會反駁,為自己辯解,這屬於正常的表現,可要是原因並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他們還要不停地道歉,說明內心缺乏自信,害怕被否定,不停攬錯只是為了掐滅父母的怒火,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孩子便會養成討好型人格。
  • 蔣方舟、金凱瑞都深受其苦,你有過討好型人格嗎?
    蔣方舟後來才知道,這是討好型人格的典型特徵。這樣一個高學歷才女尚且如此,那普通的平凡人是否更難逃離討好別人的魔咒呢,討好型人格到底從何而來?01討好的人格,擰巴的人生討好型人格往往是從小培養出來的,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模範生,最容易擁有這種人格。
  • 完美女孩楊冪引發熱議,關於討好型人格,我卻注意到了馬東說的話
    對於片中楊冪所飾演的AI機器人小愛,在面對即將報廢送進回收站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想到的不是以後會怎麼辦,而是認為自己不能更好地服務了,這也引起了網友們對「討好型人格」的討論。他人眼中的完美女孩,是討好人格作祟說到《完美女孩》這一集最後的收官之作,不知道大家都看了嗎?影片中加入了科幻概念的女性獨白實則其中寓意滿滿,發人深省。
  • 豆瓣8.9分|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看討好型人格的悲哀
    真不明白她們明明可以靠自己活得更好,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為什麼非要依附於男人呢?其實找男人也沒什麼錯,可為什麼老遇到渣男呢?當有一天我看到討好型人格的特點,方始有些理解了。討好型人格的特點: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潛在的不健康行為模式。其實,很多人的"討好型人格",是因為心底的善良和心中深藏的自卑。
  • 「我的孩子特別乖巧」,這是「討好型」人格的特徵,家長不要大意
    點點的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因為太在意他人感受,常常忽略自己心理需求。這種人格一旦定型,會對孩子一生造成影響。討好型的孩子很可憐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一些好孩子,他們自覺學習,自覺洗臉刷牙,似乎是能夠很好地管理自己。